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圖虎

第835章 權力真空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青燈輕劍斬黃泉 本章︰第835章 權力真空

    835 章權力真空(南宋朝堂的短暫混亂)(至元四十二年冬?臨安皇城)

    史彌遠的死訊在早朝時傳開,像塊巨石砸進平靜的湖面。臨安皇城的紫宸殿內,理宗的龍椅還沒坐暖,御史台的徐黨官員就已按捺不住。監察御史李鳴率先出列,官帽上的孔雀翎在晨光中抖得厲害“陛下!史彌遠輔政十余年,私通北境蕭虎,以蜀錦換硫磺,以布防圖謀私利,此等通敵行徑,當誅九族!”

    他話音未落,身後立刻跟上七八個官員,個個袍袖翻飛“請陛下廢除淮河互市盟約,嚴懲史黨余孽!”“蕭虎本就包藏禍心,若非史彌遠縱容,北境何至于兵臨淮河?” 朝堂頓時炸開了鍋,支持史彌遠的老臣們漲紅了臉反駁“史相雖有私交,卻保了江淮十年安穩,豈能因揣測定罪?”

    理宗端坐在龍椅上,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御案上的玉圭。他盼這一天盼了很久 —— 親掌朝政,擺脫權臣掣肘,可徐黨的激進讓他心頭發緊。“此事…… 容後再議。” 他的聲音帶著初掌權柄的猶豫,目光掃過階下的群臣,忽然覺得這朝堂比史彌遠在時更難掌控。殿外的寒風卷著落葉撞在朱漆柱上,像在催促他做抉擇。

    退朝後,理宗在福寧殿翻著史彌遠留下的奏章,墨跡里還透著老相爺的嚴謹。小黃門捧著徐黨遞上的 “罪證”—— 幾封模糊的書信抄本,據說是史彌遠與蕭虎的往來。“陛下,” 內侍省都知董宋臣低聲道,“徐御史說,只要廢了互市,就能彰顯大宋天威,讓北人不敢小覷。”

    理宗卻指著奏章里的互市稅銀清單“去年淮南稅銀抵得上三個州的歲入,廢了互市,軍餉從哪里來?” 他想起上月趙葵的奏報,說北境的鎮北炮已造好三十門,若真開戰,南宋的水師未必能擋。“可也不能讓天下人說朕縱容通敵。” 他起身踱到窗前,望著宮牆外的臨安城,商鋪鱗次櫛比,百姓往來如常 —— 這太平景象,是用多少盟約換來的?

    董宋臣察言觀色“陛下不如先查抄史府,若真有通敵實證,再廢約不遲;若無實證,也能堵徐黨的嘴。” 理宗點頭,指尖在窗欞上劃出淺痕“傳朕旨意,命臨安府尹親自查抄史府,不得驚動百姓,不得私藏物件。” 他以為這是萬全之策,卻不知史彌遠早留了後手。

    臨安府尹王帶著三百衙役包圍史府時,西跨院的門虛掩著,像在等他們來。史宅之穿著素服跪在府門前,身後的家僕們垂手侍立,不見絲毫慌亂。“史公子,奉旨查抄,請多包涵。” 王的語氣帶著微妙 —— 他曾受史彌遠提拔,此刻卻只能公事公辦。

    衙役們翻箱倒櫃,從書房到庫房,連灶房的米缸都翻了底朝天。可搜出來的只有些尋常賬本,記著田產收租、商鋪流水,最 “可疑” 的是幾匹蜀錦,標簽上明明白白寫著 “內府采辦”。“金銀呢?密信呢?” 徐黨派來的監查御史張俅急得跳腳,親自爬上書架,手指敲遍每塊木板,卻只找出幾本《論語》。

    史宅之跪在雪地里,聲音平靜“家父一生清廉,除了陛下賞賜,別無長物。若張御史不信,可掘地三尺。” 王看著空蕩蕩的密室(史彌遠早命人清空),心里雪亮 —— 老相爺這是故意留個空府,讓徐黨抓不到實據。他揮揮手“收隊。” 張俅還想爭執,卻被王用眼神制止 —— 再鬧下去,就是打陛下的臉了。

    查抄隊伍剛走,史宅之就對心腹李忠使了個眼色。三更的梆子響過,李忠裹著件蒙古皮袍,從地窖里取出虎紋瓷瓶,塞進掏空的竹杖里。“出東角門,走運河水路,天亮前務必到盱眙,親手交給張誠。” 史宅之塞給他塊碎銀,“這是史家上下的性命,丟了它,你我都活不成。”

    李忠點頭,咬碎嘴里的麻沸散(防萬一被擒時泄密),翻過後牆。臨安的冬夜寒風刺骨,他專走背街小巷,躲過巡夜的禁軍。運河碼頭的艄公正縮在船艙里打盹,見李忠遞來的 “史府令牌”,立刻解纜開船。船行至江心,李忠摸了摸竹杖里的瓷瓶,瓶身的虎紋硌著手心,像在催他快些 —— 他知道,身後的臨安城,正有無數雙眼楮在搜尋這只瓶子。

    盱眙的軍報在查抄史府的次日送到臨安,趙葵的字跡潦草,墨點濺得像血“蕭虎已命帖木兒率五千騎兵南下,駐兵淮河口,望樓增至二十座,似有異動。若臨安生亂,北境必趁虛而入,請陛下速定國策,穩定人心。”

    理宗將軍報拍在案上,董宋臣嚇得一抖。“蕭虎果然有反應。” 理宗的語氣帶著後怕,“徐黨還說要廢約,他們知道五千騎兵意味著什麼嗎?” 他立刻命人擬旨“著趙葵嚴守淮河,不得主動挑釁;命張誠暫代互市事務,稅銀照常上繳。” 這道旨意等于暫時保住了互市,徐黨得知後,在御史台拍著桌子罵“陛下被史黨余孽嚇破了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徐清叟雖在瓊州,卻通過親信遙控朝堂。張俅在御史台召集黨羽,炮制出 “史黨余孽勾結盱眙” 的流言,說史宅之已帶著布防圖投奔蕭虎。“必須拿下史宅之,嚴刑拷打!” 兵部侍郎劉達拍著桌子,他覬覦史彌遠留下的樞密院席位,巴不得把水攪渾。

    他們聯名上奏,請求理宗 “下旨緝拿史宅之,斷絕與北境一切往來”。奏章里甚至算好了 “好處”“收回盱眙,可設榷場收稅,歲入比互市多三成。” 可他們沒說的是,那些榷場官吏多是徐黨親信,所謂 “歲入” 不過是中飽私囊的借口。

    宮牆外的茶館里,百姓們竊竊私語“听說史相真通敵了?”“那蕭虎會不會打過來?” 流言像野草瘋長,連糧鋪的米價都漲了兩成 —— 權力真空的恐慌,比寒冬更讓人心慌。

    史宅之閉門不出,將自己關在書房臨摹父親的字。李忠渡江的消息還沒傳來,他只能對著空蕩的棋盤發呆 —— 父親教過他,落子前要先看三步。徐黨要的是權,不是他的命,只要互市還在,只要蕭虎還需要史家,他就暫時安全。

    家僕來報,說徐黨在門外貼了 “通敵者與狗不得入內” 的告示,史宅之只是笑笑“讓他們貼,越跳得高,將來摔得越慘。” 他命人將史彌遠的《邊防策》謄抄數份,送給朝中老臣 —— 那里面雖沒提蕭虎,卻處處透著 “以守代攻” 的智慧,是給理宗的 “無聲諫言”。

    暮色降臨時,他望著窗外的史府牌坊,忽然明白父親為何說 “亂世求存,不爭為爭”。此刻的沉默,就是最鋒利的武器。

    李忠抵達盱眙時,棉衣已凍成硬塊。張誠在公估處的密室里接過竹杖,旋開瓷瓶,見密信上只有 “保我全家,互市續” 七個字,墨跡里還沾著史宅之的淚痕。“史公子放心,蕭將軍自有安排。” 張誠寫了封回函,用蠟封在瓷瓶夾層,“帶回臨安,交史公子親啟。”

    他立刻快馬將史宅之的信送往虎首堡,附了張紙條“徐黨勢大,理宗搖擺,若不施壓,互市恐危。” 公估處的賬房先生見他神色凝重,低聲問“張大人,要不暫停今日交易?” 張誠搖頭“照常開市,越亂越要穩 —— 讓南北商人都看看,盱眙還是原來的盱眙。”

    蕭虎在虎首堡收到密信時,正與周顯查看新造的水師戰船。“史彌遠這兒子,倒比我想的沉得住氣。” 他將信遞給周顯,嘴角勾起冷笑,“徐黨想廢約,理宗想親政,趙葵怕打仗,這三方的心思,正好能被咱們利用。”

    周顯不解“將軍打算如何?” “給趙葵送份‘大禮’。” 蕭虎提筆寫了封短信,“告訴他,帖木兒的騎兵是‘冬訓’,絕無南侵之意,還可低價賣他五十匹戰馬,助他穩固防線。” 他又對親信道,“讓阿古拉在北岸多插些旗幟,看著熱鬧,實則按兵不動 —— 要的就是這‘引而不發’的架勢。”

    周顯恍然大悟“將軍是想讓趙葵覺得北境‘可控’,讓他去勸理宗保互市?” 蕭虎點頭“趙葵是武將,說話比文臣管用。再說,他的軍餉靠互市稅銀,比誰都怕打仗。” 帳外的風卷著雪粒打在船板上,像在為這場無聲的布局伴奏。

    七日後,臨安的朝堂終于有了定論。理宗下旨“史彌遠雖有私交,然輔政有功,免予追究;史宅之居家思過,不得干預政事;淮河互市照常,著張誠、趙葵共同監管。” 這道旨意打了徐黨的臉,卻保住了南宋的安穩,更像是史彌遠生前布下的最後一步棋。

    徐黨雖怒,卻拿不出實據,只能眼睜睜看著互市繼續。趙葵收到蕭虎的 “冬訓” 信和戰馬,立刻上奏“北境暫無異動,互市可保江淮無虞。” 史宅之拆開張誠帶回的回函,見蕭虎只寫了 “半年內無憂”,知道這是父親用十年互市換來的喘息 —— 夠了,半年時間,足夠他安排好家人的退路。

    盱眙的公估處又熱鬧起來,宋商的茶葉與蒙古的皮毛在天平上稱量,張誠看著賬本上的 “共同監管” 四字,忽然覺得史彌遠和蕭虎就像這天平的兩端,一個在南,一個在北,用各自的算計,撐起了淮河上的片刻安寧。

    暮色中的淮河,水面映著兩岸的燈火,分不清哪是南朝的光,哪是北境的亮。這場權力真空,終究在各方的妥協中暫告結束,可所有人都知道,只要和林的風還在吹,臨安的雨還在下,這平衡隨時會被打破 —— 而下一次,或許就沒有史彌遠這樣的棋手,能穩住這盤棋了。

    喜歡巴圖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巴圖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巴圖虎》,方便以後閱讀巴圖虎第835章 權力真空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巴圖虎第835章 權力真空並對巴圖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