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東晉,山河共挽

第5章 公款吃喝的蘭亭集會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楚廟寒鴉 本章︰第5章 公款吃喝的蘭亭集會

    談判破裂之後,王凝之在烏衣巷住了下來。

    在這個依靠車馬舟楫傳遞消息的時代,急是沒用的。

    他往會稽去了幾封信,詳細說明京中的情況,讓父親耐心等自己的消息,不要不清不白地就辭官;

    舅父郗曇那里,王凝之上門更新了調解進度,既然說是公事,大家就各走各的流程。

    至于桓溫那邊,他猶豫再三,覺得為時尚早,暫時沒有聯系。

    這事目前還停留在二王斗氣的階段,只有等會稽那邊的調查結果傳回建康,才能有後續的推進。

    王凝之這麼有恃無恐,是因為相信王羲之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王述的小手段,是知道王羲之驕傲,想以這種手段逼迫他辭職,並不是篤定能拿到什麼把柄。

    王凝之為了提前堵上了這條道,專門寫了幾封信,就是強調不能稀里糊涂地棄官。

    所以這事大概率會查無實證,或者查到一些不疼不癢、根本扯不到王羲之身上的問題,到那個時候,才是王凝之的反擊時刻。

    不過事情的發展和他預計的有些偏差。

    到了四月,會稽的消息姍姍來遲,在刺史府官員的不懈努力下,居然真查出了一個問題。

    永和九年的三月初三,王羲之以修禊之名,召集三十五名賓客,加上自家父子七人,一共四十二人,在山陰蘭亭進行集會,耗費百萬錢。

    簡單點說,就是假借名目,公款私用,而且金額巨大。

    這事要不是發生在王羲之身上,王凝之簡直想給王述鼓掌,畢竟這種不良風氣確實該打壓。

    但這是東晉,這麼點事構不構成罪名全看朝廷心情。

    就拿王述自己來說,他剛外放縣令時,因為家里窮,瘋狂收受賄賂,被人舉報到中央後,王導勸他收斂點,他表示撈夠了自然會收手。

    然後朝廷就不追究了,王述也真的適可而止,後來一路升遷,反而以清廉著稱。

    魔幻的背後,是他太原王氏的高門出身。

    查出蘭亭這樁事以後,王述一面向朝廷上書說明情況,一面責令會稽方面作出解釋。

    王凝之不擔心朝廷判定有罪,而是擔心王羲之一怒之下,做出墓前立誓辭官的舉動,所以趕緊派人快馬加鞭送信回去,讓父親不要掉入陷阱。

    二舅郗曇那里也傳來消息,在御史的介入下,刺史府的官員不敢明目張膽地以權壓人,但蘭亭之事,確有賬目明細為證。

    會稽的回復還沒收到,京城里又出了第二個意外。

    謝奕為親家王羲之抱不平,上門大罵王述,但王述根本不理他,一直做面壁狀,唾面自干。

    等到謝奕撒完氣離開,王述淡定地坐回原位,跟無事發生一樣。

    這事傳出後,王述的名士風度得到贊賞,口碑大漲,事態往更不利于王羲之的方向發展。

    對于岳父幫倒忙的舉動,王凝之毫無辦法。

    緊接著,會稽方面的消息傳回京城,王羲之稱病,上書辭官,不等朝廷回復,已經離開了衙門,返回王家莊園。

    在給王凝之的信中,王羲之讓他趕緊回家,不要瞎折騰,做出有損王家顏面的事。

    雖然沒勸住,但好在沒有做出墳前立誓的夸張舉動,王凝之稍微緩了口氣。

    兩個當爹的都不省心,只圖自己痛快,完全不考慮後果,讓王凝之對名士們的任性有了更直觀的感受。

    不過這麼一來,事情總算鬧大了,也算如了他的願。

    等了兩日,終于到了大朝會的日子,王凝之前往朝堂外,敲響了登聞鼓,一時間整個建康城都騷動起來。

    此鼓在武帝司馬炎開國時就已設立,又名諫鼓,是方便老百姓直接向中央申述的。

    以王凝之的身份,當然不需要走這個渠道。

    但他打的是為父伸冤的旗號,順帶著給自己攢攢名望,所以怎麼轟動怎麼來。

    敲完鼓後,王凝之站在原地,任由慢慢聚攏過來的百姓指指點點。

    正在朝會中的眾人听到登聞鼓響,吃了一驚,等到外面回報是王羲之之子王凝之,便都知道是為何事。

    御座上的小皇帝和他身後的太後褚蒜子只作壁上觀,這個麻煩事還得司馬昱來解決。

    匆忙地結束朝會後,司馬昱將王彪之、謝奕、王述和王凝之幾人召到一起。

    司馬昱和王彪之都是一副無奈的表情,謝奕則滿意地拍了拍王凝之的肩膀,王述依舊面沉如水。

    幾人坐定後,司馬昱率先發問︰“朝廷對揚州的調查和王內史的辭官還未做出決斷,叔平因何敲鼓?”

    王凝之挺直腰桿答道︰“州里的調查結果純屬誣陷,凝之自然要為父鳴冤。”

    幾人紛紛看向王述。

    王述言簡意賅︰“查有實據,蘭亭集會用的是公帑。”

    “所謂集會,其實是為了上巳節修禊,自當用公帑。”王凝之反問道︰“州衙的調查,可有發現因攜帶歌姬、舞姬之類而產生的額外開支?”

    兩年前的蘭亭,他就在現場,文人聚會,曲水流觴,賦詩而已,所以王羲之才說“無絲竹管弦之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王述搖頭道︰“大宴賓客,酒水飲食已十分奢靡。”

    “貴客臨門,又是為了祈福禳災,些許酒食不過是基本的待客之道。”王凝之當然不會退讓。

    好在只是招待吃喝,沒有進行別的娛樂活動,所以他可以咬定大家就是為了修禊而來,並非公款聚會。

    錢花多了很正常,大家都什麼身份,一應酒食自然得講究。

    至于現場賦詩,那更沒什麼好說的,群賢畢至的盛會,難道就坐著吹吹牛?

    王述沒料到王羲之有個這麼難纏的兒子,沉默一陣,又道︰“為修禊一事耗費甚巨,終歸不妥,逸少請辭,想來也是明白這個道理。”

    王凝之起身冷笑道︰“請辭一事,足見家父正人君子,當年明府收受贈禮,被朝廷問責之時,便無此舉。”

    這話超出了辯解的範疇,王彪之立馬喝道︰“不可無禮。”

    謝奕也跟著笑道︰“小子狂妄,還不趕緊道歉。”

    王凝之就坡下驢,對王述做了個長揖,退回原位坐下。

    司馬昱不是傻子,看出這兩人在拉偏架,知道今日是討論不出結果了,吩咐王凝之不可再胡鬧後,便讓幾人散了。

    初次交鋒,王凝之得勝。

    但這件事並沒有結束,王羲之的會稽內史肯定是做不下去了,由誰接手,他又去哪,都還懸而未決。

    想要徹底贏下這場由意氣之爭引發的門閥斗爭,只能讓那個男人出手相助了。

    遠在荊州的桓溫,肯定無時無刻不在盯著建康的動靜,這邊的情況他應該早就知道了。

    更有利的是,桓溫和王羲之關系不錯,常有書信來往,王凝之作為晚輩子佷向他求助,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岳父謝奕更是桓溫的布衣之好,還在桓溫手下做過司馬,兩人交情匪淺。

    王凝之以京中之事告一段落為由,向幾個長輩告別。

    大家以為他是要返回會稽,都有書信讓他捎帶,內容無非是寬慰王羲之,並讓他來京城一趟之類。

    王凝之一一謝過,然後快馬出了建康,一路向西而去。

    喜歡穿越東晉,山河共挽請大家收藏︰()穿越東晉,山河共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東晉,山河共挽》,方便以後閱讀穿越東晉,山河共挽第5章 公款吃喝的蘭亭集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東晉,山河共挽第5章 公款吃喝的蘭亭集會並對穿越東晉,山河共挽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