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中,一片混亂。
眾人紛紛推翻火盆,將熾熱的木柴拋向帳篷,後營瞬間化作火海。
因存放輜重,易燃物品遍布,西涼軍無需費心尋找引火之物,隨手便能點燃熊熊烈焰。
守備輜重的士兵毫無戰斗力,軍事訓練近乎空白,突如其來的襲擊讓他們陷入恐慌,不少人甚至在睡夢中葬身火海。
不久,營地一側逐漸喧囂起來。
一些反應過來的士兵剛踏出帳篷,就被西涼騎兵迅速擊斃。
片刻之後,在少數將領的指揮下,漢中軍才勉強組織起防御。
李存孝則專挑要害下手,一旦發現指揮官,立刻揮槊猛攻。
任何試圖阻擋他的人都會被一擊掃飛,尸骨無存。
此等場景令人震撼,漸漸無人敢再靠近。
隨著李存孝的推進,漢中的抵抗愈發無力。
即便有少數人試圖頑抗,也在他的槊下喪命。
最終,所有指揮者都銷聲匿跡,無人敢露面。
李存孝勢如破竹,橫掃前行,無人能擋。
沿途驚醒的士兵無論強弱,皆被他一槊擊飛。
整個營地充斥著騰空的身影,那是被他擊敗的對手。
忽然,後軍的騷亂驚動了正在休息的楊任。
他皺眉詢問親衛軍情況,得到的回答卻是︰“大事不好!”
夜半時分,戰報突至。
\"敵軍來襲!\"親兵急報,神色慌張。
楊任震驚不已︰\"什麼?後營?我明明布置了重重防守,為何還是讓他們找到破綻?\"
\"將軍息怒,我們確實加強了防御,但西涼軍繞道而來,從後方突襲,實在出乎意料。
\"
楊任握緊佩劍,滿心震驚︰\"後營...怎麼可能...\"
這時,營內已是一片混亂,喊殺聲四起。
前方戰況緊急,敵將已突破防線,直逼中軍大營。
\"來者何人,膽敢闖我大營!\"楊任怒吼著披掛整齊,提槍上馬,率部迎敵。
\"賊子猖狂,今日必斬汝首!\"楊任策馬沖鋒,所向披靡。
他發誓要親手擊潰來犯之敵,為漢中軍正名。
楊任躍上戰馬,指揮士兵直撲後營。
行進間,他注意到一位將領正在營內奮力廝殺,心中暗忖這定是敵方主將。
他不禁得意地說︰“真是意外收獲!”
隨即大喊挑釁。
李存孝听出他的聲音,眼中閃過興奮光芒,握緊禹王槊迎戰。
兩人交鋒瞬間,禹王槊擊碎楊任的長槍,強大的力量震傷了他的雙手。
戰斗之激烈,令周圍塵土四起,甚至摧毀了附近的營帳。
楊任作為漢中的頂級將領,卻在一招之間便受了重傷。
如果不是李存孝僅用了三成力,恐怕楊任早已命喪黃泉。
李存孝並未瞄準他的要害,且在長槍斷裂時即刻停止了攻擊,否則即便是三成力量,楊任也無法幸免。
要知道,李存孝的三成力量已非同小可,其雙臂力達五萬斤,相當于宇文成都的全力一擊。
楊任因此口吐鮮血,從馬背上跌落。
周圍士兵震驚不已,他們心中的無敵將軍竟如此不堪一擊。
楊昂目睹此景,也被嚇得不輕。
正當此時,李存孝注意到楊昂與眾不同的裝扮和身份,隨即喊出了他的名字。
楊昂疑惑回應,不知是誰呼喚自己。
楊昂忽然听見有人呼喚他的名字,一時愣住,下意識應答。
李存孝目睹此景,嘴角微揚,心中暗喜︰“果然是他。”
原本只是想測試一下,沒想到真是楊昂,看來這次能立大功。
李存孝心中念頭一閃而過,隨即放聲大笑︰“楊昂,看這里!”
楊昂聞聲轉身,臉色頓時煞白。
天哪!這不是那個重傷楊任的家伙嗎?他為何要叫自己?
楊昂心頭涌上不安,正疑惑間,親衛的聲音響起︰“將軍,他過來了!”
他抬頭一看,只見李存孝騎著一匹火紅戰馬朝他疾馳而來。
即便再遲鈍的人也能猜到李存孝的意圖——不過是想試探方位,引自己暴露位置罷了。
可惡!太不厚道了!楊昂心中憤恨,但表面依舊冷靜,急忙撥轉馬頭狂吼︰“擋住他!保護本將軍!”
楊昂打定主意讓人頂上,自己趁機溜走。
畢竟楊任都栽在他手里,他可沒那麼傻。
親衛們迅速行動,試圖攔截李存孝。
盡管李存孝並不在意這些小角色,但他們至少能拖延些許時間。
這短短片刻或許就足夠楊昂逃脫。
大營廣闊,一旦混入人群中卸甲丟馬,李存孝恐怕就找不到他了。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李存孝立即勒緊韁繩。
胯下的火焰駒領會主人之意,騰空躍起,越過士兵頭頂直撲楊昂而去。
楊昂在逃亡途中目睹驚人一幕,不禁驚嘆︰“這馬簡直通靈!”
他拼命抽打坐騎加速,但與李存孝的距離仍不斷縮小。
短短五丈間,楊昂驚恐萬分,高喊求饒,然而李存孝充耳不聞,猛催火焰駒,躍離戰馬,禹王槊如黑夜閃電般直擊而來。
楊昂倉促以槍相迎,卻在接觸瞬間崩裂,自身亦被一分為二,連同戰馬一同碎裂。
李存孝借力回到火焰駒上,整個過程迅疾如電,旁觀的漢中軍僅見主將瞬間慘遭分尸,此情此景震撼全場,有人失聲呼喊︰“將軍!”
大戰爆發,漢中軍遭受重創。
李存孝突襲成功,不僅擊殺了楊昂,還讓楊任生死未卜。
漢中軍失去指揮,士氣低落至極點。
為了掩人耳目,李存孝率部迅速撤離,僅留下一片混亂的大營。
消息傳回南鄭,張魯得知戰敗噩耗,震驚不已。
他難以置信,但事實擺在眼前,只能接受前線失利的殘酷真相。
士氣崩塌、群龍無首的漢中軍,已無力再戰。
李存孝以奇襲戰術大獲全勝,為後續攻城奠定了基礎。
漢中的局勢,此刻變得對張魯極為不利。
張魯得知楊昂慘死的消息後,情緒崩潰,暈倒在地。
太守府陷入一片混亂。
漢中軍營內氣氛壓抑,士兵士氣低落,而主帥楊任仍處于昏迷狀態,眾將束手無策,只能掛出免戰牌固守。
西涼軍見狀,在營外叫罵挑釁。
李存孝早料到漢中軍不會出戰,命令部下對其侮辱謾罵,以此激怒對方,試圖打破僵局。
西涼軍氣勢洶洶,叫陣聲此起彼伏。
對方嘲笑漢中守軍不堪一擊,聲稱只需千人便能橫掃全軍,甚至揚言若不投降,便是下場淒慘。
更有甚者侮辱張魯出身低微,無資格據守漢中,直指漢中將士愚昧無知。
漢中營內,士氣低迷。
回想昨夜被千余敵軍打得潰不成軍,主將生死未卜,副將重傷,這樣的噩夢讓他們徹底喪失斗志。
即便明知敵方即將增派五十萬大軍,他們也無力反抗,只盼有人能當機立斷結束這場絕望的對抗。
西涼王麾下的龐大兵力早已不是秘密,天道金榜上赫然顯示其擁有二百七十四萬大軍。
因此,當得知西涼軍即將派遣五十萬大軍攻打漢中時,無人懷疑其真實性。
然而,這一消息卻令漢中軍上下一片恐慌。
以漢中的實際情況來看,總人口不過百萬出頭,可作戰的士兵更是不足十萬。
面對五倍于己的敵軍,漢中將士幾乎喪失了抵抗的信心。
尤其是楊任這位關鍵人物目前昏迷不醒,軍心更顯渙散。
不少士兵甚至萌生了投降的念頭。
接下來的幾天,西涼軍每日都在城外叫陣辱罵,而漢中軍營內則是一片死氣沉沉,毫無斗志可言。
楊任在經歷那晚的重創後依舊昏迷不醒,面容蒼白毫無血色,似已瀕臨死亡。
相比之下,南鄭的張魯僅因一時怒氣而短暫昏厥,兩天後便清醒。
恢復意識的張魯立即詢問戰況,得知敵方首領是威名赫赫的李存孝時,不禁感嘆自己的盲目輕信。
他懊悔當初誤信楊任兄弟的言辭,將李存孝視為徒有虛名之人,如今方知其真實實力令人敬畏。
區區千人便能突襲大營並重傷楊任、擊殺楊昂,這樣的戰績絕非僥幸。
面對危機,張魯向謀士楊松求計。
然而,楊松早已打定逃跑的主意,認為漢中的敗局不可避免。
他早已安排家人攜帶財物準備逃離,並試圖說服張魯讓自己先行撤退。
他認為憑借自身能力難以扭轉局勢,于是提議派遣張衛前去督軍,以此爭取時間。
他聲稱張衛身為張魯親弟,前往指揮可安定軍心、穩固大局。
張魯沉思片刻,緩緩說道︰“待時機成熟,我們再做打算。”
听到此話,張衛滿口應允。
他深知,若張魯穩居漢中太守之位,他便是這地界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王爺。
然而一旦張魯遭遇不測,他的風光日子也將到頭。
因此,張衛堅定表態︰“兄長請寬心,此事包在我身上。
我定不讓西涼軍踏入一步!”
張魯听罷,心中稍安,放聲大笑︰“好!就交給你了。”
兩日後,張衛接替楊任成為主將。
然而此人並無真才實學,只會飲酒作樂。
到軍營後非但未安撫將士,反而對他們惡語相向,連受傷的楊任也不放過。
在他眼中,楊任統領數萬大軍卻慘敗于西涼軍手下,實在無能。
盡管眾將對張衛多有不滿,卻也只能忍氣吞聲。
而這些情形早已被錦衣衛匯報給了李存孝。
得知消息後,李存孝雙目炯炯有神,他知道決戰即將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