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田野,西北的莊稼地里卻多出了諸多不同——引水渠、池塘與灌溉設施比比皆是,幾乎成了每個村落的常態。
更令人矚目的是,百姓的居所已多為水泥紅磚砌成的小樓,兩三層的建築沿水泥路兩側井然排列,令陳優姿眼界大開,不禁瞪大了雙眼。
此地真是大明疆域嗎?
如同眾多初訪西北者,陳優姿心中亦生出同樣的疑惑。
“瞧,西北果如老爺所言,乃大明如今最為繁盛之地!”隨行的丫鬟也忍不住連聲贊嘆。
起初,得知將嫁予漢王為側妃時,陳優姿心中頗有抵觸,非因側妃之位,而是因她心中西北乃是荒涼之地。
父親陳迪談及西北之美,她尚持懷疑。
而今親眼目睹,西北之景令她震撼不已。
直至車隊抵達西安城外,陳優姿方悟,父親所言皆為真。
西北之地,富庶程度甚至超越了江南!
且據父親所言,西北之今日,皆歸功于漢王朱松。
這番認知,讓陳優姿的心境有了轉變,心中涌起一絲期待。
“自是當然,此乃漢王朱松治下的領地,往後本也算是這西北的半個主人了!”陳優姿一臉傲嬌地說道。
陳優姿素來嬌慣,脾性頗大,出發前,父親一再叮囑,在漢王面前切不可任性。
且漢中還有皇帝、周貴妃及正妃徐妙錦,三人皆非她可輕易得罪之輩,必須恭敬以待。
當然,也包括了漢王朱松目前唯一的後代朱匣秋。
陳優姿並未太在意此事,她的火爆脾氣通常只針對外人或下人,在長輩面前則擅長扮演乖巧的角色。
這也是陳迪反復叮囑陳優姿的原因,對于這個被寵壞了的女兒,他確實有些擔憂。
畢竟,陳迪年過四十才得此小女,幾乎把所有寵愛都傾注于她,難免出現問題。
好在陳優姿只是脾氣不好,尚未達到蠻橫無理的地步。
另一邊,朱標和陳迪同乘馬車,討論著此次來漢中府為漢王和陳優姿完婚的事宜。
“今晚在西安府過夜,明日即可到達漢中府。”
“陳卿,九弟和父皇打算將婚期定在正月初八,你沒異議吧?”
朱標笑著問陳迪。
“臣一切遵從陛下旨意。”
陳迪哪敢有異議,連忙點頭答應。
漢中府,大明皇家銀行內,朱元璋和朱松正審視著新印刷的龍幣樣品。
這些印刷紙幣的設備,都是朱松從某處購得。
紙幣樣品的質量與後世所用相差無幾,僅是花紋圖案不同。
“父皇,這紙幣您覺得如何?可還滿意?”
朱松笑著問朱元璋。
“很好,這紙張十分特別,在大明無人能仿制!”
朱元璋對紙幣樣品非常滿意。
只需觸摸紙幣的質感,便能分辨真偽,足以證明老九的印刷術高超。
尤其是印有他朱元璋頭像的紙幣,更是讓他喜笑顏開。
這是他身為大明開國皇帝的榮耀象征。
龍幣不僅大明要用,與大明通商之國亦將采用。
朱元璋之貌,世人皆將熟識。
自古以來,誰能比肩此榮耀?
“制造此紙之秘方,萬不可泄露!”朱元璋嚴肅地對朱松說。
“父皇放心,即便有此紙,他人亦無法復制!”朱松自信滿滿地回答。
印刷設備乃他從特殊渠道購得,他人無從得知。
“甚好!”
“何時發行大明龍幣?”朱元璋滿意點頭,充滿期待地問。
“此僅為首批樣品,大規模發行尚需時日印制足量紙幣。”
“不會太久!”朱松笑道。
“務必抓緊!”朱元璋急切地說。
“陛下、漢王,太子已到西安府!”耿青匆匆稟報。
“明日即至?老九,你新娘子來了!”朱元璋調侃朱松。
“父皇勿要取笑。
王府已備妥,另備宅邸安頓陳家。”
“請帖已發,只待婚禮。”朱松點頭,這些事多虧周貴妃與徐妙錦操持。
“你又要成親,多用點心!”
“年關不宜辦婚禮,年後即辦,別讓陳家久等。”
“到了漢中,多與你岳父聊聊。”
“能否得禮部支持,還靠他。”朱元璋叮囑。
“兒臣明白,父皇放心。”朱松點頭,心中卻不以為意。
即便沒有陳迪,禮部對他來說也如空氣般存在,他從未將其放在心上。
然而,這畢竟是老爺子的一片心意,加之禮部中有自己人,確實能省去不少麻煩,對他而言並無壞處。
漢王再婚,勢必又要趁機搜刮一番。
參加婚宴者,贈禮自是免不了。
此次更有大明皇帝朱元璋在場,引得眾多豪紳富商蠢蠢欲動。
尤其是漢中城外的權貴,大多未曾目睹朱元璋真容,怎會錯過在皇帝面前露臉的機會?
對他們而言,能一睹這位大明開國皇帝、果敢決斷的朱元璋的風采,無疑是至高無上的榮耀,足以炫耀終生。
當然,能收到漢王朱松請帖的世家,已是莫大的榮耀。
這亦是一種身份的象征,表明已獲漢王朱松的認可。
整個西北因漢王再婚而轟動。
……
西安府。
次日清晨,朱標與陳家父女再次自西安府啟程,前往漢中府。
在西安府留宿一晚,陳優姿大開眼界。
她早聞太子朱標曾有意遷都西安,相較于應天府,她覺得西安府的繁華富庶更適合作為國都。
難怪陛下和太子先前有此打算。
然而,當隊伍進入漢中地界,陳優姿再次震驚。
越往漢中,她越覺此地富庶遠超西安府。
抵達漢中城外,望著遍地工業區與城內高樓,陳優姿與兩個丫鬟目瞪口呆。
漢中府的繁華更勝西安府。
街上有諸多陳優姿在西安府未曾見過之物。
如街道兩旁林立的電線桿,路燈、路牌皆令她感到新奇,雖不明其理,卻處處引發她的好奇。
這便是漢中府,她今後將長居之地嗎?
她願意一生留居此城,永不離去!
陳、朱兩隊人馬進城後即刻分道揚鑣。
漢王府派人引領陳家直達朱松贈予陳迪的別院,此舉對陳迪這位岳父,朱松顯得頗為慷慨。
日後陳家來訪漢中,也有個棲息之所。
另一邊,朱標熟門熟路抵達漢王府,朱元璋與朱松早已在外等候。
“兒臣拜見父皇!”
“九弟,一切可好?”
重逢父親與朱松,朱標滿面喜悅。
“標兒,旅途勞頓!”
朱元璋再見朱標,亦難掩激動。
“大哥,接風宴已備,咱們入席吧!”
朱松擁抱朱標後笑道。
“那自然好!”
“漢中府的王府佳肴令人難忘,回應天府後,御膳房的食物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朱標聞言眼眸閃爍。
這話不假,回應天府後,他對漢王府的美食念念不忘,食物皆失滋味。
“看來大哥下次回京,得從我這帶走幾位大廚才行!”
朱松聞言大笑。
此時,漢王府家宴正酣,周貴妃與徐妙錦結伴至陳家父女別院。
這是徐妙錦與陳優姿初見,讓陳迪暗暗擔憂。
他最掛心的是愛女能否與正妻徐妙錦和睦相處。
所幸,兩女一見如故,很快便以姐妹相稱,陳迪這才松了口氣。
“過年僅剩三日,除夕夜妹妹來王府共度吧!”
徐妙錦拉著陳優姿的手,親切邀請。
“婚前,小妹能否與殿下相見?”
陳優姿聞言面露驚訝。
“漢王妃,這似乎不合規矩吧?”陳迪同樣遲疑地問。
“你們無須多慮,這是陛下的意思。
你們父女恰巧此時來到漢中,總不能整個年都悶在這院子里,那多冷清。”周貴妃笑著解釋。
得知是朱元璋的意思,陳迪和陳優姿立刻放下心來,連忙應允。
畢竟規矩是死的,哪能大過皇帝的話?
接連數日,徐妙錦都抽空去別院探望陳優姿,兩人的情誼日益深厚。
朱松得知後,神色略顯古怪。
徐妙錦非但沒有嫉妒,反而主動與陳優姿親近,這讓他頗感意外。
不過,這對他而言也是好事,至少不必擔心後院起火。
大明洪武二十六年除夕夜,漢中府洋溢著喜慶氛圍。
全城聲聲,熱鬧非凡。
如今過年放煙花,朱松無需再從系統商城購買,因為漢中府已有了自己的煙花炮竹廠。
制作煙花對朱松來說輕而易舉。
徐妙錦早早地將陳優姿帶到漢王府。
一踏入王府,陳優姿就驚嘆不已,指著那些從未見過的東西問個不停。
徐妙錦耐心地一一介紹。
回想當初她初入漢王府時,情形與陳優姿相差無幾,只是當時為她介紹的是周貴妃和朱松本人。
“妹妹,這院子便是你日後的居所,姐姐已命下人妥善布置,婚房中的一切皆煥然一新。”
“妹妹不妨進去瞧瞧,若有不稱心之處,盡管告知。”
徐妙錦領著陳優姿步入那座屬于她的小院,詳細介紹道。
“小院真是雅致,多謝姐姐,妹妹非常喜歡!”
陳優姿環視一圈後,滿臉喜悅地表達感激。
“謝意就免了,往後咱們便是至親姐妹,共同侍奉漢王殿下。”
“妹妹有任何不解或需求,隨時向姐姐開口便是。”
徐妙錦含笑囑咐。
此刻,朱松步入院中。
聞听陳家父女到訪王府,朱松隨即趕來,欲一睹即將迎娶的側妃風采。
陳優姿的容貌,若以朱松的標準評判,足可打95分,外貌上與徐妙錦各有魅力,難分高下。
初見陳優姿,朱松便覺此女應是嬌慣長大的千金。
盡管此刻陳優姿表現得溫順得體,但朱松幾乎一眼便能洞察其真偽,他自信于識人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