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楚國,但是秦軍兵臨城下

第66章 糧食的門道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司馬錯 本章︰第66章 糧食的門道

    兒子這個情況,昭明這兩天也只能在家住著,讓僕人經常去東方樓探听消息。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在家的緣故,兒子倒是消停了幾天,沒再鬧騰。但始終也沒有再來見昭明,不知道在干什麼。

    這天早上,兒子帶著僕人出門去了,昭明正好看見了,于是跟了上去。

    “昭心,怎麼了?”昭明跟著兒子,發現他出門來找到了一個和他差不多大的孩子,也不知是誰家的,看上去應該是好朋友。

    “我和爹爹吵架了,”昭心說。

    “是為什麼吵架?”那個孩子問他。

    “他不願意把他的馬給我,”昭心委屈的說。

    “你不是有馬嗎?”那個孩子說,“你還帶我看過,那麼威風。”

    “父親那個更好更酷,”昭兄對他說。

    “好吧,”那個孩子說,“那他為什麼不願意給你?”

    “他自私,他小氣,”昭心說。

    完了,看來這教育是一點作用也沒起到,昭明心想。

    “哦,”那個孩子沒有接話,“要玩游戲嗎?”

    不愧是小孩子,上句不接下句,思維跳躍的真快,昭明心想。

    “不要,”昭心說,“你為什麼不安慰我?”

    “你玩不玩嘛,不玩算了,我去找別人,”那個小孩說,“我爹從來也沒有給我買過馬,我都不知道你在氣什麼。”

    “我,我……”昭心答不上來了。

    “我走了,”那個小孩子說,“你自己慢慢生氣吧,我還要去玩呢。”

    哈哈,任性的踫見了更任性的,也是沒誰了。一旁看熱鬧的昭明心想。

    “等等我,我也去,”昭心追上了那個孩子。

    但願他這趟玩回來,能稍微好一點,昭明心里祈禱,然後轉身回去了。

    他回到家里,正趕上蔡止來訴苦,說自己因為最近的市場風波,被免官了。

    天,竟然還有這種影響?昭明心生愧疚,于是給他出了個主意,蔡止拜謝過後,去找秦王獻寶去了。

    蔡止離開之後,昭明在家里思考著蔡止的話,忽然,他想到了什麼,起身就往東方樓去了。

    “先生,”半路上他遇到了宋正,“先生,我正要去找你呢。”

    “怎麼了?”昭明和他一道往東方樓回去。

    “你的話應驗了,”宋正說,“管皿得到消息,說秦王要以最為嚴格的方式來管控市場,今天開始,要徹查那些投機倒把的商人,還要收回之前購買茅草時撒出去的錢呢。”

    “知道了,”昭明說,“管皿有說怎麼辦嗎?”

    “他召集了齊國的商人準備連夜跑路了,”宋正告訴昭明,“正好趁此機會出去送信,讓咸陽外邊的人把倒手的糧食送出去。”

    “采買了多少糧食?”昭明問宋正。

    “這個我不知,您去問管皿吧。”宋正回答。

    “好的,辛苦你了。”昭明拍拍他的肩膀。

    “沒事,沒事,”宋正笑著說。

    “對了,這個給你,”昭明拿出一個東西遞給宋正,是前幾天在咸陽的市集上買的。

    “先生,這是?”宋正接過來,發現是個小號的毛筆。

    “我看你前幾天看書的時候,喜歡在旁邊寫批注,”昭明說,“東方樓那個筆又大又不好用,我順手買了這個小的給你,拿去用吧,好好看書。”

    “是,多謝先生,”宋正感激的說,“宋正謹遵先生教誨。”

    人家家的孩子是怎麼養的這麼听話的,昭明看著宋正,想想自己家的“小哪吒”,一時之間心態十分復雜。

    “昭兄,”管皿正在收拾東西,看見昭明來了,迎了上來。

    “管兄,”昭明行禮,“多謝管兄這段時間的幫助。”

    “怎麼,難道你是來送行的嗎?”管皿笑了笑,“這些是為涉事的那些屬下準備的,他們本來也是游商,有家有業的那些,我不會要他們冒這麼大風險。這些游商本來都是些要錢不要命的主,說不定人家還開心來撈了一筆呢。”

    “這樣啊,管兄果然周到,”昭明行禮。

    “昭兄過獎了,”管皿說,“與您比起來,我還差的遠。”

    “不至于,不至于,”昭明擺擺手,“我來,其實是為了告訴你,你知道秦國的政策為何忽然變了嗎?”

    “听說是因為改換了負責人,”管皿說。

    “對,李斯被換下來休息去了,”昭明告訴管皿,“繼任者大概沒有他那種影響力,現在的政策是丞相做主的,廷尉只是執行。”

    “哎呀,”管皿說,“之前多虧了李斯的錯誤判斷,咱們才有機會喘口氣,這把李斯換掉了,怎麼辦呢?”

    “不不不,管兄,你誤會了,李斯被換掉了,對我們來說是好事。”昭明說。

    “為什麼?”管皿問道。

    “很簡單,李斯之所以會犯錯,是因為他第一時間發現了別人沒發現的情況,”昭明說,“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往往多做多錯,這是大多數人都懂的道理,但是李斯不會顧慮這些。”

    “有道理,”管皿點點頭,“秦國人本來不怎麼重視商業的,咸陽集市上這點小事可能引不起別人注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斯看上去好像是幫了我們的忙,實際上,如果不是因為他,說不定整個計劃根本不會暴露,”昭明說,“如果再多給他幾次機會,說不定真就讓他摸出門道了。”

    “你的意思是?”管皿還是沒懂。

    “反過來說,秦庭給李斯治罪,看似好像是對我們不利,實際上是幫我們解決了一個難纏的對手。”昭明說,“秦國的丞相工作經驗很豐富,也正因為此,更容易摸清他做事的動機和習慣,而李斯完全是個變量,又很得秦王的信任,相當不好對付。”

    “我明白了,”管皿說,“好好好。”

    “你先別好好好了,”昭明說,“恕我冒昧,糧食的事情怎麼樣了,秦國倉儲豐富,君侯的錢,能發揮什麼作用嗎?”

    “昭兄,這就是你有所不知了,”管皿說,“這錢啊,不在多少,關鍵是要用在刀刃上。”

    “哦?”昭明看了看管皿,“在下才疏學淺,還請先生指點。”

    “哈哈哈,談不上指點,”管皿說,“我的手下確實出發去收購糧食了,但主要采購的是河內穎川、南陽,睢陽等郡的糧食。”

    “為什麼?”昭明問道。

    “您猜猜?”管皿笑著問。

    “是因為離秦國的行政中心較遠,比較不容易引起秦庭的重視,而且離東郡近,更便于運輸嗎?”昭明問道。

    “這是一個方面,”管皿說,“這些郡,都是吞並韓國和魏國得來的,一開始為了籠絡人心,采取了寬松的政策。可是很快為了能夠繼續兼並戰爭,又改用了嚴厲的方針。”

    “這不是騙人嗎?”昭明說。

    “站在秦國的角度,這是必然的結果,”管皿說,“關中的百姓才是秦國的基本盤,雖然秦王有包舉天下之心,但他終究也是秦王。”

    “所以,你大肆采買這些郡的糧食,是為了激化矛盾?”昭明問管皿。

    “正是,”管皿笑著說,“民以食為天,糧食是最重要的東西,甚至比國家對他們來說要重要的多,這才是真正的基本盤。”

    “可是,這樣的話,關中的實力完全沒有被消耗,”昭明思考說,“這對秦國的影響有限吧,糧食的主要產地都在這邊啊。”

    “哈哈哈,先生原來也有糊涂的時候,”管皿笑著說,“您就瞧好吧,後面有的是熱鬧。”

    “司先生,這是昌平君托我們送來的糧食,”東郡這邊,司毋檢正在接受源源不斷的物資。

    “啊,這麼多?”他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這是要打仗嗎?”

    “還沒有呢。”商人告訴他,“我們只是按約定送貨,具體的我們也不清楚。”

    “好,行,知道了,”司毋檢讓手下收好了這些糧草,存了起來。

    “司先生,听說最近昌平君,送來了不少軍需?”田響很快知道了糧食的事,他來找司毋檢。

    “回公子,確實如此,”司毋檢說,“但是並沒有說明是做何用途,只能暫時存下來。”

    “好的,我知道了,”田響笑著說,“會有用的,而且是大用。”

    “是,”司毋檢答應道。

    “來,都來。”田響叫來僕人。

    “公子,”僕人們來听令。

    “兩家合作,不能讓昌平君一個人花錢,”田響笑著說,“你們也去買,我出錢,你們去買邯鄲、巨鹿和碭郡的糧食,越多越好。”

    “公子,”司毋檢回報,“咱們就兩萬多人,用不了這麼多糧食啊。”

    “誰說用不到,不僅買糧食,也多買些兵器。”田響說。

    “唉,”司毋檢搖搖頭,他一點也不明白主人和這位公子在想什麼。

    “司先生,咱們不只兩萬人了,”說話間,樂將軍來了。

    “樂將軍,”司毋檢行禮。

    “這段時間,我在東郡招募了不少鄉勇。”樂將軍說,“周邊的郡縣也有來投奔的,現在隊伍已經有三四萬了。”

    啊?怎麼忽然翻倍了?司毋檢暗自驚奇,不知道樂將軍是采用了什麼辦法。

    “將軍,公子,”司毋檢說,“咱們這地方,齊王說要還給秦王了,等秦國的官吏來收地的時候,咱們這麼多人,要往哪里去啊?”

    “收地?”田響笑了笑,“司先生放心,秦國收不走這塊地,我自有辦法。”

    “是,”司毋檢低頭回答,然後離開了齊國的公子和將軍。

    “仲余,”他轉頭叫來那個善射之人。

    “怎麼了,司先生?”仲余問道。

    “你速回內史,把這里發生的事情告訴昌平君,”司毋檢說,“再問問君上送這些糧食到底是什麼意思。”

    “先生,要告訴昌平君什麼?小的不是很明白,”仲余說。

    “你就說,田響準備暗中割據東郡,”司毋檢說,“他還募集了士兵,囤積了糧食和軍用物資,我想不明白這是要干什麼?讓他來判斷。”

    “是,”仲余領了命令,出發往內史郡去了。

    昌平君這邊,自從那天送走昭明之後,生活很快又回歸了愁眉苦臉的日常。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昭明隔三差五的給他一些咸陽的消息,但總是報喜不報憂,本意是要他少操一些心,但是時間久了,無論誰都能想明白事情不可能一帆風順,昌平君反而變的更加擔心了。

    “君上,”這天,僕人過來找他。

    “怎麼了?”昌平君問道。

    “有人來送信。”僕人回答。

    “快快有請,”昌平君以為是昭明派人來傳遞消息,他自己先到屋里等著。

    “見過公子,”進來的是一個陌生的人。

    “你是?”昌平君打量著他。

    “公子,”陌生人回答,“我是項將軍派來的,這是信物。”他拿出了項氏的紋章。

    此時,司毋檢派出的仲余正在送信的路上,昭明則忙著處理咸陽的事務。到達昌平君這里的,是誰也沒有想到的項家人。

    “見過項將軍,”昌平君也感到奇怪,他確認了一下來者的信物,確實是項氏的家紋。

    “不知道項將軍有何吩咐?”他問陌生人。

    “公子可還記得,之前曾經寄給項將軍一卷竹簡,上面寫的是被收買的楚國臣子?”陌生人問昌平君。

    啊,是有這麼個東西,昌平君想起來了,是昭明出使楚國回來之後,憑記憶寫下,送過去給項燕了。

    “怎麼了?”昌平君問道,“那是我家先生靠印象寫的,是有什麼問題嗎?”

    “項將軍派人暗中調查過了,”陌生人說,“除了一部分已經過世的人,名單基本都是屬實的。”

    “這樣啊,那就好,”昌平君說,“那,項將軍準備如何處置?”

    “將軍已經將竹簡交給您的兄長了,”陌生人說,“一切但憑楚王發落。”

    “好,那就看我哥哥怎麼說了,”昌平君點點頭。

    “公子!”陌生人跪下。

    “這是怎麼了,快起來。”昌平君扶起陌生人。

    “公子身在秦國,謫居荒野,心中猶有國家大義,我項氏一族實在是欽佩之至,請受我一拜。”陌生人說。

    “我畢竟是公子嘛,”昌平君溫和的說,“我都不管了,還有誰管呢,這不算什麼,快起來吧。”

    “是,公子大義,”陌生人站了起來。

    “哦,對了,”昌平君問道,“秦國可能要發兵六十萬攻打楚國,這消息,我哥哥知道了嗎?”

    “回公子,大王已經知道了,”陌生人說。

    “好,”昌平君點點頭,“你這次回去,再告訴他,這邊我正在盡力想辦法。我的先生正在咸陽,為了能夠讓秦國不出兵而努力。但我那個佷兒,我了解他,可能做什麼也沒有大用,只是拖延些時間而已,這仗大概是免不了了,你要我那哥哥早點做好準備。”

    “是,多謝公子,”陌生人跪了下來。

    “好了,我都知道了,你去吧。”昌平君說。

    “公子,”陌生人又跪下了。

    “還有什麼事情嗎?”昌平君問道。

    “公子,”陌生人說,“國家危難,臣請公子速回國相助。”

    “先生,我雖然是楚國的公子,但是在秦國,尚且能夠發揮一定的作用,回到楚國,完全什麼也不懂,反而會變成沒有用的人。”昌平君說。

    “公子,”陌生人還想再勸。

    “你回去告訴我哥哥,我雖然在秦國,但是會站在他這邊的,要他不用擔心。”昌平君說,“事情緊急,你就不要耽擱了,快去吧。”

    “是,”陌生人只好作罷。

    “屬下遵命。”他行禮之後離開了。

    昌平君看著陌生人離去的背影,心中隱隱有了不詳的預感,可到底是為什麼,他自己也不太明白。

    喜歡穿越楚國,但是秦軍兵臨城下請大家收藏︰()穿越楚國,但是秦軍兵臨城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楚國,但是秦軍兵臨城下》,方便以後閱讀穿越楚國,但是秦軍兵臨城下第66章 糧食的門道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楚國,但是秦軍兵臨城下第66章 糧食的門道並對穿越楚國,但是秦軍兵臨城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