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到求堯的消息之後,帶著父母即將歸楚的憂慮心情,昭明第二天一早就來到了典客屬。
“孩子,你好點沒?”求堯今天竟然不在,偌大的典客屬只有吁糜冶在,他看見昭明來了,關切的問道。
“我已經完全好了,感謝典正關心,”昭明說,“典正,求堯前輩呢?”
“幫忙去了,”吁典正說,“廷尉府今天在清查什麼數據,我一個老頭子老眼昏花,幫不上什麼忙,因此在典客屬看門呢。”
啊?清查數據?昭明听了之後感到奇怪。
“你要不要也去幫忙?”典正問他。
“要,我馬上去。”昭明回答。
“去吧,知道廷尉府在哪里吧?”典正問道。
“知道,去過一次,”昭明說。
“好,快去吧。”典正說。
“吁先生,”昭明正要出門,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問題,于是問道,“咱們出行百越,是什麼時候出發啊。”
“就等你回來呢,”典正說,“你先去廷尉府干事,等忙完了把求堯叫過來一起商量。”
“好,”昭明答應道,然後離開典客屬,往廷尉府去了。
“昭兄,好久不見。”他在路上踫見了章邯。
“見過章兄,”昭明行禮,“章兄這是去哪里?”
“去廷尉府幫忙,”章邯說。
“巧了我也是,”昭明說,“奇怪了,到底是什麼工作,這麼難做嗎?為什麼借調了這麼多人?”
“我還覺得奇怪呢,”章邯說,“不過也好,不然我今天又得給齊妃送首飾去,我才不想見到那丫鬟呢。”
章兄啊,人家姑娘那是喜歡你,你怎麼這麼木頭呢?昭明心想。
“最近齊妃好像很受寵,”章邯無意間說了一句。
“你怎麼知道?”昭明問。
“因為賞賜多了,”章邯說,“大王的性格是這樣的,喜歡誰就賞誰東西。”
“這樣啊,”昭明點點頭,也不知道齊妃有沒有能如願懷上孩子,比起大王的寵愛,其實她更在乎的是這個。
“章兄,”昭明提醒章邯,“此宮闈秘事,咱們以後少和別人提起為好,免得傳出去,要遭罪的。”
“我知道,”章邯說,“和別人我不會瞎說的,你放心。”
“哈哈,那多謝章兄信任了。”昭明笑著說。
說話間,二人來到了廷尉府。
“昭明?”求堯看到了他們倆,“你好了?”
“是的,多謝前輩關心,”昭明給求堯行禮。
“沒事,”求堯說,“那典正有和你說咱們什麼時候出發嗎?”
“典正說等你回去商量。”昭明告訴求堯。
“來,過來,”求堯拉走了昭明,“這查典冊的活我實在干不下去了,眼楮都要看花了,挨個挨個點,要了老命了。咱們能早點走,就早一點,行不行?”
“好,都听前輩的,”昭明說。
“你們倆別說了,快干活,”一個廷尉丞見昭明和求堯一直聊天,于是點名道。
“是,”昭明和求堯對廷尉丞行禮,然後各自去清查典冊去了。
上一次來這里,還是見李斯和蔡止,昭明一邊查名單,一邊想。沒想到這次來這二位都不在了,還都是自己害的。
對不起了蔡兄,昭明心想,也不知他去向秦王獻寶的後續如何。
“不對,”昭明和章邯坐在一起,章邯查著查著,忽然說。
“章兄,是哪里不對啊?”昭明問道。
“名字不對,”章邯說,“昭兄你看,這是收服邯鄲郡的時候造的冊,這是今年新造的。”
“嗯,”昭明拿來看了看,沒看出什麼問題,“這怎麼了?”
“你看,這些預備的兵丁,名字幾乎全都不一樣。”章邯說,“邯鄲郡歸于秦國還不到十年的時間,怎麼可能適齡的男子整個換了一批?這肯定有問題。”
章兄,你這洞察力,也太驚人了。昭明心想。
“我去匯報給廷尉,”章邯站起來。
“現在的廷尉是誰?”昭明抽空問了一句。
“你不知道嗎?”章邯告訴他,“是頓弱大人。”
“哦,”昭明點點頭。
“唉,”章邯自己倒嘆了一口氣。
“怎麼了,章兄?”昭明問道。
“李大人可惜了,”章邯說,“我和他交流過,很有才干的一個人,也不知是犯了什麼錯,就被貶官了。”
對不起,都怪我,昭明心想。
忙完了這一天之後,昭明也開始對廷尉府調查的東西有了些想法。
他手里的典冊是巨鹿郡的,要做的工作是對比巨鹿郡不同時期的人口數量的變化。單從這一點來看,是發現不了什麼問題的。
但是,在章邯提醒過他之後,他很快也發現了巨鹿郡名冊上的問題,雖然沒有邯鄲郡那麼明顯,但是適齡男丁的登記名也大半都對不上。
秦庭也太厲害了,昭明不禁感慨,這也能感覺出問題?
另外,在如此高壓之下,昌平君到底是怎麼屯下私兵,還若無其事的,也是真有本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雖然昭明還不能完全明白一切事情的前因後果,但他隱約覺得自己查的東西和眼下的時局大有關系。
可他也沒法暗中隱瞞了,即使他有心幫忙,大概也起不到什麼作用,一是他的工作會有別人來復查。二是章邯已經找到了調查的方向,所有人都按照這個路徑去查,暴露只是時間問題。
忙完了這一天,昭明和求堯滿身疲憊的回到典客屬,和典正商議出行的事情。
“要不,咱們明天就走吧。”求堯提議,看來這查典冊的工作他是一點也不想干了。
“哪有這麼急的,至少要收拾些東西吧。”吁靡冶反駁道。
“那,您說什麼時候走合適?”求堯問道。
“五天之後如何?”吁靡冶提議。
“啊?五天!”求堯顯然覺得有些太久。
“前面人帶回來的記錄還沒有弄完,你們都去幫忙查典冊去了,就我一個人干這活,不能再快了。”吁靡冶說。
“昭行人,你想什麼時候出發?”求堯見吁靡冶態度堅決,于是尋求昭明的支持。
我其實還沒想好要不要出發,昭明心想。
“我是新人,不懂其中的道理,一切但憑前輩們做主。”昭明回答。
“你這人怎麼這樣?”見昭明不表態,求堯無奈,只得妥協,“好吧,那五天就五天。”
三人商議過後,各自分開下班回家去了。到家之後,昭明第一件事是拿起筆,寫了一封給昌平君的信,讓僕人送走了。之後便開始收拾行李,但因為他的內心並不堅定,所以對于收拾行李的任務實在是意興闌珊。
“收拾東西嗎?”妻子來到了房間里。
“嗯,”昭明一直到白雲進來,昭明才終于打開了一個木箱子,開始裝衣服。
“帶薄一點的,听說百越很熱,”妻子說。
“好,多謝夫人關心,”昭明笑著說。
“看你說的,不關心你,我還關心誰去?”妻子說,“你什麼時候走啊?”她問道。
“三五天之後吧,”昭明說,“早去這不是才能早回嘛,”昭明安慰老婆,“再拖幾天,要是夫人生產的時候,我卻不能陪著,那多不好啊。”
“行吧,”老婆听了這話,十分受用,“那你快點去吧。”
“多謝夫人,”昭明笑著說,“兒子最近怎麼樣了?”他接著問道,“惹你生氣了嗎?”
“那個小祖宗啊?”妻子搖搖頭,“你自己瞧去吧。”
“昭心?”昭明回家喊兒子。
兒子本來在院子里和僕人一起玩,見道昭明,轉身就回屋去了。
“唉,”昭明搖搖頭,也沒有去屋里找他,而是轉身回了自己的房間。
“還沒好呢?”妻子見他這個反應,早就明白了大半。
昭明無奈的點點頭,他也不知道該怎麼和孩子相處。
“沒事的,你出去過段時間回來,自然就好了。”妻子安慰他。
“夫人,”昭明說,“假如我說,我想辭了這官,你會怎麼想?”
“良人,你要是實在覺得這差事苦,不想干了,我倒是無所謂繼續回去種地販馬,反正半輩子都是這樣過的,”白雲回答。
“但是,你想想,這官差真的能辭掉嗎?要被治罪的吧。”她小聲說。
昭明沉默了,妻子的話十分有道理,他不知該怎麼回答。
“愛卿,最近關于東方六郡人丁缺失的情況,調查的如何?”秦庭這邊,嬴政把頓弱叫過來了解工作進展。
“大王,”頓弱說,“核查名冊任務繁重,暫時還沒有結果,請大王治罪。”頓弱回答。
“沒關系,你這也算是臨危受命,”嬴政揮揮手,“繼續去做就是了,朕沒有責怪你的意思。”
“是,多謝大王,”頓弱朝著秦王叩首,然後離開了。
“你最近在忙啥呢?”他一出來就遇到了姚賈。
“我說了你可能也听不懂,”頓弱不想解釋核查名冊之類的詳細內容,于是說。
“你看看你,升官了,和我生分了是不是,”姚賈說。
“沒有,姚大人這是說的什麼話,”頓弱說。
“馮去疾怎麼挨個找了那麼多人談話,”姚賈繼續問,“你們這到底是在干什麼?”
“馮大人在找人談話?”頓弱問道。
“啊?你不知道啊?”姚賈看了他的反應,說道,“我還以為你們干的是同一件事呢。”
“馮大人是御史,我是廷尉,哪能一樣呢?”頓弱說,“姚大人要是想知道馮大人在干什麼,不如直接去問他如何?”
“算了,我和他又不熟。”姚賈說,“罷了,我反正也沒有做過什麼虧心事,听天由命吧。”
“君上,”壽陵這里,昭明的信還沒有送到,昌平君正在和宋正談事,管皿走了進來。
“見過管先生,”宋正行禮。
“管君,怎麼了?”昌平君問管皿。
“商人們大都離開函谷關了。”管皿告訴昌平君,“不過,秦國的海捕文書也下來了。”
“那還能逃的掉嗎?”昌平君問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听天由命了,”管皿說。
“你不是在咸陽有關系嗎?”宋正說,“假如有人被抓了,能疏通關節嗎?”
“都在咸陽的話可以嘗試,但是現在逃散在各地,要是郡守直接處理了,那我也是鞭長莫及。”管皿回答。
“唉,但願他們沒事。”昌平君在一旁嘆氣。
“君上,富貴險中求,他們都是心里有數的。”管皿說,商人的下場並不是他關心的重點,他很快轉移了話題。
“君上,按照我們制定好的計劃,我的人已經收購了大量百姓手里的余糧。甚至還有意外收獲。”
“意外收獲,你是指什麼?”昌平君問道。
“之前,秦庭為了能夠平息事端,利用商人放出消息,說今年不打仗了。”管皿告訴昌平君,“我們在您那位先生的建議之下,將這個消息在河東、三川、南陽等郡擴散了出去。”
“原本我也沒有太在意,誰知道,因為這個消息,河東、三川的糧價下跌了。再加上我們在潁川、碭郡的大肆收購,這幾郡的糧食上漲了。于是有很多商人,從河東三川收了糧食,卻送到了潁川來賣,我們的收獲其實遠大于預期。”
“總之,我等的布置已經接近完成,目下臨近楚國的郡縣,大多缺丁缺糧,即使無力周旋之處,也已經廣散流言。”管皿說。
“太好了,”宋正開心的說。
“有勞先生了,”昌平君回答,表情倒是很平淡。
“秦國內部的消息傳遞迅速,秦王很快就會收到消息,暫緩出兵,眼下只要我等速速離開秦國,則謀劃成矣。”管皿繼續說。
“君上,”宋正看向昌平君。
“我看沒有這麼簡單,”昌平君思考之後,搖了搖頭。
“君侯,此計不是昭兄與您商議後定下的嗎?”管皿問道,“為何計成之後,您反而覺得不妥呢?”
“也沒什麼特別的理由,直覺吧。”昌平君說。
“君上,即使以秦之強,如此發動戰爭,後勤的損耗也將加倍,”管皿說,“秦王會考慮這一點的,還請君上不要多慮了。”
“但願如此吧。”昌平君憂心忡忡的回答道。
喜歡穿越楚國,但是秦軍兵臨城下請大家收藏︰()穿越楚國,但是秦軍兵臨城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