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路?那豈不是需半月有余?時間充裕,不必急于一時。”
“婚服既已制成,直接取來讓孩兒一試便是,無需費心。”
朱松聞言,不以為意地笑道。
周貴妃听後,無言以對。
自己成婚時,也未見如此漫不經心之人!
但兒子本性如此,周貴妃只能無奈接受。
“總之,這段時間你給我安穩些,切莫誤了婚事!”
“真有要事,待大婚後處理不遲。”
“徐家乃勛貴之家,若你父皇知曉你如此輕慢其女,會作何感想?”
周貴妃決定,此間務必讓朱松留在漢中城內,不可再四處游蕩!
“好吧,都听母妃的便是。”
朱松無奈,苦笑點頭應允。
道觀之事已議定,他近期無離漢或閉關之意。
“殿下,先前派往西安的百人隊伍已歸!”
耿青此時收到消息,向朱松稟報。
“哦?人在何處?”
“罷了,本王親自去見他們,領路!”
朱松決定前往,畢竟這百人關乎始皇帝陵,知情者越少越好。
近來因大婚,王府出入人多眼雜,不便行事。
不久,朱松在一幽靜院落中,見到了百人統領,耿青麾下百戶張恆。
“末將參見漢王殿下!”
張恆一見朱松,連忙行禮。
“無需多禮,直接說,始皇陵可尋得?”
朱松擺手,直截了當問道。
“殿下,幸得上天庇佑,我等百人于驪山苦尋多時,終覓得始皇陵之跡,位置已大致確定!”
言罷,張恆遞上一張手繪簡易地形圖。
朱松覽圖,圖上標記的始皇陵位置與後世地圖幾乎吻合。
“甚好!”
“你等行事可有張揚?有無他人起疑?”
朱松點頭,卻仍帶憂慮。
“殿下放心,我等皆扮作尋常藥農,分散行事,當不致引人懷疑。”
張恆連忙回應。
“那便好。
此事務必保密,萬勿泄露!”
“你先退下歇息吧。”
朱松囑咐完畢,與耿青離去。
始皇陵方位既明,只待他日抽空前往西安巡查,順道一探。
“殿下,是直接回府嗎?”
上車後,耿青問道。
“罷了,先去橡膠廠。”
“正好問問近來馬車銷量如何。”
朱松思忖片刻,決定暫不回府,以免母親嘮叨。
不久,二人抵達橡膠廠,也即漢中府的馬車制造之地,橡膠輪胎與馬車同線生產,無需分設兩廠。
至于橡膠未來之應用,待時再擴建廠區便是。
朱松查閱當月馬車銷量及賬目,見豪華漢中馬車銷量甚佳,已近六百之數!
數十萬兩銀子入賬,絕非小數!
朱松與周貴妃出行所乘馬車,已成宣傳亮點。
豪紳富商為撐門面,不惜數百兩銀子購豪華馬車,西安府豪紳尤為積極,六成馬車皆由他們購入。
此乃朱松所願,亦是開端。
他深信豪紳富商之帶貨力,已有馬車者必炫耀于眾,其交往之達官顯貴、生意伙伴見狀,定會心動詢問。
此乃免費廣告之效,正如後世人以bba為成功人士象征,無此車者難稱老板。
古今同理,朱松洞悉此道,不愁馬車滯銷。
價格合理,有錢人必為面子買單,縱閑置家中亦在所不惜。
外地富商購馬車,更促本地商人跟風,以免被圈子淘汰或失漢王朱松之面。
最終,馬車必暢銷。
此乃裙帶與從眾效應。
無馬車者,恐難融此圈;欲入此圈,馬車必備。
其理與後世豪車無異。
“袁管家,上次投資之淮西勛貴,每家贈馬車一輛!”
朱松忽憶此事,急召袁管家吩咐。
“白送?”
袁管家驚愕。
“正是,白送!”
“放心,此乃廣告投資之策!馬車送達後,我們的生意不久便能拓展至應天府!”
朱松洞悉袁管家心思,直言不諱地道出目的。
贈予藍玉等人馬車,表面似吃虧,實則大利!
若欲將馬車市場拓展至應天府,贈予那些權貴十幾輛馬車,定不會虧本!
此舉亦能讓藍玉等人感受到我們的誠意與尊重,加深雙方情誼,何樂而不為?
“經商需有遠見,一時之失,不足掛齒!要能放得出手,亦能收得回更多!”
朱松笑對袁管家提醒道。
袁管家听得茫然,連一旁的耿青也滿臉欽佩地向朱松豎起大拇指!
王爺修道高深也就罷了,竟連經商之道也如此精通,真令人難以置信!
世間真有天才乎?自家王爺便是其一!
……
應天府外長江碼頭,徐妙錦出嫁的船隊已整裝待發。
除徐家人外,淮西權貴亦現身送行。
藍玉等人皆趕來送禮,欲借此機會與未來漢王妃交好,以便日後在漢中府經商更為順暢。
徐妙錦嫁入漢王府,將成為府中女主人!
十四歲的她身著紅衣,尚未至漢中,故未戴紅蓋頭。
隨行的有照顧她衣食的陪嫁丫鬟,還有徐府送親隊伍,由徐增壽帶隊。
他將隨送親隊伍陪徐妙錦至漢中府,婚後方歸。
至于大哥徐輝祖,位高權重,非朱元璋準許,不得輕易離府。
“這些大人們都沒事做嗎?本姑娘大婚,他們也來湊熱鬧?”
望著藍玉等一眾往日與徐府交往甚少的淮西貴族此刻紛紛前來,或送行或獻禮,徐妙錦秀美的臉龐上閃過一抹驚訝。
徐輝祖對此心照不宣。
還不是因為徐妙錦即將成為漢王妃,藍玉這些人對徐府的態度也隨之轉好了?
他深知,藍玉他們如今與漢中府關系緊密。
朝堂之上,他這個大舅子為避免嫌疑,無法直接為漢王發聲,但那幫人卻敢站出來,讓那些文官無言以對。
說到底,都是為了各自的利益。
然而,對徐府而言,這樣的局面也未必全然不利。
徐輝祖最為放心的是,老爺子和太子爺對漢王朱松的態度。
他已然看出,這位妹夫深得老爺子和太子爺的看重。
尤其是太子爺,性命還是這位妹夫救下的。
听聞老爺子和太子爺已開始籌備親赴漢中府的事宜。
雖時間未定,但將來皇帝與太子一同駕臨漢中府之時,必將震動朝堂乃至各藩王。
在此情境下,妹妹徐妙錦嫁給漢王朱松,徐輝祖自是滿心歡喜。
“諸位,送至此處即可。
舍妹要登船了,感謝各位今日前來送行。”
“心意已領,他日必有所報。”
徐輝祖覺得時機差不多了,不願耽誤船隊啟程,便對藍玉等送行之人客氣說道。
藍玉等人也很識趣,隨即全部退去。
“這一路上,小妹就拜托你了,千萬別出錯。”
“到了漢中,也別得意忘形。”
徐妙錦和徐增壽登船前,徐輝祖仍不放心地叮囑徐增壽。
他這個弟弟,全然不懂避嫌二字。
就如同徐妙雲成為燕王妃後,與燕王走得極近,他這個大哥如何勸阻都無濟于事。
期盼此次漢中府之行,他能有所收斂,勿再生事端!
“大哥放心,小妹有我照看。”徐增壽滿不在乎地拍胸脯保證。
望著他那隨意的模樣,徐輝祖心中又是一陣嘆息,暗道︰正是你才讓人難以放心!
但最終,徐輝祖未再多言,只目送兄妹倆與隊伍登船,直至船隊緩緩駛離碼頭,才領人返回。
此時,皇宮內。
午餐時分,朱元璋特意召來朱標,二人多飲了幾杯。
徐妙錦已啟程自應天府,加之老九即將再娶,朱元璋心情愉悅,不覺多飲。
“父皇,算算日子,徐家丫頭的隊伍應在十月初八前三四天抵達漢中府。”
“不知老九那邊籌備得怎樣了?”朱標笑容滿面地說。
“放心,周貴妃在漢中府,兒子大婚,她自然最為高興,定會妥善安排,無需我們操心。”朱元璋笑道。
“確實,盼老九此次能安心與徐家丫頭共度余生。”朱標點頭贊同。
“標兒,聞老九最近在漢中招募眾多道士,還欲各地建客棧,你對此有何看法?”朱元璋話鋒一轉。
“建客棧?應是好事吧?”朱標疑惑,不解朱元璋為何如此問。
“呵呵,若這些客棧專為接待亡者呢?”朱元璋輕笑。
聞言,朱標愕然!
世間怎會有專為亡者開設之客棧?
老九竟如此別出心裁?
“老神仙已告知,老九建的是趕尸客棧……”朱元璋緩緩解釋。
對于這類道士,他深有體會!
那些道士盡管淡泊名利,卻有兩個共通之處︰一是極度護短,二是性情暴躁,人稱牛鼻子道士!
他們發起脾氣來,連皇帝的面子都不顧。
別以為這些道士只會降妖除魔,他們同樣精通一些害人的邪術。
一旦被他們盯上,便防不勝防。
就算解決了小的,背後還會有老的跳出來。
因此,民間有言,寧可得罪鄉霸,也別惹這些道士。
朱標听後大驚,沒想到老九竟有如此能耐。
朱元璋見朱標震驚,只是微笑不語。
近來,他未再推演他人命運,而是決定推演老九之子朱匣籂的人生。
雖耗國運值頗多,但他樂意為之。
他想看看老九這一脈的皇帝會如何,且老大朱匣秋病逝後,似乎將由老二朱匣籂接任太子之位。
不知這位太子能否活著登基,畢竟老九活了百多歲,若朱匣籂壽命不過百歲,定會死在老九之前。
屆時,老九的三個兒子皆亡,選繼承人至少得從孫子輩,甚至曾孫、重孫輩中挑選。
想到這些,朱元璋有些無奈。
希望推演朱匣籂後能有結果。
朱標此刻正苦惱,他和父親皆知老九建趕尸客棧的原因,但滿朝文武恐怕難以理解。
老九又易招非議,此事一旦實施,定會有人借機生事。
尤其是儒家之人,定不容趕尸客棧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