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 章軍權角力
中都樞密院的議事廳內,檀香的煙氣裹著初夏的暖意,在梁柱間緩緩流動。蕭虎身著紫色公服,指尖按著案上的《中都禁軍調兵舊例》,目光掃過廳內列坐的樞密院官員 —— 自忽必烈接半符統轄中都禁軍以來,北城衛、東城衛的訓練達標率連月攀升,北驛路盜匪襲擾減少,可這份實績背後,蕭虎卻嗅到了 “兵權旁落” 的隱憂。按元代軍制,“調兵權歸樞密院,統領權歸將領”,此前為方便防務,蕭虎給了忽必烈 “五十人以下臨時調度” 的權限,如今忽必烈在禁軍中層將領中聲望日增,若不及時收緊,恐生變數。
“此前定的調兵流程,有些過松了。” 蕭虎的聲音打破廳內的寂靜,他抬手將《舊例》推至案心,“大汗統領三衛以來,實務做得不錯,但調兵權限若不明確,恐有逾越之嫌。從今日起,修訂調兵章程凡中都禁軍調動,五十人以下需樞密院‘軍司’審批,附‘調度事由、兵力、時長’;五十人以上需三府(軍司、政司、法司)共同核批,且需提前三日報備;臨時調度需當日補全文書,不得延誤。”
耶律楚材坐在側旁,捧著《元史?軍制》抄本,輕聲道“將軍此舉,是為防權限濫用,只是大汗那邊,怕是會有異議 —— 北驛路巡邏需靈活調兵,新規若太嚴,恐誤防務。” 蕭虎點頭“本將軍知道,所以留了‘臨時調度’的口子,但必須按章報備。他若真為防務著想,便會懂中樞控權的道理;若想借調兵擴權,這規矩便是一道坎。”
章程修訂的文書很快擬好,蕭虎親自在末尾蓋下樞密院大印,命人送往中都各衛所與忽必烈的王府。文書送到王府時,忽必烈正在查看北驛路的巡邏記錄,見上面新增的調兵審批流程,指尖在 “三府核批” 四字上頓了頓,對身旁的劉秉忠道“蕭將軍這是在防我,可北驛路的實務,哪等得及三日審批?” 劉秉忠接過文書,翻至臨時調度條款“大汗別急,這‘臨時調度當日補報’,便是咱們的機會 —— 只要找對實務由頭,便能爭到靈活調兵的余地。”
此時的中都校場上,北城衛的士兵正演練騎射,玄鐵箭鏃破空的聲響不絕于耳。忽必烈望著窗外的訓練場景,心中已有了主意北驛路的盜匪雖少了,卻未絕跡,十里崗、東驛口的地形復雜,常需臨時調整巡邏兵力,這便是他爭取臨時調度權的最好理由。
北驛路的晨霧還未散盡,忽必烈已帶著北城衛百戶李謙踏上了巡邏路。馬蹄踏過沾著露水的草地,在十里崗的樹林間留下淺淺的蹄印 —— 這里是盜匪最常出沒的地段,樹林茂密,易藏伏兵,此前雖設了固定崗哨,卻因兵力分散,仍有小股盜匪趁隙襲擾商旅。
“大汗,昨日又有商隊在這附近被搶了,丟了兩匹綢緞和十兩銀子。” 李謙勒住馬,指著樹林深處的一處腳印,“看痕跡,盜匪約莫有七八人,騎馬作案,得手後往漠南方向跑了。” 忽必烈俯身查看腳印,見蹄印間距均勻,顯然是慣于騎射的老手“若能臨時調東城衛的二十名騎兵來協防,從兩側包抄,定能抓住這伙人。可按蕭將軍的新規,調二十人也要軍司審批,等批文下來,盜匪早沒影了。”
兩人繼續前行,行至東驛口時,恰逢一支西域商隊在此歇腳。商隊首領見是忽必烈,連忙上前訴苦“大汗,咱們從西域來,一路怕盜匪,到了中都地界,還是得提心吊膽。東驛口這段路,下午常有盜匪出沒,若禁軍能多派些人巡邏,咱們也能安心些。” 忽必烈道“本大汗知道你們的難處,只是調兵需按章程,本大汗會向樞密院申請,爭取多派些人。”
回到皇宮後,忽必烈立刻讓劉秉忠整理 “北驛路巡邏困境” 的文書一是十里崗地形復雜,固定崗哨兵力不足,需臨時增兵;二是東驛口商旅增多,下午至傍晚為盜匪高發時段,需調整巡邏兵力;三是小股盜匪機動性強,需臨時調度騎兵追擊,否則易延誤時機。文書後還附了近一個月的 “盜匪襲擾記錄”“商旅投訴信”“崗哨兵力統計”,每一項都有具體人名、時間、地點,務求詳實。
次日辰時,忽必烈帶著文書去樞密院見蕭虎。廳內的檀香比昨日更濃,蕭虎正與軍司郎中商議西域名將的調動事宜,見忽必烈進來,便停了話頭“大汗今日來,是為調兵章程的事?” 忽必烈將文書遞上“蕭將軍,非是本大汗要違逆新規,實在是北驛路的實務不等人。您看這記錄,昨日又有商隊被搶,若能有臨時調度權,便能及時增兵,避免損失。”
蕭虎接過文書,逐頁翻看,目光在 “盜匪襲擾記錄” 上停留許久。他知道忽必烈所言非虛 —— 中都防務的核心是護商旅、保驛路,若因調兵流程太嚴誤了實務,反而會動搖中樞威信。但他也不願輕易放權,便對忽必烈道“本將軍知道北驛路的難處,可調兵權是中樞根本,不能松。這樣吧,給你‘臨時調度百人以下’的權限,但需滿足三個條件一是僅限北驛路巡邏與盜匪處置;二是當日必須補報文書,說明兵力、事由、處置結果;三是不得跨衛調動,若需跨衛,仍需三府核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得到 “臨時調度百人以下” 的權限後,忽必烈第一樁事便是處理十里崗的盜匪。李謙來報,探子發現那伙七八人的盜匪躲在十里崗西側的廢棄村落里,正分贓準備逃竄。忽必烈當即決定調北城衛三十名步兵、二十名騎兵,由李謙統領,從正面圍村;再調東城衛二十名騎兵,從村後堵截,確保不讓盜匪跑掉。
“按蕭將軍的規矩,先讓人去樞密院報備,說清兵力、事由、地點。” 忽必烈對劉秉忠道,“再讓李謙帶士兵備好弓箭與繩索,動作要快,別讓盜匪察覺。” 劉秉忠點頭應下,立刻讓人去樞密院補報,自己則跟著忽必烈去校場點兵。
校場上,士兵們已列好隊,玄鐵鎧甲在陽光下泛著冷光。忽必烈翻身上馬,對士兵們道“今日去十里崗抓盜匪,都給本大汗打起精神,既要抓活的,也要護好自己,別傷了村落里的百姓。” 士兵們齊聲應和,聲音震得晨霧都散了幾分。
隊伍行至十里崗時,已近午時。李謙按計劃帶步兵從正面接近村落,忽必烈則帶著騎兵繞到村後。村落里靜悄悄的,只有幾間破屋的煙囪冒著青煙 —— 盜匪正在屋里分贓。“放箭警示!” 忽必烈一聲令下,騎兵們射出的箭矢擦著屋頂飛過,落在地上發出 “簌簌” 聲。屋內的盜匪頓時慌了,提著贓物想從後門跑,卻被早已埋伏好的騎兵攔住。
不到半個時辰,七八名盜匪便全部被擒,追回的綢緞與銀子完好無損。忽必烈讓人將盜匪押回衛所審問,自己則帶著士兵清理村落,安撫受驚的百姓 —— 村里只有兩戶老人,因怕盜匪不敢出門,忽必烈讓士兵給他們送去糧食,又派兩人守在村口,確保他們安全。
當日傍晚,忽必烈親自去樞密院提交 “臨時調度復盤報告”兵力(北城衛五十人、東城衛二十人,共七十人,未超百人)、事由(抓捕十里崗盜匪)、處置過程(分兩路圍堵,無人員傷亡)、結果(盜匪全擒,贓物追回,百姓安撫完畢),還附了盜匪的供詞、商旅的感謝信、士兵的傷亡統計(零傷亡)。
蕭虎拿著報告,仔細核對每一項細節,又讓人去白虎堂調取暗衛的監控記錄 —— 暗衛全程跟著忽必烈的隊伍,記錄與報告一致,無違規之處。“還算按章辦事。” 蕭虎對耶律楚材道,“但也不能掉以輕心,讓暗衛多盯著些,看他後續的臨時調度是否都合規矩。”
耶律楚材道“將軍放心,大汗是實務人,知道現在不能逾矩。他要的是通過實績證明臨時調度權的必要性,往後怕是會更用心做防務,好爭取更多權限。” 蕭虎點頭“本將軍知道,所以這規矩不能松,既要讓他能辦事,也要讓他知道,中樞始終握著調兵的根本。”
接下來的幾日,忽必烈又兩次使用臨時調度權一次是東驛口下午商旅增多,調三十名士兵加強巡邏;一次是小股盜匪襲擾北驛路末端,調二十名騎兵追擊,均順利處置,且每次都按規矩補報文書。暗衛的監控報告里,全是 “按章調度”“處置及時”“無異常” 的記錄,蕭虎見了,雖仍有顧慮,卻也暫時放下了心。
入夏後的一場大雨,讓北驛路變得泥濘不堪,也讓盜匪的膽子大了起來 —— 一股約兩百人的盜匪團伙,趁雨襲擾了北驛路中段的商旅,不僅搶走了大批茶葉、布匹,還傷了兩名護送的禁軍士兵。消息傳到中都時,忽必烈正在校場查看士兵的防雨訓練,听聞此事,立刻讓人備馬去樞密院。
“蕭將軍,兩百人的盜匪,本大汗手里的臨時調度權只有百人,不夠用!” 忽必烈走進樞密院議事廳,雨水順著袍角滴在青磚上,“若等三府核批調兵,盜匪早跑出中都地界了,到時候再追,難如登天!”
蕭虎正看著漠北的軍報,見忽必烈神色急切,便放下文書“大汗先別急,兩百人盜匪,確實不是百人能對付的。但跨衛調兵、超百人調度,按規矩需三府核批,本將軍不能擅自做主。” 他讓人去請耶律楚材與御史台李御史,想听听中樞重臣的意見。
不多時,耶律楚材與李御史趕到。耶律楚材看完盜匪襲擾的報告,道“中都防務以穩為先,兩百人盜匪若不及時處置,恐引發商旅恐慌,影響中都與漠南的貿易。依我之見,可臨時放寬大汗的調度權,允許他調兩百人以內,跨衛調動,但需滿足兩個條件一是處置完畢後三日內提交詳細復盤報告,二是御史台派監察官全程監督。”
李御史沉吟片刻,道“耶律大人所言有理,但需防大汗借此時機擴權。監察官必須全程在場,記錄兵力使用、處置過程,若有違規,立刻上報中樞。” 蕭虎見兩人都同意放寬權限,便對忽必烈道“就按耶律大人與李御史說的,給你‘臨時調度兩百人以內、跨衛調動’的權限,御史台的張監察會跟你一起去,務必盡快處置盜匪,保護商旅安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忽必烈心中一喜,連忙應下“謝蕭將軍!本大汗定不辱命,處置完畢後立刻提交報告。” 他轉身走出樞密院,雨已小了許多,空氣中帶著泥土的濕氣。劉秉忠早已在門外等候,見忽必烈出來,便問“大汗,成了?” 忽必烈點頭“成了,兩百人權限,跨衛調動,還有御史台監督。咱們得好好辦這事,讓蕭將軍看看,臨時調度權是真能解決實務。”
當日午後,忽必烈調北城衛八十人、東城衛七十人、南城衛五十人,共兩百人,分為三路李謙帶八十人從正面追擊盜匪蹤跡;張達帶七十人繞到盜匪前方,設伏攔截;自己則帶五十人,與張監察一起,在後方統籌協調。盜匪雖有兩百人,卻多是烏合之眾,遇著訓練有素的禁軍,很快便潰不成軍,除了十幾人逃跑,其余全被擒獲,受傷的士兵也被妥善救治。
三日後,忽必烈提交的復盤報告詳細至極不僅有兵力調度、處置過程,還有盜匪的來源(漠南無業流民)、贓物的分配(歸還商旅)、受傷士兵的救治情況,甚至附了張監察的監督記錄。蕭虎看後,對耶律楚材道“大汗這實務做得確實扎實,張監察也說他無違規,看來放寬權限是對的。”
盜匪處置的成功,讓忽必烈的臨時調度權得到了中樞官員的認可 —— 戶部尚書上奏稱贊 “北驛路商旅通行量增加一成”,地方官也送來感謝信,稱 “禁軍處置及時,百姓安心”。但蕭虎並未放松警惕,他深知 “軍權易放難收”,便借著 “完善調兵章程” 的名義,增設了幾條監督條款,進一步劃定權限邊界。
在樞密院的議事會上,蕭虎提出新增條款一是臨時調度的 “兩百人上限” 僅限北驛路,若需調往其他區域,需重新申請;二是跨衛調動需提前告知被調衛所的將領,不得擅自指揮;三是每月需提交 “臨時調度匯總報告”,包括調度次數、兵力、事由、結果,由樞密院軍司審核;四是白虎堂暗衛與御史台監察官需 “雙重監督”,暗衛負責日常監控,監察官負責重大調度監督。
“將軍此舉,會不會讓大汗覺得中樞不信任他?” 耶律楚材輕聲問道。蕭虎道“本將軍不是不信任他,是不信任軍權旁落的風險。元代自開國以來,便以樞密院掌調兵,若將領手握太大的臨時調度權,久而久之,便會成尾大不掉之勢。這些條款,既是約束,也是保護 —— 約束他不逾矩,也保護他不被人誣陷‘擅權’。”
條款修訂後,蕭虎讓人將文書送到忽必烈王府。忽必烈看著新增的監督條款,指尖在 “雙重監督” 上輕輕劃過,對劉秉忠道“蕭將軍這是在給我套籠子,但也沒完全堵死路 —— 條款雖嚴,卻都是圍繞‘實務合規’,只要咱們按章辦事,便不怕監督。” 劉秉忠道“大汗說得是,而且‘每月匯總報告’正好是咱們展示實績的機會,把臨時調度解決的實務問題一一列出,更能證明這權限的必要性。”
首次按新增條款執行臨時調度,是處理東驛口的流民聚集。連日大雨導致漠南部分地區受災,二十余名流民涌入東驛口,因無食物,與商旅發生爭執。忽必烈按規矩先向樞密院報備 “調五十人維持秩序,送流民至地方安置點”;再告知南城衛將領,調其麾下二十人協助;同時請御史台派監察官在場監督。
調度過程中,忽必烈讓士兵給流民送去干糧與熱水,耐心勸說他們前往安置點,避免沖突。監察官全程記錄,見忽必烈既未超編兵力,也未濫用職權,便在監督記錄中寫道“調度合規,處置得當,流民安撫及時,無沖突發生。”
月底的 “臨時調度匯總報告” 中,忽必烈詳細列出了本月的五次調度三次盜匪處置、一次巡邏增兵、一次流民安撫,每次都附了監督記錄、商旅或百姓的反饋。樞密院軍司審核後,未發現異常,蕭虎在報告上批注 “按章執行,繼續保持”。
忽必烈拿著批注的報告,對劉秉忠道“蕭將軍雖設了條款,卻也認實務實績。咱們只要繼續做好防務,讓臨時調度權成為‘解決實務的工具’,而非‘爭權的籌碼’,他便找不到理由收回權限。”
臨時調度權不僅是處理防務的工具,也是忽必烈拉攏中都禁軍衛所將領的契機。按蕭虎的新規,跨衛調動需提前告知被調衛所的將領,忽必烈便借著這 “告知” 的機會,與南城衛、東城衛的將領深入交流,以 “實務協作” 為紐帶,拉近關系。
南城衛將領王誠是行伍出身,性格耿直,此前因 “訓練達標率未達九成” 被蕭虎批評,心中有些郁結。忽必烈第一次調南城衛士兵處置流民時,特意提前去南城衛校場見王誠,不僅告知調度事由,還主動詢問“王將軍,南城衛的訓練最近有沒有遇到難題?本大汗在北城衛試過‘分組對抗訓練’,能提升士兵的積極性,你若有興趣,本大汗可讓李謙把訓練方法送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王誠聞言,心中一暖 —— 此前他以為忽必烈只是 “宗室統領”,不會關心其他衛所的實務,沒想到竟會主動分享訓練方法。他連忙道“大汗若能分享,那再好不過!南城衛的士兵最近對單調的訓練有些懈怠,正愁找不到好方法。” 忽必烈道“都是為了中都防務,不用客氣。等這次調度結束,咱們再細聊訓練的事。”
流民處置結束後,忽必烈果然讓李謙帶著 “分組對抗訓練” 的方案去南城衛,方案中詳細寫著 “分組規則”“對抗科目”“獎懲機制”,還有北城衛的訓練成效數據(達標率提升五個百分點)。王誠按方案訓練半個月,南城衛的訓練達標率果然有所提升,他特意去王府道謝,還帶來了自己珍藏的一把蒙古彎刀(無刃,禮儀用)“大汗的方案幫了大忙,這把刀雖不值錢,卻是下官的一點心意。”
忽必烈收下彎刀,笑道“王將軍太客氣,咱們都是為了禁軍的實績。往後若有跨衛調度,還需你多配合;若南城衛有需要,本大汗也會盡力幫忙。” 兩人越聊越投機,從訓練聊到糧草,從糧草聊到士兵的日常,王誠漸漸覺得忽必烈是 “懂實務、肯幫忙” 的統領,而非高高在上的宗室。
對東城衛將領張達,忽必烈則從 “巡邏協作” 入手。張達熟悉東驛路的地形,卻因 “兵力不足”,難以覆蓋所有關鍵地段。忽必烈便提議“張將軍,咱們可以搞‘巡邏聯動’—— 北城衛負責十里崗,東城衛負責東驛口,若發現盜匪,立刻通報對方,互相支援。這樣既不用頻繁跨衛調動,又能提升防務效率。”
張達覺得這提議甚好,兩人便制定了 “巡邏聯動細則”每日午時、酉時互通巡邏情況;發現盜匪後,以煙火為信號,半小時內支援到位;每月聯合搞一次 “反盜匪演練”,提升協同能力。聯動實施後,東驛路與十里崗的盜匪襲擾又減少了三成,張達對忽必烈道“大汗這主意,比單純調兵管用多了,既省了流程,又能讓士兵熟悉協作。”
通過這些實務協作,忽必烈不僅鞏固了臨時調度權的執行基礎,還拉攏了南城衛、東城衛的將領,形成了一個 “松散的實務聯盟”。蕭虎的暗衛雖察覺忽必烈與將領們的往來,卻因都是圍繞防務實務,無結黨跡象,只能在報告中寫道“大汗與衛所將領交流實務,無異常。”
忽必烈與蕭虎的軍權角力,不僅是兩人之間的博弈,也牽動著中樞官員的態度 —— 耶律楚材中立調和,御史台既監督忽必烈,也約束蕭虎,形成了一種微妙的權力平衡。這種平衡,既避免了矛盾激化,也為忽必烈爭取臨時調度權了空間。
耶律楚材始終秉持 “實務為先” 的態度,既認可蕭虎 “中樞控權” 的必要性,也理解忽必烈 “靈活調兵” 的需求。一次,蕭虎因 “大汗跨衛調度未提前報備細節”(實則已報備,只是文書晚了半日),想暫停他的臨時調度權,耶律楚材連忙勸阻“將軍,文書晚了半日是實務疏漏,並非故意違規。若因此暫停權限,北驛路的防務恐受影響,不如先讓他補全文書,再提醒日後注意,既維護了規矩,也不耽誤實務。”
蕭虎听後,覺得有理,便只讓忽必烈補全文書,未暫停權限。事後,耶律楚材又去王府見忽必烈,道“大汗,蕭將軍收緊調兵權,是為中樞大局,並非針對你。日後做實務,盡量把流程走全,別給人留下把柄,這樣才能長久。” 忽必烈點頭“耶律大人的話,本大汗記下了,往後定會注意。”
御史台的態度則更為復雜 —— 既怕忽必烈擅權,也怕蕭虎過度收緊調兵權影響防務。李御史曾對下屬道“咱們的職責是監督,不是偏袒。大汗若違規,便彈劾他;蕭將軍若規矩太嚴誤了實務,也該提建議。” 在忽必烈處置兩百人盜匪時,御史台派去的張監察,既記錄了忽必烈的合規調度,也在報告中寫道“臨時調度權對防務必要,建議中樞在‘合規’與‘靈活’間找平衡,避免因噎廢食。”
這種中立態度,讓蕭虎在修訂調兵章程時,不得不考慮御史台的意見 —— 比如新增 “監察官監督” 條款,既是約束忽必烈,也是回應御史台 “平衡權責” 的訴求。而忽必烈也借著御史台的監督,證明自己 “按章辦事”,比如在流民處置後,主動將監察記錄抄送御史台,讓他們無話可說。
中樞官員的態度,還體現在 “臨時調度權是否常態化” 的討論上。戶部尚書因 “商旅增多、稅收增加”,支持將臨時調度權常態化,認為 “固定權限更利于防務規劃”;兵部郎中則擔心 “常態化會導致權限膨脹”,支持 “按需申請、動態調整”。雙方爭論不下,最終耶律楚材提議“先試行三個月,若大汗的實務成效好,再討論常態化;若有問題,再調整規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這個提議得到了多數官員的支持,也給了忽必烈三個月的 “窗口期”—— 只要在這三個月內,通過臨時調度權持續產出防務實績,便能讓權限常態化,進一步鞏固自己在禁軍的地位。
試行三個月的窗口期里,忽必烈將全部精力投入北驛路防務,通過臨時調度權,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實務難題,讓北驛路的防務全面提升,也贏得了中樞的廣泛認可。
第一個難題是 “巡邏路線優化”。北驛路的十里崗至東驛口段,因地形復雜,此前的巡邏路線存在 “盲區”,盜匪常利用盲區襲擾。忽必烈通過臨時調度,調動三衛士兵,用半個月時間勘察地形,重新規劃了 “三段式巡邏路線”北段(十里崗)由北城衛負責,設三個固定崗哨,每兩時辰巡邏一次;中段(東驛口)由東城衛負責,增加下午至傍晚的巡邏頻次;南段(與漠南交界)由南城衛負責,與漠南衛所聯動。路線優化後,盜匪盲區消失,襲擾降至每月一次以下。
第二個難題是 “士兵應急能力提升”。忽必烈利用臨時調度權,組織三衛士兵搞 “每月反盜匪演練”,模擬 “小股盜匪襲擾”“大規模盜匪圍攻”“流民沖突” 等場景,讓士兵熟悉不同情況下的兵力調配、協作流程。演練時,他還邀請地方官與商旅旁觀,讓他們了解禁軍的處置能力。一次演練後,商旅首領聯名上奏,稱 “禁軍應急能力強,商旅出行無憂”。
第三個難題是 “糧草與兵力的匹配”。北驛路巡邏頻次增加,士兵的糧草消耗也隨之增多,忽必烈便與中書省的張謙(倉部郎中)協作,根據臨時調度的兵力變化,提前調整糧草撥付,確保士兵 “有糧吃、能打仗”。張謙也願意配合,因為忽必烈的 “調度預判” 準確,能減少糧草浪費,符合中書省的 “實務需求”。
三個月期滿時,忽必烈提交的 “北驛路防務總結報告” 震驚了中樞盜匪襲擾從每月三次降至一次,商旅通行量增加兩成,士兵訓練達標率提升至九成五,百姓與商旅的滿意度達九成以上。報告後還附了 “地方官評價”“商旅感謝信”“士兵反饋”“糧草消耗統計”,每一項都有詳實的數據支撐。
在樞密院的議事會上,蕭虎拿著報告,沉默了許久。耶律楚材道“將軍,大汗的臨時調度權確實起到了作用,北驛路的防務提升有目共睹。若能將權限常態化,再加上之前的監督條款,既能保證實務效率,也能控住軍權風險。” 李御史也道“御史台監督三個月,未發現大汗違規,且他的實務實績顯著,支持權限常態化。”
蕭虎看著廳內官員們的表情,大多是認可的態度,便對忽必烈道“大汗,本將軍同意將‘臨時調度兩百人以內、北驛路範圍內’的權限常態化,但監督條款不變,每月仍需提交匯總報告,若有違規,立刻收回權限。” 忽必烈起身拱手“謝蕭將軍!本大汗定按章辦事,不辱中樞信任,繼續做好北驛路的防務。”
權限常態化後,忽必烈在中都禁軍的聲望達到了新的高度 —— 士兵們覺得 “跟著大汗有仗打、有實績”,將領們覺得 “與忽必烈協作能解決實務難題”,中樞官員也認可他的 “實務能力”。但這種聲望,也讓蕭虎的警惕心更重,他開始暗中觀察忽必烈是否有 “權限擴張” 的跡象,兩人之間的潛在矛盾並未消失,只是暫時被實務實績掩蓋。
蕭虎的警惕,體現在對 “跨區域調度” 的嚴格把控上。一次,中都西城衛轄區出現小股盜匪,西城衛將領向忽必烈求助,希望他能臨時調兵支援。忽必烈知道這是擴大權限的機會,便去樞密院申請 “跨區域調度五十人”,蕭虎卻以 “權限僅限北驛路” 為由拒絕“大汗,西城衛有自己的統領,若他解決不了,可讓他自己來中樞申請,你不可越界。”
忽必烈雖有些不滿,卻也知道蕭虎的底線,便只能回復西城衛將領“抱歉,本大汗的權限僅限北驛路,你還是按流程向中樞申請吧。” 事後,劉秉忠道“大汗,蕭將軍這是在防你擴張權限,咱們現在還不能硬爭,只能繼續隱忍,等時機成熟。” 忽必烈點頭“本大汗知道,現在的重心還是北驛路,只要把這里的實務做扎實,日後總有機會。”
蕭虎還加強了對 “臨時調度匯總報告” 的審核,不僅看數據,還會找士兵、將領核實情況。一次,報告中寫 “調百人處置盜匪,無傷亡”,蕭虎便讓人找參與處置的士兵詢問細節,確認無誤後才簽字。耶律楚材勸道“將軍,大汗按章辦事,何必如此較真?” 蕭虎道“本將軍不是較真,是怕他在數據上做文章。軍權之事,容不得半點馬虎。”
忽必烈察覺到蕭虎的嚴格審核,便讓劉秉忠在整理報告時,更加細致 —— 不僅寫結果,還寫過程;不僅寫數據,還附士兵的簽名確認。他對劉秉忠道“蕭將軍要審核,咱們便給他最詳實的報告,讓他挑不出錯。這樣既能顯示咱們的誠意,也能讓他慢慢放下戒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兩人的暗斗還體現在 “禁軍將領的任免” 上。蕭虎想提拔自己的親信任北城衛副統領,忽必烈卻以 “北城衛現有副統領實務能力強,士兵認可度高” 為由,在樞密院議事時反對“蕭將軍,北城衛的副統領跟著本大汗處置了多次盜匪,熟悉北驛路的情況,若貿然更換,恐影響防務。” 蕭虎見忽必烈理由充分,又有其他官員附和(覺得現有副統領確實不錯),便只能放棄。
這次任免之爭,讓忽必烈明白只要有 “實務實績” 和 “官員支持”,便能在一定程度上制衡蕭虎。他更加堅定了 “以實務固權” 的思路,繼續在北驛路深耕,等待更大的機會。
北驛路的秋葉落盡時,忽必烈與蕭虎的軍權角力暫時進入了一個穩定期 —— 忽必烈擁有 “北驛路範圍內臨時調度兩百人” 的常態化權限,按章辦事,實務實績顯著;蕭虎掌控著總體調兵權,通過監督條款約束忽必烈,防止權限擴張。兩人形成了一種 “制衡格局”,既不激化矛盾,也不放松警惕。
在樞密院的季度防務總結會上,蕭虎對忽必烈的工作給予了肯定“大汗在北驛路的防務做得不錯,盜匪減少,商旅增多,值得表揚。希望你繼續保持,按章調度,不越權限。” 忽必烈起身致謝“謝蕭將軍認可,本大汗會繼續努力,做好北驛路的防務,為中都安穩出力。”
會後,耶律楚材對兩人道“現在的格局很好,中樞控權,將領做事,既保證了軍權統一,又提升了防務效率。希望你們能繼續保持,共同為大元的安穩努力。” 蕭虎與忽必烈都點頭應下,雖心中各有盤算,卻也知道當前的格局對雙方都有利。
這個階段性的收尾,並非結束,而是後續更大權力斗爭的伏筆。忽必烈通過臨時調度權,不僅鞏固了在中都禁軍的地位,還拉攏了部分將領,積累了實務經驗和中樞人脈;蕭虎則通過收緊調兵權,維護了中樞的軍權統一,卻也讓忽必烈看到了 “制衡他的可能”。
北驛路的冬日來得早,第一場雪落下時,忽必烈帶著李謙在十里崗巡邏。雪花落在玄鐵鎧甲上,很快便融化了。他望著遠處的驛路,商旅的馬車緩緩駛過,士兵們在崗哨上認真值守,心中感慨“這半年的角力,總算沒白費。” 李謙道“大汗,有您在,北驛路定會越來越安穩。” 忽必烈笑道“不是本大汗的功勞,是咱們按章辦事,把實務做好了。往後,還要繼續這樣。”
此時的樞密院,蕭虎正看著漠北的軍報,眉頭微皺 —— 漠北的部落有些異動,可能需要調中都禁軍支援。他想著若真要調兵,大汗的臨時調度權或許能派上用場,但必須嚴格把控。他提筆在軍報上批注“若需中都禁軍支援,需提前制定詳細調兵方案,明確權限與監督機制。”
一場圍繞 “漠北支援” 的新的軍權角力,已在悄然醞釀。而忽必烈與蕭虎,都在為即將到來的挑戰,做著準備
喜歡巴圖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巴圖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