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

第140章 驚人的利益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墨軒先生 本章︰第140章 驚人的利益

    雖說是要奔赴浙江了,但張書緣三人還是要核準江西府的走私貪墨情況,以便形成卷宗共六部九卿查驗。

    于是,經過了小半個月的清點翻找,張書緣三人便又陸續抓獲了一百二十人。

    順著這些“人”的交代,曹化淳旋即帶領東廠就奔赴了向了其他州府。

    經過一個月的苦熬,他們三人共抓獲了九百一十三人。而這些人是分布在江西府的各道府縣以及衛所之中,足足是站到了半個江西府的官場的規模!

    據那些被捕的案犯交代,他們一年的流水有驚人的一千四百六十三萬兩白銀的規模,其中絕大部分都用作于了疏通各路關系,以及自己享受生活了。

    雖然這些人是揮霍了不少錢財,但張書緣等人卻查實,算上他們的家族在內。他們這一伙人一共兼並了兩千三百余處田產,共計四百萬畝的土地。酒樓坊市更有兩千六百多所,被抄出的現銀更是有八百萬兩!

    而他們能有如此收獲,主要還是得益于有廣東衛指揮使趙賓鴻的大軍在,要不然的話,這說什麼江西都指揮司的人也要舉兵給他們看看不可!

    沒錯,在抓這些人時,江西都指揮使司自然而然的被牽扯了進來。

    因為那被抓的右布政使孟明德架空)交代,這江西一域的走私,皆是因上面克扣軍餉和軍戶土地喪失而引起的,走私年月已達十三年之久,其中經手最多的當屬那都指揮使司。

    隨著觸及到都指揮司,張書緣三人就多次遭遇到了刺殺,但好在有著廣東衛和東廠的人在,倒也沒出什麼大事,至多是受到了點驚嚇。尤其是有著張書緣的例子在前,所以,在查案抓人的過程中,張國元與曹化淳是十分惜命的混跡在人群中,連官服都不帶穿的。

    而當被張書緣三人找上門時,身為都指揮使的宋一鶴便就知道完了,當即便就給他們請罪了,因為他知道對抗朝廷的下場是什麼!

    當然,對于宋一鶴來說,光請罪是無用的,最有用的便是放開庫門配合三位大人查驗。

    不過好在,他宋一鶴剛剛到任沒兩年,對下面的走私情況也沒太過深入的鑽研,而賺取到的利益則是被他分發給了下面的將士們。所以張書緣三人,就僅是在他府上搜出了三十萬現銀外加五十畝上等田的地契……

    畫面轉到布政司衙門。

    “五百萬畝土地,呵呵……”

    看著眼前那一摞一摞的案卷以及匯總到手上的田畝數量,張書緣是久久無語,心中只有苦笑。

    若他沒記錯的話,建奴在立鼎中原後便開始了丈量田畝,而得出的數量是,江西府有四千七百八十三萬畝左右的田產。

    以此想來,此時的田畝數量應該與二十年後的數據相差不大。

    再說涉了案的宋一鶴,雖然他記得些史書中宋一鶴的事跡,但他卻是狠不下心來放過他!

    這若是放了他,不但會使得讓自己的計劃前功盡棄,更是會因此起到帶頭模範作用。畢竟只要把賺取到的利益分給下面人就會無事的話,那這大明的滿朝文武都就會來效仿宋一鶴了。

    所以這無論如何,他張書緣勢必是要對他施以重拳的!

    當然,要行刑的話還是得上奏朝廷,經過朱由檢的裁決才行,畢竟說什麼人宋一鶴也是一正二品的封疆大吏。

    嘆了口氣,張書緣就便讓人將這些卷宗封裝了起來,又讓曹化淳安排了五百人作為押送隊伍,將這磅礡的卷宗與案犯以及自己寫好的奏疏送往了京師。

    隨著涉案墨吏被抓,江西府也空出了許多官位。

    不過好在,在收到他要人的奏疏後,朱由檢很快就派出了翰林院、國子監以及五軍都督府的人南下江西。

    所以這一來一往間,竟出奇的踫了個巧。

    在那些墨吏被押走沒兩天的功夫,張書緣三人就迎來了三百多位翰林院、國子監以及五軍都督府的人才。

    隨著三百位人才抵達的,還有兩封朱由檢的聖旨。

    第一封聖旨便是給原左布政使何應瑞的,在旨意中,朱由檢將何應瑞是罵了個狗血淋頭。所以朱由檢便以“不查民情、放任貪墨”等罪名,將他判以了極刑三族流放。

    第二封則是給楊文岳的,朱由檢以“戴罪立功”的理由,剝奪了其正式人命,讓其只暫代江西府左布政使之職。同時又以“往年戰功”的理由,任命提拔了那些擅武的五軍都督府的學子進入到江西都指揮使司。

    ps五軍都督府是明朝的中央軍事管理機構,雖然其主要職責是管理軍隊,但也參與武官的選拔和培養,尤其是針對衛所將領的選拔,他們更是涉及頗深。只不過,眼下的五軍都督府已經成了一所武校,教出來的學生是听命與兵部。

    面對這封旨意,楊文岳是千恩萬謝,心里更是叩謝自家十八代祖宗的庇護。

    看著跪地接旨的眾人,張書緣是無語的撇了撇嘴,心說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

    但無奈的是,楊文岳就是沒參與到走私之中,至多說他是犯了個失察不治之罪。雖然也曾有人咬他,但經過曹化淳的嚴格察驗判斷後確定,那些咬他的人全是誣告,打算以拉他下水為籌碼,來給自己立功,從而減輕身上的罪責……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用了十天時間,張書緣三人才將這三百位武人、貢生給安頓好。

    安頓好他們後,這日子便不知不覺的來到了六月十三。

    說實話,張書緣起初沒想到能在江西待這麼久,但奈何眼下的華夏交通手段落後,以至于想要理清這案子龐然脈絡,就只能是耗費大量的時間讓人去查找人證物證。

    在休息整理了七日,見江西府逐漸穩定了下來,五軍都督府的武生也掌控住了都指揮使司後,張書緣三人便就準備東進浙江了。

    當然,在離開之前,他還特地找到了新擔任代都指揮使的武生陳和安。交代其一定要嚴訓安撫這江西府的各府衛所,以防他們重操舊業。

    而這位陳和安,相貌敦實,打眼一看就知道是出自武行世家,人也年輕,年紀有三十三歲左右,正值壯年。

    在听到內閣大臣這麼吩咐自己後,陳和安便連連保證並拿出自己的軍功榮譽作為擔保。

    其實,這位陳和安也是那去年前往蒙古作戰的勛貴之一,所以他對張書緣的觀感很好,有一種看伯樂的感覺。

    安頓好都衛,又在江西組織了一批商戶發展惠民坊後,張書緣一行便帶著廣東衛的大軍,踏上了去往浙江的路……

    出了南昌城,他們一行是刻意的按照那走私隊伍的路線前進,這越走張書緣三人就越是恨的牙根癢癢。

    別人走私那都是走小路,走山道避人耳目,但這江西府的人倒好,路程的十分之六都是走在官道上,似乎是生怕別人注意不到一樣。

    “娘的,這班人也膽子忒大了,咱家就沒見過這樣膽大的人!”

    “是啊,這也不知道那丘兆麟是怎麼巡撫的江西,竟讓這江西府亂成這般德行!”

    騎在馬上,張國元與曹化淳是憤憤不平的開罵,唯獨張書緣沒有開口說話,他知道這眼下的南方是爛的什麼樣子了。

    “二位眼下說這些也是無用了,我們還是抓緊趕路,等到了衡州府再說。”

    看了眼不遠處的山路,張書緣就準備下馬步行了。

    “是啊,希望那浙江的情況會好一些吧……”

    嘆了口氣,張國元與曹化淳也翻身下了馬。

    “趙將軍,讓大伙戒備一二,這要進入山道了以防陷阱洞窟!”

    翻身下馬,張書緣第一時間就對著趙賓鴻說道,而他之所以這麼說,主要是因為眼下是有不少獵戶進山打獵的。

    “是,張閣!全軍听命,小心步行謹防陷阱洞窟!”

    “是!”

    隨著趙賓鴻一喊,身後的軍戶便就齊聲一喝,隨著他們的喝聲脫口,官道旁的叢林里便就驚起了一群飛鳥。

    江西山地繁多,其中不乏一些結社山匪。

    這不在順著走私路線,走了有四天,他們便就遇到了一伙土匪。

    而這伙土匪似乎是由于近段時間各大城池都有衛兵駐防,又少了走私的營生,以至于他們都快餓瘋了。所以他們在見到軍中的斥候時,也不管後面有沒有大軍和火炮重器,奔下山來就殺人越貨。

    由于前出的斥候留心謹慎,便就沒被這伙土匪給全滅了,但就這樣這一行七人的斥候小隊還是死了三位。

    當听到斥候受伏,趙賓鴻立即帶人前出,可他抵達後就發現,這是一處兩邊高中間窄的地勢,極其容易受伏,而斥候說的那伙土匪早就是跑的一空了。

    在見到這地形後,趙賓鴻也不敢沖動,只命令士兵散開摸排。

    作為南方土著的趙賓鴻深知,這有時候面對的土匪,並不是真正的土匪,也有可能是遇到了官匪!

    沒錯,在明末時,軍和匪的差距不大,無論是誰都會是去搶東西的,在有些地方更是有軍匪合作的傳說,而這現象哪怕是享有“大皇帝”之稱的康熙都沒能解決。

    所以趙賓鴻第一時間並沒有去選擇追擊,而是先讓人摸查清現場情況再說,以免是遇到了官匪。

    他趙賓鴻是夠謹慎,但好巧不巧他們遇到的還真就是一伙官匪。

    只見那散開探查周圍的軍士,沒走兩步便就引發了地面上的地雷,隨著砰的一聲巨響瞬間就炸死了五個人!

    “娘的,居然埋了地雷,這是想迂回劫掠!”

    見自己人被炸,趙賓鴻瞬間就洞悉了那伙匪徒的用意。

    “撤!”

    見地形不易展開,趙賓鴻當即就命令部隊後撤,可剛撤了沒多遠,就見那左邊的山崖上透露出了一個人臉來。

    隨著那人探出身子,只听砰的一聲炸響,無數石塊便就如同下雨一般砸了下來!

    “速速撤退!”

    見自己猜測的無錯,趙賓鴻也顧不上別的了,一門心思的調動跟隨而來的軍隊。

    起初,他還以為這就是遇到了一伙不長眼的土匪,尋思帶個百八十人就能滅了對方,但沒想到對方卻是一伙官匪,手上還有地雷!

    帶著軍士一路狂奔,最終在付出了五十人的代價下,才跑出了那片小山道。

    “趙將軍怎麼了?!”

    見趙賓鴻是灰頭土臉的往回狂奔,張書緣三人急忙上前詢問。

    “閣部…有一伙官匪……”

    趙賓鴻是跑的上氣不接下氣,身上也被砸出了許多淤青。

    “官匪?”

    一听這話,張書緣便就看向了身邊的曹化淳二人。

    “正是,那伙兒人手上有地雷,方才的巨響就是我們踩到了那玩意。”

    趙賓鴻咽了口唾沫開口。

    “張閣,咱們是繞路,還是……”

    見趙賓鴻如此狼狽,張國元下意識就想繞路了。

    “繞不了了,要是繞路只怕我們到了衡州什麼菜都也涼了。”

    張書緣說的沒錯,過了這麼長時間了,江西府的巨變不用想就知道肯定已經是外泄了,如若不盡快的趕到浙江,那恐怕那伙負責走私最後一環的人就會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趙將軍听命,本閣命你,務必要在三日內剿滅這伙匪徒!”

    “是,下官遵命!”

    趙賓鴻點了點頭,當即奔到大軍之中布置了起來……

    喜歡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請大家收藏︰()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方便以後閱讀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第140章 驚人的利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第140章 驚人的利益並對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