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圖虎

第916章 中都科舉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青燈輕劍斬黃泉 本章︰第916章 中都科舉

    916 章中都科舉(至元四十四年正月的燕雲學子入仕)(至元四十四年正月?大都崇文館)

    正月初三的大都,積雪未消,崇文館的朱漆大門外已貼出黃榜,“中都科舉” 四個大字被凍住的雪水浸得發亮。榜文寫“為選賢才,特開恩科,取燕雲諸生五十名,授從七品以下官,賜虎形印。” 落款是 “大都營建總領蕭虎”,旁邊蓋著臨時衙署的朱印(印文為 “天命所歸”)。

    周顯站在榜前,看著圍觀的學子,對身後的文書道“把‘不限門第’四字再描粗些 —— 咱們要的不僅是士族子弟,更要寒門有才者。” 昨日帖木兒派人來質疑“蒙古人憑弓馬做官,漢人憑筆墨,豈不是貴賤有別?” 蕭虎的回復擲地有聲“弓馬護疆,筆墨治世,缺一不可。”

    盧景裕帶著族中子弟趕來,見榜文上 “考試內容” 寫著 “經義(佔六分)、時務策(佔四分)”,不禁點頭 —— 時務策考的是 “如何安定江南”“漕運利弊”,正是新朝急需的人才。他對兒子盧明遠道“你若中第,切記少說‘詩雲子曰’,多論‘錢糧刑名’。”

    崇文館的考棚按 “千字文” 編號,共設百間,每間三尺見方,僅容一桌一椅。郭守敬親自檢查“桌椅用榆木(不生蟲),筆墨由官庫統一發放(防夾帶),每棚掛盞油燈(供夜考用),燈芯要剪得一樣長(防明暗不公)。”

    最棘手的是考官人選。蒙古貴族主張用 “通漢話的蒙古文臣”,耶律楚材卻力薦燕雲老儒張夢卿(易州張氏族長,曾觀望,後獻書崇文館)。蕭虎最終定了 “三考官制”蒙古考官(察罕,通漢文)、漢臣考官(張夢卿)、監考官(周顯,中立)。察罕初見張夢卿時,故意用蒙古語問“你可知‘忠’字怎麼寫?” 張夢卿用蒙古文寫下 “忠”(模仿成吉思汗碑文中的寫法),察罕這才收起輕視。

    考棚外的廊下,堆著考生的行囊,多是粗布包袱,只有盧明遠的箱子是楠木的(從汴梁運來的舊物)。寒門學子王克勤看著那箱子,悄悄把自己磨禿的筆藏進袖中 —— 他來自雲州,父親是佃農,為供他趕考,賣了家里唯一的耕牛。

    正月初五開考,首題經義為 “子謂政者正也”(《論語》句),次題時務策為 “論江南漕運與燕雲屯田”。張夢卿閱卷時,見盧明遠的經義寫得四平八穩,時務策卻鋒芒畢露“江南漕運不可強征,當仿燕雲‘官給牛種’之法,讓百姓自願納糧。” 他在卷末批 “可用”,卻對察罕道“此子雖有才,恐太剛直。”

    察罕看中的是王克勤的卷子。這寒門學子的經義僅得中評,時務策卻寫得實在“屯田需分三等,肥田給軍戶,中田給流民,瘦田給降兵 —— 既安軍心,又穩民心。” 察罕不懂 “井田制”,卻看懂了 “軍戶”“降兵” 等詞,對周顯道“這小子說的,比那些酸儒有用。”

    蕭虎抽查試卷時,發現有份卷子在 “如何處置南宋舊臣” 一題中寫 “盡誅之”,當即批注 “失之殘暴”,黜落不錄。“新朝要的是安撫,不是清算,” 他對考官們道,“連這點都不懂,不配持虎印。”

    正月十五放榜,黃榜貼在崇文館照壁上,榜首寫著 “盧明遠(範陽)”,王克勤列第二十名。學子們圍看時,忽然有人喊“為何前五十名里,燕雲本地佔了四十二?” 原來江南學子因戰亂未能赴考,榜單幾乎成了 “燕雲專場”。

    帖木兒的親兵在人群里煽風“漢人考漢人,還不是自說自話?” 這話被周顯听見,當即讓人取來考卷,當眾宣讀王克勤的時務策。讀到 “降兵屯田” 時,圍觀的歸義營士兵齊聲叫好 —— 這題說到了他們心坎里。周顯趁機道“朝廷取才,只看卷子,不問籍貫!”

    盧明遠找到王克勤,遞過一塊胡餅“我爹說,你那屯田策,比我的強。” 王克勤啃著餅,忽然道“听說虎形印分金、銀、銅三級?” 盧明遠點頭“榜首得金印,二十名後得銅印 —— 印上的虎紋,金印是‘嘯虎’,銅印是‘伏虎’。” 王克勤摸了摸袖中磨禿的筆,心里暗下決心定要讓銅印換成金印。

    工部打造的虎形官印已送抵崇文館,金、銀、銅各五十枚(備替換)。金印三寸見方,虎鈕昂首,印文為 “中都某官之印”(漢篆),側面刻著蒙古文編號;銅印二寸見方,虎鈕伏地,印文相同,卻無蒙古文 —— 這是蕭虎的設計等級不同,尊卑有別,卻共用 “虎” 象征,以示 “同屬新朝”。

    張姓匠人(參與過浮雕雕刻)奉命在印盒上刻紋,金印盒刻 “松濤”(取 “堅韌” 意),銅印盒刻 “稻穗”(取 “務實” 意)。他在王克勤的銅印盒底,偷偷刻了個極小的 “勤” 字 —— 這是他給寒門學子的祝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耶律楚材見了虎印,忽然笑道“將軍不用龍印,卻用虎印,是怕和林說閑話吧?” 蕭虎把玩著金印,虎鈕的尖爪刺破了他的指尖,滲出血珠“龍是大汗的象征,虎是守土者的象征。這些人將來要去江南、燕雲為官,持虎印更合適 —— 守得住土,才算真本事。”

    阿里不哥的使者帶著密信抵達大都,信中罵蕭虎 “用漢人稀釋蒙古權勢”,並煽動蒙古勛貴“若讓這些秀才掌了權,咱們的草場遲早要被改成良田!” 合丹王(已遷居大都)雖不滿,卻不敢公開反對 —— 他的兒子在怯薛軍里當差,蕭虎剛賞了他百畝好地。

    帖木兒在軍帳里對親兵道“我佷兒能開三石弓,還不如一個握筆的?” 親兵道“那盧明遠的爹獻了三千畝地,王克勤的屯田策被將軍看中 —— 他們憑的不是筆,是有用。” 帖木兒沉默了 —— 他想起自己守虎都時,因不懂漕運,差點誤了軍糧,確實需要懂實務的漢人輔佐。

    蕭虎得知抵制聲浪,特意在白虎殿設宴,讓盧明遠、王克勤與蒙古千戶同席。席間,盧明遠用蒙古語祝酒“願蒙古鐵騎護北疆,我等筆墨安南疆。” 王克勤則獻上 “軍糧節省策”,算出 “若改騎兵為步騎混編,可省三成糧草”。合丹王听了,忍不住點頭“這小子,比賬房先生還精。”

    正月廿一授印,五十名新科舉子在崇文館階下列隊,按名次從高到低排列。盧明遠著錦袍(族中所備),王克勤穿青布衫(周顯所贈),兩人並肩而立,倒像幅 “新舊交替” 的畫。

    蕭虎親授金印,給盧明遠時道“你爹獻地,你若貪腐,我先鍘了你。” 盧明遠叩首“願以印為戒,不違民心。” 給王克勤授銅印時,蕭虎見他袖中露出磨禿的筆,忽然道“這印是銅的,卻比金印重 —— 江南百姓的日子,全在你筆下的文書里。” 王克勤握緊印,指節發白“臣此生,不負此印!”

    儀式後,學子們按籍貫聚成幾堆。士族子弟談論著 “何時覲見大汗”,寒門學子卻圍著王克勤,問 “屯田策會不會真的推行”。盧明遠看著這一幕,忽然走過去道“我爹說,新朝的官,得先學怎麼種莊稼,再學怎麼寫文章。” 王克勤抬頭,第一次對這位榜首露出笑臉。

    吏部的任官榜隨後貼出盧明遠授 “鎮江府推官”(江南要地,掌刑獄),王克勤授 “雲州屯田判官”(燕雲老家,掌農事),其余或去漕運司,或去勸學所,全是新朝急需人手的崗位。

    帖木兒見任官榜,對蕭虎道“讓漢人去江南,不怕他們通敵?” 蕭虎指著盧明遠的名字“他爹的地在燕雲,家人在大都,敢通敵嗎?” 又指王克勤“他全家都在雲州,若江南不穩,他的屯田糧給誰?” 帖木兒這才明白,任官不僅是授職,更是 “人質牽制”。

    盧景裕給兒子收拾行裝時,塞進一本《金代刑獄錄》“鎮江是南宋舊地,案子多,多看看金人的法子,比只翻《宋律》有用。” 王克勤的母親則縫了雙布鞋,鞋底納著 “平安” 二字“咱雲州的地,旱不得也澇不得,你得好好盯著。”

    大都的奏報送到和林,忽必烈看著新科名單,阿里不哥的使者又來聒噪“漢人結黨,恐成大患。” 忽必烈卻指著王克勤的名字問“這佃農之子,也能當官?” 使者答“蕭虎說‘有才者不分貴賤’。” 忽必烈忽然笑了“當年我祖父(成吉思汗)用耶律楚材,不也有人說‘契丹人不可信’?”

    他在奏報上批了 “準”,卻讓人給蕭虎帶話“虎印可授,但需每半年查一次政績 —— 不行的,就地罷黜。” 耶律楚材道“大汗這是既用之,又防之。” 忽必烈道“漢人說‘治大國若烹小鮮’,火候得自己掌著。”

    消息傳回大都,蕭虎讓人把 “半年查績” 寫成木牌,掛在崇文館門口。盧明遠看著木牌,對王克勤道“看來這官,不是那麼好當的。” 王克勤摸著銅印,虎紋硌得手心發疼“這樣才好,混日子的人,留不住。”

    正月廿五,新科官員分批啟程。盧明遠的船從潞水出發,載著金印和《金代刑獄錄》,船頭插著 “鎮江府推官” 的小旗;王克勤騎著周顯送的老馬,背著銅印和母親縫的布鞋,往雲州方向去,身後跟著兩個負責屯田的老兵。

    蕭虎站在大都城頭,望著南去的船、北去的馬,對周顯道“這些人,就像撒出去的種子。江南的土肥,燕雲的土硬,能不能發芽,就看他們自己了。” 周顯忽然道“听說臨安也在開科,取了三十名江南學子。” 蕭虎冷笑“他們取的是‘忠宋’的,咱們取的是‘安天下’的 —— 比一比,就知道誰能笑到最後。”

    王克勤路過中都城牆時,特意停下看了看嵌著虎紋浮雕的那段牆。有塊浮雕的虎爪下,刻著 “王慶”(歸義營戰死百戶)的名字。他摸了摸懷里的銅印,忽然覺得這印和那浮雕一樣,都得靠實心辦事,才能在新朝的土地上站得住腳。

    盧明遠的船過長江時,船夫指著南岸的宋營道“那邊的人說,你們是‘北朝秀才’。” 盧明遠掏出金印,虎鈕在陽光下閃著光“過些日子他們就知道,我們是來讓日子變好的 —— 不管南朝北朝,百姓要的,不過是安穩二字。”

    船行漸遠,虎印的影子投在江面上,像只無形的手,正悄悄將江南與燕雲,攥進大都的棋局里。而那些持印赴任的學子們,還不知道,他們手中的虎印,不僅是官階的象征,更是蕭虎平衡天下的棋子 —— 在蒙古的弓馬與漢人的筆墨之間,總得有人走出第三條路來。

    喜歡巴圖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巴圖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巴圖虎》,方便以後閱讀巴圖虎第916章 中都科舉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巴圖虎第916章 中都科舉並對巴圖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