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2 章軍民分轄(至元四十四年夏的軍制調整)(至元四十四年春?大都校場與潞水水師營)
大都校場的演武台上,蕭虎盯著地上的沙盤 —— 蒙古騎兵與漢軍步兵的布防圖被紅筆劃開,中間留出一道醒目的空白。三個月前,漠北殘部襲擾雲州,蒙古千戶按草原舊制自行出兵,卻因未通報漢軍,導致援軍遲到,損兵三百。“這就是沒有章法的下場,” 他用馬鞭敲著沙盤,“蒙古的弓再利,漢人的船再快,各打各的,就是散沙。”
帖木兒在旁擦拭彎刀,刃口映出他緊繃的臉“將軍是說,要削蒙古軍的權?” 蕭虎沒直接回答,而是讓人抬來兩副甲冑 —— 左首是蒙古重甲(片甲綴鐵環,重達三十斤),右首是漢軍輕甲(皮制瓖銅,僅十五斤)。“重甲適合草原沖殺,輕甲適合城防水戰,” 他指著甲冑,“該讓它們各歸其位了。”
周顯適時呈上《軍制改革疏》,開篇寫 “軍民分轄,各司其職”。他特意在 “蒙古騎兵隸左廷,漢軍水師隸右廷” 旁注了小字“左廷掌征伐,右廷掌戍守”—— 這是給蒙古貴族的定心丸,也為漢軍爭取了生存空間。蕭虎在疏上蓋印時,忽然道“再加一條,虎衛營直屬中樞,佩雙符調遣。” 沙盤上的空白處,終于插上了一面白虎旗。
左廷的蒙古騎兵編制按 “千戶 — 百戶 — 十戶” 三級劃分,保留了草原的十進制傳統,但蕭虎增設了 “監軍” 一職(由忽必烈親信擔任),每千戶配一名,手持 “虎頭銅牌”(可越級上報)。帖木兒的帳下親兵被編入 “怯薛騎營”,仍是最核心的戰力,他們的馬鞍瓖著銀釘(比普通騎兵多三枚),以示尊貴。
合丹王對 “監軍” 一職頗有微詞,在議事時摔了酒杯“成吉思汗的子孫打仗,何時需要旁人盯著?” 蕭虎讓人抬來新鑄的軍餉冊 —— 蒙古騎兵的月銀比舊制加兩成,戰死撫恤金翻倍。“監軍只記戰功,不插手指揮,” 他將冊頁推到合丹王面前,“餉銀與監軍,你選一樣。” 合丹王盯著冊上的數字,手指終究沒再踫酒杯。
校場上,蒙古騎兵的訓練仍保留 “射雕”“賽馬” 等傳統科目。百戶巴特爾(帖木兒的遠親)在賽馬時故意撞翻漢軍的糧車,被監軍記下。帖木兒得知後,親自鞭打巴特爾三十“在大都的地界,就得守大都的規矩。” 鞭子落在皮肉上的悶響,讓圍觀的蒙古士兵都垂下了頭 —— 他們明白,特權再也不能凌駕于紀律之上。
潞水岸邊的水師營里,孟珙正指揮工匠改造戰船。新造的 “樓船”(高兩丈,分三層)保留了南宋水師的 “拍竿”(撞擊敵船的橫桿),卻按蕭虎的要求,在船尾加了蒙古式的 “尾舵”(更靈活)。“既要能撞沉南船,也要能在淺灘轉向,” 他對水師千戶王慶(歸義營舊部)道,“這船,得能打遍南北水網。”
右廷給水師的編制名額是五千人,周顯卻讓盧景裕從燕雲士族中招募 “識水性者”,悄悄擴至七千。“蒙古人善騎,咱們善水,” 周顯在水師營的名冊上蓋章時道,“這潞水,就是咱們的草原。” 他特意將江南降將編入 “教習營”,讓他們傳授 “車船”(人力驅動的快速戰船)技法 —— 這是在為將來渡江作戰鋪路。
蒙古貴族多次上奏,說 “漢人掌水師,恐生異心”。蕭虎卻在白虎殿展示水師的 “連環船”(多船相連,抗風浪)“滅宋需渡長江,總不能讓蒙古騎兵游過去?” 忽必烈的御批很快傳來“水師由右廷節制,但其糧餉需左廷復核。” 一道批語,將漢人的水師綁在了蒙古人的糧袋子上。
虎衛營的營門比左右廷的軍營高尺許,門楣上懸著 “雙符堂” 匾額 —— 取 “虎符調兵,信符驗身” 之意。士兵選拔極其嚴苛蒙古兵需弓馬嫻熟且立過戰功,漢軍需箭術百步穿楊且家世清白,歸義營士兵則要經李默的欽天監審查(確保非南宋細作)。
蕭虎給虎衛營設計的 “雙符” 制度暗藏玄機虎符(青銅制,刻虎紋)用于調兵,信符(牛角制,刻編號)用于驗明身份。兩者缺一,不得出營。有次帖木兒想調虎衛營護駕,只持虎符便被攔在營外,營尉拱手道“蕭將軍有令,即便是王爺,也得憑雙符入內。” 帖木兒回去後對蕭虎道“你這是把虎衛營變成了私兵。” 蕭虎遞給他一杯酒“這營兵,只認符,不認人 —— 包括我。”
虎衛營的鎧甲是特制的 “虎紋甲”(皮制,甲片上燙金虎紋),既輕便又醒目。每次巡邏,他們都按 “白虎七宿” 方位列隊,夜巡時則用 “虎嘯” 為暗號(模仿真虎聲,穿透力強)。百姓遠遠看見虎紋甲,便知是直屬蕭虎的精銳,連蒙古騎兵遇見,都要勒馬避讓。
左廷調蒙古騎兵,需經三步千戶呈文→左廷丞相蓋印→蕭虎批 “可”,最後憑虎符領兵。右廷調水師,則多一道 “勘合”(與戶部的糧船調度冊核對),防止私自動用戰船運私貨。虎衛營的調令最嚴,需蕭虎的手諭 + 雙符,且每次調動後,欽天監都要記錄 “起止時辰”—— 李默的密探就藏在營中,專記這些細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有次合丹王擅自調動三千騎兵去草原 “狩獵”(實則想拉攏舊部),未走流程。蕭虎得知後,讓人收回該部的軍餉,直到合丹王親自到白虎殿請罪才恢復。“不是不讓你用兵,” 蕭虎將調兵流程冊扔給他,“是得讓所有人知道,兵是誰的。” 冊頁上的朱批 “軍權歸一” 四字,刺得合丹王眼楮生疼。
水師千戶王慶曾用戰船給江南走私茶葉,被左廷復核糧餉時發現。周顯想壓下此事,蕭虎卻讓人將王慶杖責二十,貶為普通士兵“水師是用來打仗的,不是做生意的。” 杖刑的慘叫聲傳到潞水岸邊,讓所有水師士兵都攥緊了船槳。
帖木兒給蒙古騎兵訂了新規矩出營需 “腰牌 + 路引”(仿漢制),擅入民宅者斬。有個十戶長喝醉了,踹開南城酒肆的門,當即被虎衛營拿下。帖木兒求情時,蕭虎只問“若這十戶長是漢人,你還會求情嗎?” 帖木兒默然,最終看著那十戶長被斬首示眾。
為安撫蒙古士兵,蕭虎在左廷設 “勛功閣”,將戰死士兵的姓名刻在石板上,與漢軍的 “忠烈祠” 隔街相望。合丹王帶著士兵祭拜時,見石板上的名字按戰功排序,不分蒙古與色目,忽然對帖木兒道“蕭將軍這是想讓咱們忘了自己是蒙古人?” 帖木兒望著閣外的白虎旗“不,是想讓咱們記住,自己是大都的兵。”
蒙古騎兵開始學習漢話,雖磕磕絆絆,卻能听懂 “立正”“稍息” 等口令。百戶巴特爾在教士兵漢話時,特意把 “大都” 二字寫在箭桿上“記住,咱們是為這座城打仗,不是為草原。” 箭桿插在靶心上,像根扎在土地里的界碑。
周顯借著水師擴編,將歸義營的舊部安插進關鍵崗位王慶雖被貶,卻被孟珙保舉為 “教習營” 都頭(傳授水戰技法);曾在襄陽戰死的張順之子張勇,被任命為 “樓船” 艦長。“咱們的船,要能從潞水開到錢塘江,” 周顯在水師營的沙盤前對孟珙道,“到那時,江南的風向就變了。”
漢軍步兵的訓練加入了 “城防” 科目 —— 架雲梯、拆鹿砦(防御工事),這些都是蒙古騎兵不擅長的。趙謙(刑部郎中,兼管漢軍軍法)特意將《武經總要》(北宋軍事著作)抄發給各營“漢人打仗,靠的不只是力氣。” 有個小隊在演練 “火攻” 時燒傷了蒙古哨兵,趙謙主動上報,蕭虎卻道“記過即可,下次讓蒙古哨兵也學防火。”
燕雲士族給水師捐了百艘 “沙船”(適合淺灘航行),盧景裕在船身刻上 “保家衛國” 四字。“這些船,既是戰船,也是咱們的士族臉面,” 他對捐船的族人道,“水師強了,朝廷才不敢輕慢咱們。” 船帆升起時,四字在陽光下閃閃發亮,像給漢軍鍍了層金邊。
蒙古騎兵與漢軍水師在共用校場時,沖突不斷。蒙古兵嘲笑水師 “在船上站不穩”,水師則諷刺騎兵 “見了大河就發怵”。有次兩隊在拔河時動了手,蒙古兵的彎刀出鞘,水師的弓箭上弦,眼看就要血拼。
蕭虎趕到時,沒問誰先動手,只讓人取來兩副枷鎖“蒙古兵擅動刀者,枷三日;漢軍擅拉弓者,枷三日。” 枷具就放在校場中央,兩隊士兵看著同伴戴著枷站在烈日下,再沒人敢吭聲。“在大都的校場,” 蕭虎的聲音傳遍全場,“只有兵,沒有蒙古兵、漢軍兵。”
為化解矛盾,帖木兒與孟珙約定 “互教技藝”蒙古兵教漢軍騎射,漢軍教蒙古兵游泳。百戶巴特爾在水里嗆了三回,被水師士兵拉上岸時,忽然笑道“你們這水,比草原的河厲害。” 笑聲里,族群的界限似乎淡了些。
雲州的乃蠻部殘兵再次來犯,蕭虎令左廷出三千騎兵(帖木兒統領),右廷出五百水師(順潞水支流抄後路),虎衛營五百人居中接應。蒙古騎兵在草原設伏,漢軍水師則用 “拍竿” 撞沉了叛軍的渡船,虎衛營趁亂斬了叛軍首領 —— 三股兵力配合之默契,遠超預期。
捷報傳到大都,忽必烈的御批寫“分轄而不分心,此乃制勝之道。” 蕭虎將批語抄給左右廷,周顯在水師營設慶功宴,孟珙卻盯著沙盤“若叛軍有戰船,咱們的‘拍竿’未必管用 —— 得再造‘回回炮’(投石機)裝船上。” 漢臣的野心,藏在慶功酒的泡沫里。
帖木兒在蒙古營里犒賞士兵,巴特爾卻捧著戰死同伴的頭盔發呆“他們死在雲州,能進勛功閣嗎?” 帖木兒點頭“不僅能進,我還要把他們的名字刻在最前面。” 頭盔上的血跡未干,映出蒙古兵復雜的眼神 —— 他們終于明白,戰死的價值,不在草原的篝火里,而在大都的史冊上。
暮色中的大都校場,左廷的蒙古騎兵歸營,馬蹄聲沉悶;右廷的水師收船,櫓聲咿呀;虎衛營的巡邏隊走過,虎紋甲在夕陽下泛著冷光。三股力量像三條河,在蕭虎的掌心匯向同一處 —— 即將到來的滅宋之戰。
周顯在崇文館整理軍制檔案時,發現蕭虎在 “虎衛營” 的編制冊上,將 “蒙古兵與漢軍各半” 改為 “蒙古兵四成,漢軍六成”。“這是怕蒙古人獨大,” 他對盧景裕道,“也怕漢人太強。” 冊頁上的涂改痕跡,像道看不見的秤,永遠在平衡兩端的重量。
蕭虎站在白虎殿的最高處,望著左右廷的營寨燈火,手里摩挲著半枚虎符(另一半在忽必烈手中)。他知道,軍制改革從來不是為了公平,是為了 “能用”—— 能用蒙古人的騎射,能用漢人的水戰,能用虎衛營的忠誠,最終把所有力量擰成一根繩,勒斷南宋的最後一口氣。
夜風掠過校場,吹動三面旗幟左廷的狼旗,右廷的龍旗(漢軍水師旗),虎衛營的白虎旗。三面旗在風中獵獵作響,像三種聲音在對話 —— 蒙古人的馬蹄聲,漢人的船槳聲,還有蕭虎心里那桿秤的平衡聲。這聲音里,藏著大都未來的命運,也藏著一個王朝最隱秘的權力密碼。
喜歡巴圖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巴圖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