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東晉,山河共挽

第383章 各方弊病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楚廟寒鴉 本章︰第383章 各方弊病

    慕容垂听完兒子的回話,臉上毫無波瀾。

    連向來抓到機會就怒罵王凝之的慕容鳳,都難得地保持了沉默。

    慕容農說道︰“听他的口氣,應該是不打算繼續打了,可他又說秦國不能長久,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慕容垂眼神復雜地看著王凝之的戰船離開岸邊,往下游駛去,這才說道︰“因為秦國的問題暴露無遺,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

    “阿爺是指秦主宣揚的‘混六合為一家,視夷狄為赤子’的那一套嗎?”慕容農問道︰“可眼下秦國滅涼滅代,兼並其眾,他倒也不是妄言。”

    慕容垂搖搖頭,“只要晉國還在,就輪不到他說這種話,秦主就算是將所有的夷狄都納入麾下,也改變不了晉國才是正統的現實。”

    同為五胡,慕容垂很能理解苻堅的想法,但兩人的選擇完全不一樣,苻堅想通過德治實現民族融合,而慕容垂奉行的卻是胡漢分治。

    在這個時代,慕容垂的做法更普遍,他自己作為皇帝,統帥萬民,而封太子慕容令為大單于,統領諸部雜夷。

    短期來看,這種治理方式暫時緩和了民族矛盾,但從長遠來看,作為統治階層的胡人凌駕于廣大漢人之上,這又是在不斷激化民族矛盾。

    苻堅民族融合的想法則太過超前,最關鍵是晉國還沒有滅,正朔尚存,苻堅根本無法真正成為正統,從而讓天下人信服。

    雖說苻堅一直以中國自居,但只要晉還在,他這個中國就名不副實。

    慕容鳳問道︰“陛下的意思,王凝之是在等秦國內部出問題,再行進攻?”

    “秦國又何嘗不是在等王凝之出問題,”慕容垂為兩個小輩分析道︰“秦國的問題在秦主身上,他所圖甚大,一味求全,根基不穩,所以秦國很容易從內部崩潰,而王凝之的問題,在于他和朝廷的關系,晉國自渡江之後,大權在世家間流轉,王凝之不走到最後一步,就是下一個桓溫。”

    慕容農和慕容鳳點點頭,思考了好一陣,慕容農忍不住問道︰“阿爺,那我們的問題是什麼?”

    慕容垂轉過身,看向北方,嘆道︰“並州不足以爭天下,關中和關東都為人所佔,我們身處夾縫,要麼向北經略草原,要麼蟄伏以待天下生變。”

    鮮卑人的機會,只有等秦國和晉國出問題時才會出現。

    好在他們這次守住了河東,這樣不管是對關中、河洛,還是關東,燕國還保留了進取的可能性。

    若是一口氣退回了太原,那留給鮮卑人的空間,就真的很小了。

    王凝之返回湖縣,找到正在休息的謝玄,“秦軍退了,這次算是白忙一場。”

    “怎麼能說白忙,”謝玄笑道︰“姊夫不是同時向慕容垂和桓家示好了。”

    王凝之說道︰“有什麼用,是燕國能投降我,還是桓家願意交出荊州?”

    謝玄搖頭道︰“姊夫這要求太高了,大家眼下能一道抗秦,這局面已經很不錯了。”

    王凝之想了下,同意了這一觀點,問道︰“這次打潼關,有沒有什麼感想?”

    “尋常手段很難拿下,”謝玄無奈道︰“地勢和關隘相輔相成,圍困和強攻都收效甚微,除非出動數倍于守軍的大軍。”

    王凝之嗯了一聲,“繞過潼關,經黃河走渭水,沿水路進攻,如何?”

    “太依賴天時,不值得去賭,”謝玄答道︰“黃河和渭水能通航的時段不多,若是水軍過去了,但沒有快速拿下關中,那可就回不來了。”

    王凝之笑道︰“怎麼才打了一回,就變如此消極,照你這麼說,我豈不是毫無機會?”

    “那倒也不是,”謝玄說道︰“進入關中,又不是只有潼關這一條道。”

    “可對我來說,只有這條道,”王凝之嘆道︰“沒有荊州,進攻幂關對我來說更費勁,丟了漢中,從巴蜀進入關中的通道也被封堵。”

    謝玄並不著急,笑道︰“那就再等等,總會有機會的。”

    王凝之搖搖頭,沉默一陣,“明日我就回金墉城的,這邊交給你,多關注潼關和蒲阪的動向,有情況隨時通知我。”

    謝玄應下,“姊夫放心,我會在湖縣多帶待些時日,等秦、燕兩國都撤兵,我再回弘農去。”

    “我會奏請朝廷,把弘農和上洛這兩個郡都劃歸雍州,”王凝之說道︰“你好好部署下,想任用誰,自己和朝廷說去。”

    這是王凝之之前承諾過的,讓謝玄可以將部分謝家子弟帶出建康,遠離那個大染缸。

    交代完謝玄,王凝之在第二日便返回了洛陽。

    路過新城的時候,他臨時起意,去看了看工地上的王徽之。

    王徽之依舊一副散漫的模樣,毫無坐相地歪在那看著圖紙,和幾個人討論著什麼。

    看到兄長過來,他趕緊站起身,喜道︰“阿兄怎麼突然過來,可是前線打贏了?”

    王凝之被他一句話堵住,半晌才說道︰“沒贏,暫時不打了。”

    王徽之只是隨口一問,無所謂地擺了擺手,讓那幾個人退下,殷勤地拉著兄長坐到自己的位置上,毫無眼力勁地介紹起了新城的進展。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王凝之耐著性子听了一會。

    王徽之則是神采飛揚,恨不能每一處布局都引經據典,這是從哪里來的靈感,那是從何處得的啟發,顧愷之答應做的壁畫,戴逵同意雕的塑像……

    王凝之見他滔滔不絕,完全沒有要停的意思,只得打斷道︰“我還有事,你能不能先告訴我,照你的設想,什麼時候能建好?”

    王徽之這才收住嘴,覺得口干舌燥,對著門外大喊道︰“人呢,給我送點茶水進來。”

    聞聲進來的是劉桃棒,他遞過一個行軍的水囊,“人都被我遣散了,只有這個。”

    王徽之倒也不嫌棄,接過後喝了幾大口,這才說道︰“那要看阿兄能不能多給我征調一些民夫了,按目前的進度來看,至少還得兩年,人多就能快點。”

    “民夫你就別想了,我負擔不起,”王凝之沒好氣道︰“這才只是讓你布個局,建個宮城,你恨不能將我的錢和人全掏空了。”

    王凝之的想法,是完成個初步框架,然後修幾座宮殿就行了,至于其它的城池建設,可以後面等搬過來,再慢慢完善。

    這樣雖然慢點,但可以節省民力,不至于連續的大興土木,頻繁征調勞役。

    但王徽之大手一揮,“阿兄,這可是一座全新的都城,現在不規劃好,難道等以後再修修補補嗎?”

    王凝之瞪了他一眼,“照你這麼個做法,估計新城還沒建完,我就被老百姓趕出洛陽了。”

    喜歡穿越東晉,山河共挽請大家收藏︰()穿越東晉,山河共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東晉,山河共挽》,方便以後閱讀穿越東晉,山河共挽第383章 各方弊病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東晉,山河共挽第383章 各方弊病並對穿越東晉,山河共挽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