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

第113章 張書緣的治國理念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墨軒先生 本章︰第113章 張書緣的治國理念

    跟畢自嚴告辭後,張書緣便乘坐上自家的轎子,去往了韓的府上。

    自打劉一告老之後,韓便就成了東林黨的魁首,而其黨內也出現了些紛爭,因為東林黨內可不止他韓一個人資歷深,還有那順天府尹劉宗周、尚寶司卿鹿善繼、兵部尚書孫承宗、南京兵部尚書呂維祺等早年間與魏黨、浙黨拼斗的人還在。

    而這些人大都有些看不慣韓,認為他在朝中太過于軟弱,居然先後承辦下了“丈量宗室之土”“改制聞風奏事之權”的大事,致使他東林得罪了不少文人。

    總之,除了一心撲在軍事上的孫承宗外,其余人大多都看不上他,在跟他爭搶話語權。

    但好在,他韓佔據著內閣首輔的位置,手腕也夠硬,再加上有劉一的囑托,以至于他東林黨內部也沒鬧出什麼大事,些許紛亂也被他壓了下去……

    來到韓的府前,張書緣的轎子剛落下,就听到轎子外傳了一陣恭迎聲。

    打開轎簾一看,好家伙,只見這府前是站著不下有二十位國子監貢生迎接自己。

    看到這一幕,張書緣頓時就眯起了眼楮,心道這是他韓在向自己示威?

    其實,韓之所以安排貢生來接他,一是展示力量示威,二是要給他一個有待的態度,總之里子面子都給你了,你要用我東林人還則罷了,不用那我可就要鼓動江南士紳了。

    下了轎,與這些人便過來拱手見禮了一番,張書緣就被這群人給請進了府中。

    還未進入到韓府的正堂,張書緣便就在門口看見了幾位熟人,一是去年文科狀元劉若宰,二是前任京營總督李國楨,三是方從哲的兒子方世鴻。

    看到這三位在,張書緣不由就犯起了嘀咕,心道這三人怎麼跟東林黨攪合到一起去了。

    原來,去年的文科狀元劉若宰,本就是南直隸安慶府懷寧縣人,而他之所以能夠高中,除了他本就刻苦好學外加堅持不斷的參加科舉外,他劉家還是東林集團重點扶持的對象,有著不少買賣在與江南合作。

    而李國楨則是在勛貴中混不下去,只得投靠士紳全體保官位。

    至于方世鴻,則是被浙黨推出的“話事人”,他來這里自然是為了謀求一個商務司的職位給浙黨。

    盤算了一番後,張書緣便決定接下來該怎麼做了。

    邁入正堂,韓等人便高興的起身拱手見禮。

    “哎呀,吾等是終于等到張閣了。”

    韓還未開口,身旁的李應升就搶先躬身見禮並開玩笑。

    “真是勞煩諸位久等了,某方才才忙完手頭的事,還望閣老擔待。”

    張書緣一邊與李應升打著哈哈,一邊脫下肩上的狐毛大氅。而李應升眼疾手快,見他托大氅了,一個縱步就沖了過來,接過大氅就掛到了門口的衣架上。

    “誒,忙點好啊,張閣年少力強能多做事總歸是好的,來來來快請入座。”

    仿佛是忘年交一般,張書緣剛走了兩步,就被韓拽著手引入了次席,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張書緣是大明內閣次輔呢。

    “哎這這這使不得啊,張某年少怎能坐此大位,閣老……”

    “誒,張閣過謙了,這半年來的政績,我等都有目共睹,諸位是不是啊。”

    見他不願意坐下,韓便給他戴起了高帽。

    見此,張書緣只得是心中一陣苦笑,但面上卻是連連推辭。

    在經過了三辭三讓後,眾人終于是圍著一張十人桌的大桌坐了下來。

    隨著眾人坐下,韓便就示意下人上菜。

    在等菜的功夫,眾人就開始打探起了他張書緣的喜好,有人拿出了日前所獲的油瓶請他指點,亦有人拿出了珍玩、筆墨、詩賦請他品評,甚至還有人竟當眾談論起了“江南美景絕色”,總之主打一個察言觀色。

    見他們這樣,張書緣不用想就知道他們是什麼意思,可是他也沒有戳破,因為這里面還有幾件自己喜歡的東西。

    而他喜歡的是一本署名為李白的詩冊,是真是假他不知道,但他真的很喜歡那筆墨風格。

    只見,這冊里的筆墨狂草張揚,時而游龍,時而正常,就好似一個人在其中上下翻飛一般。

    見此情景,屋內眾人便就愣住了,因為他這個年紀實在是沒有好這個的,大多數人在他這個年紀應該是更喜歡美人或兵器才對。

    雖然驚訝,但見張書緣喜歡,那拿出這本書冊的方世鴻就打算要送給他了。

    可張書緣卻是說什麼都不肯白拿,逼的方世鴻只得是收下了他三十兩銀票才算作罷。

    不大會功夫,九道魯菜外加兩壺秋露白就上了桌,除此之外還有一道火鍋。

    只不過,這火鍋並不像後世那麼豐富,但也差不到哪兒去,因為湯是豬骨湯,菜是只有有錢人家能吃的起青菜和一些羊肉。

    而這一桌子菜,少說至少得個三十兩,足夠一個平常家庭過一年的了。

    看著這滿屋子珍饈,張書緣就不由的道出了那句話“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而這句話不單是指大明的朱氏宗室,更是指大明的整個權貴階層。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雖然心底在吐槽這些人的奢侈,但口中卻是連連稱贊韓府廚子的手藝。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見吃的差不多了,韓等人便就詢問起了商業司的情況。

    “哦,閣老問的正好,張某剛想好此事還未來得及您談論。是這樣,我司剛剛落地,而先前閣老舉薦之人,我也翻看了過往記錄,大體來說閣老舉薦之人都非常的優異,就是不知這些人能否遠行?”

    張書緣是心口不一的開口。

    沒辦法,若大明的權貴擰不到一起,那就只能走殺那條路了,而殺這條路則是一條深邃不明前途的方向了,可一旦搞大清洗,輕則政事停滯,重則政事崩潰走上老路。

    還是那句話,此時大明儲備的官員,是屬于換湯不換藥的存在。

    因為這群人再怎麼換,上來的人,玩的都還是那偏向精神品德的朱程理學、八股文章,至多說換上來的人是不會那麼吵了。

    可不吵歸不吵,但大清洗會很容易傷及國本,甚至有可能會導致大明中樞開辦吃雞大賽,進而導致人人自危。

    所以,在張書緣看來,此時大明想要發展只能是用利益來捆綁群臣,然後再用鈍刀子割肉,一點點的拔除弊病,只有這樣才能盡可能避免大的內耗。

    “遠行?”

    韓一愣,心說他要的職位是左右侍郎啊,又不是主事,這怎麼還會遠行?不應該是上上朝,坐在辦公院里出出主意,大不了就是每隔半年下去走走?

    見韓好奇,張書緣就“誒”了一聲。

    “閣老,我商業司可不同于其他衙門啊,這戶部掌天下錢糧,可我商業司卻是與戶部有些不同,雖然掌管與戶部類似,但為了更好的貿易我司還是得四方游走調研哪。”

    “這據我估算,若我朝能與馬士加路也談好的話,我司就得派人去他佛郎機國走一遭,不但要去佛郎機,還去真臘、呂宋、安南等國走一走,如此才可廣開財源,使我朝不受那財竭之苦啊。”

    張書緣是慢慢的說著自己的想法,而這想法听的韓等人一愣愣的,心說你張書緣的算盤打的這麼大,居然敢算計整個世界?

    可韓他們並不知道,張書緣也不過是照貓畫虎向著後世學習,具體很多操作他也得摸索,比如如何繞過朝貢體系?又如何讓中樞大臣接受別國在京駐守大使館)?當然,最重要的是如何要讓別人能受他大明出口的高價值物品。

    他可沒忘了,現在的世界有多麼窮困落後,只有那歐洲幾個大國有消費力。

    沒錯,張書緣的想法是,用高附加值的茶葉、綢緞、畫作等物品,去換取歐洲的白銀,進而再用這些白銀去換取對方的糧食和科技經驗。

    听完了張書緣的說辭後,韓等人仔細一想也確實得這麼做,不說別的,單就是這商業司的頭三年就得大規模的清查國內工坊,因為不這麼做的話,你根本摸不清有多少商戶,產出的究竟是什麼,作價是幾何。

    “嗯,是老夫少想了,如此看來還是張閣深謀遠慮。來老夫敬你一杯。”

    說著韓就給自己斟了一杯秋露白。

    “閣老過謙了,應該是小子敬您才是。”

    張書緣笑著就與韓踫了一杯。

    “既然是這般,那你們是作何看法?可否勝任我皇重托?”

    一口酒下肚,韓便就看向了他舉薦的解學龍與周道登,而一直沒說話的方世鴻則是看向了同桌的郭允厚與黃克纘。

    在這里重點要提一下黃克纘這個人。

    這個人長相方圓,面容剛毅,一雙大眼是炯炯有神,若是單看面相的話,還以為他是什麼大忠臣轉世。

    但可惜的是,黃克纘這個人是有想法不假,但手腕太弱,不知道拉一派打一派。

    沒錯,黃克纘在記載中是先後與東林、閹黨鬧過矛盾,可矛盾鬧到最後他卻落了個兩面不容的下場,沒過兩年便就辭職回家了。

    所以眼下的黃克纘也不過是一位有忠心和想法的大臣,在浙黨之中也算不上什麼人物。

    不過,這個人雖然有些執拗,但他卻也有些功績在身,因為他曾勸解萬歷嚴稅,對萬歷皇帝召回礦吏稅使起到了積極作用,不但如此,他還是一名治理黃河與治病的猛將,曾留下了《數馬集》、《疏治黃河全書》等著作。

    我們再說回來。

    見韓與方世鴻開口,黃克纘四人便就琢磨了一番。

    “回稟閣老,下官願意遠行,不過我等敢問張閣,這遠行要多久?”

    “呵呵,四位不必如此凝重,眼下我司還涉及不到域外,只是今年春節後要煩請諸位跑遍全國收集各地坊市資料。當然除此之外各位還得去國子監尋覓懂算大數之人。”

    張書緣是笑意盈盈的說著,也許是因為喝了酒的緣故,整張臉是紅撲撲的。

    “若是這樣,那下官無疑了。”

    “好!不愧是閣老所舉之人。不過本閣有一言還望四位靜听。我司的左侍郎職位已許次輔之子,所以這多出的一位,就還請諸位用真章來說話了。”

    張書緣大手一拍,高興的開口,不知道的還以為他也是這朋黨中的一員呢。

    而他之所以這麼說,一是讓他們去競爭剩下的右侍郎以及左右副侍郎,二也是想讓他們通過競爭激起好勝心性,從而達成良性循環,當然了,其中也有著防止畢際壯一家獨大的情況發生。

    畢竟,鬼知道一個人會不會變,尤其是在手握大量錢財之後。

    “用真章?張閣的是意思是……”

    不愧是東林的打手,解學龍的反應就是快,怪不得能搞的浙黨依附死去的魏忠賢。

    “呵呵,言卿說的對,我司乃實辦衙門,自然是要看誰快了。”

    見解學龍上道,張書緣就笑了起來。

    他就不信,這件事一出,他東林黨還能和浙黨和一處!

    喜歡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請大家收藏︰()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方便以後閱讀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第113章 張書緣的治國理念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第113章 張書緣的治國理念並對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