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圖虎

第729章 軍事推演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青燈輕劍斬黃泉 本章︰第729章 軍事推演

    729 章︰軍事推演至元三十七年冬?白虎城軍帳)

    至元三十七年冬,白虎城軍帳的燭火徹夜未熄,脫脫手持羊皮地圖,指尖劃過貝加爾湖北岸的標記︰“黑鬃部落近月頻繁襲擾邊境,需摸清其虛實。” 他命斥候隊長趙勇率十人小隊潛入敵境,臨行前授 “三探之法”︰“探戶數估算兵力)、探畜群判斷補給)、探兵器觀甲冑弓箭質量),遇俘虜帶回活口。”

    趙勇帶隊員著貂皮偽裝成獵戶,在黑鬃部落營地外圍潛伏三日,用 “計數法” 估算︰“帳篷約五十頂,按每帳五人計,兵力二百五十人;牛羊約千頭,糧草可支三月;箭簇多為骨制,鐵箭不足三成。” 俘虜的審訊在軍帳側室進行,由通蒙古語的文吏張謙主審,用 “緩急交替” 法︰先問日常瑣事松懈其戒心,再突問核心軍情,俘虜最終供認︰“首領禿魯計劃正月雪夜襲擾商路。”

    脫脫將情報匯總成《敵情冊》,分 “兵力、補給、戰術” 三欄,每欄附手繪插圖敵營布局、兵器樣式),冊尾批注︰“敵雖勇但裝備弱,善雪地機動卻缺統籌,可設伏破之。” 這份詳盡的情報為後續推演奠定基礎。

    軍帳內,拔都指著《敵情冊》分析︰“黑鬃部落屬‘分散型編制’,五十帳各有百戶統領,無統一指揮,遇襲易潰散但聚快。” 他命人取來俘虜的骨箭與鐵刀,刀刃僅三寸長,且無淬火痕跡︰“鐵料匱乏,兵器多為自制,甲冑多是皮制,防護力弱于我軍鐵甲三成。”

    脫脫補充︰“其優勢在雪地騎兵,每人配雙馬換乘保持機動),擅長‘游擊襲擾’—— 搶了就跑,不戀戰。” 他讓親兵演示敵騎戰術︰“模擬敵騎從兩翼包抄,間距三丈,箭射前方五十步,沖擊力有限但射程靈活。” 為量化評估,軍帳掛起 “戰力對比表”︰我軍鐵甲兵百人可抵敵二百人,馴虎隊十只可沖散敵騎百人,弓弩射程比敵遠三十步。

    拔都之子帖木兒年二十,初參軍務)問︰“若敵據險死守怎麼辦?” 脫脫指向地圖︰“黑鬃部落無固定城寨,多居臨時帳篷,守不住險地,只需斷其退路即可。” 這番研判既知己又知彼,為戰術設計提供依據。

    戰術推演的核心是 “馴虎襲擾 + 步騎合圍”。脫脫在沙盤上擺置兵模︰“選青石峽為伏擊點谷長三里,兩側山緩可藏兵),北口設‘虛營’露少量糧草引敵入),南口設‘鐵閘’用松木與鐵鏈封谷),兩側山腰藏伏兵。”

    馴虎隊的角色是 “破陣先鋒”,巴圖帶著馴虎師演示︰“虎群從東側山腰突襲,先撲敵前隊打亂陣型),再繞至側後斷退路),听哨音行動 —— 短哨前進,長哨停駐,三短一長回營。” 步軍由趙勇統領,持 “長柄刀 + 盾牌” 列陣谷中︰“待虎群沖亂敵陣,步軍推進壓縮空間,弓弩手在山腰拋射火箭燃敵帳篷)。”

    為防虎群失控,脫脫制定 “雙保險”︰每只虎配馴虎師持特制鐵鉤,遇亂可制伏),谷中設 “隔離溝”寬五尺,深三尺,防虎誤沖己陣)。帖木兒質疑︰“雪地反光,虎群易被早發現?” 巴圖笑答︰“可在虎身覆白氈偽裝,距敵百步再撤氈,出其不意。”

    沙盤推演細化到 “時辰節點”︰寅時凌晨三點)伏兵到位,卯時五點)虛營設好,辰時七點)敵入谷,辰時一刻虎群突襲,辰時二刻步軍推進,辰時三刻封谷合圍,巳時九點)結束戰斗。脫脫強調︰“各環節需‘信號聯動’—— 山腰舉紅燈示敵入谷,吹角三聲示虎群出擊,鳴鑼示合圍。”

    步軍分三層︰前層盾牌手防敵箭),中層長柄刀手砍馬腿),後層短刀手清殘敵);騎兵埋伏南口兩側,待敵潰逃時追擊,每人配 “套馬索”纏住敵騎馬腿);弓弩手分兩撥,先射敵騎手,再射馬腹馬倒則人墜)。帖木兒在旁記錄︰“需預留‘應急通道’,萬一伏擊不成,可從西側山腰撤離。”

    推演中模擬突發情況︰若虎群怯戰怎麼辦?巴圖保證︰“選五只久經戰陣的‘老虎’帶隊,幼虎跟其後,必能沖鋒。” 若敵識破伏擊繞道?脫脫早有預案︰“派游騎誘敵,沿預設路線驅入谷中。” 這套協同流程環環相扣,將風險降到最低。

    後勤保障的關鍵是 “凍干糧”。軍廚老王帶著伙夫們研發三種便攜食品︰“凍肉干”羊肉煮熟後切片,在零下二十度環境凍干,裝布袋,每袋五片,夠一人一日量)、“青稞餅”青稞面摻羊油,烤至堅硬,耐儲存,配熱水可泡軟)、“熱湯塊”羊肉湯濃縮成塊,曬干後裝陶罐,遇水即溶)。

    脫脫檢查凍干糧耐儲性︰“將餅與肉干置于雪地三日,取出仍堅硬無霉,合格。” 攜帶設計注重 “輕量化”︰每個士兵背囊分三層,上層放餅防壓碎),中層放肉干,下層放熱湯塊與打火石,總重不超十斤。為防結冰,囊內墊羊毛氈,食品袋口用麻繩扎緊,再涂蜂蠟防水。

    老王還發明 “加熱法”︰“用錫制小鍋,裝雪加熱化水,先煮熱湯塊,再泡餅,湯熱餅軟,寒天能喝熱湯暖身。” 帖木兒試吃後贊道︰“比尋常干糧抗餓,熱湯喝著渾身有勁。” 這套後勤方案確保士兵在極寒中保持戰力。

    軍器坊李鐵牛帶著工匠改良御寒裝備,重點是 “寒甲三件套”︰“暖甲襯”羊毛與駝毛混紡,貼身穿,保暖不板結)、“防雪披”雙層油布縫制,罩在甲外,雪落即滑不堆積)、“護耳盔”頭盔兩側加皮制護耳,可翻折,防風雪灌耳)。

    甲冑關節處原用皮繩連接,低溫易脆斷,現改用 “鹿筋繩”經油浸處理,柔韌性好),並加 “潤滑脂”羊脂混合蜂蠟,涂于甲葉連接處,防凍結卡殼)。李鐵牛演示︰“甲冑在零下三十度凍三時辰,仍能靈活屈伸,揮刀刺槍不受阻。” 士兵靴底加 “防滑釘”鐵制,每靴八釘,呈梅花狀,雪地行走不打滑)。

    裝備分發實行 “個人負責制”︰士兵需每日檢查裝備,護耳盔、防滑靴有損壞立即報修,軍器坊備有 “應急備件箱”,確保損壞當日能修。帖木兒試穿全套裝備行軍三里,額頭微汗︰“保暖又輕便,比舊甲強多了。”

    白虎城軍帳的沙盤按 “一尺合一里” 比例制作,用松木框圍邊,內填 “分層土”︰底層沙土夯實),中層黏土塑形),表層撒白鹽模擬雪地,貝加爾湖用藍布鋪就,湖心島、青石峽等關鍵地形用石膏塑形,高度按比例縮小。

    脫脫親自校準地形︰“青石峽兩側山高需降半寸,谷寬加一寸,否則兵模擺不下;湖岸線需沿實際走勢彎曲,不可筆直。” 沙盤上插不同顏色木牌︰紅牌標我軍布防,黑牌標敵軍動向,藍牌標水源與退路,牌上用漢蒙雙語標注地名與距離。

    為模擬冰面,沙盤湖區鋪薄冰取自貝加爾湖,保持低溫不化),冰面刻細痕模擬冰裂︰“敵軍若從冰面追擊,此處易打滑,可設絆馬索。” 帖木兒用細桿撥動兵模推演︰“若敵從湖東繞,需調馴虎隊至東岸攔截。” 沙盤成為戰術推演的 “戰場縮影”,每個細節都關乎勝負。

    推演設置 “伏擊成功”“伏擊遇挫”“敵反包圍” 三種場景。在 “伏擊遇挫” 場景中,帖木兒模擬敵識破計謀後反撲︰“敵騎從谷口撤退,轉而攻我虛營,怎麼辦?” 脫脫立即調整︰“馴虎隊改攻敵側後,步軍固守虛營,騎兵從南口回援,形成反包圍。”

    “冰面追擊” 場景更復雜︰敵潰逃至湖冰面,我軍追擊需防冰裂。趙勇提議︰“派前哨探冰厚用冰錐測試),騎兵沿冰面邊緣行進,保持間距,遇冰裂立即改走陸路。” 脫脫補充︰“備‘破冰梯’長三丈,寬五尺,鋪木板,可跨冰裂),確保追擊不斷。”

    每場推演後都召開評議會,將領們提改進建議︰“虛營糧草可少放,多設假人,更顯逼真;馴虎隊出擊時間需再早一刻,趁敵未列陣。” 經過十次演練,戰術方案愈發完善,連初參軍務的帖木兒也能提出可行建議。

    拔都在軍帳召開將領會議,正式任命脫脫為主帥,總攬軍事調度︰“脫脫隨我守北境五年,知地形、通戰術,此次推演謀劃周密,當為主帥。” 脫脫起身行禮︰“必不負信任,定保邊境無虞。”

    拔都特意提拔帖木兒為 “先鋒佐領”︰“帶五十騎為前哨,負責誘敵入伏,這是歷練你的機會。” 帖木兒雖年輕卻沉穩︰“請父帥與脫帥放心,前哨定按預案行事,每日申時回報敵情。” 拔都贈他 “狼牙符”可調動沿途驛站)︰“持此符可征用糧草馬匹,遇事可自行決斷,不必事事請示。”

    指揮體系分三級︰脫脫居中調度,拔都坐鎮白虎城策應,帖木兒率前哨機動,各級將領持 “調兵牌”銅制,刻虎紋,分正負牌,合牌方可調兵)。脫脫與帖木兒交接時細囑︰“誘敵時需‘露而不真’,示弱但不露怯,讓敵覺得有機可乘。”

    三日後的推演總結會上,脫脫宣讀《戰術總案》,分 “敵情、戰術、後勤、指揮” 四卷,每卷附執行細則︰伏擊時間定在正月十五敵可能趁節慶松懈),兵力配置為鐵甲兵三百、馴虎十只、弓弩手二百、騎兵一百,糧草備足十日,信號系統分視覺旗語)、听覺號角)、煙火夜間)三類。

    拔都在案尾加蓋 “白虎城帥印”,命人抄寫十份,分送各將領與部落首領,強調︰“預案不是死文,需靈活應變,但核心原則不變 —— 以虎破陣,以騎斷退,以步合圍。” 帖木兒主動請纓︰“願立軍令狀,若誘敵失敗,甘受軍法。” 脫脫擺手︰“軍令狀不必立,用心行事即可,北境安危,系于你我。”

    軍帳外雪落無聲,帳內燭火通明,沙盤上的兵模與虎模靜靜排列,仿佛已在演繹一場雪地伏擊的勝利。這場歷時半月的軍事推演,將智慧與勇氣熔鑄成守護邊疆的鐵壁,在至元三十七年的寒冬里,為白虎城築牢了安全的屏障。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巴圖虎》,方便以後閱讀巴圖虎第729章 軍事推演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巴圖虎第729章 軍事推演並對巴圖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