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

第589章 快把兒臣給您的暈船藥服下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坦然笑微 本章︰第589章 快把兒臣給您的暈船藥服下

    “我倒盼此情景出現,好將東瀛與高麗一並解決!”

    “征服東瀛後,高麗便如砧上魚肉,任我宰割。”

    “漢中水師與朵顏三衛可由東瀛、遼東兩面夾擊高麗。”

    “順利的話,年前便能解決高麗之事!”

    朱松笑容愈發燦爛。

    他的計劃,猶如自東海南端一路北上,席卷第一島鏈所有地盤與島嶼。

    其中,東瀛與高麗最為棘手。

    但在朱松眼中,覆滅這兩國輕而易舉。

    “此番,我是否能借機出海一游?”

    朱元璋略顯激動。

    西征、北征,皆御駕親征,戰功赫赫,他顯然已上癮。

    “父皇若欲同行,自然無礙。”

    “如今有了蒸汽機戰船,往返無需多時。”

    “東瀛之戰前,尚有六艘戰船下水,父皇若去,我願陪您一同出海,游覽海外風光。”

    朱松無奈點頭。

    東瀛、高麗,朱松並不放在眼里,秦武與鄭和足以征服。

    但朱元璋既有興趣,陪他一游也無妨。

    “好!親自去看看!”

    “不是說東瀛島上金銀銅礦豐富嗎?”

    “我倒要看看,這小小的東瀛是否真的蘊藏著如此豐富的礦藏!”

    朱元璋並非真的貪圖這份功勞,實則對東瀛的金屬礦產,尤其是銀礦和銅礦興趣濃厚。

    “父皇盡管放心,東瀛的銀銅礦藏,定不會讓您失望。”朱松笑道。

    回想歷史,二戰時期東瀛之所以能制造眾多武器,不正是因為其本土擁有豐富的銅礦嗎?

    若能將東瀛的銅礦盡數開采,大明又能增添多少利器!

    大明洪武二十八年十月初五,東海捷報頻傳,琉球島已被收復,島上反抗的倭寇與土著被清剿三千余人。

    十月初十,琉球群島再次傳來佳音,琉球三山皆已歸順大明,無人再敢反抗。

    從琉球島至琉球國,僅五日之隔,足見漢中水師的威猛。

    無論是艦炮還是其他武器,都非島上土著所能抵擋,如同降維打擊,嚇得土著們魂飛魄散,毫無反抗之意。

    從北山至南山,漢中水師所到之處,眾人皆俯首稱臣。

    因信息傳遞耗時,朱松等人在收到捷報時,事情已過數日。

    得知琉球島歸順後,朱松立即著手準備朱元璋御駕親征的事宜。

    六艘蒸汽機戰船整裝待發,因水師全員出動,朱松特地從漢中軍中調撥六千兵力增援。

    十月初十,三山王歸順大明的消息傳來,朱元璋與朱松亦整裝完畢。

    在漢中碼頭簡短誓師後,二人率耿青及六千漢中軍,攜補給裝備,順江而下,直指東瀛。

    “老九,我們何時能與漢中水師會合?”

    朱元璋于船啟航後,急向朱松問詢“按常規速度,五日內應可達北山,與漢中水師會合。”

    朱松笑答“兒臣已通知鄭和、秦武,令他們于北山候父皇。”

    自長江口出海,至多三日可達海,北山亦不過兩日之遙。

    “十月十五,時日緊迫,盼能歸漢度新年。”朱元璋皺眉,顯有冬日將至之憂。

    朱松安慰“父皇放心,歸家過年無虞。”

    “關鍵在于大哥須盡早籌備東瀛駐軍與官員,一旦東瀛平定,我等即可凱旋。”朱松信心滿滿。

    “但願如此。”朱元璋緩緩頷首。

    忽而,朱元璋好奇問“老九,船上為何載此多柑橘、番茄?海上便以此為食?”

    朱松解釋“出海老手皆知,柑橘、番茄等蔬果乃海上必需。

    海上環境特殊,加速人體代謝,維生素易流失,柑橘、番茄則為快速補充維生素之上選。”

    “原來如此!”朱元璋佯裝恍悟,實則對代謝、維生素等語茫然不解。

    為保父親威嚴,他故作領悟狀。

    但有一點他確信,老九所帶蔬果皆為出海所需。

    此外,每船皆備有淡水箱,存水足以供船上一二月飲用。

    大海之上,淡水稀缺,缺乏它將危及生命。

    朱松細心籌備,出海所需,從武器至日常用品,皆準備周全,無一遺漏。

    相比之下,朱元璋對此則知之甚少。

    他雖有過水戰經歷,如與陳友諒在鄱陽湖的較量,但內陸水域與浩瀚大海,實有天壤之別。

    “海上事務,父皇勿需憂慮,兒臣皆已妥當安排。”

    “兒臣唯一掛念的是,父皇未曾出海,一旦置身大海,是否會暈船?”朱松轉而問道。

    實際上,不僅是朱元璋這樣的長者,即便是漢中軍的強健將士,初至大海,亦難免暈船。

    秦武與鄭和在回信中亦提及水師將士在海上遇到的問題,暈船尤為嚴重。

    他們先前皆在漢江訓練,與大海不可同日而語。

    朱松預料到水師將士會有暈船現象,這也是他選擇先用東海倭寇練兵的原因。

    多數人在適應期後,暈船癥狀會減輕,唯個別體質特殊者難以適應大海,或許戰後需轉至其他兵種。

    朱松認為,老爺子到了海上,很可能也會暈船,只是礙于顏面,此刻定不會承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暈船?咱在鄱陽湖時,可從沒暈過!”朱元璋聞言,拍胸脯道。

    “父皇,大海與內陸湖泊,大不相同。”朱松無奈提醒。

    老爺子性格剛強,要他承認自己可能暈船,絕非易事。

    “真有你說的那麼嚴重嗎?”朱元璋不以為意地撇嘴。

    “兒臣為您準備了暈船藥,海上若有不適,請即刻服用。”

    “每日早晚一粒即可。”

    朱松不與朱元璋多言,遞上一瓶早已備好的丹藥。

    此丹乃他出征前熬夜煉制,專為緩解暈船之用。

    “好,朕知曉了。”

    朱元璋心存感激,見朱松如此細心,當即接過丹藥。

    三日傍晚,六艘蒸汽戰船已至應天府外長江之上。

    望著應天府熟悉的景致,朱元璋感慨萬千。

    不過兩日余,便自漢中至此,往昔即便是順風順水,木帆船也需半月以上。

    “應天府已通電矣。”

    朱元璋望著遠處燈火通明的城池,城門燈光尤為耀眼。

    “發電廠建于兩月前,年前各地應皆能通電。”

    朱松介紹道。

    目前,漢中、西安、應天三府已實現供電,西北數縣亦陸續通電。

    太原、長沙、成都、大寧、北平等地發電站正在建設中。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率先通電之地,除應天外,多不在江南。

    按理說,江南乃大明富庶之地,雖不及西北,也不應僅應天有電站。

    實則此乃朱松有意為之,或為政治考量。

    朱松改革多惠及底層與北方百姓,卻觸動了江南世家利益,尤其是江南儒生。

    他有意為之,欲以此牽制他們。

    既然不贊同朱松的改革,那他限制江南地區的發展也在情理之中!

    若非應天府乃南京重地,朱松根本不會考慮在此修建發電廠!

    要知道,朝中那些儒官大多在應天府安享晚年,這也算是對他們的優待了!

    若他們能識大體,領略到改革的好處,從此收斂鋒芒也就罷了!

    若還有人膽敢滋事,僅憑江南等地的百姓就足以將這群儒官罵得無地自容!

    這是顯而易見的道理!

    西北及其他地域已然蓬勃發展,日後必將遠超江南!

    江南百姓得知此情此景,是否會心生艷羨?

    儒家之所以能發展至今,全靠讀書人的支持!

    但讀書人亦源自百姓,況且普通百姓不懂文縐縐那一套,他們只知漢王殿下讓西北及他處百姓過上了富足生活!

    儒家若再敢滋事,無需朱松動手,百姓便不會放過他們!

    這便是朱松暫緩發展江南的緣由!

    實則東部沿海的發展潛力遠超其他地區,其發展速度亦將更快!

    因臨海之便,沿海地區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待東瀛戰事平息,朝廷全面開放海禁,沿海口岸設立市舶司通商後,江南經濟必將迎來飛速發展期!

    屆時,朱松在百姓中的威望定將達到新的高度!

    稍有智慧之人,都能明白是誰帶來了這等美好生活!

    “我曾夢想目睹萬家燈火的景象,未曾想這一天竟來得如此之快!”

    “老九,這一切皆歸功于你啊!”

    朱元璋心情愉悅,不禁開懷大笑。

    “既已至應天府,父皇今晚是否入城歇息一晚?

    明日清晨再啟程也不遲!”

    朱松向朱元璋提議道。

    “無需多言,加快步伐,早日征服東瀛,我們也好早日返回漢中歡度新春!”

    “日後有的是機會來應天府!”

    “乘船不過兩日有余。”

    朱元璋卻堅決搖頭拒絕。

    日月普照之地,皆為大明疆土。

    當晚,朱松與朱元璋隨船隊抵達長江口,未做停留,在朱元璋的堅持下,六艘蒸汽戰艦直向北山國駛去。

    不久,朱元璋便顯露出不適,他先前自信滿滿絕不會暈船,卻首個出現了暈船癥狀,臉色由紅潤轉為蒼白。

    “父皇,若不行就別硬撐,快把兒臣給您的暈船藥服下!”

    朱松見朱元璋難受的模樣,哭笑不得地勸道。

    朱元璋的臉色瞬間更紅了,只覺顏面盡失,剛出海便如此嚴重暈船!

    胃中翻騰,仿佛隨時會吐出晚餐。

    顧及不得面子,朱元璋取出朱松給的暈船藥,吞下一粒。

    喜歡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方便以後閱讀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第589章 快把兒臣給您的暈船藥服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第589章 快把兒臣給您的暈船藥服下並對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