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封賞之事亦不可少。
此次勝利,秦武與楊赫功不可沒,至少可獲四品官餃。
朱松已在上呈朝廷的奏報中,為立功者請功加爵。
至于耿青,他更願留在朱松身邊擔任保鏢,對立功之事並不在意,能時刻陪伴王爺,為其效力,已感心滿意足。
……
太原府內,晉王朱�一臉茫然。
朝廷竟派遣工部官員至山西開采煤礦!
且聞有兩個大型煤礦已被發現,竟是老九贈予父親!
朱�怒不可遏!
仿佛那煤礦本屬自己,卻被老九轉贈以討父親歡心,豈能不怒?
他不解老九如何知曉山此富礦,更聞煤炭品質上乘!
山西雖有煤,但質量低劣,燃燒時濃煙滾滾,致人窒息,甚至有中毒之事!
朱�懊悔未能早發現這些優質煤礦。
昔日聞老九于西安府尋得煤礦,開采正盛,他亦眼紅多時。
未料自家領地竟也有此等寶藏!
即便不開采,贈予父親也算自己的人情!
而今卻被老九捷足先登,這是何道理?
“殿下,漢王遣人來訪!”
王府管家急步入內稟報。
“老九還有臉遣人來見我?”
朱�臉色驟沉。
他正憋氣之時,老九之人竟至,似專程看笑話!
“帶他進來,本王倒要瞧瞧老九意欲何為!”
朱�面色鐵青,冷言以對。
片刻,一名風塵僕僕的青年立于朱�面前。
此乃漢王府家丁趙全,奉朱松之命前來聯絡晉王。
“漢王府家丁趙全,拜見晉王殿下!”
趙全行禮恭敬,語態不卑不亢。
見其對朱�無諂媚之色,亦無懼意,朱�心中雖有怒火,卻對趙全高看一眼!
老九府上家丁,皆如此水準?
“免禮,老九派你來所為何事?”
朱�揮手直言問道︰“趙全,你家王爺派你來所為何事?”
“晉王殿下,我家王爺特命小的前來送禮!”趙全急忙說明。
“送禮?”朱�面露訝異,眉頭緊鎖,心中暗自思量。
老九為何突然送禮?難道是因為將山西煤礦贈予父親之事,擔心我心生芥蒂,故而送禮賠罪?
“呈上來瞧瞧!”朱�吩咐道。
趙全揮手示意,隨即幾名隨從抬著一口大箱入內。
“晉王殿下,此乃王族套瓷與極品茶葉,請殿下笑納。
此外,王府外尚有一輛漢中豪華馬車,乃漢王特意贈予您的禮物。”
朱�聞言,心中一震。
老九出手竟如此闊綽!這王族套瓷難得一見,漢中茶葉亦聞名遐邇,更贈漢中豪華馬車,真是下了大本錢。
驚訝之余,朱�心中的不快也淡了許多。
“除了送禮,你家王爺還有何事?”他暗想,難道把本王的煤礦當作人情送出,送點禮就想了事?
“晉王殿下英明,漢王殿下確有他事。
除了送禮,他還想與晉王殿下煤礦生意,以及投保行和大戲院的合作。”趙全笑道。
“做生意?”朱�再次愣住,這著實出乎他的意料。
“正是,涉及山西煤礦的開采,以及在太原府開設投保行和大戲院。”趙全詳細解釋,令朱�不禁挑眉。
“煤礦?山西的煤礦不是已歸你家王爺獻給朝廷了嗎?難道他還想和本王爭搶朝廷的煤礦?”
朱�一臉困惑地問道。
趙全能感受到朱�語氣中的不滿。
“漢王殿下說,山西的煤礦遠不止他向朝廷稟報的那些。”
“至少還有兩處大型煤礦,若晉王殿下有意合作,他想與殿下一同開采。”
“若晉王殿下無意,便當漢王殿下從未提及。”
趙全早已預料到會是如此,于是再次按照朱松的指示解釋。
“什麼?還有兩處?在哪里?”
朱�聞言大驚,連忙追問趙全。
“小人不知,煤礦的具置只有漢王殿下清楚。”
趙全無奈地搖頭。
朱�默然,心中暗自思量︰這老九在玩弄心機啊!若不與他合作,我便不知煤礦的具置。
若他再將這些煤礦送給老爺子做人情,我豈不是虧大了?
“此外,漢王殿下還說,煤礦的收益願與殿下五五分賬。”
“大戲院和投保行的生意,也可讓給晉王殿下兩成干股,只需殿下在太原府給予些許便利。”
趙全繼續說道。
此時,朱�真的心動了。
他知道藍玉等人最近與漢王勾結,賺得頗豐。
“臨行前,湘王和蜀王已與漢王殿下合作,拿下大戲院的生意。”
趙全又補充了一句。
“他們各佔多少股份?”
朱�追問。
“也都是兩成干股。”
趙全笑道。
“你回去告訴老九,他的一切要求,本王都應允了。
讓他盡快派人前來,先為本王找到煤礦!”
朱�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無奈,利益太大,拒絕實在心痛!
應天府皇宮深處,朱元璋正審閱著朱松呈上的封賞草案。
思索片刻,他親自執筆,寫下了一道聖旨︰
秦武晉升為正四品廣威將軍,楊赫為從四品宣武將軍,周通為正六品昭信校尉初授),張旦與陳啟皆為從六品,前者升授忠武校尉,後者初授忠顯校尉。
……
不久,朱元璋完成了所有的封賞擬定。
此次封賞堪稱破例,遠超預期。
值得注意的是,朱元璋所封皆為官身,而非具體官職,類似于榮譽頭餃,非實職。
由于這些人均屬漢中軍,實際軍職應由漢王朱松自行封賞,朝廷僅授予官身。
官身與軍職相輔相成,官身高而軍職低,則軍職晉升空間大;反之,若官身低,則需先立功提升官身,方能晉升軍職。
至于金銀、良田等賞賜,朱元璋交由朱松自行處理,畢竟現在的朱松,財力已超越他。
“標兒,你覺得如何?”
完成聖旨後,朱元璋遞給朱標審閱。
“兒臣以為甚妥。”
“那便如此辦理。”
朱標無異議,點頭贊同。
以往,若朱元璋欲大肆封賞,朱標定會勸阻,但如今,他亦視朱松為非凡藩王,甚至視為儲君人選。
基于此,朱松身邊的人,自然是提拔得越快越好。
“好,你即刻安排人手,將這道旨意送至吏部和兵部登記,再送往漢中。”
朱元璋滿意地點頭吩咐。
朱標應命,帶著聖旨離開了御書房。
處理完國務,夜已深沉,朱元璋回到寢宮,躺在龍榻之上,心中開始盤算大明皇帝排行榜之事。
他對自己僅列第四仍感不滿。
更令他不悅的是,排在他前面的兩位,皆是後繼位,這讓朱元璋心生不悅。
“系統,你說老九一脈的子孫,是否比老四一脈的怪胎要強得多?”
想到朱棣一脈中那些或玩蛐蛐或開動物園的皇帝,朱元璋也是頗為無奈。
【那自然,老朱家的傳統, 成功的皇帝,皆是流芳百世的大帝!】
系統的回答讓朱元璋無言以對。
這也能算是傳統?
這可不是什麼好事!
分割線
國運系統︰朱匣籂,一位掌握墚L逶戳韉幕首印 br />
【宿主今晚是否欲再觀大明皇帝排行榜?】
系統此時‘體貼’地詢問。
朱元璋一听此言,立刻警覺起來。
“你老實說,再看一次,是否還要消耗我的國運值?”
朱元璋滿臉懷疑地問道。
【那是當然,一次排名查看,需300點國運值!】
系統的話差點讓朱元璋氣得吐血。
他早該料到如此!
之前模擬老四一脈時,就已上過這系統的當!
說全部只要300點國運值,結果只要分開推演,每次都要收300點,真把自己當了?
“罷了,暫且不看!”
“還是留著國運值,等查看老九家二子的人生吧!”
朱元璋自覺又被國運系統戲弄,心中郁悶卻無計可施,只能忍氣吞聲。
日後定要對此系統多加提防,以免再受其愚弄!
“系統,你說朱匣籂在成為太子前,還平定了西域?”朱元璋話鋒突變,詢問道。
他本欲在位時,借老九之力拓展疆土。
對收復西域之事,他頗為上心。
若讓老九先收復西域,豈不奪了朱匣秋的功績?
“宿主,你這是要走漢王父子的老路,讓他們無路可走啊?”系統調侃道,“若漢王朱松知曉此事,說不定還得感謝你!”
朱元璋默然,心中暗道︰感謝?怕是要恨透了我吧?
“不過,朱匣籂確實不凡,他是唯一領悟八奇技之一‘墚L逶戳鰲 幕首印!畢低郴胺嬉蛔 鉤淶饋 br />
“八奇技?墚L逶戳鰨亢撾錚俊敝煸 耙渙塵 媯 鵠雌奈 看蟆 br />
莫非是道家高深法術?
“八奇技乃天道大帝所留傳承,共八種技能,非天分出眾者不能領悟。
即便欲為道士,門檻亦極高。”系統解釋道。
“原來如此!這道士門檻究竟有多高?”朱元璋恍悟之余,略顯不屑。
如老九般道行高深者寥寥,但大明道士亦不在少數。
大明境內,道家與佛家並列,雖佛家更為興盛,但道士門檻也不至于過高吧?
朱元璋認為,只是信道之人較少罷了。
天道大帝立道教為國教後,對道門傳承要求極為嚴格,道士入門門檻隨之提升。
按天道大帝的標準,大明現今多數道士恐難達標,面臨失業。
國運系統說明此情況,朱元璋面露驚異。
系統續言,道士需天賦與悟性,非人人可為。
無真才實學者,僅能糊弄無知百姓,難通道法。
門檻提高後,道門人數銳減,但存者皆具真本事。
冒充道士者,若無皇衛道觀頒發之憑證,將受重罰。
朱元璋憂道︰“此不會影響道門發展?信道百姓豈不減少?”
系統回應,信道與成為道士不同,如同信佛者未必出家。
天道大帝此舉提升道門質量,剔除劣跡,使道家威信倍增。
佛門則寬松,易出假和尚,行為不端者眾多。
而在改革後的道門,此類情形絕不允許。
系統解釋似乎有理,朱元璋卻覺有異。
忽憶起,自己稱帝前,亦曾出家為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