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二十三年冬,陰山以北的雪災如白色瘟疫蔓延。突厥俟斤部的帳篷里,首領阿史那骨咄祿盯著羊皮地圖,指尖劃過長城防線︰“唐人說‘瑞雪兆豐年’,可我們的牛羊凍死三成,不搶糧,就得餓死。”他忽然抽出腰間的骨刀,在火塘上刻下“南下”二字,火星濺在身旁的羊毛袋上,竟騰起幽藍火焰。
一、羊毛堆里的化學警報
長安城里,林淵正在大理寺調配防凍劑,忽然收到邊境急報︰“突厥部落近期頻繁交易硫磺、硝石。”他手中的燒杯險些打翻——那是制造火藥的關鍵原料。
“大人,”他望向狄仁杰,“突厥人若用‘希臘火’攻城......”
“他們更可能用‘科學’偽裝天災。”狄仁杰展開密探傳回的情報,“俟斤部在收集羊尿,說是要‘施咒降雪’。”
林淵瞳孔驟縮︰“羊尿含尿素(nh?)?),溶于水可降低冰點——他們是想融化長城下的積雪,開闢騎兵通道!”
二、防凍劑與化雪劑的攻防
凜冽的北風中,林淵帶著工部工匠登上長城。他抓起一把摻了鹽的積雪︰“撒氯化鈉nac)可使雪的熔點降至10c,但我們更狠——”他命人傾倒黑色粉末,“這是木炭粉混鋸末,吸收陽光後升溫,可比突厥人的羊尿快三倍化雪。”
副將疑惑︰“為何不直接用突厥人的法子?”
“因為我們有‘科學反噬’。”林淵指向遠處的草原,“他們用羊尿化雪,會導致土壤鹽漬化,開春後寸草不生——這是用未來的饑荒,換眼前的掠奪。”
三、雪災中的生物科學戰
深夜,突厥大營傳來異樣的馬嘶聲。林淵用望遠鏡觀察,發現戰馬啃食著一種灰綠色植物。“是烏頭草anitu)!”他驚呼,“其塊根含烏頭堿c34h47no11),只需0.2毫克即可致命。”
狄仁杰迅速下令︰“通知邊境牧民,將烏頭草混在干草里,制成‘科學毒草垛’。”他轉向林淵,“用他們的掠奪邏輯,回敬一場‘生物化學戰’。”
四、冰面下的物理陷阱
冬至日,俟斤部的騎兵終于逼近長城。馬蹄踏入看似堅實的河面,卻突然陷入——原來林淵早在河冰下注入了乙二醇c?h?o?),表面結冰而底層液態,形成“冰上陷阱”。
阿史那骨咄祿的戰馬前蹄陷落時,他終于看清河岸的警示牌︰科學面前,雪原無坦途。
“撤退!”他怒吼著揮刀,卻見唐軍拋出的不是弓箭,而是陶罐——里面裝的不是火藥,而是辣椒粉與石灰粉的混合物。
“此乃‘化學煙霧彈’。”林淵在城樓上解釋,“辣椒粉含辣椒素c18h27no3),石灰粉遇水生成氫氧化鈣,雙重刺激可致盲。”
五、雪災中的科學救援
俟斤部敗退三十里後,迎來了唐軍的“科學救援隊”。林淵命人空投裹著羊毛的“發熱餅”——由生石灰、碳酸鈉、鐵粉組成,遇水自動發熱,可融化積雪供人畜飲用。
“為何救他們?”副將不解。
“因為真正的科學,不分敵我。”林淵望著草原上星星點點的熱霧,“等他們吃完這頓‘科學救濟’,會明白掠奪不如共建。”
狄仁杰拍拍他的肩膀︰“臨淵可知,你這‘科學救援’,比十萬大軍更能征服人心。”
六、篝火旁的科學對話
三日後,阿史那骨咄祿單人匹馬來到長城下,腰間掛著唐軍的發熱餅包裝紙。“你們的‘會發熱的石頭’,是怎麼造的?”他隔著護城河喊道。
林淵拋去一本《科學救荒手冊》,里面用粟特文標注著︰生石灰+水=氫氧化鈣+熱量。
“回去告訴族人,”狄仁杰喊道,“明年開春,我們會送來抗凍牧草種子——用科學種出的草,比搶來的糧食更香。”
突厥首領沉默片刻,策馬而去。暮色中,他翻開手冊的手速很快,火光映著他皺眉思考的臉,像在破解一份跨越文明的密碼。
尾聲︰雪地里的化學方程式
次年驚蟄,陰山南麓出現大片試驗田,撒著唐軍送來的苜蓿種子。阿史那骨咄祿蹲在田邊,用羊尿澆灌幼苗——這次不是為了化雪,而是用尿素做氮肥。
長安城里,林淵收到邊境傳來的戰報,卻不是軍情︰突厥俟斤部試種苜蓿成功,派使者學習‘科學施肥法’。
狄仁杰笑著展開奏折︰“臨淵,你的‘化學方程式’,總算在草原上開出了和平之花。”
林淵望向窗外的初融積雪,想象著千里之外的草原,羊尿與苜蓿在土壤里發生的奇妙反應。或許在某個瞬間,科學早已超越了國界,成為人類共渡災劫的密碼——就像雪地里的生石灰,遇水放熱,終能融化最堅硬的冰。
第十六章完)
喜歡開局吸引狄仁杰請大家收藏︰()開局吸引狄仁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