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海港城市人潮涌動,繁華程度令人驚嘆。
王彥章對此深感意外,而宇文成都不屑一顧地說︰“這有什麼奇怪?駒縣可是糜家發跡之地,糜家是天下三大商家之一,財富不可估量,這里自然比別處更熱鬧。”
听聞此言,王彥章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回想起他們一路的經歷,從西涼出發時所見皆是繁華景象。
那是因為當時他們還在西涼境內,那里因主上的政策促進了商業發展,商旅往來頻繁,其中還有不少外族商人。
王彥章對這些陌生面孔毫無了解。
王彥章從大雪龍騎處得知,那些並非來自大漢周邊的異族,而是遠自極西之地的人類。
他們距離西涼有數千里之遙,更遠離華夏民族起源的中原地區達萬里以上。
這些西方人借助前漢張騫開闢的‘絲綢之路’來到西涼。
西涼因商業政策優待,吸引眾多西方人不惜長途跋涉來此經商。
起初,王彥章難以理解主公為何如此重視商人,甚至接納與漢人外貌迥異的西方人。
他深受傳統“重農抑商”
觀念影響,對商業持輕視態度。
然而,隨著東進途中觀察到其他諸侯領地的衰敗景象,他逐漸領悟了主公策略的價值。
中原地區人口稀少,經濟蕭條,與西涼的繁華形成鮮明對比。
當王彥章到達徐州駒縣,看到糜家祖地的繁榮時,徹底明白了重視商業的重要性。
重視商業的西涼和糜家所在的富庶之地欣欣向榮,而實施“重農抑商”
的地方卻一片凋敝。
通過對比,王彥章終于認識到商業和商人對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
曾經被王彥章輕視的事物,竟在城市發展中展現出巨大影響力。
他不禁感慨︰“直到此刻我才領悟,主公為何如此看重商人與商業。”
過去,他認為商人群體只知逐利,易破壞社會道德,但如今才意識到自己理解片面。
“一路走來,我才真正體會商人的價值。”
西涼地區的繁榮,全因主公推行重商政策,“若非如此,怎會有這般景象?”
宇文成都瞥了他一眼,語氣平淡︰“主公的想法非我們所能揣測,只需盡職盡責即可,其余不必多問。”
王彥章聞言苦笑︰“說得對,有這樣英明的主公,我只需遵命行事。”
放下雜念後,他問起糜家的回應。
得知錦衣衛尚未歸來的消息,前方忽然有人出示令牌表明身份。
兩人核實後追問︰“糜家怎麼說?”
使者答道︰“糜家主已同意我們的提議。”
宇文成都和王彥章听聞此言,目光微凝。
“竟有這樣的巧事?”
他們低聲驚呼。
“既然如此,我們即刻前往糜家接應。”
“對了,錦衣衛那邊籌備得如何?”
錦衣衛躬身回稟︰“回稟將軍,所有事宜均已準備妥當,只待糜家收拾完畢即可出發。”
宇文成都不禁點頭,又叮囑道︰
“凡事需分清輕重緩急。
糜家雖重要,但我們的未來主母是重中之重。
若情況緊急,務必優先確保她安全撤離。
至于糜竺、糜芳等人,則次之。
其余無關人員,可稍後再議。”
“無論如何,主母的安全必須放在首位。”
錦衣衛立即回應︰“將軍盡可安心,我們早已制定周密計劃,將以主母的安全為核心執行任務。”
“很好。”
宇文成都滿意地點頭,“本將心安了。”
宇文成都轉向王彥章,急切地詢問道︰“咱們何時前往糜家?”
王彥章略作思索,答道︰“再稍作等待。
等糜家局勢明朗些,我們再去較為穩妥。
若此時貿然前去,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畢竟我們這些外人突然造訪,難免會引起某些別有用心之人的注意,從而導致事態復雜化。
還是謹慎為上,不必急于一時。”
宇文成都听後點頭同意︰“那就按你說的辦。
我們暫且按兵不動,待時機成熟再行動。”
隨後,他吩咐錦衣衛暗中監視糜家動靜,自己則與王彥章稍作休整,以便隨時應對突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