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這位陳家千金亦非易于之輩。
不過,讓朱松稍感欣慰的是,陳優姿至少懂得收斂,不似那般刁蠻任性。
至于陳優姿,對眼前這位風度翩翩的漢王殿下更是心生滿意。
朱松年歲二旬有余,相貌英俊,氣質超凡脫俗,極易贏得女子傾心。
如此一來,陳優姿更願在朱松面前展現自己溫婉賢淑的一面,即便有所偽裝,也欲給他留下美好印象。
一旁的陳迪見狀,暗自松了口氣。
女兒似乎開竅了,加之漢王朱松對愛女的態度似乎頗為滿意,也讓陳迪心安不少。
畢竟,漢王側妃之位,不過是為老朱家延續香火罷了。
漢王側妃,僅為老朱家增添血脈延續。
除夕轉瞬即逝,漢中府的喧囂卻未平息,因漢王即將納妃!
漢王朱松之事,無論漢中還是西北,總能牽動眾人之心。
西北百姓感念漢王之恩,聞其再娶,皆欲共襄盛舉。
即便平民無緣王府婚宴,迎親之日,街頭一睹風采亦足慰心懷。
陳優姿過門之日,漢王府前豪車雲集。
西北各世家大族,凡有名望者,皆收朱松請帖,家主親攜賀禮赴宴。
此事非同小可,皇帝亦親臨現場。
故受邀者皆提早到場,以免失禮。
晨曦初照,朱元璋與周貴妃即開始忙碌。
周貴妃籌備婚禮,朱元璋則與赴宴富商豪紳玩牌取樂。
朱松與朱標見父皇公然“贏錢”,面露無奈。
“九弟納側妃,最開心的反倒是父皇。”朱標苦笑搖頭。
“這有何妨?父皇為大明辛勞一生,現該享樂。
他喜歡,便由他去吧!”朱松釋然。
“怎總是咱贏?你們沒故意讓著咱吧?”
朱元璋贏多漸感不好意思,嘟囔起來。
富商豪紳豈敢承認故意輸牌,紛紛拍馬屁附和。
此時,耿青、秦武、周通等漢中軍將領抵達,令朱元璋眼前一亮。
“你們會玩炸金花嗎?和他們玩沒意思,來陪我玩,咱們另開一桌!”
朱元璋立刻將注意力轉向耿青等人。
耿青等人相視一望,隨後齊齊看向朱松。
見朱松含笑點頭,他們便依從,另設一桌。
換了對手後,朱元璋偶爾也會輸牌。
眾人皆知不敢贏皇帝的錢,但這些將領中偏有兩個“無畏”之人——周通與耿青。
周通不拘小節,不論對手是誰,該贏便贏,直性子一個。
耿青亦是如此,他並非魯莽,而是深知若老爺子一直贏,定會無趣。
牌桌上的樂趣,不就在于你來我往嗎?
即便贏了老爺子,老爺子看似不悅,實則只是表面現象。
“這兩人真把老爺子給拿住了!”朱松苦笑搖頭。
“九弟,王府接親隊伍已出發,準備一下,去府門口迎新娘吧!”朱標適時提醒。
皇子、王爺成婚,無需上門迎親,此乃禮制。
朱松對此倒是滿意,省卻諸多麻煩。
另一邊,陳優姿身著婚服,頭戴紅蓋頭,已坐進轎中,準備前往漢王府。
街上,百姓圍觀,鞭炮齊鳴,場面熱鬧非凡。
朱松已非初婚,歷經楊詩雨、徐妙錦,至陳優姿,已是駕輕就熟。
此番特別之處在于,雙親身臨其境。
陳迪笑容滿面,漢中官員絡繹不絕來訪,欲攀附這位漢王岳父,加之其禮部侍郎之職,更顯尊貴。
拜堂時,陳迪雖無法安坐,卻得立于朱元璋與周貴妃之側,榮耀非凡,非比尋常。
朱元璋與周貴妃今日未擺架子,以親家之禮相待,令陳迪倍感榮寵。
朱松對此淡然處之,視婚姻為形式,與陳優姿亦無深情,故無甚激動。
陳優姿則不然,初至漢中尚有排斥,入境後心境大變,視朱松為良配,即便為妾亦甘之如飴。
因陳迪已私下透露,朱松或將成為。
屆時,她豈不將成皇妃?至于皇後之位,自知非徐妙錦莫屬,不敢奢望。
徐妙錦乃中山王徐達之女,其身份尊貴,非她可比。
儀式畢,陳優姿心滿意足地被引入婚房。
朱松則需宴賓客,稍後方能入洞房。
是夜,漢王府歡聲笑語,熱鬧更甚徐妙錦初嫁之時。
原因無他,皇帝與太子親臨。
敬酒後,朱元璋催促朱松入洞房,盼其早日為朱家延續香火。
“父皇,時辰尚早,賓客猶在。”朱松苦笑提醒。
“我們不就在這兒嘛?你還怕我壓不住場子?”
“今晚你的頭等大事是洞房,別讓陳家姑娘等急了!”
朱元璋催促中帶著不滿。
朱松听後苦笑不已。
有朱元璋在,哪還有鎮不住的場子?
話說到這個地步,朱松只能應承一聲,隨即離開婚宴,直奔婚房。
洞房之夜,一切自然而成。
婚宴直至深夜才散,而朱松與新婦陳優姿早已疲憊入睡。
最讓朱元璋樂呵的是,這一晚他又大賺了一筆。
即便耿青和周通全力以對,最終的贏家仍是朱元璋。
……
次日清晨,陳優姿隨朱松起身,前往前廳向朱元璋、周貴妃及大婦徐妙錦敬茶。
無論她內心是否情願,徐妙錦畢竟是正室,她作為新婦首日進門,向長姐敬茶乃必行之禮。
徐妙錦並未擺正妻架子。
婚事已定,朱松卻無甚特別感受,對他而言,不過是王府里多添了一副碗筷。
或許因他是穿越者的緣故,即便是對徐妙錦,也談不上真愛,頂多是喜歡,對陳優姿更是如此。
但陳優姿既已入門,他也不會冷落她,自會盡好丈夫之責。
飯後,朱元璋與周貴妃相伴前往大戲院看戲。
飯廳里,只剩朱松、徐妙錦和陳優姿三人。
“殿下,您打算如何安排妹妹?”
徐妙錦向朱松問道。
“看她自己意願,只要合理,我都會盡力滿足。”
朱松邊喝粥邊笑答。
“我沒什麼挑剔的,和姐姐一樣就好。”
陳優姿連忙接口。
一听這話,朱松眉頭一挑。
和徐妙錦一樣?
陳優姿竟提出要求正妻般的待遇,一臉坦然,仿佛只是隨口一提。
徐妙錦迅速接話緩和氣氛︰“理應如此。
妹妹的月例也參照我的吧。”
朱松未等開口,徐妙錦已為他解圍︰“我事務繁多,新婚初期恐也難顧及你。
有何需求,盡管找錦兒,她會妥善安排。”
“每月賬房會給你三百兩銀子作日常開銷,出行也有護衛相隨,其余事宜錦兒都會打點。”朱松放下碗筷,直接吩咐。
他看出這位嬌貴的大有爭寵之心,只要徐妙錦不介意,他也不計較。
畢竟,陳優姿作為側妃,怎會虧待?
此事顯露,並非所有女子都如楊詩雨和徐妙錦般賢淑持家。
朱松對陳優姿不抱期望,只求她不添亂。
言罷,朱松起身離去,他事務繁多,西域初定,漢中軍亦需擴編,西域廣袤,守軍不可或缺。
陳優姿望著朱松背影,好奇問徐妙錦︰“漢王殿下平日都這麼忙嗎?姐姐初嫁時也是如此嗎?”
徐妙錦笑答︰“我早習慣了。
不僅殿下忙,我也很忙。
你若有興趣,可幫我管理紡織廠。”
朱松極為忙碌,初嫁漢中未久,便已前往道觀閉關修煉,數日不見亦是常態。
“咦?妹妹竟不知此事!”
“但我剛到漢中府,對此地尚感陌生。”
“若姐姐得暇,可否攜妹妹同游街市?”
陳優姿一听要管理紡織廠,連忙搖頭,對此類事務一竅不通。
她此刻唯一心願,便是盡情游歷漢中府。
“也好,今日便陪妹妹逛逛,讓你熟悉一番。”
徐妙錦含笑應允。
朱元璋與周貴妃觀戲後,漫步街頭,談論起朱松與陳優姿的婚事。
“你對陳家這丫頭有何看法?”
朱元璋看似隨意地問周貴妃。
“雖不及錦兒,但她出自名門,規矩自是懂得。”
周貴妃淡然回答,此事無需遮掩,朱元璋自會洞察。
陳優姿與徐妙錦,確無比較之處。
朱元璋微微點頭,對此並不十分在意,他最關心的是國運系統的預言——陳優姿將為老九再添二子。
說直白些,他對陳優姿的唯一期望,便是為朱家延續血脈。
至于未來皇後之位,非徐妙錦莫屬,無人能奪。
二老返回漢王府時,恰逢徐妙錦與陳優姿結伴而歸。
陳優姿滿臉興奮,顯然在漢中府大街上游玩得極為盡興,隨從手中滿載而歸,可見購物頗豐。
朱元璋神色平靜,兩女行禮畢,他便攜周貴妃返回自己院中,無意與陳優姿多談。
平日里,他倒常與徐妙錦交談,對她頗為滿意。
為朱松挑選的正妻徐妙錦,也讓朱元璋深感慶幸。
唯有徐妙錦這般聰慧得體之女子,方有資格未來母儀天下。
陳優姿不知皇帝所想,心中仍回味著街市所見。
初至漢中府,僅在馬車內匆匆一瞥,入住別院後,除除夕外未曾出門。
今日算是大開眼界,且發現漢中府大街上的色目人與異域人士遠比西安府多。
“姐姐,我听說漢中府有熱氣球能載人飛天?”陳優姿想起街上所聞,心生好奇,問向徐妙錦。
“確有此事,我還乘坐過兩次。”徐妙錦答道,“你若有興趣,待天氣適宜,讓袁管家安排,我們同去。”
徐妙錦心中微感無奈。
陳優姿雖已嫁入漢王府,仍如孩童般貪玩。
且她花錢大手大腳,所購皆要最好,想是陳家寵溺所致,一時難以改正。
“好啊,妹妹就盼姐姐的好消息了!”陳優姿聞言,興奮拍手。
朱松婚後第三日,朱標亦準備啟程返回應天府。
此次離京近月,朝中事務想必又積壓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