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別說,偏要說,又惹父親不快!”
“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盡添亂子!”
朱高熾瞪了朱高煦一眼,也仿朱棣之態離去。
“哼,好像他才是天下最聰明似的!”
“死胖子!”
朱高煦怒視朱高熾離去的背影,咬牙切齒,而朱高燧則面色陰晴不定,思緒難測。
朱高煦性格直爽暴烈,朱高燧則心機深沉,令人捉摸不透。
盡管他們年僅十四五歲,但性格已初露端倪。
另一邊,朱元璋與朱松正籌備蒸汽機船的首次試航。
漢王朱松對藩王們的封地了解竟勝于藩王自身。
晉王朱�、湘王朱柏、蜀王朱椿、寧王朱權四位藩王與朱松親近,常圍繞其左右。
而秦王朱獁氶@嗤踔扉Φ確 踉蚋 閬蠐謨 又轂杲煌 br />
過完年後,眾藩王多聚于西安府,朝堂之事始終是他們關注的焦點。
以往因朱元璋立下規矩,藩王不得干政,更勿論與朝臣交往。
但此次朱元璋破例,允許藩王參與朝政,使得藩王們心思活躍,欲與朝臣建立良好的關系,以增強日後在朝中的影響力。
然而,他們不知曉的是,朝中官員大多依附于朱松,中立派亦不敢輕舉妄動,以免步儒官後塵,被朱元璋與朱標安排至應天府養老。
體制改革觸動多方利益,儒家受影響尤甚。
朱松原計劃逐步削弱儒家在朝中的影響力,卻未料到朱元璋與朱標在遷都之時,將儒生安置于應天府,使其退出中樞,此舉實為保護儒官之策。
將他們表面疏離,實則是在救他們的命。
若那些儒官仍留在朝廷核心,朱松定會尋各種緣由將他們清除,能否安然無恙皆是未知。
老爺子和太子大哥終究念及舊情,心存慈悲。
再者,若真對儒臣有所行動,必將對朱松產生負面影響,甚至引發朝廷動蕩。
即便朱松有能力平息,這亦非朱元璋與朱標所願。
在漢中府一茶樓包廂,朱松與眾藩王品茶論合作。
年節將過,元宵之後眾人需返封地,藩王們急于與朱松商討未來大計。
朱松剛忙完私事,便被藩王們邀至茶樓。
對藩王而言,朱松儼然財神,跟隨他者皆已獲利。
他們期望深化此等合作。
對初期便跟隨的藩王,朱松亦大方,承諾日後讓他們參與更多產業。
“九哥,老爺子說元宵後再回封地,還要給我們看好東西。
你可知是何物?”
正事談畢,朱權終是按捺不住好奇,向朱松探問。
其余藩王亦將目光投向朱松。
“此事我不好說,到時自知。”
“或你們直接去問父皇?”
朱松無奈聳肩。
朱元璋故意賣關子,他作為兒子豈會拆台?
聞言,眾兄弟知曉朱松定不會透露。
“問父皇我們可不敢,但元宵將至,再等等吧!”
朱權苦笑搖頭。
“九哥,三哥與你共建廠,能否也帶我們一起?”
湘王朱柏話鋒一轉,探問起兵工廠之事。
當下眾藩王中,除朱松外,僅朱�獲老爺子準許,與朱松聯手籌建兵工廠,專攻燧發槍等火器制造。
朱柏、朱權及朱椿皆心生艷羨。
蜀王朱椿雖好文墨,卻深知產業掌控之重。
“此事我難以定奪。”
“與三哥共建廠,皆因煤礦、鐵礦皆在轄內。”
朱松輕搖其頭,道出要害。
“若我蜀地煤礦、鐵礦如北方般豐富便好了。”
朱椿無奈嘆息。
“誰說蜀地無煤礦鐵礦?”
“黎溪州、大姚縣兩地煤礦、鐵礦資源頗豐!”
朱松正色回應,提及之地後世統稱攀枝花,乃工業重地,鋼鐵產量驚人。
但此時,川南多地為土司所控,朝廷雖設布政使司,卻未深入管理。
那些礦產,或尚未為人知。
“你如何得知?”
朱椿滿臉訝異。
“派人一查便知。”
朱松神秘一笑,未多言。
“那我湘地呢?”
朱柏精神一振,急切追問。
“湘地則在郴州府、湘潭縣。”
朱松略作思索,道出湖南礦產豐富之地。
“湘地亦有!”
“回長沙後,我便派人探查!”
朱柏興奮回應,答案出乎意料,令他欣喜。
此時,朱松留意到朱權渴望的目光,笑道︰“別看我,你那兒最近的大礦在鞍山和鐵嶺衛一帶。”
朱權瞬間瞪圓了雙眼。
他還未發問,朱松就已隨口道出答案!
“九哥,還有什麼是你不清楚的?我們封地的礦產,你怎會如此了解?”
朱權不由自主地問出。
“小子,現在還學會探你九哥的底了?”
“反正我不會騙你們,只要按我說的找,定能找到鐵礦或煤礦!”
朱松笑罵一句,隨即鄭重承諾。
“既有煤礦又有鐵礦,能不能跟父皇提議,讓我們也與你合作,多建幾個兵工廠?”
朱柏的心思立刻活躍起來。
其實這幾位兄弟想和朱校一樣與朱松合作,對朱松來說並非難事。
眼前的四位藩王,與他算是同舟共濟,自是可信之人。
朱校可行,其他三人自然也可!
“你們要辦廠也非不可。
我與父皇談談,問題不大。
但你們若與我合作,其他兄弟會作何感想?”
朱松神色嚴肅地提醒。
“管他們作甚?”
朱柏不以為意地撇嘴。
其實其他藩王多半不會在此事上費心。
他們之所以有意參與,全因與朱松的關系。
但對朱松而言,最大的變數在于燕王朱棣。
畢竟燕王一家日後將赴漠北!
漠北礦產豐富無比!
若朱棣有意,加之姚廣孝那和尚從中攛掇,即便我不說,他們在漠北尋得鐵礦或煤礦也非難事!
當然,這些朱松不會向眼前的藩王透露。
“嗯……待元宵節後,其他藩王離去,我們再一同找父皇商議吧!”
“畢竟兵工廠朝廷佔大頭,還需父皇點頭才行!”
朱松思索片刻,覺得說服這幾個兄弟輕而易舉。
短時間內,大明軍隊難以全部換上燧發槍,現有產能不足。
若在朱權、朱柏和朱椿封地各建一兵工廠,產量必增。
“元宵節後再議此事。”
此言一出,藩王們興奮不已。
朱�則顯得淡然,主導權不在他,利益無損即可。
五兄弟茶樓議畢,朱松返漢王府。
深夜,朱元璋于朱松書房閱讀,皆為後世史書,興趣濃厚。
“老九歸來?”
見朱松,朱元璋放下書,笑問。
老爺子心情愉悅。
“與老十七等茶樓小憩。”
“父皇為何未眠?”
朱松笑答。
“年老覺少,時辰尚早。”
“蒸汽機船進展如何?”
朱元璋話鋒一轉。
“父皇放心,元宵節試航無礙。”
朱松笑答。
“深夜茶樓相聚,所為何事?”
朱元璋好奇。
“正欲稟報。”
朱松簡述朱椿等欲在封地建廠之事。
“老三只是個開始,他們參與無妨。”
“但慮其他藩王心生不滿,尤其是老四!”
朱元璋與朱松所想一致。
東瀛全境,兩月可定!
“頂尖的技藝,皆藏于漢中府的若水小說中轉群。
其他藩王對此也無可奈何!”
“兵工廠雖建于藩王領地,但技術掌握在朝廷手中,藩王僅能獲取一成利潤。”
“主要人員均為朝廷所派,通常不會出現問題。”
朱松思索後,道出了自己的想法。
“你是打算答應那幾個孩子的請求?”朱元璋挑眉問道。
“我告訴他們,待元宵節後,藩王們返回封地,再與父皇詳談。”朱松笑道。
“好,暫且如此。
我相信你能處理好兄弟間的事務。”朱元璋點頭。
“在四哥回北平前,我想與他深談一次。”朱松突然說道。
“老四?你要談什麼?”朱元璋皺眉。
朱棣心高氣傲,豈會輕易放棄爭奪?若談判破裂,又當如何?
“兒臣認為,防賊千日難,不如將其納入己方。”
“正如老十七他們那樣,將藩王拉入我們的陣營。”朱松解釋。
“你能說服老四?”朱元璋眼前一亮。
他知道朱松不會信口開河。
“漠北乃父皇親征所得,四哥亦有貢獻,且分得大片領地。
天下之大,為何四哥僅著眼于大明現有之地?”朱松道。
朱松提議︰“何不借此良機,將藩王分封海外的決策敲定?”
朱元璋思忖朱松之言︰“老四或許能想通此事。”
“那便看你與老四的談判結果了。”朱元璋點頭,認同朱松的想法有實施之可能。
讓藩王們的目光轉向大明疆土之外,助大明開疆拓土,鎮守海外領地,實為一石二鳥之策。
朱松笑道︰“漠北西北之地,乃沙國所轄,沙國又近西方,四哥或許會感興趣。”
他心中已有說服燕王朱棣之策,只盼四哥莫要固執。
元宵將至,藩王們滿心期待,除朱松與朱標外,其余人對朱元璋將展示何物好奇不已。
眾人猜測,或許漢王朱松又有新發明,朱元璋欲借此炫耀。
眾人猜得不離十。
元宵清晨,藩王齊聚漢王府,朱標亦在,朝政為此暫停一日。
用過早膳,眾人隨朱元璋向漢江進發。
藩王們見隊伍前往漢江,馬車內議論紛紛。
而朱元璋與朱松、朱標兄弟三人乘坐專屬座駕,先行一步,以便密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