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甘桂軍能臨時下單,上官義不甘人後,馬上說道︰“我們船舶廠也預定五十頭。”
劉正茂為難地說道︰“工大和師大上半年就打過招呼的。”
“她們又不像江麓提前給過定金,你听我的,不給她們也無妨。”上官義笑著慫恿道。
“工大的陳芳處長,派人給大隊免費支援過沼氣建設,如此行事,我們就失信于她了。明年大隊會將養殖數量擴展到五千,你們可以提前預定。”劉正茂開始為明年尋找銷路。
甘桂軍很配合地說道︰“小劉,今年我只要五十頭,明年,最少給我們單位準備五百頭,我算提前預定了啊。”提前預定明年的貨,這種好事,劉正茂求之不得,全部應承下來。
行走在冬日的樟木大隊村道上,今日難得艷陽高照,在眾人面前展現出一幅別具一格的風景。湛藍如寶石般的天空中,暖陽傾灑而下,給大地披上一層璀璨奪目的金紗。田野里,秋收後播撒的草籽發芽後在陽光下泛著微光,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的豐收盛景。村道旁屹立的大樟樹,枝干蒼勁有力,在陽光的映照下,影子靜靜地臥在地上。只是農舍的屋頂上鋪蓋的稻草顯得有些格格不入。遠處的山丘群也被陽光勾勒出清晰的輪廓,寧靜而壯美,讓人沉醉在這溫暖祥和的氛圍之中。
米高第一次來樟木,雖說是因私事前來,恰逢開放日,劉正茂作為東道主,自然要帶他參觀一番。其他幾位處長以帶隊參賽的名義過來,這種自發的比賽,更多的只是娛樂性質,況且還有工會或者團委的工作人員,處長們可以當個甩手掌櫃,也跟著劉正茂一同前行。
參賽隊伍都是劉子光邀請過來的,按理他應該在比賽現場配合衛民生組織比賽。可他看到劉正茂親自帶隊領著幾位大處長參觀,考慮到劉正茂平時離隊時間較多,對大隊的情況不如自己熟悉,劉子光私下跟衛民生交代後,也跟著劉正茂這行人,充當起導游的角色。
照例,先是沿著桃花溪出發,然後登上塵心泉。劉子光大肆鼓吹含硒多喝可長壽後,幾位處長禁不住長壽的誘惑,雙手捧起泉水喝了幾口。不管確不確定能否長壽,反正直觀感覺泉水有些溫度,而且略帶甜味。
走到二級水壩觀景台,大隊全景盡收眼底,劉子光為眾人講解,大隊未來的布局,居民區、休閑娛樂區、副業區、養殖區、行政教育醫療區、商業街、風景游覽區等各種功能面面俱到。
米高被劉子光介紹的內容所震驚,問劉正茂︰“劉隊長,你們大隊是要徹底重建?按照小劉同志所講,重建後的效果,比一般城市都要好啊。”
不等劉正茂開口,劉子光搶先回答,無比驕傲地說道︰“那是當然,我們大隊可是省里樹立的典範,要和大慶大寨相媲美。這麼說吧,等大隊所有項目都建成後,省城都無法與我們大隊相比。”
此刻這般吹噓,可能會引發不必要的麻煩,劉正茂趕忙做出解釋︰“新農村項目建成後,絕對與現在看到的大不相同,但也沒有子光講的那麼出色。”
劉子光不服氣,又辯駁道︰“你自己要建的那棟房子,一旦建成,國內首創。”
毛奇听出了其中的問題,也問劉正茂︰“小劉,你打算在這里建房?”
劉正茂只好回答︰“是的,我想用澆灌法建房,國內還沒有先例,所以自己花錢試驗一下,看看這種方法是否適合大規模建造民居。”
陳剛是水利水電廳設計處的領導,現在又是廳屬工程三處的處長,三處主要承建水電站,所以對澆灌法頗為熟悉。
听劉正茂講,要用建重力壩的方法建房,他知道國內確實沒有先例,以為劉正茂說錯了,就開口確認︰“劉知青,你真要用澆灌法建房?”
據劉正茂所知,正常情況下,磚混預制板結構的建築方式,一直持續到下世紀初。2003 年,國家才大規模使用澆灌法建造民居,現在的人根本不可能會用這個建築法,主要原因就是成本過高,工藝要求也頗高。
劉正茂理解陳剛,雖然他知曉澆灌法,但是從來沒有想過在民居上使用。
問︰“劉知青,你確認是澆灌法建房?”
“陳處,就是試驗著用澆灌法建房。”劉正茂給予肯定回答。
“那你請誰來施工?”陳剛問。
“我讓顧正宇幫忙找工程師,現在他還沒回復。”劉正茂道。
“你拜錯廟門了,顧正宇是設計院的,跟工程師的關系還不如我接觸多,這事我可以幫你找人啊,我們處現在承接了省內最大的水電站建設任務,鳳灘水電站,你知道吧?就是我們處在施工,使用的恰好是澆灌法。”陳剛自豪地講述。
“是啊,你看我這腦子,怎麼就沒想到找陳處幫忙?”劉正茂一拍腦門自嘲道。
毛奇笑著提醒︰“你現在找陳處也為時不晚啊!”
“沒問題,我負責幫你把工程師請來,絕對是省內首屈一指的水利建設專家。”陳剛主動應下此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但是陳剛也提醒道︰“劉知青,我可以幫忙找建築工程師,澆灌法很耗費建材,尤其是水泥和鋼筋,你要盡量多準備。”
有懂行的專家在,劉正茂趕忙問道︰“陳處,水泥需要多少標號的,鋼筋需要什麼型號的?”
陳剛只知道用澆灌法建重力壩需要 400 標的水泥,6鋼筋和 12的羅紋鋼,還有匝絲,建民居到底需要什麼規格,他著實不知,就答道︰“建水庫需要 400 標的水泥,6的鋼筋和 12羅紋鋼,另外就是匝絲。”
甘桂軍懵了,他說道︰“劉隊長,你家是按照水壩的標準建?比一般的軍事標準還高啊。”
“肯定不會有水壩那麼厚,只是做個試驗,看看是否可行。”劉正茂說道。
“行,你這個試驗也能讓我們處了解澆灌法用于建造居民房的一些經驗,並收集數據。”陳剛說道,學院派的領導,開口就不一樣,工作也有前瞻性。
大隊以服務游客之名,在塵心泉這邊設立了一個臨時照相點。馮婷身為宣傳部長,自然不可能再在一線工作,這個照相服務點的工作便交由後來大隊的兩位知青打理。
劉正茂拉著幾位大處長站在塵心泉的牌匾前照了一張合影,以作留念。
樟木大隊第四生產隊的鄧毅華站在家門口,望著自家門前精心搭建的竹制涼亭,再對比不遠處鄰居張慶有家中所建的涼亭,臉上流露出滿意的笑容。
這兩鄰居關系向來要好,那次大隊檢查社員家庭狀況釘牌子時,因劉正茂突然加入檢查團隊,並且采用極為嚴格的檢查方式,鄧家和劉家都因不符合劉正茂的檢查條件,全都沒有釘上“衛生之家”的牌子。
事後,這兩家人知恥而後勇,以近乎吹毛求疵的要求把家中里里外外清理了許多遍,之後再次請大隊前來驗收。
這回,不但獲得了大隊的認可,還被樹為榜樣,多次有上級領導前來查證。
起初,張慶有家中為配合大隊工作,在屋前的大樟樹下擺了幾張板凳和一個裝滿涼水的壺,讓來大隊參觀的游客有臨時歇腳之處。後來,又在房屋前牆上寫明自家廁所的位置。
張家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舉動,讓游客深切體會到了樟木大隊社員歡迎外人前來參觀的誠意。
尤其是剛開始的幾次開放日,大隊經驗匱乏,在服務方面存在諸多缺陷,特別是在廁所等細節方面考慮不周。張慶有家中不但開放自家的廁所供外人使用,還貼心地為參觀者準備歇腳的板凳和涼水,因而獲得了參觀者的諸多好評。
同樣作為被大隊樹立的典型,鄧毅華自然不想讓張慶有一家獨美。他家效仿張慶有家的做法,不但為參觀者提供歇腳座位和茶水,還在屋前禾堂里搭建了簡易涼棚,並把家里原本一個坑位的簡易廁所,仿照大隊公廁的樣式改為男女各有三個坑位的大廁所,且免費向參觀者開放使用。
鄧家的這番操作自然得到了參觀者的認可,在這邊停留的參觀者也就比張家多了起來。
張慶有這老頭,骨子里有著一股爭強好勝的勁頭,對鄧毅華家頗為不服氣。他心想,鄧家搭個簡易棚子就能吸引參觀者,那自己家就要建造更好更漂亮的涼亭,修建坑位更多更干淨的廁所,自己提供的服務要比鄧家更勝一籌。你用涼開水待客,我家就給游客泡豆子姜鹽茶,還提供泡菜做茶點。
為了掙回面子,張慶有主動提出,願意把家里給自己準備做壽材的木料捐獻出來建造涼亭。
兒子張柱子不同意,但是拗不過張慶有的倔脾氣,兒媳婦動員兒子張柱子答應了張慶有的要求。
樟木大隊沒有農閑之時,張柱子和媳婦每天都要出工,張慶有自己從其他公社叫來幾位親戚幫忙,舍棄了做壽材的木料,在門前禾堂里,規規矩矩地建了一座仿古涼亭,亭子里還制作了新桌椅。在屋後拿出半塊自留地,建了個男女各有四個坑位的新廁所,專門從屋前往屋後修了一條路,方便參觀者通行。
參觀者到張家涼亭歇腳,張慶有這老頭,還會親自泡上一杯豆子姜鹽茶,並端出一小碟泡菜招待。
在任何時代外出旅游,能受到如此規格的接待,都會給主家留下贊譽之詞。
張、鄧兩家人的競爭,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有參觀者品嘗了張家的泡菜,覺得合口味,主動提出想買一些帶回家。起初,張慶有老頭會用荷葉給需要泡菜的參觀者包一些。除了個別不通情理的人,大部分參觀者都通情達理,雖然張慶有不要錢,參觀者也會主動留下一毛錢才離開。
這樣的情況多了以後,張柱子的媳婦就上了心。家里自留地里不缺種植的蘿卜和青菜,每周有意多做幾壇泡菜,讓張慶有拿去送人,也能有塊把錢的收入。
再加上,廁所建在自留地旁邊,張慶有平時無事可做,時間都花在自留地里,地里的蔬菜生長得郁郁蔥蔥,也吸引了前來上廁所的參觀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城里人買菜講究新鮮,地里茁壯成長的蔬菜,也是張家的賣點之一。張慶有靠著泡菜和蔬菜,每周都能有一些零花錢的收入。
離開塵心泉後,劉子光帶著處長們先去服務廳那邊品嘗了種類繁多的小吃。在序伢子的積極鼓勵下,社員們自發開發了眾多品類的小吃。除了最初的甜酒沖蛋、蒸米糕、酸辣粉、烤紅薯外,又新增了烤面包、煮玉米、蒸南瓜餅、骨頭炖蘿卜、涼面、臭豆腐,還有山上采摘的野毛栗子等等,小吃這種項目是被序伢子逐步拓展的。
毛奇和甘桂軍等人都嘗試了自己想吃的小吃。而米高對烤面包更感興趣,他站在烤面包攤旁邊看了許久,本來想買些烤面包帶回家,可是排隊等待的人太多,米高不好意思插隊,就找到劉正茂,說道︰“小劉隊長,你能不能告訴我烤面包的方法,我回廠里後,讓食堂也學著做。”
烤面包是樟木大隊吸引參觀者的特色品種,對于米高的要求,劉正茂內心並不情願傳授。倘若在場的幾位處長都提出同樣的要求跟著要學,這種品種基本上就失去吸引力了。
但是,偏偏這幾位又是劉正茂所倚仗的。新農村建設需要大量的鋼材,而甘桂軍和米高都是鋼廠的高層。思緒瞬間在腦海中權衡一番,劉正茂心里有了主意,笑著說道︰“這點小事,米處長你派個廚師來,我讓社員帶著做幾次就學會了。”
“行,我回去就派人來。”米高點頭說道。
其他人的注意力並未在米高和劉正茂這邊,他們驚訝于另外一排長長的隊伍,好幾百人排著隊,隊伍後面還在不斷有人加入。
毛奇毫無形象地捧著根玉米啃著,還不忘問劉子光︰“小劉,那些人是在排什麼?”
提到這個,劉子光微微仰起頭,臉上帶著些許得意地回答︰“毛處長,您有所不知。每個開放日,我們大隊會免票供應大隊自產的白酒、面條、豆制品、紅薯粉,只要排隊,能夠保證前 2000 位的需求。”
在這里的處長,除了船舶廠只有幾千職工,諸如毛奇所在的江麓廠、甘桂軍所在的江南鋼廠、米高所在的蓮城鋼廠、吳澤林所在的汽動廠,全部都是擁有上萬至幾萬職工的特大型單位。它們即便有國家的特殊支持,也無法做到免指標給職工供應這幾樣商品。
吳澤林回頭對劉正茂喊道︰“劉隊長,過來一下。”
劉正茂往前走了幾步,追上隊伍,問道︰“吳處,有何吩咐?”
“劉隊長,你不厚道啊,寧願把好處讓給不熟悉的外人,那些物資也不多送點給我們廠。”吳澤林指著前面長長的隊伍,對劉正茂責怪道。
原來是因為這個,劉正茂故意板起臉問劉子光︰“劉部長,現在吳處長投訴,你是怎麼處理的,是不是短缺了汽動廠的物資?”
“沒有,吳處長,你們廠每天來車,都按訂單拉貨,肯定不會少貨。”劉子光辯解道。
因為自己的一句話,讓劉子光遭受了這無妄之災,吳澤林認為劉正茂誤解了自己的意思,就解釋道︰“劉隊長,我的意思是,與其這樣賣給他們,不如全部送到我們廠去。”
“吳處長,您是知道的,我們大隊一無所有,也就憑借能夠購買一些免票的東西,才能吸引別人到這里來。如果沒有這個優勢了,誰會來這荒無人煙的地方參觀?”現在大隊提供的東西,放在十年後或許毫無吸引力,但在近三年內,肯定能夠吸引人前來。
毛奇和劉正茂關系最為要好,他說道︰“吳處長,別逗小劉隊長了,再到別的地方看看,等比賽結束了,還要咱們到場頒獎呢。”
每到開放日,便成了張慶有與鄧毅華兩家暗中較勁的日子。今日村里的外來參觀者逐漸增多之後,張慶有老頭坐在門口,猶如後世商場里熱情似火的促銷員一般,只要瞧見外來人員,便開口招呼︰“同志,走累了吧,到亭子里歇歇。”
然而,由于他過于熱情,許多參觀者反倒感到不適應,不搭話便快步離開此地。但也有個別人天不怕地不怕,或者確實走得疲憊不堪,便在張家搭建的亭子里坐下休息。
喜歡花開春來晚請大家收藏︰()花開春來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