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楚國,但是秦軍兵臨城下

第62章 未曾預料的發展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司馬錯 本章︰第62章 未曾預料的發展

    按照和秦王商議的方案布置好一切後,李斯依舊是坐臥不寧。

    接下來的幾天,他一直密切的關注著市場的動向,手下的人也不斷的在和他匯報情況。

    “李大人,”蔡止來報,“今年不打仗的消息已經散布出去了,茅草的收購也一直在繼續。”

    “好,”李斯回答,臉上的表情卻一點也不輕松。

    “大人還有什麼顧慮嗎?”蔡止問李斯。

    “咸陽城內的商人們最近反應如何?”李斯問道。

    “大人恕罪,下吏不知,屬下這就派人去探查,”蔡止回答。

    “沒事,你布置下去就是了,”李斯說,“尤其是看看齊國商人,都是怎麼反應的。”

    “是,”蔡止回答。

    李斯想要的結果很快就呈上來了,他看了看簡牘,站起來在原地打轉。

    “大人,您怎麼了?”蔡止問李斯。

    “全部的齊國商人都調查到了嗎?”李斯反問他。

    “是,除了已經登記離開秦國的,還在咸陽經商的齊商都調查過了,”蔡止回答,“市場風波開始的初期確實有不少商戶都閉門歇業了,但是今年無戰事的消息散布出去之後,陸陸續續的都開張了,也並沒有跳出來違抗命令的。”

    李斯听了之後,暫且坐回了位置上。

    “之前歇業過的有哪些?有準確名單嗎?”李斯思考了一會之後問道。

    “尚需核查,”蔡止回答。

    “好,那快去查吧。”李斯說。

    “大人,查清之後呢?”蔡止想知道李斯的長遠打算。

    “先查清再說,”李斯回答,“我正在思考怎麼處理合適。”

    “是,屬下這就去辦。”蔡止回答。

    這難道真的只是一次商人偶然間的投機倒把嗎?李斯陷入了沉思,他總覺得事情還有蹊蹺,但是一時也摸不到眉目。

    “李大人,”正在李斯思考之際,王翦找了過來。

    “王將軍,”李斯行禮,“怎麼來這里了?是發現了什麼奇怪的事情嗎?”

    “大王說今年不出戰了,這是真的嗎?”王翦問李斯。

    “非也,”李斯告訴王翦,“將軍有所不知,這則消息是我們故意散布出去的,為的是平息一場市場的風波。”

    “是什麼樣的風波,可以說給我听听嗎?”王翦問。

    “誠惶誠恐,”李斯回答,然後把有人謠言高價收購茅草的事情,以及自己和秦王商議的應對方案告訴了王翦。

    “李大人,你怎麼能這樣處理呢?”王翦听了忍不住搖頭,“這茅草,野外到處都是,又不是每一棵上還刻個字說我是雍城來的,萬一有人采集大批野草,故意賣給官府來獲利怎麼辦?”

    “對啊,我怎麼沒想到,”李斯一拍腦袋,“可要是不管,倘若民間繼續哄抬價格,豈不是會造成更大的混亂?”

    “這確實也是個問題,”王翦也思考起來。

    “李斯!”正在王李二人商量之間,王綰急匆匆的跑了進來。

    “怎麼了,王大人?”李斯問他。

    “我家僕人今早去咸陽集市上買了一趟菜,回來把看到的東西都和我說了。”王綰點了點李斯的腦袋,“你在想什麼啊?在集市上買茅草是幾個意思?”

    李斯無奈,只得把前因後果和王綰又說了一遍。

    “你呀你,天天看法律條文把腦子看糊涂了是不是?”王綰皺著眉頭說,“這軍功授爵,需要茅草來搞儀式,本來是個傳言,大家都是半信半疑,正常的做法是應當去闢謠。

    “而你這樣帶著官方下場去操作,看上去好像是立竿見影的消滅了流言,實際上等于是把這個消息坐實了,假的變成了真的,這是正中別人的下懷啊!”

    “李斯糊涂,釀成大錯,請二位大人幫忙想想,還有什麼解決辦法?”李斯听王翦和王綰這麼一說,頓時明白了,暗自驚出一身冷汗,趕緊求救。

    “要不,趕緊再去說,這消息是假的?”王翦提議。

    “流言這東西,先傳出來的效果遠遠大于後來傳出的,何況朝令夕改,非治世之道。”王綰說。

    “那怎麼辦?”李斯問王綰。

    “走,咱們去找大王,”王綰其實也想不出解決方法,于是說,“讓大王請群臣來廷議,這麼多當官的總有人能拿個主意。”

    “大王,”不等三人來找,嬴政這邊已經收到了消息。

    “大王,今日臣去了一趟咸陽的市集,準備給兒子買二尺布做件新衣服,結果您猜,臣瞧見了什麼?”正在和嬴政討論這件事的是頓弱。

    “看見了什麼?”嬴政問道。

    “回大王,這集市上啊,都快沒有賣布的了,”頓弱告訴嬴政。

    “怎麼會如此?”嬴政問頓弱。

    “具體的臣也不清楚,”頓弱回答,“但當前咸陽的市集上,到處都是擺著攤賣茅草的,都等著政府來按定價收購呢。”

    “有這等事?”嬴政說,“前幾日朕听說過咸陽市集的異常,李廷尉一大早就叫醒朕來處理此事了,怎麼會到現在還沒有辦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大王,”頓弱說,“臣先要問大王,這軍爵制,是真的要加這麼一個儀式嗎?”

    “不是,”嬴政回答,“只是為了平定市場風波的權宜之計。”

    “大王,這施政的道理,和經營的道理是類似的,有就有,沒有就沒有,”頓弱說,“老百姓是經不起折騰的,不應當用謊言來平息謊言。”

    “善,”嬴政點點頭。

    “小高子,”嬴政叫道。

    “奴才在,”小高子回答。

    “去把蒙毅還有……”嬴政正在思考叫誰合適。

    “大王,”一個小內侍進來回報,“李斯,王翦,王綰三人求見。”

    “來的正好,”嬴政說,“省的我挨個去叫。”

    “大王,那蒙毅?”小高子問道。

    “照樣去喊,”嬴政說,“還有馮去疾,隗狀,昌文君,姚賈,都叫過來。”

    “是,”小高子領命去了。

    過了一會,一眾大臣都聚集在了議事殿。小高子在秦王的授意之下,把前因後果都告訴了各位。

    “大王,李斯處事不當,罪該萬死,請大王治罪。”李斯一進來就先磕頭。

    “李廷尉洞察力強,最先發現異常,罪不在你,”嬴政說,“各位愛卿,以為當下之際該如何?”

    王翦和王綰相互看了一眼,他們剛才正在為這事發愁,只能等著別人先提建議。昌文君則和姚賈私下里交流了起來,也不知道在說什麼。

    “昌文君,”嬴政發現了正在說小話的二人,“有什麼話還要這樣悄悄的說,不如開誠布公些如何?”

    “是,”昌文君回答,“大王,您有所不知,這場風波所引發的問題,可能比您想的要大的多。”

    “怎麼回事,你具體說說,”嬴政問昌文君。

    “商賈貨殖之事臣並不了解,因此不敢對咸陽市場發生的變化妄加評議,”昌文君說,“臣只說散布流言這一條,看似微不足道,實際上卻牽一發而動全身。”

    “此話怎講?”嬴政問道。

    “王將軍,”昌文君先問王翦,“請問,您派出去到各郡清點兵丁和軍需的郵人,可曾有回信?”

    “收到了一部分,剩下的派人去催了,”王翦回答,“是出了什麼岔子嗎?”

    “大王,”昌文君回報,“遠處各郡的情況現在尚不明朗,但是北地、河東、漢中三郡似乎都已經接受到了傳言,民間都在說秦國今年不會舉兵。”

    “郡守們一邊收到調兵的命令,一邊又听到止戰的流言,一時間難以決斷,紛紛上表以問究竟,若不是如此耽擱,此三郡的兵丁錢糧早就開始準備了。”

    “我說怎麼無論怎樣催都沒有回音,”王翦說,“原來是在等大王的指示。”

    “有這種情況為什麼不早點匯報?”嬴政問昌文君。

    “大王,並不是臣有意隱瞞,是北地郡的上表今日才送到,”昌文君回答。

    “什麼效率,北地郡守干什麼去了?”嬴政皺眉。

    “北地郡守這段時間正忙于平定民亂,無暇顧及其他,因此傳書較遲。”昌文君解釋道。

    “北地郡的民變還沒有平息?”嬴政看著李斯,“這事都拖了多久了?”

    “大王,”李斯回答,“大王您有所不知,北地郡的情況比較復雜。此案件的起因,是今年年初,北地下轄之縣中有二縣發生民亂,鄉里之人暗殺了鄉長和里正,並且打砸了縣屬,搶奪了糧食和縣公署的財物。”

    “無法無天了是麼?”嬴政皺了皺眉頭。

    “大王息怒,”李斯繼續說,“所在縣的縣官當即受到了處罰被免官,新調任的官吏一上任,就開始從隔壁縣征調民眾平叛。”

    “第一次平叛失敗了,民兵未經訓練,很快被流民沖散,第二次平叛也失敗了,被征調的民兵,還未到達叛亂的縣,就跑了一半。第三次從更遠的縣征調民兵,才平叛成功。”

    “不都成功了嗎?還有什麼好難的?”嬴政不解。

    “問題在于賞罰,”李斯回答,“按照秦律,民兵參與平叛不成功的,要受到責罰並且服役,相反成功的要加民爵為賞賜。按照案件事實來看,前兩次平叛失敗的民兵要罰,第三次成功的民兵則要賞。”

    “可是縣官竟然將第二次平叛的民兵的名冊遺失了,而三次參與平叛的民兵人員又相互交叉,因此有大量民兵無法判斷賞罰,一時難以決定。”

    “都什麼亂七八糟的,”嬴政搖了搖頭,“整天處理這些事情,也真是辛苦你了。”

    “為我大秦的江山社稷,李斯雖死無悔。”李斯回答。

    “昌文君,你速將朝廷的意思傳給三郡長官,”嬴政對昌文君說,“為了以防萬一,其他各郡的長官也各投書一封,說明情況。”

    “是,”昌文君領旨。

    “先不說這些遠的了,各位還是說說要如何解決當下咸陽市場的風波吧,”嬴政對眾位愛卿說。

    “大王,”隗狀是幾人中行政經驗最為豐富的,“臣認為,應當立刻在城中張貼告示,並派官吏去和民眾講明前因後果,處罰帶頭倒賣茅草的商人,以儆效尤。”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樣,不是朝令夕改了嗎?”嬴政搖搖頭,“如此處理,寡人在黔首心中還有何威望?”

    “此事和大王無關,”隗狀看了一眼李斯。

    “大王,市場之事是臣考慮不周,應當罰臣,”李斯識趣的說,“在市場上散布秦軍今年止戈是臣的主意,耽誤了秦軍的集結。而統一收購不值一錢的茅草,更是浪費了國家的稅款,這都是臣的過失,請大王責罰。”

    “有這麼嚴重嗎?”嬴政說,“不就是賣了賣草而已?”

    “大王,您有所不知,”隗狀回答,“這段時間的風波已經嚴重影響了市場的秩序,朝廷以無價且易得的茅草為官方貨物,不惜代價從民眾手中采購,咸陽的商賈沒有能抵擋這種誘惑的。

    “不僅是商賈,甚至百工匠戶也放下手中的活計,四處去收集茅草,找不到茅草了就用狗尾草充數。不知道耽誤了多少正常的營生,更不知道浪費了多少財稅。

    “通過這種手段得了錢的民眾四處揮霍,連正常的物價都上漲了,城里娼館也夜夜笙歌,這耗費的全是國家的資產啊!”

    “大王,臣罪該萬死,”李斯低著頭不敢抬起來。

    “愛卿的意思朕知道了,”嬴政對隗狀說,“此事容後再議。”

    “大王!”隗狀堅持道,“臣知大王愛惜人才,但是老百姓的眼楮都盯著呢,本次市場的風波原本只是小事,是因為處置不當才使得影響擴大。假如我們只處罰商人,而不處罰官吏,會引發人民怨恨的。”

    “好好好,”嬴政揮揮手,“你先繼續說,處罰了人之後呢?”

    “當務之急是勒令咸陽市集的商賈立刻恢復原有的經營秩序,”頓弱接話說,“在這樣下去,買布買鹽都受影響了,要怎麼生活呢?”

    “短期之內生活是不會受到什麼巨大影響的,”隗狀的意見和頓弱不同,“最要緊的是想辦法把錢收回來,市場上短期內出現大量貨幣,卻沒有增加新的供應,這才是最大的危機。”

    “好,各位先去殿外等候,容朕思考思考,”嬴政說。

    “大王!若再不將這些撒出去的錢收回來,使得錢流到其他的郡縣,只會造成更嚴重的後果,請大王速做決斷!”隗狀堅持說。

    “丞相一心操勞國事,朕甚為歡心,”嬴政說,“你的意見朕會好好考慮的,你不要擔心。”

    “是,多謝大王,”隗狀行禮。

    “李斯,蒙毅,你們倆留下。”嬴政點了蒙毅和李斯的名。

    “是,”李斯和蒙毅听令,留在了議事的偏殿,其他人則按要求離開了。

    喜歡穿越楚國,但是秦軍兵臨城下請大家收藏︰()穿越楚國,但是秦軍兵臨城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楚國,但是秦軍兵臨城下》,方便以後閱讀穿越楚國,但是秦軍兵臨城下第62章 未曾預料的發展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楚國,但是秦軍兵臨城下第62章 未曾預料的發展並對穿越楚國,但是秦軍兵臨城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