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7 章︰正教風波至元四十一年?基輔大教堂)
晨禱的鐘聲剛落,教堂內彌漫著松脂燻香,西里爾主教正用拉丁語誦讀《詩篇》,信徒們垂首合十。突然,西蒙教士推開前排信徒,大步沖上聖壇,手中高舉卷成筒的蒙文譯本,羊皮紙邊緣因用力而微微顫抖。“停!” 他聲如洪鐘,打斷誦經,將譯本狠狠摔在鎏金聖壇前,羊皮紙散落一地,其中幾頁飄到燭火旁,被彼得眼疾手快地搶開。“‘上帝’怎可譯為‘騰格里’?” 西蒙指著散落的譯頁,銀質十字架在胸前劇烈晃動,“蒙古人的長生天是草原的神只,豈能與創世主等同!西里爾主教縱容這般褻瀆,是要將聖彼得的教堂變成異教祭壇!”
前排的老婦人瑪莎嚇得捂住心口,年輕教士伊萬漲紅了臉反駁︰“多瑙河的牧民連斯拉夫語都不懂,不譯成蒙文,他們如何听得懂福音?”“寧可不傳福音,也不可篡改聖言!” 西蒙厲聲駁斥,袍袖掃過聖壇上的燭台,幾滴蠟油濺在聖經上。爭執如野火蔓延,信徒們分成兩派︰舊貴族家臣紛紛附和西蒙,城郊來的牧民卻低聲議論 “能听懂總比听不懂好”。混亂中,有人撞倒了募捐箱,銅幣滾落的叮當聲與爭吵聲混在一起,連教堂外賣聖水的小販都探頭張望︰“今天的經聲怎麼變吵架了?”
子夜的教堂密室,僅點一盞油燈,燈影在石牆上搖曳,照出西蒙與三名心腹教士的臉。桌上的狼皮箭囊欽察部落的信物)敞開著,露出三支帶倒鉤的狼牙箭。西蒙用骨戒輕叩桌面︰“欽察的脫脫木兒汗已在多瑙河北岸集結五千騎兵,只要我們按約定打開教堂後門,他們三日內就能破城。” 他從懷中掏出一卷羊皮地圖,油燈下可見密密麻麻的標注,“教堂衛隊換崗在丑時,軍械庫的鑰匙由老約翰掌管,他是咱們的人。”
教士格里高利低聲︰“主教府的糧倉在東廂房地下,要不要燒了斷官軍糧道?” 西蒙搖頭︰“留著!獻城後用糧倉犒勞部落兵,更能顯我們的誠意。” 他命人取來《聖經》,用小刀沿書脊劃開,挖空中間二十頁,將地圖卷成細筒塞進去,再用蜂蠟封好切口,“明早由你送往城郊破廟,交給欽察密使,記住,只認狼牙符不認人。” 彼得假裝整理經卷,縮在陰影里,見地圖上紅筆圈出的虎首堡糧道,後背瞬間被冷汗浸透,手指死死攥住衣角才沒發出聲響。
西里爾望著窗外飄落的雪花,眉頭緊鎖 —— 西蒙近日常借故查看教堂的防御工事,上周還盤問守衛 “虎首堡的援軍多久能到”,種種反常讓他不安。他召來彼得,將一枚刻著十字架的銀戒指推過去︰“這是教堂密探的信物,你帶兩個人盯緊西蒙,他見了誰、說了什麼,都要記下來,別讓他察覺。” 彼得接過戒指,冰涼的金屬觸感讓他心頭一緊︰“需不需要搜他的住處?” 西里爾搖頭︰“沒有實證會打草驚蛇,先摸清他的同黨。”
接下來三日,彼得每日以 “請教譯經難點” 為由跟隨西蒙,清晨幫他整理法衣時,留意到他靴底沾著新鮮的馬糞教堂內禁騎馬);傍晚 “偶遇” 他從城郊回來,聞到他袍角有松脂味破廟周圍多松樹)。最關鍵的發現是在昨夜︰彼得潛伏在西蒙住所窗外,凍得手指發麻,卻听清了他與欽察密使的對話 ——“獻城後要保證教堂免稅”“部落兵不會傷害順從的教士”。他用炭筆將關鍵信息記在樺樹皮上,連密使給的狼牙符上面刻著部落圖騰)都畫了下來,清晨交給西里爾時,紙張因緊張而微微發皺。
亥時的虎首堡,譙樓鼓聲剛過,巡邏兵的甲葉摩擦聲在寂靜中格外清晰。西里爾的馬車停在堡門前,侍衛見他手持瓖金十字架緊急情況下的通行信物),立刻通報。中軍帳內,蕭虎正對著多瑙河防務圖沉思,見西里爾進來,注意到他法衣領口沾著雪粒,手指因寒冷而發紅。“主教深夜到訪,必是急事。” 蕭虎示意侍從倒熱茶,西里爾卻直接從袖中取出密信,火漆印上的十字架紋章清晰可見。
展開信紙,彼得的記錄密密麻麻︰“西蒙與欽察密使約定丑時舉火為號,教堂衛隊三百人中,有五十人是舊貴族家臣……” 蕭虎的手指停在 “糧倉地圖” 四字上,抬頭問︰“教堂衛隊的統領是誰?”“是西蒙的心腹老約翰,” 西里爾聲音發顫,“若硬捕,恐引發兵變,他們手里有二十副弩機。” 帳外風雪驟起,蕭虎沉吟片刻︰“明日晨禱,你如常主持,我讓帖木兒帶五十人扮成信徒混入,見信號動手。” 他取來虎符令牌︰“以你講經時說三次‘忠誠’為號,兵卒便行動。” 西里爾握緊令牌,掌心的汗幾乎要浸濕木頭紋路。
晨禱的鐘聲再次響起,教堂內擠滿了人,比往日更多 —— 不少人是來看熱鬧的。帖木兒與五十名兵卒穿著灰布教士袍,分散在信徒中,腰間的短刀被聖經擋住,只有眼神警惕地掃視四周。西里爾站在聖壇前,聲音平靜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當講到 “忠誠乃信徒之責” 第三次時,他悄悄抬手按了按胸前的十字架。
信號一出,帖木兒猛地擲出虎符令牌,令牌撞在聖壇的銅鈴上,發出清脆響聲。兵卒們瞬間從聖經下抽出短刀,如潮水般涌向西蒙及其黨羽。“拿下叛逆!” 帖木兒的吼聲蓋過驚呼聲,兩名兵卒迅速堵住側門,防止衛隊增援。西蒙正要呼喊,彼得已帶人按住他的肩膀,他掙扎著踢翻燭台,火光照亮他驚恐的臉︰“你們敢在教堂動粗!” 格里高利試圖去摸腰間的匕首,卻被早有準備的兵卒反剪雙手,鐐銬鎖住的聲音在寂靜的教堂內格外刺耳。
搜查西蒙住所時,兵卒從《聖經》夾層搜出地圖,圖上紅筆圈出的虎首堡糧道清晰可見;從床板下翻出的密信上,欽察首領的狼牙印鑒赫然在目。當這些證據被擺在信徒面前時,連最支持西蒙的貴族家臣都啞口無言。老婦人瑪莎劃著十字︰“上帝啊,他竟把教堂當叛賊窩!” 混亂中,帖木兒命人 “只抓主謀,其他人原地不動”,兵卒們訓練有素,沒有踫翻任何聖物,連募捐箱都小心地扶了起來。
教堂廣場上,臨時搭起的審判台鋪著白布,西蒙及其三十名黨羽被押上台,鐐銬在陽光下閃著冷光。彼得站在台上,展開記錄簿,用蒙漢俄三語宣讀︰“西蒙于三月初七夜會見欽察密使,承諾獻城後廢除譯經院,恢復貴族免稅權……” 他舉起從西蒙懷中搜出的狼牙符︰“此為通敵信物,符上刻有欽察部落的狼圖騰。”
最震撼的是那卷地圖,被兵卒展開掛在十字架上,紅筆標注的 “守衛換崗時間”“軍械庫位置” 一目了然。欽察密使昨夜已被擒獲)被押上台對質,他指著西蒙︰“就是他說教堂糧倉可作內應標記,還教我們如何避開烽燧。” 證據確鑿,西蒙的臉從漲紅變成慘白,嘴唇哆嗦著說不出話。台下的信徒們憤怒了,有人撿起石子要扔,被帖木兒的兵卒攔住 —— 蕭虎早有命令,“讓審判顯公正,而非泄私憤”。舊貴族們縮在人群後,不敢出聲,生怕被牽連。
西里爾在教堂會議廳主持宗教審判,十二名資深教士圍坐成圈,西蒙被押在中央。按東正教規,“通敵叛教者” 當革除教職,終身監禁;“協從者” 鞭笞後需公開懺悔。西里爾看著昔日同僚,聲音沉痛︰“西蒙,你曾是最虔誠的教士,為何走到這一步?” 西蒙梗著脖子︰“我是為守護正教!” 彼得忍不住反駁︰“勾結外敵,縱兵屠城,這也叫守護?”
最終判決宣讀︰西蒙革除教職,囚于教堂地牢地牢深三丈,只留小窗透氣);格里高利等三名核心黨羽鞭笞四十,逐出基輔,永不得入教堂;其余二十六人經主教擔保,需在彼得監督下每日誦經四小時,持續三月,期間不得參與教務。審判結束後,西里爾命人取來西蒙篡改的譯本,在聖壇前當眾燒毀,火焰吞噬羊皮紙的聲音,像嘆息回蕩在教堂內。他對信徒們說︰“雜草已除,麥田需重新耕耘,從今往後,教義解釋權歸主教府,任何人不得私議生亂。”
譯經院的大門重新打開,門口貼著重寫的《譯經規範》,用三語書寫。西里爾親自主持重啟儀式,焚香禱告後,對譯員們說︰“‘上帝’保留拉丁語原詞‘deus’,旁注蒙文‘至高者’、漢文‘上主’,不得再用‘騰格里’;‘三位一體’只譯‘聖父、聖子、聖靈’,不加任何類比注釋。” 他請來從羅馬教廷來的主教安東尼恰好路過基輔)共同審定,確保教義正統。
周顯作為官府代表列席,建議在譯本序言注明︰“譯本僅供理解之便,正統教義以拉丁文原版為準,如有歧義,以主教府解釋為尊。” 譯經院新增 “三審制”︰初稿完成後,先由三名譯員互校;再交教士團審議,需半數以上同意;最終由主教簽字蓋章方可流傳。彼得負責蒙文校對,他在頁邊空白處標注 “此詞直譯,無對應蒙語”,確保不曲解原意。修訂後的譯本,每冊末頁都蓋著 “正教審定” 的朱紅印鑒,邊角還燙有十字架暗紋,以示莊重。
教堂聖器室,燭光映照著聖像與兵器蕭虎帶來的護衛兵器),顯得格外肅穆。蕭虎與西里爾在盟約上簽字,盟約用羊皮紙書寫,分蒙漢俄三語版本,共十條︰官府每年撥銀五十兩修繕教堂,教堂需將所有教士名冊報官府備案;戰時教堂可作避難所,但需配合傳遞軍情;雙方每月初一會晤,解決教務與民政沖突。
蕭虎贈西里爾的鎏金聖像,底座刻著三語 “和睦”,聖像衣紋用金絲勾勒,是漢地工匠仿拜佔庭風格打造;西里爾回贈的 “聖喬治遺骨匣”,用紫檀木制作,瓖著十二顆小珍珠象征十二使徒),據稱內含聖喬治的指骨,“可佑城防穩固”。盟約一式兩份,蕭虎的那份被存入虎首堡的石質檔案庫,與稅冊、軍律同存;西里爾的那份鎖在教堂金櫃,與聖物一起供奉。彼得在《教堂日志》上寫道︰“今日之約,如磐石立基,教俗相安,方有基輔安寧。”
緝捕西蒙後的七日,西里爾每日舉行 “贖罪彌撒”,用三語講解 “忠誠與叛逆” 的教義。第一日只有百余人參加,到第七日已增至千人,連市集上的商販都帶著貨物來听,听完再開張。面包匠安德烈說︰“主教大義滅親,是真為教堂好,不像西蒙勾結外人。” 舊貴族雖心有不滿,但因西蒙通敵證據確鑿,只能私下抱怨,不敢公開反對。
譯經院重新開工後,彼得負責蒙文校對,他對前來巡查的周顯感慨︰“以前只知譯經要識字,現在才知還要識人心。” 周顯看著新譯本上的 “三語對照” 和 “正統注釋”,點頭道︰“文字無錯,人心才無錯。” 蕭虎在軍帳翻閱西蒙案的卷宗,在密信旁批注︰“宗教之事,需防借信仰謀私,教俗相制,方得長久。” 教堂的鐘聲再次規律響起,經聲平和,市集上的議論也從 “上帝與騰格里” 變成了 “今年的羊毛價”,基輔的晨光里,似乎又恢復了往日的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