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之畔,烈日之下,晉軍正在列陣。
劉裕率騎兵在北岸游曳,步卒排出整齊的方陣,戰車在前,槍盾在兩翼,中間是弓弩手。
何無忌領水軍戰船停靠在渭水之中,甲板上裝著小型的拋石機和床弩,作為遠程輸出。
晉軍對背水列陣這一套愈發熟練,尤其是針對對面的騎兵,基本可立于不敗之地。
準備就緒之後,一騎自北方飛速奔來,高聲報道︰“敵軍距此不足五里。”
劉裕縱馬上前,大聲發問︰“敵軍如何布陣,騎兵在哪里?”
偵騎正為此事詫異,回答道︰“秦軍步卒結成方陣前進,騎兵居于方陣中心。”
劉裕咦了一聲,喝道︰“你確定嗎?”
偵騎高聲道︰“確定,秦軍以持盾步卒開道,後面是長槍和弓弩手,騎兵居中。”
劉裕調轉馬頭,來到岸邊,對船上的何無忌喊道︰“秦軍這不像是進攻的陣型啊,哪有把騎兵放在陣中的。”
何無忌探出身子,回道︰“這是方圓陣,騎兵作為機動兵力存在,一旦步卒大陣被打開缺口,騎兵負責殺退進入陣中的對手。”
劉裕沒學過這些,這會也顧不上討論,直接問道︰“該如何破解?”
何無忌想了想,“一會你小心些,騎兵不要急著出手,以免陷入敵軍的大陣,我指揮步卒和水軍,讓他們來攻。”
劉裕高聲應了,率領騎兵退到一邊。
大地震動,塵土飛揚,三萬秦軍頂著炙熱的陽光,出現在了晉軍的視野里。
果然如偵騎回報的那樣,秦軍排著整齊的方陣前進。
最外圍是一排舉著大盾的步卒,後面是一層層的長槊和重劍,再往後是密密麻麻的弓弩手,方陣的中間,是苻登親自率領的騎兵圓陣,一個個手持長槍,殺氣騰騰。
何無忌登上戰船的高台,看著宛如營壘般的敵陣,有些慶幸自己選擇的是防守。
如果是需要突破秦軍的封鎖,他還真有點犯難。
苻登趕到陣前,看到晉軍巋然不動,等著自己去攻,不禁皺了皺眉。
雙方都想憑借陣型防守,引對方來攻,從而消耗對手。
不過只猶豫了片刻,苻登還是下令大軍壓上,他和朱肜兵分兩路,朱肜已經率軍另尋地方渡河南下了,這支看守渭水的晉軍則交給了苻登。
雙方的陣型相當,騎兵都淪為看客,秦軍的盾牌撞上晉軍的戰車,兩邊後排的長槍都根本踫不到對手。
只有弓弩手不停地朝對方的大陣放箭,空中的箭雨你來我往,遮天蔽日。
轟隆聲中,晉軍戰船上的拋石機開始發揮威力,不受干擾地對著秦軍的大陣拋射石彈。
這遠比弓箭的效果好,在密集的陣型之中,每一發石彈飛過,都可以砸死砸傷數名秦軍士卒。
苻登試探了一陣,見在旁觀望的劉裕沒有率騎兵沖陣的意思,便鳴金收兵了,後退安營。
晉軍也不追趕,何無忌下令打掃戰場,回收箭矢和石彈,遣人快馬向後方報信。
劉裕一臉郁悶地來到船上,對何無忌說道︰“他們是來拖住我們的,大荔城的主力肯定從別處渡河了。”
何無忌點點頭,“這我知道,但你不能著急,秦軍就等著你按捺不住,率騎兵闖入大陣。”
“可我們被絆住了,”劉裕不滿道︰“現在不是我們擋住了救援華陰的秦軍,而是秦軍分出部分兵力,將我們拖在了這里。”
何無忌說道︰“剛說了讓你別急,你換個角度看,我們不也拖住了這三萬秦軍。”
劉裕主要是對這樣的僵持感到不耐煩,聞言無精打采地趴在船頭的護欄上,嘟囔道︰“那我明日都不用出戰了,反正也打不起來。”
“那可不行,”何無忌說道︰“明日你率騎兵往北面去看看,先探查下大荔城的情況,再與汾陰的謝使君和合陽的劉將軍聯絡下,看看他們要不要攻打大荔城。”
劉裕這下來了精神,站直身體說道︰“好,秦人大軍南下,大荔城肯定空虛。”
何無忌沒他那麼樂觀,“大荔城是秦軍在河西的第一道防線,經營已久,就算兵力被抽調,也不是那麼容易拿下的。”
劉裕不以為然,“那就試試看。”
翌日,苻登再次率軍來到晉軍的陣地前,依舊是擺出的方圓大陣。
何無忌穩守陣地,毫無出擊的意思,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劉裕的率軍北上,並沒有瞞過苻登的眼楮,他知道晉軍是奔著大荔城去了。
雙方對峙了一會,苻登沒有進攻,率部向西而去,看起來是不打算理會這支晉軍了,要另尋地方,渡河南下。
何無忌保持陣型沒動,只是派出偵騎,遠遠地跟著苻登的大部隊。
不過只隔了一會,他派出的偵騎便狼狽地逃了回來,回報秦軍分散了隊伍,派出騎兵對偵騎進行剿殺。
何無忌判斷這是秦軍要渡河了,下令斥候晚上再探。
華陰城這邊,苻丕的進攻已經開始了。
和他自己所預料的那樣,守城的晉軍準備充分,僅僅是為了填平城外的深溝,秦軍就花了兩天時間,丟下了數百具尸體。
朱肜率軍前來和他會合,秦軍在華陰城外的總兵力超過十萬。
大帳之中,苻丕抱怨道︰“晉人在城頭的器械,比我們加起來還多,這城該怎麼攻?”
朱肜問道︰“城中百姓情況如何,能否讓他們里應外合,打開城門?”
苻丕搖頭道︰“那也得先觀察一段時日,才能做出判斷,現在才剛開始,百姓肯定是不敢動的。”
朱肜點頭表示認可,又問︰“城中守軍多少?”
“不太確切,”苻丕答道︰“但大體看去,不會少于三萬。”
朱肜思考片刻,奮然道︰“我們兵力三、四倍于敵軍,時間緊迫,只能強攻。”
他听出了苻丕的言外之意,是想圍而不攻,迫使晉軍突圍或者城中百姓倒戈。
但他們沒有那個時間了,現在是抽調了北面的兵力來華陰,要是這麼耗著,很可能華陰還沒拿下,北面的晉軍都要打到長安了。
苻丕听了他的解釋,無奈地點點頭,事已至此,只能硬著頭皮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