李斯的銳士營操練依舊如火如荼,各種後世的隊列、體能、乃至基礎的戰術配合,被他簡化後融入訓練,讓這些初生的“銳士”們痛並快樂著,戰斗力肉眼可見地提升。晉陽城內外的氣氛,卻在悄然間變得緊張起來。
這日,一騎快馬自咸陽方向絕塵而來,卷起一路煙塵,徑直沖入將軍府。片刻之後,一道加急軍令,以火漆封緘,擺在了蒙驁的案頭。
“老將軍,咸陽急令,命您即刻啟程,前往三川郡,統籌伐韓事宜,不得有誤!”傳令的裨將風塵僕僕,語氣急促,神色凝重。
蒙驁拆開那封燙著秦王璽印的竹簡,目光掃過,蒼老的臉龐上看不出太多情緒,只那雙深邃的眸子微微一眯。
伐韓?此時伐韓?
他心中雪亮。咸陽朝堂,派系林立。相邦呂不韋挾擁立之功,權勢日盛,隱然為趙系外戚之首,更圖謀統合六國入秦人才,以為己用。然韓系外戚,以夏太後及其次孫成 為代表,亦不甘示弱,常與相邦明爭暗斗。而最為超然且實力雄厚的,當屬以華陽太後為核心的楚系外戚。楚系向來不屑于卷入趙、韓兩系間的政爭,他們更看重的是軍權在握。他蒙驁,雖為秦將,出身齊國,在楚系眼中,或多或少也算呂不韋能倚重之人。此刻將他這員鎮守晉陽、威懾趙國北境的老將緊急調離,恐怕正是楚系出手,意圖在邊郡關鍵位置安插親信,進一步掌控軍權。
“知道了。”蒙驁聲音沉穩,將竹簡放下,“傳令下去,各部將官即刻到帥府議事,本將明日一早便要啟程。”
“諾!”裨將領命退下。
恰逢蒙恬與蒙瑤前來向祖父請安。蒙恬聞言蹙眉道︰“祖父,伐韓乃國之大策,為何如此倉促調您前往三川?晉陽北接強趙,您一走,此地……”
蒙驁擺擺手,目光轉向一旁靜默不語的蒙瑤。蒙瑤雖是女郎,卻自幼隨父祖在軍中長大,頗有見識,此刻她秀眉微蹙,顯然也察覺到一絲不尋常。
“瑤兒,你看此事如何?”蒙驁問道。
蒙瑤略一思忖,輕聲道︰“祖父,孫女以為,軍國大事,自有君上與相邦決斷。只是晉陽新附,人心未穩,北有樂乘虎視眈眈。祖父驟然離去,若新任主將未能及時彈壓,恐生變數。尤其那位李郡丞行事果決,雖有成效,卻也得罪了不少本地大族……”
蒙驁贊許地點點頭︰“瑤兒所慮不差。恬兒,你需謹記,為將者,不光要懂兵事,更要明時局。咸陽的池水深得很,有些勢力,對朝堂上的勾心斗角或許不甚熱衷,但對兵權看得比命還重。此次調令,確有倉促之處,背後或有楚系之影。但君命如山,我等唯有奉詔。”他頓了頓,看向北方,眼神變得銳利,“至于晉陽……哼,樂乘若敢伸手,也得看他有沒有那個膽子和本事!”
蒙驁即將調離的消息,如同一塊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迅速在晉陽城內激起千層浪。
李斯得到消息時眉頭一緊,心中暗道不妙。蒙驁一走,晉陽的軍事壓力驟然增大,而新任主將尚未可知,這無疑給了某些人可乘之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