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東晉,山河共挽

第108章 無米之炊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楚廟寒鴉 本章︰第108章 無米之炊

    王凝之不打啞謎,坦白道︰“北伐勢在必行,但若司州和徐州能夠從中獲利,那麼大司馬的如意算盤就無法實現。”

    謝安懂了,王凝之這是想趁機壯大自己,讓桓溫意識到他還沒有掌控一切,但這里面有個問題︰“你哪里來的自信,覺得你能這麼快成長到與桓元子抗衡的程度?”

    “憑我年輕,”王凝之直言不諱,“大司馬老矣,而且後繼無人,我不需要與他抗衡,只要表現出有一戰之力,他就會重新考慮自己的做法。”

    王凝之這是用先知視角,揭了桓溫的老底。

    可站在謝安的視角,他對這個說法很難認同,“這些都是你以為的,萬一他一怒之下,出兵司州,你照樣是第二個司馬勛。”

    王凝之笑道︰“不,我已經向大司馬證明了洛陽的固若金湯,他不會那麼做的。”

    謝安仍有些猶豫,他不確定桓溫是否會因為這些原因,放棄唾手可得的皇位。

    一個人真想要稱帝,兒子平庸,朝中有人反對,這都不是障礙。

    “我只是想讓朝廷支援下司州,叔父何用如此為難。”王凝之不與他討論這未來之事,“我這半年立下的功勞,朝廷難道不該賞賜?”

    謝安嘆息著搖了搖頭,說道︰“就算我信你,相王和朝中其他人也未必願意支持你。”

    “他們還有選擇嗎?”王凝之覺得好笑,“不支持我,那干脆組隊去姑孰勸進好了,大家一起做從龍之臣。”

    謝安並不在意王凝之的諷刺,轉而問道︰“你覺得桓元子會何時北伐?”

    “我來建康之前去過姑孰,听大司馬的口氣,不會是今年,明年年初的可能性很大。”王凝之分析道︰“在此之前,他需要得到司州和徐州的臣服。”

    桓溫不是個冒險的人,不拉上司州和徐州,他擔心大軍出征後後方不穩。

    那就還有時間,謝安問道︰“你這次回來,要不要與我一起去見下相王?”

    王凝之沒同意,“我會上朝奏事,私下見面就不必了。”

    謝安點頭,並不強迫,“阿羯有書信送回,說在司州受益匪淺,叔平用心了。”

    王凝之笑道︰“叔父莫要為他遮掩,他是來告狀,說我不讓他釣魚吧?”

    謝安也笑了,出言幫佷兒美化下,“阿羯的性子,是需要磨練,釣魚其實很適合他,不過在前線,確實不合適。”

    說到這個,王凝之將自家三兄弟的事順便說了。

    謝安爽快答應下來,這種低級別的調動不算什麼,“大司馬府我管不了,你自己將子猷帶過去,桓元子不會拒絕的。”

    兩人密談半日,總算是敲定了北伐前的部署。

    臨走的時候,謝安不經意問道︰“你對桓元子失望,是因為他不專注于北伐嗎?”

    王凝之的回答模稜兩可,“他是他,我是我,合則留,不合則去。”

    在京城待了半個月,王凝之參加了幾次朝議,主要是解釋對外用兵和請求朝廷支援之類的,不等朝廷有所回復,他就帶著王徽之離開了。

    途經姑孰,他將王徽之交給桓溫,雙方其樂融融。

    平陽的戰事,還在僵持之中。

    王猛挖地洞的做法並沒有成功,這一招在攻城戰中並不新鮮,慕容恪早有防備,命守軍在多處布置地听。

    這是戰國時就傳下來的法子,《墨子》里便有記載,在城牆內側挖井,不用很深,放下一口大甕即可,大甕用牛皮封口,讓听力好的人伏在牛皮上听聲辨位。

    守軍探知秦軍的行動後,並不聲張,直到幾百名秦軍精銳從地道中鑽出,這才縮小包圍圈,一舉殲滅這支偷襲小隊。

    王猛一計不成,率大軍來到平陽城北面,阻止上黨和太原的物資進入平陽,企圖長期圍困。

    慕容恪一直在平陽側翼保護,見此狀況,率軍南下河東,攪動燕軍後方。

    鄧羌率部攔截,雙方數次交手,皆慕容恪小勝。

    不過秦人的敗退騙不了慕容恪,他見好就收,率兵返回了平陽,不給秦軍包圍自己的機會。

    王猛的計劃再次失敗。

    平陽城內物資充足,暫時不需要補給,王猛大軍的補給線拉得太長,反而成為漏洞。

    于是秦軍撤回,雙方又一輪攻守結束,恢復平靜。

    王凝之返回金墉城時,秦燕兩國已經休戰多時了。

    听說北伐還得往後延,鄧遐、沈勁等人都有些失望,大好機會,總是輕易錯過。

    謝道韞覺得不是壞事,她最近參與政務較多,又查閱了刺史府的賬目明細,發現整個司州的財政情況一團糟,根本不支持對外作戰。

    王凝之听完她的話,笑著回復︰“所以我不是回京化緣去了。”

    司州的情況他很清楚,如果是守城,大家同仇敵愾,不需要激勵就可以爆發出強大的戰力。

    但討伐河北,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普通士兵,跟他們講大義是沒有用的,他們更在乎軍餉的多少,家里能因為他從軍多分幾畝田、免多少租、免多少役,受傷後的安置、陣亡後的撫恤等等。

    總而言之,想要打出去,需要錢,還是很多錢。

    王凝之的前幾次出兵,都是以偷襲和劫掠為主,所以沒出問題,甚至還能賺點。

    北伐就沒這種好事了,就算打下城池,也不能再搬空。

    謝道韞問道︰“朝廷給你錢了?”

    “不是給我,是給司州,”王凝之糾正了她的說法,“反正你叔父答應了,朝廷想讓我拖住大司馬,總得拿出點誠意來。”

    謝道韞耳濡目染,竟然沒覺得王凝之這話大逆不道,松了口氣,“那就好,總算解決了燃眉之急。”

    王凝之笑道︰“現在知道我不容易了吧,不當家,真不知道錢花得這麼快。”

    謝道韞這陣子焦頭爛額,深以為然。

    刺史府收上來的文書,大多是要錢的,安置流民要錢,安置王凝之搶回來的百姓要錢,征兵要錢,加固城池關隘要錢,打造武器裝備要錢。

    可司州的稅收少得可憐,往往只能緊著最急的地方花,導致下面各縣怨聲載道。

    這得虧司州的百姓都是苦日子過來的,不然早就鬧翻天了。

    喜歡穿越東晉,山河共挽請大家收藏︰()穿越東晉,山河共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東晉,山河共挽》,方便以後閱讀穿越東晉,山河共挽第108章 無米之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東晉,山河共挽第108章 無米之炊並對穿越東晉,山河共挽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