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

第108章 變化的朱由檢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墨軒先生 本章︰第108章 變化的朱由檢

    隨著溫體仁擅殺域外傳教士的案子落下帷幕。

    身在京中的一眾大臣皆是郁結難耐,就好似是有口惡氣堵在胸口里發不出來一樣。

    的確,眼下雖然皇帝是給百官漲了薪俸,也沒有多少人被此案波及,僅僅是死了個楊一�y,以及都察院全體被罰了俸祿。

    可最讓他們難受的是,都察院沒了聞風奏事之權!

    所以,這對于東林與浙黨等人來說,那簡直是猶如被切斷了指甲的貓一樣,是既不疼又難受。

    沒錯,在原有的歷史之中,都察院里是充斥著各大黨派的人,他們為了爭權奪利經常利用聞風奏事來攻訐政敵,反正告成了他們有功,告不成他們也不會受罰。

    總得來說,這聞風奏事加上每隔六年一次的京察,就是眼下黨爭的最大抓手,但這兩個權利還偏偏拿不掉,弄不好這暫時被拿掉的聞風奏事之權還得恢復。

    因為,此時的監察手段遠不及後世那麼方便,更別提有這種種的制約百官還貪墨成風,倘若沒了這制度只怕那百官貪墨起來就將會更加無所顧忌了。

    所以在張書緣看來,拿掉文官的聞風奏事之權,只不過是朱由檢的一次心急嘗試,他想用這個方法來遏制百官的爭斗。

    可這個方法,看似會有些用,但說到這個權利也只是東林等人的工具抓手,而黨爭更是不會輕易被遏制住的,而想要徹底遏制住黨爭,只有一個方法,那就是讓文臣士大夫忙起來,從而無力黨爭。

    其實,這可不是朱由檢的一時興起,反而是他謀算了幾個月的事兒了,只不過就是沒跟他張書緣知會而已。而朱由檢這個人並不是傻子,為人還很聰慧。所以自從他與張書緣攜手同行後,他就開始翻閱歷朝歷代的史書典籍,試圖找到破局之法,但找了很久,他只得出了一個想法,那就是先毀掉黨爭的工具,再說其他……

    走在去往文淵閣的路上,張書緣就在腦中思索該用什麼辦法讓百官忙起來好了。

    低著頭思索,不知不覺的就到了文淵閣值房。

    一如往常的向韓、畢自嚴等人拱手見禮後,張書緣就走向了自己的座位開始篩選今日送抵的奏疏了。

    可屁股剛坐下沒多久,韓便就召集起了全部內閣成員商討了起了今日朝局。

    听到韓喊自己了,張書緣點了點頭便也就走到了值房內的正堂,坐在了眾人中的最末席。

    但張書緣剛坐下,韓便就邀請他往前面坐,並還出奇的連連夸贊他青年才俊,不辭勞苦,為國操勞。

    見這老家伙這麼夸自己,張書緣就明白,這老家伙是想讓自己去勸勸皇帝,不要收繳都察院的聞風奏事之權了。

    除了韓之外,那疑似浙黨的李標、王永光等人也是連連夸贊自己。

    見此情景,張書緣一時也不知該怎麼回答了,只得是拱手作揖與他們寒暄恭維,至于他們的想法,張書緣也不點破。

    開玩笑,這好不容易搞了你們一下,我還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無奈,見張書緣不接招,韓等人便就商討了一陣,慢慢的散了開去。

    忙碌了大概有三個時辰,一道口諭便就從乾清宮傳了過來,而這道旨意是朱由檢喊韓與楊景辰去文華殿研經。

    听到這旨意,張書緣就苦笑著搖了搖頭,很顯然他朱由檢是喊他們這幾黨魁首去談判了。

    文華殿。

    果然,在講習了一會《文華大訓》與《大學衍義》後,韓便就穩不住發起了反抗。

    “陛下,夕聞監之有矩,國泰穩重。老臣斗膽一言,今日我朝取之聞風奏事,這實乃有損國之震懾,而此權乃我朝祖宗之法,例行兩百余年監察百官錯漏甚少。若如此取締,豈不令奸臣宵小逍遙法外,祖宗難安?”

    韓是毫不掩飾自己的不滿,就差直接說朱由檢你違背祖宗法度,倒行逆施了。

    “韓師傅說的是,這聞風奏事向來已久,但此權亦有兩面,韓師傅可曾見那魏閹擅用此法攻訐我朝臣肱骨?實話說,朕也不想如此,但朝中文武又有多少人懼怕此法?又有多少人利用此法?”

    朱由檢是毫不在意,坐在龍座上喝了口茶就慢慢的開口,眼楮里滿是計算。

    “陛下所言甚是,我朝御史風聞奏事,往往不經查實便上達天听,易造成朝政動蕩忠良受冤。但臣以為如此取締實在是有違治國安邦之道。所以老臣斗膽請奏陛下,我朝可否增設核實環節,以保奏事之真實?”

    韓是不依不饒的拉扯,言語中很是想保留下這這個制度,因為這個制度對于他們文官群體來說,可最好的抓手之一,沒了這個制度那他們還怎麼不用承擔責任的爭斗?

    “韓師傅所言有理,增設核實,固然可行,但若因此拖延時日,錯失懲治奸佞之機,又當如何?況且聞風誣告時常發生,更有甚者據此爭斗不斷,韓師傅以為又該如何杜絕之風?”

    朱由檢反將一軍,你不是想保留嗎?那好我就讓你保留,但想要留下你得給我拿個主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霎時間,韓就傻了,心說小皇帝怎麼變成這樣了,居然頂著自己說話,他忘了他上位是我們這群文臣在後面出的力嗎?

    這不單是韓懵了,楊景辰亦是如此,而他倆覺的這皇帝好似是換了個人,從前那個知書達理,尊重文人且听話的朱由檢好似是丟了一般。

    “陛下憂慮極是。臣以為,可設專門機構,負責初步核實,重大案件再由陛下親裁。如此,既不失祖宗之法,又可避免冤假錯案。”

    說道這,韓便就閉口不言了。

    他已經是退了一步了,但朱由檢卻是不想就這麼過去,因為只有核查還不夠,他要的是御史集團要擔責任,不敢輕易開口攻訐他人。

    “韓師傅此策,頗具深思。但朕觀之,我朝有些人為了一己之私,濫用此權,中傷忠良,就如溫尚書一案。倘若長卿溫體仁的字)不理此案,那是否又有人站出指責?故此,這聞風奏事不可長啊。”

    朱由檢想了想便就提起了溫體仁。

    一听這話,韓更是有種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感覺了。

    但沒辦法,與這相比,那聞風奏事之權才是重中之重。

    “陛下英明,老臣建議,對于朝中濫用“聞風奏事”之權者,一經查明,嚴懲不貸。以此警示百官,維護朝綱。”

    咬著牙,韓只能是這麼回應。

    “既然韓師傅都這麼說了,朕便就收回此意。大伴擬旨,著大理寺卿擬定聞風奏事之例,凡有誣告、濫用者削其官身,反坐、三族流放,其後代三世永不錄用!”

    看了眼吃了癟的韓,朱由檢心里就美滋滋的笑了起來。

    “奴婢遵旨。”

    王承恩得令,旋即就去找司禮監李鳳翔蓋印……

    “陛下英明!”

    見皇帝答應了自己的條件,韓終于是松了口氣,但緊接著他就有些後悔了。

    因為,此條例一出那漫漫御史非得罵死自己才行……

    “誒,不是朕英明,是韓師傅教授的好。韓師傅再與朕講講《文華大訓》的最後一篇……”

    朱由檢忍著笑,轉而就又當起了好好學生,揪著韓就問起了學識。

    其實,這才剛剛散朝半天,對于都察院的處理布告也只是剛流轉到順天府,所以此事對朱由檢的風評也並未造成什麼重大影響,天下百姓和官員還是認為一切都沒有變。

    只有這滿朝京官知道,皇帝與內閣在今日斗了次法,結果是雙方各退一步,達成了制約聞風奏事之法。

    還是那句話,眼下並沒有什麼好的辦法能取代聞風奏事,能做的也只不過是在其上面加些枷鎖……

    听到這個消息,身在文淵閣的張書緣就是一愣,緊接著就給朱由檢點了個大大的贊。

    時間恍然,休沐了兩日後。

    時間也來到了一六二九年的一月七日。

    而這一日,也是到了澳門總督馬士加路也覲見的日子。

    沒錯,在處理完溫體仁的事後,朱由檢就讓司禮監給禮部下了旨,要求周士樸招待好馬士加路也並告知他于本日入殿面聖。

    朝會開啟,王承恩照舊宣布開朝。

    可這次卻沒有御史出言檢舉,反倒是禮部尚書周士樸啟奏。

    對于周士樸的請奏,眾人都是心里有數的,畢竟那馬士加路也到京也有十天的時間了,再不見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準奏。”

    不大會功夫,馬士加路也就在三位禮部主事的指引下步入了金鑾殿。

    見人到了,眾人是紛紛側目觀望,但眼神里卻是戴著一副看小丑的神色。

    只見那馬士加路也,穿著一緊身天鵝絨夾克上衣,墨藍色的面料上還繡有金色的花紋。而在其緊身上衣之外,披著一件小半圓形的斗篷,在領口處還裝飾著佛郎機貴族的象征—襞襟。

    總的來說,他這穿著放在張書緣的眼中卻是沒什麼,但放在這大明滿朝文武的眼中卻有了種說不出的怪異,就好似是一只被拔了毛的鴨子一樣。

    “尊敬的大明陛下,外臣馬士加路也參上。”

    進來之後,馬士加路也旋即就躬了下身,按照他西方的禮儀給朱由檢見禮。

    見他沒有跪下,一眾大臣便瞪起了眼楮,甚至那禮部右侍郎周延儒,都沒忍住站出來斥責。

    “都退下,面對外域番邦豈能如此?”

    見群臣都忍不住的出聲,朱由檢想也沒想就讓眾人退下了。

    “馬士……”

    “尊敬的大明陛下,稱我為加路也就好。”

    身為大明通的馬士加路也是深知大明的禮儀,而他之所以不用大明的禮儀拜見,主要是他看不起大明,因為眼下的大明是內憂外患,說不準哪天就會被人給滅了。

    “好,那朕就稱你為加路也。不知番邦總督到京來是為何事吶?”

    坐在龍位上的朱由檢是有點不爽,但他卻知道眼下不能再給大明尋一敵人了,故此才強裝大度的開口。

    “啟稟大明陛下,外臣來貴朝,是有三事。”

    “哦?不知是那三事?”

    朱由檢有些好奇,他想不明白這加路也究竟是打著什麼主意。

    “一是我葡萄牙王國願與大明締結友好邦聯之策。”

    “二是遞交我國王親筆手書,恭賀貴朝新帝。”

    “三是……”

    正當馬士加路也快做到最後一事的時候,一聲急遞從殿外傳了進來。

    很快,通政司的主事就跑了殿來,撲通一下就跪了下去。

    “啟奏陛下,蒙古急遞!”

    “什麼?!”

    一听蒙古二字,滿朝文武霎時就驚了,也不上听馬士加路也的話了,當即就便請奏詢問這道信的內容。

    對此,朱由檢也明白事情的輕重,于是便就請馬士加路也先退到隔壁殿宇休息……

    喜歡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請大家收藏︰()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方便以後閱讀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第108章 變化的朱由檢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第108章 變化的朱由檢並對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