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

第84章 戰場觀察團、新式火器的威力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墨軒先生 本章︰第84章 戰場觀察團、新式火器的威力

    營外禁聲,有的只是時不時士兵巡邏而過的腳步聲。

    營內燈火通明,聚集著一眾將領參將,當然張書緣也在其中,只不過他是作為現場最高官員旁听而已。

    “孫總兵,今晚多謝了。”

    張世澤等人走後,陳新甲這才有了時間跟孫銓攀談。

    “誒,陳總兵此話就見外了,你我乃一朝之臣,理應互相策應,這在說了孫某此次就是專程奔你而來啊。”

    孫銓是微微的笑著,神情很的恭謙,完全沒有仗著其父的威望飛揚跋扈。

    “呵呵,你們兩位先別客氣了,陳總兵還是先跟我們講講眼下的戰局吧!”

    見他倆是客套個沒完,張書緣坐在主位上便就開了口,沒辦法眼下戰事當第一要務,若是這里崩了,那直接就會導致自己第二年的計劃破產。

    沒錯,他第二年的計劃就是要正人心加搞錢!

    “是閣部。”

    “不瞞諸位,近兩個月來我明蒙聯軍是連戰連敗,被建奴連吞七城,眼下其佔據了科爾沁右翼、左翼,已對我軍形成了夾角之勢。”

    陳新甲是吐了口濁氣無奈的回應。

    “什麼?陳總兵此言當真?!”

    作為孫承宗的兒子,孫銓是對軍事是有著一定敏感度的,當他听到此言後是只覺的建奴之心不在蒙古而是在大明!

    因為只要拿下了奈曼旗,他皇太極就可帶兵南下直沖敖漢、建平、凌源、承德州、最後直達薊州鎮兵臨順天府城下!

    “當真。”

    陳新甲是一臉的愁容,眼神里閃爍著無奈的神色。

    在這半年以來,他已經是用盡了兵書里的招兒,什麼挖口架樁,迂回包抄、主力踫撞,甚至他都差點玩出了“滿天星”的策略來阻擋建奴。

    可惜由于這蒙古多平原少山地和堅城,以至于他那種種計策根本沒用,甚至險些好幾次差點被建奴的騎兵給包了。

    “那照此之言,他皇太極是鐵了心要吃下這蒙古了。”

    孫銓凝皺著眉頭嘆了口氣,心底在琢磨著是否要上疏給皇帝道明自己的猜想。

    “這樣啊,陳總兵本閣問你,那位于我東南的庫倫部落丟了沒?”

    听著陳新甲道出的戰局,張書緣心底也蹦出了和孫銓一樣的想法,因為歷史中的己巳之變就是發生在他拉攏佔據了科爾沁之後!

    “應該…還在吧,前日以兒鄧還來了信請求我軍馳援庫倫。”

    “三天…應該還在。”

    張書緣想了想便又繼續說道。

    “除了庫倫之外,科爾沁左中部還在沒?”

    “我這半個月來都沒听到關于達賚父子的信,以此想來科爾沁左中應該還在,如若不然那林丹汗早已是讓我分兵了。”

    听完了陳新甲的說詞後,張書緣還沒開口,孫銓便就出了聲音。

    “若是這樣,那戰局還有得打,這樣吧,明日我們先擊退正面之敵,然後在想辦法馳援科爾沁左中,至于庫倫還得再分兵過去。陳總兵、張閣您二位看這樣可好?”

    掂量著話茬,孫銓就慢慢的道出了安排。

    “嗯,理應如此!”

    “沒問題,這要不是手上的兵不夠,我早就想這麼做了。”

    張書緣與陳新甲是異口異聲的說道,言語里是極為肯定他的做法。

    雖說他張書緣不懂兵事,但也知道這幾處地方的重要性,因為從地圖上看,科爾沁左中通遼)是佔據著從東北進入蒙古的必經要道,這里有河流水源有大城,很適合作為屯兵之所在。

    隨著三人敲定了作戰計劃,營內的監軍太監便就開始忙著記錄他們的所言所行了。

    沒錯,時至今日明朝依然是有著監軍太監這個職位的,其主要功能是就是充當皇帝的眼楮在軍中。

    只不過,這個職位皇帝是放心了,可領軍打仗的將領可就煩死了,因為這群太監不懂兵事時常亂指揮,只有別個的幾個人出彩……

    次日。

    一夜未眠的眾人是出現在了營地的高台。

    由于昨夜昏暗,張書緣也沒看清地形,可現在他卻發現這奈曼旗本部城池所在,簡直就是一所兩難之地。

    這之所以說兩難,主要是因為其北邊地勢乃傾斜平原,南邊是連綿的天山山脈。

    看到這一幕,張書緣就不由的吐了口濁氣,他依稀記得後世的書上記載過這奈曼旗的地形,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南山中沙北河川,兩山六沙二平原”。

    “陳總兵布置的怎麼樣了?”

    雖然知道大概的軍隊人數,但對于戰場實情張書緣就不清楚了。

    而此時,陳新甲是剛巡視了一圈回來。

    “啟稟閣部,戰場防務皆已完善,不過昨夜戰事太急將士們死傷頗重……”

    看了眼身後的營地,陳新甲就不由的搖起了頭。

    “陳總兵莫要難過,孫某相信我們一定可以給將士們報仇!”

    听到他這落寞的語氣,孫銓便就走過去拍了拍他的甲冑。

    “是啊。孫總兵所言不錯,我們定可以為將士們報仇雪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張書緣也是出言安慰,畢竟就眼前的慘烈場景實在是讓人憂心……

    安慰了陳新甲一陣,張書緣又帶著人去慰問傷員,同時又讓方以智等格物司的人去探尋火器使用習慣。

    時間緩緩流逝,不知不覺便就忙過了這一天。

    本以為今天無戰事了,但他們卻沒想到那逃走的巴布海又帶人殺了回來。

    而今時的巴布海是率領了兩萬余人且配有重炮與騎兵,列著田字軍陣正在向這里趕來。

    當斥候發現這情況以後便迅速的趕回了大營稟報。

    听到這消息,張書緣等人瞬間就驚了,趕忙奔走到一線組織大軍做好防御準備。

    這說實話,張書緣此時是蒙的,因為調集如此規模的軍團那可不是一時半刻能夠搞定的事兒,而且他巴布海昨晚可是潰逃的,建奴那邊也是派系林立應該會有人搞他才是啊,這怎麼會如此迅速的就調集大軍殺回來?

    張書緣想的沒錯,可他不知道的是為了此戰皇太極卻是親臨戰場了,只不過是坐鎮于後方。

    “傳令本將軍令,火器軍上膛!”

    “傳令,斥候前出探查敵情!”

    “傳令步軍,做好隨時出坑準備與敵廝殺!”

    這一條條軍令由大營內發出,但發號施令的人卻不是陳新甲,而是孫承宗之子孫銓。

    “是!”

    隨著軍令的傳出,整個奈曼旗本部的明軍便就迅速活動了起來,又搬運炮彈的,又搬運新式子彈的,還有人則是拿著長矛大刀跳入挖好的溝渠中的,總之所有人都跑入了自己的戰斗位置。

    “陳總兵,你這里的火器有多少?”

    雖然不懂兵事,但張書緣卻比他們任何人都明白火器的能耐,當即便就核算起了火器的數目。

    “回閣部,我軍火器不多只有兩千桿左右。”

    “兩千桿…也夠了。”

    听著陳新甲道出的數字,張書緣琢磨了一番便就給了他們一個建議。

    “孫總兵你能否騰出五千火器給陳總兵,讓他護衛我軍側方,正面還是由你來指揮。”

    在昨夜眾人在制定作戰計劃的時候,便已決定今後戰局由孫銓來主導,陳新甲從輔。

    “好!”

    孫銓點頭稱是,對此事毫無意見。

    “還有孫總兵你將我軍的火器集中起來使用,不要吝嗇子彈!”

    沒錯,張書緣等人帶來的火器是前些日子新弄出的“徐孟破軍”。

    此槍雖是沒增加太多射程,但由于其用了定裝彈藥威力上要比火繩槍大了許多,是足以可破開建奴身上的甲冑的。

    “嗯,閣部不說,本將也會如此。”

    孫銓是呵呵的笑著,眼神中閃爍著精芒,他知道這新式火器的厲害,雖然此槍打不出多遠,但這玩意的威力著實是不俗、

    “好,那此戰就有勞孫總兵了。”

    “本將定不辱使命!”

    拱了拱手,孫銓便大步流星的走出了大營,而陳新甲則是拱了拱手也去視察左右兩側防務了。

    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

    大約過了三個時辰,巴布海率領的大軍才慢悠悠的趕到。

    剛一到達,他便就讓副將出列叫陣了。

    對于敵軍的叫陣,孫銓則是無動于衷一邊給近前的士卒做心理建設,一邊又讓人給火槍手多搬了幾箱彈藥。

    見孫銓是無動于衷,身在大軍之中的巴布海旋即就怒了,狠狠的瞪了眼前方的孫字軍旗旋即就下令開始進攻!

    嗖嗖嗖……

    隨著他下達進攻的命令,建奴軍中的火炮便發出了咆哮,一顆顆黑色彈丸猶如流星一般砸入張書緣所在的陣地內激起一陣接一陣的氣浪。

    “注意防炮!”

    “快動起來,炮軍開火!”

    孫銓是一貓腰起身後就開始大喊,隨著他聲音落下,軍中的五尊紅衣大炮便就迸發出了火舌。

    雙方火炮互砸了十多輪,進而巴布海便就讓重步軍前出。

    “射手听命,放箭!”

    見他們動了,孫銓旋即就讓軍中士兵施展遠距離攻擊手段來遲滯敵軍,同時又敲響戰鼓做好隨時發出沖鋒的命令。

    沒辦法,此時的戰爭根本就不像一戰那樣打塹壕戰,本質上還是屬于近戰肉搏的狀態。

    因為此時的火器造價昂貴,根本就負擔不起打塹壕戰。

    雙方火炮齊鳴箭雨飛灑,但這根本就阻擋不了巴布海的重步軍,箭矢打在他們的鎧甲上不是被重甲彈開,就是只刺進去了個尖兒根本造成不了敵軍的死亡。

    隨著敵人是越來越近,孫銓旋即下令命令火器手準備開火。

    三百丈。

    二百丈。

    一百丈。

    就在巴布海的步軍距離奈曼旗城還有不到五十丈的距離時,孫栓才下達了開火的命令。

    隨著“徐孟破軍”的開火,巴布海的重步軍瞬時就受挫了,位列第一排的士兵是一個接一個的倒下,而被這刻有螺旋紋的子彈擊中的人,不是被撕爛了皮肉,就被擊出了三指長寬的血窟窿!

    “勇士們,拿下此城本貝勒賞銀一百兩!”

    見此情景,巴布海是連忙畫餅催動兵士,一听他這話,建奴的軍士瞬間就士氣一振嗷嗷喊著就踏過了同伴的尸體,繼續發起了進攻。

    營帳四里外是大戰著,而營地內的高台上則是站著幾個人,而這幾人皆是肅穆一片心中是緊緊的攥著。

    雖說是站在四里地之外,但他們還是能感受到火炮發出的咆哮以及落地後爆炸的氣浪,並且也偶有些弩箭飛落到這營中。

    但就是這樣,張書緣也沒退卻,他知道自己不管是退到哪兒都得要面對如此景象。

    “密之記,徐孟破軍射距一千五百尺左右,炸膛一百五十二桿余,裝填急速大約十五息。”

    而這徐孟破軍,雖是改用了定裝彈藥,但其裝填方式卻是得把握柄處給掰開退出彈藥跟霞彈槍類似),然後在進行裝填,雖然是比火繩槍少了不少步驟,但由于訓練、卡扣設計等因素還是造成了士兵們使用的不便。

    “是。”

    張書緣是一邊拿著千里鏡掃視著遠處的戰場,一邊口中道出自己觀察到的火器使用情況……

    喜歡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請大家收藏︰()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方便以後閱讀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第84章 戰場觀察團、新式火器的威力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第84章 戰場觀察團、新式火器的威力並對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