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各地學子的陸續趕到,讓這座新城愈發熱鬧起來。
王凝之為了這次考試,將王獻之和範寧調回洛陽,以王獻之為周國太常卿,範寧為博士祭酒,負責會考的統籌安排。
空出的梁州刺史一職,則由鎮守梓潼郡多年的何謙接任。
大殿之中,王凝之正在交代幾人,“既然設置考試,最重要的就是公平,除了不得泄露考題之外,閱卷也是重中之重。”
防止科考舞弊的手段不少,先有糊名,就是將考生的姓名籍貫那些信息用紙糊起來,不讓閱卷官知道手中的考卷是誰的。
但這個法子仍有漏洞,考生可以通過筆跡,或者在考卷上做標記,提醒閱卷人自己的身份。
于是更為嚴格的謄錄法應運而生。
閱卷官拿到手中的考卷,是經過謄抄之後的,徹底杜絕了筆跡和暗號之類的情況出現。
王凝之對這次考試做出的要求,是直接上謄錄法。
听完王凝之的描述,範寧佩服道︰“周王心思縝密,連這種事情都提前想到了,真是天下學子之幸。”
對舞弊的防範,其實是為普通學子考慮,因為他們想舞弊都沒有門路。
王凝之笑道︰“我也就提個大概思路,具體的細節武子你和子敬商量,一定要確保這次考試不出問題。”
兩人拱手稱是。
王獻之想起一事,問道︰“眼下洛陽學子雲集,不少人都在談論前方的戰事,連帶著洛陽百姓也跟著議論紛紛,需不需要派人干預?”
王凝之搖搖頭,“不用,關心國事,本就是應該的。”
王獻之解釋道︰“前線情況不明,戰事尚處于膠著之中,我是擔心他們胡言亂語,制造恐慌,在民間影響不好。”
“你倒是提醒我了,”王凝之想了下,說道︰“以後戰事的進展,我會視情況在城中貼出布告,告知百姓,省得他們胡亂猜測。”
來洛陽的學子太多,難免有一些渾水摸魚或者興風作浪的,所以該做的防範還是得做。
王獻之和範寧離開後,王凝之喊來陳特,讓他布下暗探,密切關注城中學子們的動向,有任何風吹草動,都要及時向他匯報。
安排完這些,王凝之還不放心,又差人去找王洛。
沒過一會,王洛便跟在謝道韞身後過來了。
“什麼事找小奴?”謝道韞問道︰“你最近不是在忙前線的戰事,這可不能讓他去。”
王凝之很無奈,“你在說什麼,我怎麼會讓小奴去前線。”
謝道韞笑道︰“知道你不會,不過小奴恰好在我那,所以我跟過來听听。”
王凝之搖搖頭,沒心思開玩笑,“是關于這次考試的事,我想讓小奴也參加,順便幫我關注下學子間的風向。”
王洛問道︰“阿耶是擔心有人利用學子鬧事?”
“鬧事還談不上,”王凝之說道︰“但學子們大多不知世事,容易被蠱惑,我是擔心他們被有心之人利用,在城中傳播不實之事。”
王洛點頭應下,“那我找幾個陸渾書院的學子,和他們一起住到外地學子那邊去。”
洛陽為各地來的學子安排了住宿,但世家子弟是不會去住的,他們看不上,也不願意和寒門庶民住在一起,所以極少外出的王洛遇上熟人的可能性很低。
謝道韞欲言又止。
王凝之則嗯了一聲,“應考文書你去找你七叔,讓他給你做一份,還有什麼要求,你和他說就行。”
王洛回了聲好,快步去了。
謝道韞這才道︰“小奴去和那幫學子住,會不會有危險?”
“不會的,我會讓人暗中保護,”王凝之答道︰“你之前說我不給他鍛煉的機會,現在給了,你又擔心。”
謝道韞不滿道︰“那總得慢慢來,你這直接就將他放出去,我如何能安心?”
“哪出去了,這不是還在洛陽,”王凝之耐心解釋道︰“放心,不會有事的,我只是讓他去听听學子們私下都在議論什麼,這不需要冒什麼風險。”
謝道韞看了他一會,到他邊上坐下,“你看起來有些疲憊,是前線的戰事不順利嗎?”
“是啊,”王凝之揉了揉眉心,“秦軍集結了十余萬兵力,正在全力攻打華陰城,我安排在渭水以北的大軍,全部落到了空處。”
謝道韞挪到他身後,輕輕幫他按摩頭頂,“那些人都是你精心安排過去的,你應該相信他們才是。”
王凝之嘆道︰“不是不相信,而是秦軍尚有一戰之力,真要拼起命來,勝負委實難料。”
“但哪怕輸了這一場,你還是佔盡優勢,”謝道韞安慰道︰“秦人大勢已去,也就只能阻擋你一時了。”
這話也就謝道韞能說,換別人來,王凝之肯定不高興。
他苦笑道︰“話雖如此,但我特意將考試安排在這個時候,等想著前線的勝利傳回,可以讓普天之下的學子對我多一份認同。”
“他們會明白的,”謝道韞輕聲說道︰“戰事艱難,他們會更能理解你的不容易。”
王凝之笑了笑,抬手拍了拍謝道韞的手,“你是會安慰人的。”
朱序和何無忌傳回消息,秦人將大荔城的主力調往華陰,絲毫不顧北線的劉襲和謝玄部,這讓王凝之看到了秦人破釜沉舟的決心。
他沒有給幾人另外下令,讓他們自己根據形勢做出判斷。
現在的局面,不管是大軍南下,救援華陰城,還是選擇互相傷害,進攻大荔城,都各有利弊。
前者,需要在華陰城外,和秦軍進行一場二十多萬人的大對決;
後者,大荔城肯定不如潼關重要,若打成交換,晉軍是虧的。
王凝之沒有指揮前線,是知道戰況瞬息萬變,他遠在數百里外的洛陽,根本鞭長莫及,消息往來的功夫,各方勢力可能早就做出了調整。
朱序鎮守的華陰城,王凝之暫時並不擔心,肯定是可以堅守一陣子的。
但謝玄、劉襲和何無忌諸部,大軍一旦出動,很容易為敵所趁。
秦國只是劣勢,還沒到山窮水盡的地步,苻丕和苻登這些人,在歷史上也是赫赫有名。
尤其是苻登,那可是個猛人,以死人充當軍糧的事,在這會是不用做了,但單論打仗,他在歷史上能數次胖揍惡人姚萇,足見他的軍事能力之強。
王凝之嘆了口氣,擔心無用,只能靜觀其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