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東晉,山河共挽

第7章 出仕與歸隱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楚廟寒鴉 本章︰第7章 出仕與歸隱

    在江陵住了兩日,和桓溫商量好接下來的行動後,王凝之快馬返回了會稽山陰。

    時間已經過去了十余日,京城那邊依舊沒有消息傳來。

    王凝之隱瞞了自己的荊州一行,只和父親匯報了京城里的情況,再將王彪之等人的書信呈上。

    王羲之見兒子跑了一趟,沒有起到作用,不滿道︰“我不比王懷祖差,之所以有今天的差別,都是你們不如王坦之的緣故。”

    王坦之是王述之子,比王凝之年長四歲,時年二十六,在司馬昱門下任從事中郎。

    王凝之有些不服氣,這還不是因為自己來晚了,而王羲之的七個葫蘆娃里,原本最厲害的居然也是老ど。

    于是他寬慰道︰“阿耶不要生氣,小奴以後肯定比王文度強。”

    小奴是王獻之,今年才十二歲。

    這時的人取小名多用奴字,有些賤名的意思在里面,但更多的還是體現可愛,類似于後世的“寶”。

    比如長子叫大奴,幼子叫小奴,養在別人家的叫寄奴。

    王凝之排行第二,所以也被叫做二奴。

    王羲之瞪了自家老二一眼,喝道︰“你也好意思說,怎麼不拿自己比。”

    老大王玄之忙出來解圍,“阿弟們都還年幼,比不上王文度,都是我的問題。”

    王羲之聞言稍稍平息了怒意,自家長子一向身子骨弱,多數時候都在養病,如何能怪到他頭上。

    王凝之見狀,小聲提議︰“過些時日朝廷肯定會召阿耶進京,到時我也同去,定要為阿耶討回公道。”

    王羲之憤怒之余,對官場有些心灰意冷,蕭索道︰“我已年邁,再爭下去還有什麼意義,你們兄弟爭點氣就行。”

    說完便起身離開。

    王凝之還要再勸,卻被大哥拉住。

    王玄之苦笑道︰“算了,阿耶若能從此寄情于山水之間,也是一件暢快事。”

    其他幾兄弟也都表示贊同。

    王凝之嘆了口氣,世風太差,在這個出仕不如歸隱的時代,想做點事,真的是舉步維艱。

    謝道韞正在房間看書,身側是精致的博山爐,輕煙從鏤空的山形爐蓋逸出,繚繞在層層疊疊的山巒之間,有如仙境。

    王凝之有點沮喪地回到房間,看到認真的謝道韞,沒有上前打擾,徑直到榻上和衣躺下。

    從荊州一路快馬趕回,他是真的累了。

    謝道韞看完一章後,起身才發現王凝之已經睡著了,頭發有些凌亂,還帶著沿途的灰塵。

    這個不爭氣的夫君,在大病一場之後,仿佛變了個人。

    謝道韞取過錦衾為他蓋上,默默地在邊上看書。

    王凝之一覺醒來,已是華燈初上,透過窗紗往外看去,又是月圓之夜。

    不知不覺,他來到這里已經四個月了,有時候半夜醒來,還會睜眼閉眼地重復幾次,希望自己仍是在夢里。

    謝道韞過來查看,被他睜大的雙眼嚇了一跳,“王郎是醒了嗎?”

    王凝之坐起身來,目光呆滯地點了點頭。

    見他這副模樣,謝道韞還以為他犯病了,忙道︰“你是不是又不舒服?”

    王凝之沒有回答,往一側挪了下,拉了拉妻子的衣袖,讓她坐下,然後緩緩地將出去這兩個多月的情形都講了一遍。

    包括與桓溫的幾次對話和方才在父兄面前的隱瞞。

    謝道韞沒有打斷,靜靜地听他述說。

    等王凝之講完,房間內恢復沉寂,只有燭火時不時 里啪啦地作響。

    “你這麼做,到底是為了阿公,還是為了你自己?”謝道韞忍不住問道。

    王凝之咧嘴笑了下,看起來有些苦澀,“你是這麼想的嗎?”

    “你的舉動遠遠超出了為阿公申辯,很難讓人不這麼想。”謝道韞並不含糊。

    “我這麼做,自然不全是為了阿耶,但也不是為了我自己。”王凝之抱膝而坐,將下巴擱在膝蓋上,繼續說道︰“諾大的一個江南,只有桓公想北伐,所以我選擇了他。”

    “可他的北伐分明是別有用心。”

    “若是他能收復中原,那便是他應得的。”

    “他能嗎?”

    “不去做怎麼知道,他是眼下唯一的希望。”

    聊到這,夫妻倆又都沉默下來。

    桓溫自然不是世家大族眼中的明主,但一戰滅掉成漢,去年的北伐也打得有來有回,若要收復失地,他確實是最佳人選。

    王凝之幽幽道︰“你說荀令君最初替魏武效力時,真的認為他是大漢的忠臣嗎?”

    謝道韞沒有回復,嘆了口氣。

    荀𨘥@趺聰氳乃遣恢 懶耍  蹌 饗災 闌肝碌囊靶摹br />
    之前嫌棄自家夫君不爭氣,終日只知道修道,如今倒是志氣大了,可怎麼感覺又這麼不踏實呢?

    王凝之知道她一時半會難以接受,柔聲道︰“難為你了,今日匆匆趕回,可在父兄那里只覺得憋屈,就忍不住和你說了。”

    謝道韞起身道︰“夫妻本是一體,你能跟我說,我還是高興的,放心,我不會說出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說完她便出門招呼僕役燒水,讓王凝之先去洗刷遠行的疲憊。

    接下來的幾日,王凝之老老實實地在家中陪謝道韞談玄。

    王羲之這一脈因為篤信五斗米教,其實不怎麼好清談,但謝氏靠玄學起家,所以家中氛圍濃厚,謝安、謝萬更是個中好手。

    幾天下來,王凝之完全不是謝道韞的對手,好在玄學這個東西,並不需要什麼邏輯,急智也好,詭辯也行,這才讓王凝之稍微能反擊一下。

    兩人每日里看看書,談談玄,天氣好時出去踏踏青,成親一年後,總算是有點小夫妻的樣子了。

    王凝之收獲匪淺,離他的名士目標又近了一大步。

    不過這樣的日子沒過多久,半個月後,京城來人下詔,召王羲之赴京。

    王凝之向父親表明了自己打算入仕的想法,以他的家世和年紀來說,已經算晚的了,所以王羲之當然同意,父子結伴一起前往建康。

    憑借出身,王凝之就可以直接從六品官入仕,而且是在朝的清官,這是寒門之人一輩子難以企及的位置。

    清官不是指清廉,而是清貴,就是指工作輕松,離天子比較近的官職;

    與之相對應的是濁官,就是負責具體事務,工作繁忙的職位。

    曹魏的九品中正制發展至今,已經成為各大門閥鞏固自身實力的工具,這就是所謂的“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

    各大世家通過聯姻和互相舉薦,牢牢地編織出一張網,將江左朝廷的權力牢牢掌控。

    但換個角度看,這張網里的世家子弟也被當豬養了,毫無進取心,混吃等死。

    歷史上的王凝之便是如此,生得高貴,死得窩囊。

    喜歡穿越東晉,山河共挽請大家收藏︰()穿越東晉,山河共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東晉,山河共挽》,方便以後閱讀穿越東晉,山河共挽第7章 出仕與歸隱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東晉,山河共挽第7章 出仕與歸隱並對穿越東晉,山河共挽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