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領則需至五十五歲退休,雖官餃猶存,但多轉至漢中負責後勤,鮮少歸鄉頤養天年。
朱松不遣幼童赴戰,亦不讓老者再搏生死。
如此,將士皆有所盼。
畢竟,漢中軍皆有家室親人,不可終其一生于軍營,或捐軀沙場。
……
應天府皇宮之內,臘月二十三,朱元璋攜朱標共祭灶神。
禮畢,父子圍坐于蜂窩煤爐旁,共享臘八粥。
“殿下,漢王呈上奏折,並年貨若干,另有一瓶回清丹,漢王特為殿下備之!”
此時,蔣 急至,將朱松之奏折呈于朱元璋前。
“哦?”
朱元璋聞之甚悅,徑自從蔣 手中取過奏折。
先前所贈回清丹,他早已服盡。
正思忖是否再向老九求索,不料其已自行送來。
朱元璋心中甚慰,老九孝順至極,時刻掛念著他這個父親。
須臾,朱元璋閱畢朱松奏折,面露欣慰之色。
“你亦觀之!”
言罷,將奏折遞予朱標。
朱元璋近來亦在探究軍制之變革,雖不能似朱松那般,將衛所制全然改為募兵制,但至少部分制度,可供借鑒!
尤以年齡之規定為要!
現要求士兵必須年滿十八,普通士兵之年歲上限亦定為四十五!
在朱元璋眼中,此安排頗為合理。
唯有此年齡段之士卒,方能構成真正之戰斗力!
少年兵與老兵,多只增人數,反損軍隊整體素質與戰力!
唯標準一統,方能練成精銳之師!
“父皇,朱松之策,確有諸多可學之處,但若全面推行,難度頗大,只能循序漸進!”
朱標閱罷朱松之‘工作報告’,亦抒己見。
“你所言極是,軍制改革,非短時之功!”
“然我大明之軍,遲早皆能如漢中軍般強盛!”
朱元璋于此事,並未過多糾結!
因他已從國運系統得知,大明軍隊日後將全面廢除衛所制,盡轉正規軍!
人數雖減,戰力卻大增!
“系統,吾于推演朱匣秋一生時,見大明軍隊所用之速裝火銃,及單人背負之火炮,不僅精準度高,射程與威力亦是驚人!”
“朱松現今有無可能造出此等武器?”
朱元璋忽有所想,遂問國運系統。
【此取決于工業化程度!若漢中府工業化足以制造燧發槍與迫擊炮,自非難事!】
國運系統答道。
“燧發槍與迫擊炮?你是說那火銃與火炮,即為燧發槍與迫擊炮?”
朱元璋聞此,心生波瀾!
【正是,那絕非尋常火銃!燧發槍之射程、威力與準確度,皆遠超你大明現今之火銃!】
還有一種名為的武器,射程超越燧發槍,威力更猛,精確度更高。
無論是燧發槍、還是迫擊炮,其制造均需歷經發展之路。
迫擊炮在射程、威力及精確度上均遠超大明現有的大炮,且更為靈活便攜,已是單兵熱武器。
或許此刻,這些熱武器在漢王朱松心中僅是概念而已。
國運系統繼續說明。
朱元璋听聞這些武器介紹,內心極為震撼。
按夢境系統推演,這些強大熱武器的出現不過二三十年後,甚至可能只需十幾年。
若老九現在能造出這些武器,大明豈不將天下無敵?
念及此,朱元璋對前往漢中府的意願愈發急切。
無論老九是否有意制造火器,他抵達漢中後定會引導老九往此方向思考,或許能讓這些先進熱武器提前問世。
況且,朱松近期似乎忙于發展與商業,並未听說他在研究這些。
“父皇,您在想什麼呢?”朱標見朱元璋沉默良久,臉色異樣,好奇問道。
“錦衣衛近來報告,老三、老十一、老十二都與老九關系密切。”朱元璋話鋒一轉。
晉王、蜀王、湘王與老九合伙做生意之事,朱元璋豈能不知?
“此事我也有所耳聞,但弟弟們只是合作在封地內經商,主要是九弟想把生意拓展到其他藩王封地,並無越軌行為。”朱標點頭回應。
“你著實低估了老九!”
“我們本憂慮,將哈密衛交予老九會引發藩王們的不滿,未曾想這小子已開始籠絡人心了!”
朱元璋含笑不語,似在默認。
確實!
關于哈密衛交予朱松之事,朱元璋最為顧慮的是其他兒子們會心生不滿。
但經老九這番運作,至少與他有商貿往來的藩王們,不會因此事而為難他了。
只要非全體藩王反對,其余即便心有不甘,亦無可奈何!
“此結果實非我所料!”
“九弟的手段遠超我等想象!”
朱標點頭贊同道。
“但願他莫要厚此薄彼,區別對待!”
“老三、老十一、老十二已先行一步,其他藩王見狀,豈能不心動?”
“恐怕會有更多藩王找上老九!”
朱元璋卻似早有預見。
“若真如此,反倒是件美事!”
“九弟若能與所有藩王聯手經商,共享其利,豈不皆大歡喜?”
“主要生意不過食鹽、茶葉、陶瓷、水泥及漢中制品等。”
“至于產業,大戲院、投保行方為真正實業。”
“這些生意和產業若能在大明遍地生根,于國于民,皆非壞事!”
朱標笑而應之。
“所言極是,權當讓這些小子隨老習如何以經濟之道治理封地!”
“對百姓而言,確是善舉!”
朱元璋深表贊同。
關鍵在于老九掌控著生意之源,能對藩王們形成制約,使他們在獲利之時,不至于剝削百姓!
此點最為關鍵!
作為領頭人,老九首要之務便是為百姓著想!
否則,眾多藩王聯手,非為百姓福祉,實則剝削百姓矣!
所幸,觀老九之制度與行事,確為一心發展經濟,旨在改善百姓生活!
此乃朱元璋安心之緣由。
有老九領航,其余藩王亦不至偏離正道!
“老十一亦欲效仿老九,廢除宵禁!”
“昨日接到其奏章,父皇以為如何?”
朱元璋提及蜀王朱椿欲廢宵禁之事。
蜀王素好文墨,吟詩作畫,性情灑脫,偏愛風雅之事!
此番竟也追隨老九之舉!
“成都乃天府之地,川中最盛,且與漢中府相近,十一弟效仿九弟,亦不足為奇!”
“宵禁既除,以成都府之人眾與底蘊,夜市之利必豐,確有助地方經濟發展!”
朱標道出己見。
“嗯,那便準了。
任他隨老九折騰去!”
“老三亦步老九後塵,投身采煤之事!未料山西煤礦竟如此之多,老九當初所獻二礦,僅是冰山一角!”
“這臭小子,竟敢跟朕耍心眼!”
“想來老三此番亦被其所制!”
朱元璋笑罵朱�之事,然並未動怒。
山西煤礦開采,朱松招募礦工,解決眾多百姓生計!
煤礦產出蜂窩煤,暢銷不衰!
如今,太原府亦建蜂窩煤廠,供不應求,貨物流通大明各地!
“兒臣以為,只要老九能掌控此等資源,其余問題尚小!”
“依老九之見,大明唯有經濟發展,民富國強,方能軍力強盛!”
朱標頷首,此言背後之意,大明未來,遲早將交予老九。
朱元璋聞此,心中微動。
民富國強,軍力自盛,此乃相輔相成之道?
思緒間,燧發槍、迫擊炮等浮現腦海。
此等犀利武器,造價不菲,確需強大經濟為後盾。
“系統,後世老九一脈能將大明版圖擴展至全球,是否因這些?”
朱元璋好奇詢問。
【誠然,領先世界的,乃大明立于世界之巔之基!】
【天道皇帝有言︰大炮量國土,尊嚴在劍鋒,真理在大炮射程!】
朱元璋默然。
分割線
推演朱匣籂,大明外交巔峰,竟以刀語?
大炮量國土,尊嚴劍鋒上,真理炮射程!
妙哉!
此言甚妙!
朱元璋熱血沸騰,未料老九竟如此剛毅。
以大炮量國土,奇思妙想!
難怪老九一脈幾征天下,其後代亦受其影響?
“父皇,您面色為何如此紅潤?”
朱標旁側,疑惑之聲響起。
朱元璋回神,自知過于激動。
不過因老九之言,心中熱血難抑罷了。
身為大明開國的朱元璋,半生征戰沙場,盡管已二十余年未親臨前線,骨子里的豪情壯志猶存。
朱松的話語,輕易地觸動了他的心弦。
“只是在想,老九何時能造出那燧發槍來。”朱元璋未對朱標隱瞞,直言道。
“燧發槍?何物?”朱標一臉訝異。
朱元璋便借老神仙之名,將國運系統中所見的向朱標娓娓道來。
“老九竟能打造出如此威猛的火器?”朱標听後驚嘆不已。
不論裝填更為便捷,性能超越火銃,單論其射程與威力,便足以改寫戰場格局。
更有一種火器,一次裝填可多彈,以及單人背負的迫擊炮,令朱標內心震撼。
若非對朱元璋口中的老神仙深信不疑,他定以為父親瘋了。
“按老神仙所言,這些利器二十年後才會出現,父皇此刻便急于求成,是否太過心急?”朱標听聞朱元璋欲催促老九早日研發此等火器,無言以對。
在他看來,如此利器,豈是短時間內能造出?或許老九尚無此念。
此舉猶如拔苗助長。
“若弄巧成拙,又當如何?”朱標苦笑提醒。
朱元璋聞言一愣,弄巧成拙?他確未曾想過。
“總之,日後至漢中,定要與老九詳談,探其心意再說!”朱元璋顯然心有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