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東晉,山河共挽

第474章 佛門規矩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楚廟寒鴉 本章︰第474章 佛門規矩

    數日之後,王凝之在洛陽接見了慧遠一行。

    上次兩人相見,還是在銅雀台,那場集會,引來慕容鳳刺殺王凝之,最後王凝之借這個由頭,清洗了整個盧氏。

    慧遠雙手合十,口誦佛號,就算是給王凝之行禮了。

    王凝之對這些虛禮倒不在意,笑道︰“好久不見,法師一向在江南可好?”

    慧遠與王凝之同齡,二十一歲時棄俗出家,入道安門下。

    “多謝王公掛念,江南安定,一切都好。”

    王凝之笑著點點頭,話頭一轉,“江南好,為何要來中原傳教?”

    “弘揚佛法,並無南北之分,”慧遠說道︰“就如王公收復關東,又看向關中。”

    王凝之大笑,“這話是不錯,但溥天之下,皆是王土,可不是佛國。”

    慧遠面對接連的刁難,依舊冷靜回復,“佛國不在人間,在西方極樂淨土。”

    王凝之步步緊逼,“這麼說,天下寺廟廣置田產,積累錢財,是為了帶過去享受嗎?”

    “非也,”慧遠見王凝之終于說到正題,立馬接口道︰“往生佛土,何須身外之物。”

    王凝之又問︰“那華麗的廟宇,耗錢百萬的佛像,有何益于修行?”

    慧遠沉默一陣,“佛像莊嚴,使人安寧,非財物可以衡量。”

    王凝之冷笑道︰“我拆掉一座廟,足以讓一村的人吃飽飯,衣食無憂,直至終老,你鑄一金佛,卻讓他們忍饑挨餓,等著死後再去虛無縹緲的極樂世界,我們誰的功德更大?”

    這回慧遠沉默的時間更長了,“王公不相信有西方極樂,故才有此言。”

    “重點不在于我信不信,你們要去,我又不攔著,”王凝之說道︰“但哄騙百姓,大肆斂財,這我可不答應。”

    慧遠點頭道︰“王公所言,我明白了,如此佛門敗類,理應清除。”

    “我看法師還是沒明白,”王凝之寒聲道︰“我說的不答應,不是清除出佛門,而是清除掉這個人,身在佛門,也得守朝廷律令,這便是我同意你們傳道的前提。”

    慧遠面露掙扎,他是個十分看重僧格尊嚴的人,一向認為沙門不用禮敬王者,可王凝之的話,卻是表明僧人也應受到世俗的約束。

    王凝之見他不說話了,又道︰“上次會面,法師便說在淘汰墮落的僧人,消除佛門亂象,如今可有效果?依我看,反而有愈演愈烈之象,朝廷對僧眾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如果佛門不能自己解決問題,那我可以代勞。”

    他話中的威脅之意越來越明顯,慧遠也愈發謹慎起來,“佛門自有清規戒律,但王公今日所說,我會下去好好思考,過幾日再來回話。”

    王凝之笑道︰“希望大師明白,我不反對佛門,但佛門總不能壞了我的規矩,不僅僧人有尊嚴,我也有的。”

    慧遠起身合十,念了一聲佛號,這才離開。

    王凝之長舒一口氣,“子猷淨給我惹事,好端端的,招來這些人做什麼。”

    他像是自言自語,但屏風後傳出話來,“沒有子猷,他們一樣會來,不過稍晚些罷了。”

    偷听的謝道韞從後面走了出來。

    王凝之搖搖頭,“慧遠法師其實人不錯,我派人查過他,他是沒問題的,一心向佛,以弘揚佛法為己任,但擋不住佛門內魚龍混雜,烏煙瘴氣,我不得不將丑話說在前面。”

    謝道韞在他邊上坐下,“我覺得他能明白你的用心,但你動不動就喊打喊殺,他應該是接受不了的。”

    “國有國法,”王凝之笑道︰“先立下規矩,以後再對他們動手,就師出有名了。”

    謝道韞突然仔細地打量起他。

    王凝之一時有些莫名其妙,低頭抖了抖衣衫,沒發現什麼問題,疑惑道︰“你在看什麼?”

    “我發現你變化太大了,”謝道韞說道︰“還記得當年你每日待在靜室,無比虔誠,現在卻既不信道,又不信佛,對儒學也有所保留,不知道你算哪邊的。”

    王凝之哈哈大笑,“我信公理,比如殺人償命,欠債還錢,又比如水往低處流,熱茶會冷。”

    這個時代的公理,指的是社會上公認的正確道理。

    “說的什麼胡話,”謝道韞放棄了打量,“我又沒說你變得不好。”

    王凝之得意道︰“那自然是越變越好了。”

    兩人放過佛門的事,繼續整理起桌上的文書。

    隨著王凝之實際控制區域的增大,繁瑣的事務日漸增多,老百姓的遷移,各個州郡的分地,邊境的駐軍,胡人的安置,每一項都讓他焦頭爛額。

    這還沒算上建康朝廷和江南州郡的問題,不然王凝之的頭更大了。

    至于戰事,目前三國之間都平靜下來。

    秦國失去河東後,毫無反應,苻堅依舊去太學給學子們上課。

    燕國在上谷郡打劫了一番,但幽州軍出動後,便消停了。

    晉國、或者說周國,正在消化剛剛收復的河東郡,幽州方面則在修築堡壘,往外蠶食,暫時沒有出動大軍的意思。

    真是一段難得的太平時光。

    洛陽的大殿之中,王凝之再次迎來了慧遠。

    慧遠的態度比上次要好上許多,主動說道︰“王公說的,我回去想過了,佛門自有戒律,所欠缺者,不過是懲罰。”

    王凝之卻搖搖頭,“不全是,我試舉一例,佛門戒貪欲,但何為貪欲,並無明確界定,而朝廷之法,官員貪污五匹布,判死刑,這才叫律令。”

    見王凝之又拿殺人說事,慧遠無奈道︰“那依王公之意,佛門該如何約束沙門?”

    “靠說的肯定不行,”王凝之斬釘截鐵道,“一座寺廟,佔地多少,容納多少沙門,都應有明確規定,接受信眾多少捐贈,用在何處,都需向官府詳細報備,如有違反和虛報之事,官府可上門抓人,當眾審判,並張榜告知百姓,犯罪僧人,輕則令其還俗受刑,重則處死拆廟,以儆效尤。”

    佛門最大的問題,是不受限制地擴張,因為可以免稅和免役,不少人甘願出家,再將自家的田產和財物全掛到寺廟,讓朝廷蒙受損失。

    所以王凝之首先要打擊的,便是這個無度。

    慧遠再次被震住,但以王凝之眼下的權力來說,這已經不是佛門在不在洛陽傳播的問題了,而是佛門該如何生存下去的問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東晉,山河共挽》,方便以後閱讀穿越東晉,山河共挽第474章 佛門規矩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東晉,山河共挽第474章 佛門規矩並對穿越東晉,山河共挽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