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圖虎

第1053章 夜襲定陣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青燈輕劍斬黃泉 本章︰第1053章 夜襲定陣

    1053 章︰夜襲定陣至元四十六年秋那拉珠爾部署三更夜襲)

    至元四十六年秋的黃草谷,入夜後只剩帳外巡哨的馬蹄輕響。中軍帳內,鎏金銅燈的火焰被調至最暗,僅能照亮案上攤開的 “汗帳布防詳圖”—— 圖上白石頭坡的阿魯台汗帳旁,紅筆圈出 “三更換防空缺”“西側岩石隱蔽點”“箭樓視野盲區” 三個關鍵處,那拉珠爾身著玄鐵輕甲,指尖按在 “西側岩石” 上,指腹摩挲著紙面的紋路︰“巴圖額爾敦探明,阿魯台汗帳親兵每刻鐘換防,三更剛過恰是換防間隙,此時前隊突襲,最易得手。”

    帳內將領環立,虎衛統領孛魯台按腰側玄鐵刀,刀鞘銅環輕踫︰“將軍,虎衛願為前隊!兩萬虎衛均是精銳,半數參與過去年蒙古故地夜襲,熟靜音破防之法,三更前定能摸到汗帳外圍,一舉控住哨卡。” 中都衛戍軍指揮使帖木格步兵統領)則捧著手繪的 “步兵跟進路線圖”︰“步兵從嶺北行省駐軍與蒙古故地預備兵中抽選一萬五千,配雲梯、撞車,跟在虎衛後兩里,待虎衛破哨卡,便快速推進,鞏固陣地,不讓叛軍反撲。”

    博羅北路軍統領)俯身盯著圖上的 “汗帳後路”︰“末將帶五千騎兵,提前一個時辰繞至白石頭坡東側,斷阿魯台向中軍大營的退路,若他從汗帳逃遁,定能截住。只是步兵攜帶撞車、雲梯,夜間行軍恐慢,需提前半個時辰動身,才能跟上虎衛節奏。” 那拉珠爾點頭,拿起案上的漏刻元代計時工具),銅壺內的水滴正緩緩滴落,刻度指向 “二更初”︰“就依博羅所言,步兵二更半動身,虎衛三更前抵汗帳西側,博羅部二更初出發繞後,各隊按漏刻時辰行動,不得有誤。”

    巴圖額爾敦先鋒)站在帳角,指尖捏著從汗帳外圍帶回的枯草︰“將軍,汗帳西側岩石下有片矮叢,可藏五百虎衛,待換防間隙,先解決外圍巡邏兵;箭樓士兵每半刻鐘探頭,虎衛可趁其低頭換箭時,從盲區摸上去,毀掉箭樓。” 那拉珠爾抬眼看向他,眼中帶著贊許︰“你既摸清細節,便隨孛魯台在前隊,負責指引路徑,遇突發情況,可臨機調整。” 巴圖額爾敦躬身領命,帳內的銅燈火焰晃了晃,映得將領們的甲片泛著冷光,夜襲的部署,在漏刻的滴嗒聲中漸漸清晰。

    虎衛前隊的遴選,以 “夜戰經驗、靜音能力、夜視適配” 為核心 —— 孛魯台從兩萬虎衛中挑出八千精銳,均是參與過三次以上夜戰、能在漆黑中辨路、動作輕緩無響的老兵,還需通過 “靜音行軍” 測試,確保前隊抵汗帳前不暴露蹤跡。

    遴選在二更初的谷內空場進行 —— 虎衛們卸下玄鐵甲,換輕便皮甲,腰間只懸短刀,馬蹄裹三層麻布,按十人一隊,在鋪著干草的地上行走,若腳步聲被帳內監听的將領察覺,便被淘汰。孛魯台坐在帳內,耳貼地面︰“第三隊左數第五人,腳步重了,淘汰;第七隊整體輕緩,留下。” 被淘汰的虎衛雖遺憾,卻也明白夜襲需 “靜”,默默退至後隊待命。

    留下的八千虎衛,再按 “破哨卡、控箭樓、圍汗帳” 分工 —— 兩百人組 “哨卡組”,配短刀與麻繩,負責解決三層哨卡的叛軍,不殺人只捆縛,避免血腥味引巡邏兵;三百人組 “箭樓組”,帶斧頭與火折子,摸上箭樓後先砍斷繩索,再用布蒙住士兵口鼻;七千五百人組 “汗帳組”,圍在汗帳外圍,待哨卡、箭樓得手,便沖進去擒阿魯台。

    孛魯台親自訓練 “哨卡組”—— 他演示如何從背後貼近叛軍︰“右手捂嘴,左手按肩,發力將人按倒,麻繩繞頸兩圈,綁緊手腕,動作要快,一息內完成。” 一名年輕虎衛模仿時,力道不足讓 “模擬叛軍”其他虎衛扮演)哼出聲響,孛魯台上前糾正︰“捂嘴要用力,按肩要壓準穴位,讓他發不出聲,再練十次。” 年輕虎衛反復練習,直到動作流暢無聲。

    夜視適配也需調整 —— 虎衛們將 “夜視草” 搗碎,涂在眼下,適應半刻鐘後,孛魯台讓人在百丈外擺上稻草人,測試視物清晰度︰“能看清稻草人影者留下,模糊者去後隊。” 最終留下的八千虎衛,均能在漆黑中辨清百丈內景物。孛魯台看著他們︰“咱們是前隊,是夜襲的刀尖,只許成功,不許失敗,若暴露,後續步兵便難推進,平叛大計也會受影響。” 虎衛們齊聲應諾,聲音壓得極低,卻透著堅定。

    步兵後隊的組建,側重 “器械適配與協同跟進”—— 帖木格從一萬五千步兵中,按 “雲梯手、撞車手、盾牌手” 分工,每隊配專人引導,確保能緊跟虎衛節奏,在虎衛破防後快速鞏固陣地,同時攜帶足夠的修補器械,應對叛軍反撲。

    雲梯手選的是身形矯健的步兵,共三千人,每人扛一架兩丈長的輕便雲梯榆木打造,重三十斤),梯身纏麻繩防滑,梯頂裝鐵鉤,可勾住營牆。帖木格讓雲梯手演練 “快速架梯”︰“抵汗帳外圍後,十人一組,兩息內架好雲梯,一人扶梯,兩人攀爬,其余人警戒,防止叛軍推梯。” 一名雲梯手架梯時手抖,梯身撞在岩石上發出輕響,帖木格立刻道︰“架梯時要輕放,鐵鉤先勾住縫隙,再推梯身,再練!” 雲梯手們反復調整動作,直到架梯無聲。

    撞車手選的是力大的步兵,共兩千人,分五十組,每組推一架撞車橡木撞頭,榆木車架,外包鐵皮),車架下裝木輪,輪軸涂牛油潤滑,減少摩擦聲。帖木格讓人在谷內搭了道模擬汗帳門的木架,讓撞車手演練︰“撞車推進時,四人在前拉,六人在後推,按‘一、二、三’的節奏發力,撞門時集中力道,一次撞開。” 撞車手們按節奏推進,木架 “轟隆” 一聲被撞裂,帖木格點頭︰“力度夠了,夜間推進時,口令要輕,只做口型不發聲。”

    盾牌手共五千人,手持三尺寬、五尺高的牛皮盾,盾面涂黑漆,可防箭矢,負責在步兵推進時擋叛軍的箭雨,掩護雲梯手與撞車手。帖木格讓盾牌手演練 “盾陣”︰“五人一組,盾牌相連,形成屏障,留一尺間隙讓步兵通過,遇箭雨時低頭,箭過後立刻推進。” 盾牌手們快速組隊,盾陣嚴絲合縫,帖木格檢查後道︰“間隙再縮小半尺,別讓箭從縫里射進來。”

    剩余五千步兵為 “清理隊”,配短刀與火把火折子藏在懷中,非必要不點燃),負責清理漏網的叛軍,修補被叛軍破壞的防御,還要在汗帳周圍設臨時哨卡,防止叛軍援兵靠近。帖木格對清理隊統領道︰“你們是後隊的‘穩壓器’,既要清理殘敵,也要守住陣地,若叛軍反撲,優先保護雲梯與撞車,這是咱們的關鍵器械。” 統領躬身領命,步兵們按分工站成隊列,器械在月光下泛著暗啞的光,只待時辰一到,便隨虎衛出征。

    三更時辰的確定,需結合 “漏刻計時、叛軍換防規律、氣象條件” 三者 —— 那拉珠爾讓通政院吏員與天文生元代負責觀象計時)共同核對,確保夜襲發起的 “三更”,恰是叛軍換防最松懈、天色最暗的時刻,不早不晚,避免錯失良機。

    漏刻校準在一更末進行 —— 天文生帶著銅制漏刻,與谷外的 “日晷校準石”白天校準用)比對,調整壺內水位︰“今夜無月,漏刻需按‘夜長晝短’調慢半刻,確保三更對應亥時三刻,與叛軍換防間隙重合。” 通政院吏員則拿著 “叛軍換防冊”,與漏刻比對︰“阿魯台親兵子時換防,三更剛過是子時前一刻,恰是換防前的松懈期,巡邏兵多在整理裝備,哨卡士兵也易走神。”

    氣象確認由探子負責 —— 兩名探子攜帶 “觀雲筒”元代觀天象工具),在谷外高處觀察雲層︰“今夜烏雲密布,無星無月,能見度不足五丈,風從西北吹向汗帳,咱們的行軍聲會被風吹向叛軍後側,不易被察覺。” 探子還帶回了草原的濕度數據︰“空氣濕潤,馬蹄踩在草地上無揚塵,腳步聲更輕。” 那拉珠爾看著氣象記錄︰“天助咱們!這樣的天氣,最適合夜襲。”

    各隊出發時辰也按漏刻細化 —— 博羅的騎兵隊二更初出發,需在三更前繞至汗帳東側,預留一個時辰應對可能的巡邏兵;步兵隊二更半出發,比虎衛早半刻,因攜帶器械行軍慢,需提前動身,確保在虎衛破第一哨卡時,抵汗帳外圍兩里處待命;虎衛隊三更前一刻出發,抵汗帳西側岩石下時,恰是換防間隙。

    那拉珠爾讓親兵將漏刻放在中軍帳外的高台上,漏刻旁派兩名士兵值守,每刻鐘向各隊傳遞一次時辰信號。“時辰是夜襲的命門,” 那拉珠爾對將領們道,“早一刻,叛軍換防未松懈;晚一刻,換防已結束,都會增加難度,你們務必按漏刻行動,不可擅自提前或延後。” 孛魯台、帖木格等人齊聲應諾,目光都落在漏刻上,銅壺的水滴聲,仿佛成了夜襲前最關鍵的節拍。

    靜音裝備的全面核查,是夜襲成功的前提 —— 工部工匠與各隊將領一道,檢查虎衛的馬蹄麻布、步兵的器械潤滑、士兵的衣物配飾,確保每一處可能發聲的細節都被處理,避免行軍中暴露蹤跡。

    虎衛的馬蹄麻布需三層纏繞 —— 工匠們用厚麻布每匹三尺寬),從馬蹄根部纏至腳踝,用麻繩系緊,再用針線縫住接口,防止行軍中松動。孛魯台蹲下身,捏了捏一名虎衛的馬蹄麻布︰“麻布要纏緊,別留縫隙,不然馬蹄踩地會有‘噗噗’聲;麻繩系在外側,別磨到馬腿。” 工匠們立刻檢查每一匹戰馬的馬蹄,將松動的麻布重新纏緊,縫好接口。

    士兵的兵器與配飾需 “消音”—— 虎衛的短刀刀鞘纏三層布條,避免金屬踫撞;玄鐵盔的護耳用皮繩系緊,防止晃動發聲;步兵的雲梯鐵鉤纏麻布,撞車的橡木撞頭包厚皮革,減少撞擊時的聲響。工部尚書也先帖木兒拿著一把纏好布條的短刀,輕輕晃動︰“這樣晃動刀鞘,只有輕微的布摩擦聲,百丈外听不到。” 帖木格讓步兵推動撞車,輪軸涂滿牛油,推進時只發出極輕的 “ 轆” 聲,幾乎被風吹草動掩蓋。

    衣物檢查也細致 —— 士兵們需脫下外套,檢查是否有金屬飾品如銅扣、鐵環),若有則取下或用布包裹;內衣的縫線處若有毛邊,需用剪刀修剪,避免行軍時毛邊摩擦發聲。一名年輕步兵的外套上有兩枚銅扣,被通政院吏員發現,立刻用布條包裹︰“銅扣踫撞會發聲,包裹後就安全了,別嫌麻煩,這關系到夜襲的成敗。” 士兵們紛紛檢查衣物,處理掉可能發聲的細節。

    最後,各隊進行 “靜音行軍測試”—— 虎衛隊十人一組,在谷內行走半里,將領們站在百丈外監听,若听不到聲響則合格;步兵隊推著撞車、扛著雲梯,行走半里,同樣需達到 “百丈外無聲” 的標準。測試中,一隊步兵的撞車輪軸牛油不足,推進時有輕微聲響,也先帖木兒立刻讓工匠補涂牛油︰“再涂厚些,確保全程靜音。” 經過兩刻鐘的測試與調整,所有隊伍均達到靜音標準,孛魯台道︰“這樣的裝備,抵汗帳前,叛軍絕听不到動靜。”

    信號系統的約定,是夜襲協同的關鍵 —— 那拉珠爾與將領們商定 “煙火 + 哨笛” 雙信號,煙火定 “進攻、支援、得手” 三態,哨笛定 “推進、暫停、撤退” 三令,確保前隊與後隊、各分隊間能精準傳遞指令,避免混亂。

    煙火信號由中軍帳旁的三名信號兵負責 —— 紅色煙火為 “進攻開始”虎衛見紅煙便破哨卡),綠色煙火為 “需支援”某隊遇阻時燃放),白色煙火為 “汗帳得手”虎衛控住汗帳後燃放)。煙火用特制的陶罐裝硝石與硫磺,點燃後煙柱高五丈,夜色中清晰可見,且煙味淡,不易被叛軍察覺。信號兵統領道︰“咱們會按各隊的位置,調整煙火的燃放角度,確保虎衛在汗帳西側、步兵在兩里外,都能看到。”

    哨笛信號則由各隊的小旗手負責 —— 長哨持續兩息)為 “推進”,短哨持續一息)為 “暫停”,連續短哨三息內三次)為 “撤退”。哨笛用牛角制成,聲音細而尖,能傳百丈遠,且與草原的風聲相近,叛軍不易識別。巴圖額爾敦演示哨笛︰“吹‘推進’哨時,氣息要穩,別忽強忽弱;吹‘暫停’哨時,要短促有力,讓隊友立刻停下。” 各隊小旗手反復練習,直到能精準吹出三種哨令,且彼此能準確識別。

    信號傳遞的 “層級” 也明確 —— 中軍帳信號兵燃放煙火後,虎衛小旗手吹哨令傳遞給各分隊;虎衛的哨令,步兵小旗手需在十息內接力傳遞,確保後隊能及時收到;博羅的騎兵隊在東側,需派一名信號兵靠近汗帳西側,看到煙火後吹哨令傳遞,避免因距離遠錯過信號。博羅道︰“我會派最精銳的信號兵,潛伏在汗帳東側的矮叢中,確保第一時間看到煙火,傳遞哨令。”

    最後,各隊進行 “信號響應演練”—— 中軍帳燃放紅色煙火,虎衛小旗手立刻吹 “推進” 哨,虎衛們無聲前進;燃放綠色煙火,小旗手吹 “暫停” 哨,虎衛們立刻伏地隱蔽;燃放白色煙火,小旗手吹 “推進” 哨,虎衛們繼續前進。步兵隊看到紅色煙火後,小旗手接力吹 “推進” 哨,步兵們推著撞車、扛著雲梯,無聲跟進。演練中,信號傳遞無延遲,各隊響應精準,那拉珠爾點頭︰“信號系統沒問題,夜襲時,各隊按信號行動,協同不會亂。”

    各隊將領的職責分工,需 “權責清晰、各司其職”—— 那拉珠爾居中指揮,孛魯台帶虎衛破防,帖木格帶步兵鞏固,博羅斷退路,巴圖額爾敦引路徑,張謙守糧草,每個人的任務與應對預案都明確,確保夜襲中無推諉、無遺漏。

    那拉珠爾坐鎮中軍帳,掌控全局 —— 他身邊留十名親信驛卒,負責傳遞各隊的信號與消息;帳內掛著 “夜襲實時路線圖”,每刻鐘根據信號更新各隊位置;若某隊遇阻燃放綠色煙火,他需在十息內決定是否派援兵,派哪支部隊支援。“我在這里,你們只管往前沖,” 那拉珠爾對將領們道,“遇突發情況,別猶豫,放綠色煙火,我會調兵支援。”

    孛魯台的職責是 “帶虎衛破三關”—— 先率哨卡組解決三層哨卡,再讓箭樓組毀掉箭樓,最後領汗帳組圍控汗帳,需在兩刻鐘內完成,為步兵跟進爭取時間。他制定了 “應急方案”︰若哨卡士兵提前察覺,便用短刀快速解決,不糾纏;若箭樓士兵發現,便用火折子點燃箭樓的木架,逼士兵下來。“咱們是前隊,要快,” 孛魯台對虎衛們道,“兩刻鐘內拿不下汗帳外圍,步兵就會暴露,必須搶在叛軍反應前得手。”

    帖木格則需 “帶步兵穩陣地”—— 虎衛破哨卡後,步兵需在一刻鐘內抵汗帳外圍,架起雲梯、推動撞車,若叛軍從中軍大營派援兵,需用盾牌手組成盾陣,擋住援兵,保護虎衛側後;汗帳得手後,需在汗帳周圍挖簡易壕溝,設尖刺,防止叛軍反撲。“咱們是後隊,要穩,” 帖木格對步兵們道,“虎衛破防後,咱們得守住成果,不讓叛軍有喘息的機會。”

    博羅的任務是 “斷退路、截逃兵”—— 率五千騎兵在汗帳東側設伏,若阿魯台從汗帳逃向中軍大營,便用弓箭手射其坐騎,再派騎兵沖鋒;若中軍大營派援兵,便用騎兵騷擾,拖延援兵速度,為虎衛與步兵爭取時間。他還安排了 “預備隊”︰兩千騎兵守在伏點後側,若遇大股援兵,便投入預備隊,確保退路斷而不松。“我在這里,阿魯台插翅難飛,” 博羅對騎兵們道,“別讓一個逃兵過去,尤其是阿魯台,抓活的!”

    巴圖額爾敦的職責是 “引路徑、察敵情”—— 隨虎衛前隊行動,用之前偵察的標記如岩石上的刻痕、草叢中的白石頭)指引路線,避免虎衛迷路;遇突發敵情如新增巡邏兵),需立刻告知孛魯台,調整部署。他還帶了五名熟悉汗帳地形的探子,若虎衛沖進汗帳,便指引尋找阿魯台的臥房,避免在帳內迷路。“跟著我的標記走,別偏離,” 巴圖額爾敦對虎衛們道,“汗帳內的通道我熟,沖進去後,我帶你們找阿魯台。”

    戰前偵察的最後確認,是部署落地的保障 —— 巴圖額爾敦帶五名探子,二更半前再次抵汗帳外圍,核查布防是否有變化,確保夜襲部署不與實際脫節,若有調整則立刻回報那拉珠爾,及時修正方案。

    巴圖額爾敦與探子們偽裝成叛軍巡邏兵,穿著之前繳獲的皮甲,沿著汗帳西側的小路前進 —— 夜色漆黑,他們涂著夜視草,能看清前方的景物,發現三層哨卡的士兵仍按 “每刻鐘換防” 的規律值守,西側岩石下的矮叢仍空著,箭樓士兵的換箭間隙也無變化。一名探子低聲道︰“和之前偵察的一樣,沒新增布防。” 巴圖額爾敦卻沒放松,繼續觀察汗帳周圍︰“再看看投石機,之前說白天有人值守,現在是否有士兵?”

    走近汗帳東側的投石機,他們發現投石機旁空無一人,只有白天留下的干草堆,與之前偵察的 “夜間無人值守” 一致。巴圖額爾敦又繞至汗帳後路,看到小路上的巡邏兵仍每兩刻鐘經過一次,人數五人,與之前相同。“阿魯台沒察覺咱們的計劃,布防沒變,” 巴圖額爾敦松了口氣,卻仍讓探子在岩石上刻下新的標記︰“這里藏五十人,待會兒哨卡組從這里摸過去,更隱蔽。”

    返回黃草谷的途中,他們遇到一股新增的叛軍巡邏兵十人),正沿著紅柳坡的方向前進,巴圖額爾敦立刻讓探子伏在草叢中,待巡邏兵走遠後,快速返回中軍帳︰“將軍,汗帳西側多了一股十人巡邏兵,兩刻鐘前經過紅柳坡,可能會繞到汗帳外圍。” 那拉珠爾立刻召來孛魯台︰“你讓哨卡組提前一刻出發,先解決這股巡邏兵,別讓他們發現虎衛。” 孛魯台領命,調整了哨卡組的出發時間,確保夜襲不受影響。

    最後確認各隊的準備情況 —— 虎衛的馬蹄麻布已纏緊,步兵的撞車輪軸已涂滿牛油,信號兵的煙火已備好,博羅的騎兵隊已在二更初出發。巴圖額爾敦道︰“布防沒變,只多了一股巡邏兵,已安排哨卡組解決,夜襲可按原計劃進行。” 那拉珠爾看了眼漏刻,刻度指向 “二更四刻”︰“時間差不多了,讓各隊按調整後的時辰行動,務必三更準時發起突襲。”

    士兵的戰前動員與休整,是夜襲前的最後鋪墊 —— 那拉珠爾親自到各隊講話,強調夜襲的意義,給士兵們分發干糧與御寒草藥,讓士兵們短暫休整,保持體力,同時緩解緊張情緒,凝聚軍心。

    虎衛營地內,那拉珠爾站在高台上,看著八千虎衛整齊列陣,低聲道︰“你們是元廷的精銳,是夜襲的刀尖,三更一到,便要像猛虎撲食般,破哨卡、控汗帳,抓阿魯台,為西北的安穩出力。記住,靜、快、準,別讓叛軍有反應的機會。” 他讓親兵給每名虎衛遞上一塊風干肉︰“吃點東西,保持體力,打完這仗,咱們就能回家。” 虎衛們接過風干肉,小口吞咽,眼中滿是戰意,沒有絲毫怯意。

    步兵營地內,帖木格正給士兵們分發御寒草藥︰“今夜風大,喝口草藥湯,別著涼;扛雲梯、推撞車費力,待會兒按節奏來,別慌。” 一名年輕步兵緊張得手心冒汗,老卒拍了拍他的肩︰“別怕,我參加過三次夜襲,只要跟著信號走,準沒事,你跟在我後面,我護著你。” 年輕步兵點點頭,喝了口草藥湯,暖意順著喉嚨流進肚子,緊張情緒漸漸緩解。

    博羅的騎兵隊已在二更初出發,臨行前,那拉珠爾派人送來干糧與水囊︰“路上別生火,吃干糧充饑,抵伏點後,讓士兵們輪流歇息,保持體力。” 博羅接過干糧,對信使道︰“替我謝將軍,我們定守住退路,不讓阿魯台逃掉。” 騎兵們策馬前進,馬蹄裹著麻布,在夜色中無聲疾馳,朝著汗帳東側的伏點而去。

    糧草營地內,張謙正給守糧士兵們強調防御︰“咱們雖不直接參戰,卻要守住糧草,這是大軍的命脈,若有叛軍偷襲,先放綠色煙火,再堅守,援軍很快就到。” 守糧士兵們齊聲應諾,檢查著身邊的短刀與弓箭,確保隨時能投入戰斗。張謙看著堆得整齊的糧草,心中默念︰“一定要守住,別給大軍拖後腿。”

    最後,各隊士兵都有半刻鐘的休整時間 —— 虎衛們靠在戰馬旁,閉目養神;步兵們坐在地上,輕輕揉著肩膀扛雲梯累的);信號兵們檢查煙火與哨笛,確保無誤。那拉珠爾看著各隊的士兵,心中滿是安穩︰“有這樣的士兵,夜襲定能成功。”

    夜襲前的最後集結,在二更五刻的黃草谷內進行 —— 各隊按 “虎衛前、步兵後” 的順序,在谷口隱蔽列陣,將領們最後核對指令,那拉珠爾看漏刻指向 “二更五十九分”,下令 “出發”,八千虎衛與一萬五千步兵,如黑色潮水般涌出谷口,朝著白石頭坡的汗帳方向無聲前進。

    虎衛前隊走在最前,巴圖額爾敦帶著五名探子,在隊伍前方引路,手中拿著火把未點燃,只作標記),按之前刻下的岩石標記前進。孛魯台跟在哨卡組後,不時壓低聲音提醒︰“腳步輕些,別驚到草叢里的鳥獸,它們的叫聲會引叛軍注意。” 虎衛們貼著地面行走,馬蹄踩在草地上,只發出極輕的 “沙沙” 聲,幾乎與風聲融為一體。

    步兵後隊跟在虎衛後兩里,帖木格走在隊伍中間,看著前方虎衛的身影只能看到模糊的黑色輪廓),讓小旗手保持與虎衛的距離︰“別跟太近,也別太遠,兩里的距離正好,虎衛破哨卡後,咱們能立刻跟進。” 步兵們推著撞車、扛著雲梯,動作緩慢卻堅定,輪軸的 “ 轆” 聲被風吹散,撞車的皮革撞頭輕輕晃動,沒有發出聲響。

    途中,哨卡組按計劃解決了那股新增的巡邏兵 —— 二十名虎衛從草叢中突然沖出,捂嘴、按肩、捆縛,一息內將十人全部制服,拖到草叢深處,沒有發出任何聲響。孛魯台檢查後道︰“處理得好,繼續前進,別耽誤時辰。” 虎衛們繼續前進,很快便抵汗帳西側的岩石下,漏刻此時指向 “三更整”。

    巴圖額爾敦示意隊伍停下,指著岩石下的矮叢︰“哨卡組藏這里,等換防間隙;箭樓組繞到箭樓後側,趁士兵換箭時摸上去。” 哨卡組的兩百虎衛立刻鑽進矮叢,身體貼緊地面,只露出雙眼;箭樓組的三百虎衛則貓著腰,朝著箭樓的方向移動。孛魯台看著漏刻,低聲道︰“三更零五分,換防間隙到,行動!”

    哨卡組的虎衛們如獵豹般沖出矮叢,撲向第一道哨卡 —— 兩名叛軍士兵正低頭整理皮甲,還沒反應過來,便被虎衛捂住嘴,按倒在地,捆緊手腕;箭樓組的虎衛摸至箭樓後側,趁士兵低頭換箭的間隙,爬上箭樓,用布蒙住士兵口鼻,斧頭砍斷箭樓的繩索,箭樓 “轟隆” 一聲倒在地上,卻被厚厚的草叢緩沖,聲響極小。

    那拉珠爾在中軍帳內,看到遠方升起紅色煙火虎衛發起進攻的信號),對身邊的親兵道︰“傳令各隊,按計劃行動!” 親兵們立刻用驛馬傳遞消息,黃草谷內的留守士兵們握緊兵器,等待夜襲得手的消息;白石頭坡上,虎衛們已突破第二道哨卡,朝著汗帳的方向快速推進,步兵們也看到了紅色煙火,小旗手吹起 “推進” 哨,推著撞車、扛著雲梯,加快了前進速度,一場決定西北安穩的夜襲之戰,正式打響。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巴圖虎》,方便以後閱讀巴圖虎第1053章 夜襲定陣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巴圖虎第1053章 夜襲定陣並對巴圖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