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東晉,山河共挽

第214章 京城紛亂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楚廟寒鴉 本章︰第214章 京城紛亂

    送走了幾名使者後,王凝之找來鄧遐和劉牢之。

    “還是得鬧出點動靜,讓朝廷在大司馬那里能有個說辭。”

    劉牢之說道︰“我上次就提過,是時候反攻弘農了,讓秦軍知道我們不是好欺負的。”

    王凝之暫時不想與秦國大動干戈,沉吟了片刻,搖頭道︰“還是去取盧氏,先看看秦軍救不救。”

    劉牢之十分積極,“我願率軍前往。”

    “那就道堅去盧氏,”王凝之笑道︰“應遠率軍埋伏在弘農南下的山道中,若是張蠔出兵救援,正好伏擊他,若是他來攻打陝城,應遠不用急著回救,可先嘗試進攻弘農。”

    兩人起身領命。

    王凝之又吩咐劉牢之,“盧氏守軍不多,破城不難,你不要圍得太死,放一些守軍逃往上洛,試探下鄧羌和桓豁的反應。”

    劉牢之問道︰“我用不用一路追到上洛城?”

    “那倒不必,追一下,意思到了就行,”王凝之回道︰“鄧羌在山中肯定設有哨卡,你去了也是無用。”

    劉牢之應了,兩人各自下去準備。

    王凝之為保萬一,又寫信給河內的沈勁,讓他在上黨派一支隊伍出羊頭山,在慕容垂那里制造點摩擦。

    人家都是養寇自重,王凝之已經是群寇環伺,還得主動挑釁,也是很無奈了。

    謝安那里,王凝之也去了一封信,大方地表示可以將汲郡交給桓溫,增加建康和姑孰談判的籌碼。

    反正洛陽和建康相隔千里,先讓他們吵著,自己先處理不懷好意的秦軍。

    劉牢之來到盧氏後,大軍在城外駐扎了一晚,便兵臨城下。

    按王凝之的要求,留下西門不攻,圍住其他三門便準備起來。

    城中守軍極為自覺,當晚便開城出逃,直奔上洛。

    劉牢之率軍在後面追殺一陣,便折回了,沒有入城,仍住在城外的營地中。

    弘農方向,張蠔並無反應,他探到司州軍南下,但選擇了按兵不動。

    上洛的鄧羌同樣如此,收下盧氏逃回來的敗軍後,再無動作。

    等了幾日的劉牢之和鄧遐因攜帶干糧有限,相繼率部回到陝城。

    “秦人這回是鐵了心要打我,”王凝之對二人吐槽道︰“從長安運糧到上洛和弘農,可不比我們從洛陽運糧到陝城輕松。”

    鄧遐說道︰“若是耗到冬日,大司馬那里又有話說,還是有點麻煩。”

    “所以得主動出擊,”王凝之已有定案,“我打算上書朝廷,並派人去商縣聯系桓豁,表示願意出兵協助荊州軍進攻上洛,拿下城池後歸荊州所有。”

    沒想到兩人同時拒絕,鄧遐先前在荊州軍效力,如今身份尷尬,不願意去給桓豁打下手;

    劉牢之則表示桓家人肯定讓他去攻城,他不願意給荊州當馬前卒,死傷是自己的,好處讓別人拿。

    王凝之覺得有理,桓豁在商縣,這兩人去了都有點不夠看,看來只能自己跑一趟了。

    “是我考慮不周了,這樣,上洛我親自去,應遠駐盧氏,道堅守陝城,伺機而動。”

    兩人听王凝之這麼說,又覺得不合適,互相對視了一眼,表示可以前往上洛。

    王凝之笑道︰“咱們之間就省了這些客套,等你們坐上刺史之位那天,能讓我安心待在洛陽,我就滿意了。”

    兩人大喜,恭聲稱是。

    王凝之已經上書朝廷,以高都和泫氏兩縣置並州,表鄧遐為並州刺史,以陝城置雍州,表劉牢之為雍州刺史。

    其實也算僑置,尤其是陝城,和雍州不沾邊,但先把名號立起來,慢慢再擴張就是。

    這麼做主要是為了提升二人的身份,尤其是鄧遐,他跟隨王凝之多年,一直在司州下面掛著,得不到提升。

    雖然大家都沒有怨言,但王凝之身為領導,不得不考慮大家的積極性。

    鄧遐不提升,他的部下就只能原地踏步,但大家這麼辛苦,圖什麼呢?

    軍中之人,將腦袋掖在褲腰帶上,可不是為了理想而戰,至少不全是。

    王凝之自己暫時升不動,但鼓動朝廷給這兩人象征性地授個刺史,還是有可能的,畢竟虛名的成分比較大。

    分完工後,王凝之遣人向桓豁送信,帶著兩萬人和鄧遐一起南下盧氏,留下五千人讓他屯田,自己帶著一萬五千人西進。

    朝廷這邊,派出的使臣無功而返後,郗超上書朝廷,怒斥王凝之不遵詔令,行為惡劣,建康應直接派人前往捉拿。

    奏疏遞上去後,朝中議論紛紛。

    建康的人很容易聯想到前車之鑒,畢竟甦峻之亂才過去四十年,不少人還對當年京城的慘狀有所印象。

    各大世家紛紛上書反對,表示王凝之雖然求和,但拿下汲郡,又全身而退,就算不論功,也不能算有過,朝廷如此行事,讓邊鎮寒心。

    連徐州刺史郗𠉴憫畟A槲 蹌 緗猓 鉦   洲限巍br />
    然後王凝之申請和荊州軍聯手進攻上洛的奏疏遞到建康,朝廷立馬同意,下詔桓豁與王凝之一起出兵。

    桓溫一方正在聲討王凝之求和一事,對于這樣的提議無法拒絕,除非他們願意讓桓豁單獨出兵,與鄧羌交戰,不然桓溫根本站不住制高點來指責王凝之。

    一個畏戰的人,如何能大義凜然地指責作戰的人。

    桓豁的私信很快也遞到了桓溫手上,他從荊州出兵,長途走武關道攻打上洛,消耗甚大,對方還是鄧羌,他若是獨立作戰,必須再增兵才行。

    鄧羌有近五萬人部署在上洛和幂關一帶,桓豁還不至于托大,貿然出擊。

    朝中吵了一段時間後,郗超獨木難支,想讓桓溫入京,給這幫嘴硬的世家上上強度。

    王凝之遠在司州,怎麼都不可能是第二個甦峻,桓溫就在姑孰,相距建康可是隔日達。

    不過桓溫考慮之後,拒絕了郗超的提議,因為再鬧下去,就只能出兵討伐王凝之了。

    可在京城如此反對的情況下,桓溫很擔心會打出一個爛攤子,到時候更是無法收場。

    他已經五十九歲了,沒有心氣再去打一場這樣的內戰。

    喜歡穿越東晉,山河共挽請大家收藏︰()穿越東晉,山河共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東晉,山河共挽》,方便以後閱讀穿越東晉,山河共挽第214章 京城紛亂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東晉,山河共挽第214章 京城紛亂並對穿越東晉,山河共挽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