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圖虎

第681章 盟誓籌備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青燈輕劍斬黃泉 本章︰第681章 盟誓籌備

    681 章︰盟誓籌備至元二十九年春?斡耳朵祭天壇)

    祭天壇的青石板縫里凝著殘雪,檐角的冰稜在晨光中滴著水,叮咚聲敲打著壇下的青石。蕭虎的甲士們正按蒙古 “九禮淨壇” 古俗忙碌︰三人一組用羊脂擦拭三足銅鼎,指腹反復摩挲鼎耳的蟠螭紋,直到銅色發亮 —— 這鼎是成吉思汗時期傳下的禮器,凡部族盟誓必用,需提前三日以柏香、檀香、乳香交替燻香,“每炷香燃盡需翻面,” 掌禮官帖木兒捧著《盟誓禮典》叮囑,“讓香氣滲進銅紋,鬼神才會認此壇為證。”

    鼎腹內側刻著模糊的蒙古文,記錄著歷代盟誓的年份,甲士用軟布蘸著溫酒擦拭,將積灰的字跡顯出︰“憲宗三年,蒙哥與拔都盟于此”“至元元年,忽必烈與阿里不哥誓于此”。蕭虎站在壇邊,望著甲士們將鼎底的炭火盆點燃,乳香青煙順著鼎口盤旋而上,與晨霧交融,“這鼎見過太多盟約,” 他對耶律鑄道,“也見過太多背盟者,” 語氣里藏著對盟誓真偽的審慎。

    耶律鑄捧著剛鞣制的陰山羊皮走來,羊皮在炭火邊烘得微暖,既柔韌又平整 —— 這是漠北書寫盟書的上佳材質,需用秋羊的皮,經十二道工序去毛鞣制。狼毫筆蘸著河西朱砂懸在紙面,筆尖離皮寸許,他卻遲遲未落︰“‘攻守互助’四字需寫得重些,” 指尖點在羊皮空白處,“拔都最在意‘助’字,” 而 “戰利品三七分” 需寫得輕淡,“羅斯草原的皮毛、谷物歸拔都七成,” 漢地支援的糧草算我方投入,“需添‘非戰時不抽分’,” 留足日後解釋的余地。

    書吏在旁鋪開《歷代盟約匯編》,里面夾著至元初年忽必烈與察合台部的盟書原件,條款措辭講究︰“凡用‘當’‘必’等字需慎,” 耶律鑄比對舊文,“改用‘宜’‘可’更活絡。” 蕭虎接過羊皮細看,指腹撫過未干的朱砂︰“還要加‘若遇天災,抽分減半’,” 去年漠北大旱,拔都部曾因糧草不足侵擾商路,這是防患未然的算計。掌禮官將盟書暫存檀木匣,匣內鋪著防潮的駝毛氈,“需避光存放,” 朱砂見光易褪色 —— 這是文書保存的鐵律。

    壇側的臨時工坊里,叮當聲此起彼伏。周顯正盯著工匠鍛造虎首骨朵,這柄盟約信物用黑檀木為柄,長三尺三寸合漠北 “成年男子一臂之長” 的吉數),首端鑌鐵鑄虎首,虎口餃三顆狼牙取自阿爾泰山雪狼,每顆牙需浸過酥油防腐)。“鑌鐵需經十二次淬火,” 周顯用鐵鉗翻動虎首坯,“第七次淬水要用克魯倫河的活水,” 水涼且冽,能讓鐵紋更密,敲擊時聲如洪鐘。

    工匠正用鏨刀在虎首額間刻 “西征無敵” 四字,每筆深二分,寬三分,刻完後需嵌入赤銅絲 —— 這是西域傳來的 “錯金” 工藝,銅絲需先捶打成薄片,再剪成細條,“嵌入後要用木槌輕敲,” 周顯示範,“讓銅絲與鐵紋嚴合,” 既防脫落,又顯華貴。他拿起骨朵掂量︰“重七斤三兩,” 拔都身高八尺,臂力過人,這重量恰好順手,“既要有禮器的威嚴,” 又不能像兵器般鋒利,虎口的狼牙需磨去尖鋒,“免得誤傷,” 這是信物的分寸。

    帖木兒千戶捧著的狼血容器是犛牛皮縫制的,袋口用銅箍扎緊,血色暗紅 —— 這是三日前獵的雪狼血,按古俗需用鹽腌制,“每斤血摻三錢鹽,” 他對蕭虎解釋,“能保鮮十日,” 若血質變黑則盟誓無效。甲士將血袋懸在壇邊的陰涼處,離地三尺,既防雪水浸泡,又避陽光直射,“盟誓時需倒入青銅酒壇,” 與馬奶酒按 “血一酒三” 比例調和,“飲此酒則天地鬼神共鑒,” 背盟者會遭 “斷骨之疾”,這是草原流傳千年的詛咒。

    帖木兒掀開血袋一角,用銀簪蘸血滴在白紙上,血暈邊緣整齊,無發黑跡象︰“雪狼血最烈,” 比羊血、馬血更顯誠意,拔都部以狼為圖騰,見此血必動容。蕭虎命人將酒壇備好,壇身刻 “日月同輝” 紋,這是漢蒙合璧的圖案,“酒需用陳釀馬奶酒,” 窖藏三年以上,“血腥味才不沖,” 他記得去年與術赤部盟誓,因用新酒調血,腥味太重,好些人飲後反胃。

    拔都的使者昨日已抵斡耳朵,十匹河西駿馬列在壇下待命,馬鬃系著三尺紅綢,隨風飄動 —— 這是草原 “十馬為聘” 的同盟禮俗,馬需是三歲口的騸馬,無雜毛,四蹄踏雪蹄色純白)。蕭虎派耶律鑄去查驗馬匹,“看馬齒磨損度,” 耶律鑄掰開馬嘴,“三歲馬齒如新月,” 若有老馬充數,便是誠意不足。使者是拔都的堂弟別兒哥,身著錦袍,腰佩金帶,見蕭虎便行 “半跪禮”草原對平級盟友的禮節)︰“我兄說,” 他遞上拔都的親筆信,“蕭公若應盟,西征時願為前部。”

    別兒哥的隨從捧著禮物︰五張白狐皮、十斤琥珀、兩柄波斯彎刀,按 “輕禮重情” 的規矩,貴重卻不張揚。蕭虎請使者觀禮虎首骨朵,別兒哥撫摸虎首錯金紋路,眼中閃過驚嘆︰“我兄見此信物,必知蕭公真心,” 他主動提出查看盟書條款,對 “非戰時不抽分” 無異議,卻在 “糧草支援” 處停頓︰“需注明‘漢地糧草每年不超五千石’,” 怕蕭虎以此拿捏。蕭虎笑答︰“可添‘按需調撥’,” 既應了他的要求,又留了活口。

    蕭虎望著祭天壇頂的日月旗,昨夜完顏雪的提醒猶在耳畔︰“乃馬真後在拔都軍中安了眼線,” 她塞給他一張小紙條,畫著三個交叉的狼頭暗指三個眼線),“盟誓細節若泄露,她必會從中作梗。” 他當即召來那拉珠爾︰“壇周設三重崗哨,” 內圈三丈禁帶兵刃,由虎衛營甲士值守,認腰牌不認人;中圈十丈禁喧嘩,術赤系千戶帶兵巡邏;外圈三十丈設暗哨,用 “狼嚎三聲” 為暗號,遇可疑人立即扣押。

    甲士們在壇周埋下銅鈴線,細線離地半尺,一端連鈴,一端系在木樁上,“若有人靠近,” 那拉珠爾演示,“線動鈴響,” 比人眼更靈。蕭虎特別叮囑︰“拔都使者的隨從需登記造冊,” 每人的體貌特征、隨身物品都要記錄,“禁止攜帶紙筆入壇,” 防偷記盟書條款。壇側的議事帳用厚氈簾遮擋,帳內鋪著隔音的羊毛氈,“草擬盟書時需屏退左右,” 耶律鑄補充,這是防隔牆有耳的老規矩。

    壇下的術赤系千戶們按爵位高低列陣,帖木兒千戶居首他是術赤長孫,爵最高),身後依次是十五位千戶,每人按 “左三右四” 的方位站立 —— 左為漢地方向,右為草原方向,暗合 “漢蒙相助” 之意。掌禮官分發盟誓禮服︰蒙古式錦袍左襟繡火紋,右襟繡水紋),腰束玉帶,按爵級分玉質親王用白玉,千戶用青玉),“袍角需拖地三寸,” 帖木兒整理著衣擺,“這是對天地鬼神的敬意。”

    排班需按 “親疏遠近” 微調︰與拔都交好的千戶靠前,與乃馬真後有舊的千戶靠後,蕭虎暗中觀察,發現三位千戶眼神閃爍,與完顏雪紙條上的 “狼頭數” 暗合。他不動聲色地命帖木兒︰“讓那三位千戶負責壇外巡邏,” 遠離核心儀式,“盟誓時需高聲復述誓詞,” 觀其言行是否有異。禮官在《排班冊》上記錄每位千戶的位置,日後若有變故,可按冊追查 —— 這是防內鬼的暗招。

    壇上的香案已備好,三足銅爐里插著三炷柏枝香取 “天地人” 三才之意),燭台擺著兩根牛油燭,長一尺二寸合 “十二時辰不息” 的吉數)。掌禮官檢查香燭燃速︰“柏枝香需燃一炷香時辰約兩刻鐘),” 牛油燭需燃三炷香時辰,“盟誓全過程不能斷火,” 去年與窩闊台部盟誓時燭火被風吹滅,被視為 “不祥之兆”,後來果然盟約破裂。

    香燭的備制有講究︰柏枝需采自陰山南坡向陽處木質更香濃),檀香需是西域貢品比本地香更持久),牛油燭需摻少許蜂蠟防流淚)。甲士們捧著備用香燭候在壇側,每炷香長三寸,與主香等粗,“換香時需從側面插入,” 掌禮官示範,“不能吹滅主火,” 用備用香引燃,這是 “香火相傳” 的寓意。蕭虎望著裊裊青煙,想起中原盟誓用 “香火為證”,與草原 “血酒為證” 異曲同工,都是借天地之力約束人心。

    為確保盟誓順利,帖木兒組織禮官預演核心儀式。他扮演拔都,蕭虎扮演自己,兩人並肩立于壇上,掌禮官捧著酒壇內裝清水代血酒),按流程演示︰先祭天地灑酒三杯),再誦誓詞聲音需洪亮,讓壇下皆聞),最後交臂飲酒手臂交叉以示不分彼此)。“拔都慣用左手飲酒,” 帖木兒提醒,“交臂時你需伸右手,” 他示範姿勢,“這樣才順。”

    預演中發現兩處疏漏︰酒壇太重,掌禮官單手難持穩,需加木托;誓詞太長,誦完需一炷香,易冷場。耶律鑄當即修改誓詞,保留核心條款,刪減客套話;周顯連夜做了個紫檀木托,刻凹槽固定酒壇。蕭虎演練飲酒動作,發現馬奶酒與狼血調和後易沉底,“需邊飲邊晃壇,” 他對帖木兒道,“免得最後喝的全是血。” 這些細節雖小,卻關乎盟誓的莊重 —— 草原人信 “細節不敬,盟約不靈”。

    暮色降臨時,完顏雪提著食盒悄悄來到壇側,食盒里是給蕭虎的暖湯,湯碗下藏著一張新紙條︰“那三位巡邏千戶中,有兩人與乃馬真後的心腹帖卜騰格理暗語交接。” 蕭虎展開紙條,炭火光照下字跡清晰,他抬頭望向壇外,三位千戶正假意巡邏,眼神卻不時瞟向議事帳 —— 那里存著盟書草本。

    “需讓他們以為盟書已改,” 蕭虎對耶律鑄低語,當即命人在帳內故意打翻墨汁,污損草本一角,再讓書吏 “慌忙” 重抄,“新抄本上,” 他勾掉 “戰利品三七分”,改寫 “五五分”,故意讓巡邏千戶瞥見。完顏雪在遠處觀察,見千戶偷偷比劃 “五” 的手勢,嘴角露出一絲冷笑。蕭虎將真盟書藏入貼身錦囊,對周顯道︰“明日盟誓,虎首骨朵的狼牙里,” 他做了個 “藏紙條” 的手勢 —— 真正的盟約細節,需用密信傳遞。

    壇上的銅鼎仍在燻香,青煙繚繞中,虎首骨朵泛著冷光,狼血容器靜靜懸著。這場看似莊重的盟誓籌備,實則處處藏著試探與提防,正如漠北的春天,冰雪之下,早已暗流涌動。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巴圖虎》,方便以後閱讀巴圖虎第681章 盟誓籌備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巴圖虎第681章 盟誓籌備並對巴圖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