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雀台上,集會已經接近尾聲。
無論是出身門第、容貌儀止和言語中虛無玄遠的意境,王徽之都凌駕于關東士族之上,盡顯江左名士風采。
加之又有桓伊和範寧從旁呼應,不管北人的問題如何刁鑽,幾人都應對自如,游刃有余。
王凝之見時候差不多了,起身笑道︰“來日方長,諸位就放過他們三人吧,再議下去,只怕這夜間的寒意,都擋不住他們額頭的冷汗了。”
這自然是給關東士族留了個台階,北方雖然是清談的發源地,但長期的戰亂和政權更迭,讓關東士族在玄學上幾乎是原地踏步。
相較于曹芳時期的正始之音和魏晉交替時期的竹林七賢,晉朝建立之後,玄學的發展進入一個暫時的沒落階段,即淡化思想上的創新,而追求行跡上的放達。
沒有嵇康的才華,但喝酒、打鐵之類還是可以模仿的。
至于南渡之後的士族,因為背井離鄉的失意,玄學的核心變成了如何尋求超脫生死,雖說有些偏離,由養生變成了修仙,但卻根植到了世家大族的日常生活之中。
高泰听王凝之這麼說,主動拱手道︰“王公說笑了,今日盛會,方知我等皆是井底之蛙,實在汗顏。”
高傲的崔逞也終于服氣,嘆道︰“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今日我也算聞道了。”
這是莊子《齊物論》里的一句話,表示生死不是對立,而是一體兩面,循環往復,所以不必為死亡而悲傷,應該坦然接受這種自然規律。
王凝之笑道︰“還是消極了些,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做學問也好,修道也好,隱逸也好,都是一種選擇,像我這般俗務纏身,也是一種選擇,自得其樂即可。”
眾人點頭稱是。
王凝之又道︰“諸位平日政務繁忙,我看這樣的聚會可以成為常例,不如讓武子在下面的銅雀園開設一家書院,既能教授河北子弟,又能為大家提供一個交流的場所。”
他這話一出,關東士族的諸人互相交換了個眼神,畢竟王凝之在洛陽收受和任用寒門子弟的事不是什麼秘聞。
還是崔逞出面提問,“不知這書院的學生,可有什麼要求?”
範寧的回答言簡意賅,“有教無類。”
這是孔子的原話,教育不分高低貴賤,一視同仁。
崔逞不滿意這樣的官方回答,詰問道︰“話雖如此,但將出身完全不同、受教完全不同的人硬放到一起,對先學之人豈不是不公平?”
王凝之笑著回答道︰“此言有理,有教無類不假,但授課還是得區分的,到時候辛苦一下武子,做一個入學的考試,據此分班。”
見關東士族仍猶疑不定,王凝之指了指身後的王殊幾人,“我的長子和慕容鳳皇都會參加考試,保證一視同仁,諸位不會是對自家孩子沒信心吧?”
他這麼一說,關東士族不好再說什麼,紛紛笑著答應下來。
書院的設立,肯定是對世家地位有影響的,但他們這幫人畢竟佔據先機,一味地露怯,不僅有損顏面,還容易惹怒王凝之,不如先答應下來。
這件事說定之後,眾人便各自散去。
王徽之將眾人送走後,來到兄長面前坐下,得意道︰“怎麼樣,是不是讓那幫豎子見識到了我的厲害?”
“你這張嘴是改不了了嗎?”王凝之拿這個五弟沒辦法,“今日表現是不錯,但後面日子還長,你要是被人比下去,那我可就將子敬招來了。”
王徽之不屑道︰“就他們,還想趕上我,這輩子是沒戲了。”
“你在驕傲什麼,不知道我就不喜歡這虛浮之氣嗎?”王凝之實在忍不住,喝道︰“你但凡爭點氣,我就可以將魏郡、甚至冀州交給你,現在開個書院,都得借助範武子的名聲,你還在這得意上了。”
王徽之頓時蔫了,“大家擅長的領域不一樣而已。”
站在一旁的幾小只都在憋著笑,十分辛苦。
王凝之瞪了幾人一眼,“還不下去復習功課,誰要是在入學考試上失手,看我怎麼收拾。”
劉裕頓時苦著一張臉,跟在王殊身後下去了。
王凝之趕走他們,又對王徽之說道︰“知道你不喜政務,我也不勉強,但書院的事對我來說意義重大,只要在臨漳開設成功,我就會推廣到其他郡縣,所以你一定給我處理好。”
王徽之立馬道︰“阿兄放心,我理會得,不過是教教學生,我可以的。”
“你是什麼身份,哪里需要你親自教,”王凝之見他沒懂自己的意思,解釋道︰“你只需要能鎮住關東士族的那幫學生就可以了,授課的事,讓範武子安排。”
這下王徽之更開心了,欣然道︰“那就更沒問題了,老一輩我都不放在眼里,何況他們教出來的小輩。”
王凝之搖搖頭,這個弟弟在官場是完全指望不上,只能將他豎為名士的標桿,為王家造造勢了。
初步解決世家和書院的事情後,王凝之重新將目光放回幽州。
秦國和代國在河套一帶開戰,慕容評想必是坐立難安了,王凝之想知道這個生意人對未來考慮得怎麼樣了。
王凝之招攬的燕國舊臣,大多與慕容評不對付,級別太低了又顯得誠意不足,思來想去,王凝之決定讓慕容紹跑一趟,去探探慕容評的底。
慕容恪的兒子,慕容評總會給點面子。
慕容紹沒有二話,爽快地答應下來,問道︰“若是他選擇歸順,王公打算如何安置?”
“送到建康去,”王凝之很坦然,“該有的官爵賞賜都不會少的,足夠他頤養天年,我想這也是他最想要的。”
慕容紹想了下,又問︰“王公不擔心我一去不復返嗎?”
“去哪,並州嗎?”王凝之笑道︰“慕容評已是冢中枯骨,你肯定不會選擇他,慕容德雖佔據龍城,但實力有限,只有你兄長慕容楷所在的並州,是個不錯的選擇。”
慕容紹點點頭,“王公不覺得我會逃去並州嗎?”
王凝之笑了笑,“你不會,我想你應該更願意繼承故太宰的遺志,治理好關東,讓鮮卑人能在這塊土地上安定下來。”
慕容紹嘆了口氣,拱手道︰“王公胸懷,遠非常人所及,佩服之至。”
喜歡穿越東晉,山河共挽請大家收藏︰()穿越東晉,山河共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