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道之上,車馬絡繹不絕,商隊穿梭,黃包車往來其間,令人眼花繚亂。
城門處,黃包車夫候客,亦是朱元璋未曾預想之景。
昔日應天府中,他常乘黃包車游歷,今方知此物在漢中府竟如此普及,無論車夫乘客,皆人數眾多。
皇帝駕臨,人行道幾近飽和,然無人敢越隔離而入車道。
行人若不走天橋或斑馬線,必遭衛巡署懲戒。
為免驚擾民眾,朱元璋終擇馬車而行,隱于車窗之後,觀漢中府街景。
漢中親衛鐵騎護駕,無人得近其輦。
“此大道,望之心曠神怡,較應天府寬敞許多!”朱元璋感嘆。
“漢中府地狹人稠,若非兒臣建此眾多高樓,何以容此眾多人口?”朱松笑答。
“原來如此,漢中府高樓林立之因也!”
“戶部奏報,漢中府人口已近七百零七萬?”朱元璋問。
“確實,我打算先將人口穩定在兩百萬。
若有超出,便盡量引導他們遷往西安府。”朱松緩緩頷首說明。
“你如何確保百姓願意遷徙?”朱元璋好奇地問。
“簡單,制定相關政策即可。
例如,西安府推出低價樓房出售,價格遠低于漢中府,自然有人願意前往安家。”朱松笑道,“控制人口遷徙,關鍵在于政策是否吸引人。”
“只要政策合理,便能吸引人流。”他繼續解釋。
朱元璋听後,心生感慨。
他的黃冊制度依靠強硬手段限制百姓流動,從未想過用其他方式吸引百姓定居。
相比之下,朱松的做法顯然更為有效。
一行人穿過漢中府繁華的街道,抵達漢王府。
漢王府位于漢中城中心,是鬧市中難得的寧靜之地。
四周建有公園設施,亭台樓閣,不僅對漢王府開放,百姓亦可游玩。
朱元璋與朱標對此大為贊賞。
與秦王府只為秦王享樂而建不同,朱松的舉措旨在改善百姓環境,讓所有人都能享受。
這便是格局之差。
與朱松相比,二哥秦王朱猐瘌鷘牲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