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

第241章 韓身死、張書緣被賜婚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墨軒先生 本章︰第241章 韓身死、張書緣被賜婚

    畫面再倒退回一天前的朝會上。

    在處理完了兼並逆案的涉案罪員後,所有人便就齊刷刷的看向了韓、來宗道、溫體仁這些佇國大臣了。

    “啟奏陛下,臣有事起奏。”

    而朱由檢此時還在想該給韓什麼樣的結果比好,可他還沒想好便就听到了韓的聲音。

    “韓愛卿有何事要講?”

    瞧見滿頭白霜的韓站了出來,朱由檢雖然是感到了些驚訝,但很快就知道他是在打什麼心思了。

    而這段時間的韓,整個人是老的非常厲害,就仿佛他是一夜老了十歲一般。

    也是,這先是藩王圈地坑民、後是南北走私大案,緊接著又是北直隸兼並,再到自己被停職禁足。這哪一件案子都讓他感覺是十分棘手的問題,且後悔不先出手割除這些弊病,讓張書緣在朝中佔據了優勢。

    可老話說的好“世上沒有後悔藥”,再加上他東林黨人本身就摻雜于這些糟爛之事中,就算他想在張書緣之前出手,那也得掂量掂量被人搞的後果。

    而諸位可別忘了,這無論是在歷史中也好,還是在眼下也罷,這東林黨人的地位並不是屬于朝中的絕對力量,在浙黨面前他東林黨正面臨著青黃不接的問題。

    可以說這就算沒有張書緣穿越,他東林黨也是會在這幾年內失勢,慢慢的被溫體仁和周延儒擠出大明核心圈層。

    “啟奏陛下,臣自覺年事已高,精力不足,且在臣治下又發生了如此駭然逆案,老臣實在是無言在面聖君,面見先帝。還請陛下判臣失職失察之罪。”

    滿頭白發的韓是走到大殿中央跪下,那聲音很是悲泣,就好似是朱由檢在苛待他似得。

    “閣老此言就過了,世事無常,誰又能控得萬方?”

    朱由檢是既沒有說罰,也沒有說不罰,反而是環顧著滿朝文武在自顧自的言語。

    “陛下慎言,在我大明您就是唯一的聖主,也只有您才能控得萬方!”

    一听朱由檢不願意判自己罪責,韓趕忙就叩首拍馬屁。

    而他之所以如此,自然是想玩一招“以退為進”,從而避免自己因這兼並大案而被殺頭。

    “陛下盛聰,獨控萬方!”

    隨著韓這句馬屁一出,殿內的所有人跪地喝了起來。

    “那有什麼獨控萬方,都起來吧。閣老也起來。”

    “陛下,臣有罪。若陛下不罰臣,陛下該怎地向我萬萬百姓交代,該怎地向我大明歷代先帝交代。”

    “唉,諸位愛卿的意思呢?”

    見韓是鐵了心的要玩以退為進,朱由檢就只好是把刀子遞給了百官,正巧也圓了自己不想苛待老臣的心思。

    “啟奏陛下,臣有奏。韓閣老為官四朝實乃我朝老成之國柱,但閣老所言也並無錯,光陰變遷,閣老之精力也大不如前。而我朝眼下風雨漂泊,各類大事是此起彼伏,再加之如此駭然逆案,臣懇請陛下責閣老十大罪!”

    果然,隨著這一句一出,溫體仁率先就蹦了出來。

    “閣老罪一,內閣作為我大明票擬之所在,在韓閣老的帶領下反應十分遲鈍,常常事宜“鎮定”二字,反復揣度厭惡政事。”

    “罪二,內閣不提不查,致使我朝百官貪墨成風,更有人雲在我大明朝中不和光同塵者,則無法立足以朝國。”

    “罪三,韓閣老身為我當朝首輔,上不能以身作則,下不能監管百官,使得我朝百姓之土流轉于奸佞之手……”

    溫體仁不愧是官迷,抓住這個機會就開始搞人了。

    一听這話,本來還想放韓一馬的朱由檢就忍不住了,當即就想判他個誤國重罪!

    “陛下,臣錢謙益有言。韓閣老秉政以來,雖有處置不當之處,但閣老為我大明不惜得罪天下士紳贊起了《鞭法》中的清丈之規,戶部在前年屢奏增課一百三十余萬,此乃大公無私也。而今百官兼並,根在我朝賜田舊例,非閣老一人所可驟革。若遽以‘無為’加罪,是置二百余年積弊于一人之身吶!陛下此恐非公允。”

    溫體仁的話音剛一落,禮部左侍郎錢謙益就跳了出來,而他這一下子直接就把禮部尚書周士樸給當做了空氣。

    也是,對于他們這些人來說,周士樸等人實在是沒能力讓他們高看一眼。

    “哼,前年清丈空文,未見尺土歸籍,滋蔓日繁,閣老安得無罪?”

    听著錢謙益的話,溫體仁就側目冷笑了一聲。

    溫體仁說的沒錯,在朱由檢還未正式繼位前就命東林黨人去丈量土地了,可得到的結論卻是“人人有田種、民間安居樂業”的結果。

    “溫閣,遼事方急,九邊缺餉,正賴閣老調和部院。若今日加罪首輔,明日群工震懼,中樞瓦解,邊餉更何從措手?臣請以兵事譬之攻堅者先固本營,今本營未固,而先自斬大將,此非廟堂之算也。”

    見溫體仁在大肆攻訐韓,李邦華這個內閣輔臣兼中軍都督同知的大牛就站了出來為韓說話了。

    的確,在己巳大戰之中,糧餉之事韓也沒少比他溫體仁做的少,就按東廠的暗衛通報來講,在大戰之中韓動用關系人脈,一共湊錯了十五萬兩銀子及十八萬石各類糧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啟奏陛下,臣劉宗周請陛下察之。韓閣老之失,失在持重,非失在奸私。比年水旱相繼,國力已殫,若急以追田易出激變。”

    “故此,臣懇請陛下責成閣部條畫,將新政推廣至我大明各省,讓天下權貴退還井田,並退還失田百姓之賦稅,敕令各地權貴勛戚自首,許以優敘。如此責法不苛便可弊處漸除,閣老亦得展其籌劃。”

    隨著李邦華的話音落下,劉宗周這個馬上要升官的順天府尹也站了出來。

    听著各部大臣們給出的意見,朱由檢是既高興又憤怒,因為這有些人說的話那簡直就是在罔顧事實,就比如吏科給事中李遇知說的那句“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陛下宅心仁厚,韓閣老又有匡國四朝之功,不應落得如此下場。”

    “孫愛卿、畢愛卿,你們二位來說說。”

    听著各種意見,朱由檢也搖擺了起來。

    說實在的,他實在不願意背負上一個“苛待老臣”的名聲,因為這種名聲可是會在東林的輿論之下被天下士子所知曉,最終會導致有能力的人不願入朝為官了。

    一听皇帝讓自己話說,孫承宗與畢自嚴就犯難了起來。

    這話說重了吧,又有各種人情牽扯在,容易被溫體仁連帶著攻擊,可不說重了那置律法于何地?

    于是,孫承宗與畢自嚴相視一眼後便決定給予韓最後一擊了!

    “陛下,臣以為韓閣老身為我大明首輔,在其任上竟發生了如此多的駭人大案,這不罰不足以平民心吶。”

    說罷,畢自嚴便如同是背負了大罪一般就跪了下去。

    “陛下,老臣與畢閣老同意。”

    隨著此二人的話一出,整個朝堂便就知道,這東林黨今天怕是要倒了。

    “陛下臣有奏!”

    就在眾人以為,朱由檢就要借此懲處韓之時,張書緣就站了出來。

    “哦?張愛卿有何話要講?”

    “啟奏陛下,臣以為,我朝能發生如此多的駭人逆案,原因並不在韓閣老一人身上,而其原因是源自我朝這一百多年來的某些規則和某些人的不作為。”

    “恩,張愛卿所言有理。”

    一听這話,韓的老眼就是一閃,群臣們也開始互相點頭了起來。

    “所以陛下,結合此類種種,臣以為此案斷不可止于韓閣老一人。”

    “那張愛卿的意思是……”

    “陛下,如此國情,我朝理應明正綱紀將一應涉此官員予以重罰,如此方可澄清玉宇喚醒人心,所以臣斗膽懇請陛下以“不提不查不治之罪”問責內閣!”

    轟!

    這一下子,所有人都懵了,就連朱由檢在內都沒想到,張書緣竟然會將刀子揮向自己。

    在張書緣這話脫口的一瞬間,東林黨的禮部右侍郎錢謙益、東閣大學士成基命、文淵閣大學士錢龍錫、中軍中軍都督同知李邦華、少詹府事錢士升、太僕寺卿李應升、刑部左侍郎喬允升等核心骨干就跳出來反對了。

    而他們反對的理由是,此舉易使朝國崩潰。

    就在錢謙益等人的話音落下後,浙黨的禮部左侍郎周延儒、通政司的劉廷元、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姚宗文、大理寺少卿範復粹、以及剛剛升遷到兵部給事中的薛國觀就站出來贊同了。

    而他們的理由,自然是要求皇帝明正典刑維護朝綱!

    見眾朝臣是分成了兩派,朱由檢便就看向了小哥,而張書緣卻是向朱由檢點了點頭表示“就按我說的辦吧”。

    隨著他這一點頭,司禮監秉筆李鳳翔也站出來同意了,並且還言說了一番日常內閣的情況。

    而李鳳翔所說的情況是,除去李邦華與張書緣這兩個新秀之外,其余之人大多都票擬依怠,遇到事情反應十分遲鈍。

    听著眾人給出的意見,朱由檢便就決定對內閣動手了。

    “既然諸位愛卿如此言語,想來也是對我內閣不滿已久。既然如此那朕便也尋不得私情了。”

    “眾卿听旨。”

    “朕承祖宗鴻業,宵旰三載,冀與群臣共挽狂瀾。然自元年以來,災頻仍,寇氛日熾,民生倒懸,疆圉多故。內閣實總機務,理宜協心匡弼,而輔臣畢自嚴、李標、王永光、楊景辰、錢龍錫等,受國厚恩,尸位素餐票擬則依違兩可,籌邊則漫無可否;賦斂煩興,不聞匡救之謀;師屢挫衄,罔效桑榆之策。甚至苞苴暗通,情面是徇,使朝廷之紀綱日弛,封疆之潰壞愈亟。按厥所由,厥罪維均。”

    “今特詔天下,畢自嚴、李標、王永光、楊景辰、錢龍錫俱削奪此前一切誥敕、封蔭,追奪累年所加太子太保、少傅等餃,勘閣留用。”

    “至于首輔韓,位居元輔,表率百僚,乃因循玩𢙺峞@氈紋勖桑 鴣苫霰盡1雀窗 餃ㄒ  勇也斕洌 鋁罟瓶招椋 呵榻 濉W鋦∮謁某跡  焉源W偶慈振 埃 路ㄋ究蔽拭靼祝 纜陝壅叮 哉壓埽 暈坎隕!br />
    “欽此!”

    古人真不愧是古人,哪怕是朱由檢沒被當做帝王來培養,那肚子里的墨水也是一套一套的,很快就將心底思量好的詞兒給說了出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諸位臣工,賞罰昭而綱紀肅,此情朕實不忍心,但又不得不為。自今以後,朕望卿等大小臣工其各洗心滌慮,靖共爾位。倘仍怠玩如前,朕惟有執法以隨其後。”

    雖然這旨中沒有提溫體仁、張書緣以及李邦華三人,但在場的所有人都看的明白,這件事是怎麼也扣不到他們的頭上,因為最後票擬呈遞的權利,是在內閣首輔的手中!

    而且,他們三人也才剛剛立了大功,且名下又無巨產,所以朱由檢便就沒有提他們三人的名字了。

    “請陛下寬心,臣等定斬前嫌,助陛下重整天下!”

    群臣是紛紛叩首領旨,而韓則是無力的癱坐到了地上。

    他沒想到,這張書緣跟皇帝竟然敢真的殺自己!

    本以為自己玩一招“以退為進”雖是會受些罪,但他卻沒想到這招卻是玩砸了,直接被人給送上了斷頭台……

    “張書緣听旨。”

    “臣在。”

    “商司尚書張書緣,不辭辛勞,屢次盡忠,現又清厘耕田之數,剔除兼並,推行我朝之官紳一體納釀新政。此乃無盡社稷之功,朕甚嘉之。朕妹樂安公主徽𡁸,為朕與先皇所鐘愛,今特賜婚約,以彰忠勛,特賜莊田千頃,金帛百匹。擇吉來年三月十八完婚,一應禮儀如親王例,仍令有司給賜第京師,子孫世襲錦衣指揮使。欽此!”

    “臣叩謝陛下隆恩,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張書緣趕忙領旨謝恩。

    “陛下臣反對,臣懇請陛下收回旨意。”

    張書緣接旨後,剛想請旨以朱由檢的名義將田畝分給京城百姓的時候,禮部尚書周士樸就跳出來反對了。

    “哦?愛卿為何道出此言?”

    朱由檢一愣,心說這老家伙是想干啥,竟敢跟自己作對?

    “啟奏陛下,臣反對是因張書緣郡王乃我皇家之人,這若與安樂公主結……”

    說道這里,周士樸就趴在了地上不敢繼續說了,但他的意思無不是在說,張書緣與朱徽𡁸成親是有著“倫理”的問題,容易壞了禮法。

    “哦?太康伯何在?”

    不爽的看了他一眼,朱由檢就喊宗人府令了。

    而此時掌管宗人府的是太康伯張國紀。

    ps這自永樂之後,宗人府長官不再由親王專任,而改由“勛戚大臣攝府事”,崇禎前期沿襲此例,多以駙馬都尉或外戚伯爵兼領宗人府印。張國紀正是以駙馬都尉、太康伯的身份“掌宗人府事”。

    “臣在。”

    這太康伯張國紀,年約四十歲,整個人體態臃腫,讓人一看就知道其是個養尊處優的主兒。

    “你掌握我皇族錄碟,張愛卿可有在朕五服之內?”

    見張國紀走出來了,朱由檢就沒好氣的問道。

    “啟稟陛下,張大人乃陛下表親,是我朝第四任肅王朱貢殿下的重外甥女之子,與陛下而言,張大人早已是出了五服……”

    听到張國紀說出此言,朱由檢就松了口氣,心說幸好在元年時敲打過這位太康伯。

    其實,對于張書緣這件事,朱由檢根本就犯不上去敲打張國紀,因為在皇族的錄碟中,除去那些個大藩王外,其余的一些窮困族人和偏遠藩王的族人,早已是沒怎麼登記了。

    而且,這動手改錄碟的又是皇帝本人,所以哪怕是給張國紀一萬個膽子,在他知道實情後,也不敢將此事給捅出來。

    別問,問就說一句話,你還想不想混了!

    “听到沒有!張愛卿已出朕的五服,周愛卿可還要阻擋之?”

    “臣…臣不敢阻擋。”

    “哼,不敢就給朕退下。如此重要之事朕豈能亂來?”

    “是…是臣多慮了。”

    罵了兩句周士樸,朱由檢便大手一揮讓他退下了。

    “諸位愛卿,現今國事繁多,我內閣絕不可就此停擺,卿等給朕舉薦舉薦。”

    處理完了逆案,朱由檢便就問起了該由誰接替韓的位置了。

    而此時的韓雖然是還在殿內,但他早已是如同行尸走肉那般了,就等著散朝後進昭獄受審了。

    “陛下,此事事關我朝興衰,臣建議我朝須得好生思量思量,以免在出韓閣老之事。”

    “恩,溫愛卿所言甚是。退朝!”

    喜歡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方便以後閱讀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第241章 韓身死、張書緣被賜婚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第241章 韓身死、張書緣被賜婚並對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