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上,唯有擊潰對手,才有生存希望,雖冷酷卻真實。
魏軍歷經艱險,于眾多戰役中存活下來,足以證明其強大。
故鮮有人敢正面抗衡魏軍。
守軍身為燕地之士,怎會在魏軍面前退縮?
但目前不少城池在百姓默許下,輕易向魏軍投降。
“為了大魏!”
底下又有人高呼,頓時激起全場熱情。
幾輪酒後,眾人開始隨意暢飲。
將士們逐漸放下緊張,開始在營地中暢敘歡談。
渡溘城此刻洋溢著喜慶的氣息。
曹晚見到此景,心中滿是寬慰。經過一月的駐扎,魏軍將士已與當地百姓熟絡起來,彼此嬉笑玩樂。
盡管水戰籌備稍顯遲緩,但整體進展平穩,曹晚並未多加催促。他深知,另一邊的行動同樣未曾停歇。短短時日內,又有數地歸附,大軍正向更遠處挺進。
若此勢頭延續,不久之後,大江兩岸諸多城池將盡數落入魏軍之手。
然而,杯盞交錯間,曹晚忽感一絲隱憂浮上心頭。
次日,大江彼岸的吳國城池,守軍依照軍令有序撤離。
接獲山陰城指令,各地迅速響應,整軍待命。
集結完畢的部隊,全速奔赴山陰城方向。
山陰城附近的各處駐軍早已到達指定位置。
諸葛誕在營帳外核對人數、安排入營事宜,忙碌而井然有序。
孫皓和張布目睹不斷涌入的士兵,笑意漸濃。
“大王,戰船均已備妥。”
一名士兵前來匯報。
“帶朕前去查看。”
隨行士兵引領二人至江邊,只見數十艘戰艦整齊排列。
每一艘戰艦均配置精良武器,盡顯吳國水師實力。
“此處共有多少戰船?”
望著眼前陣容,孫皓眉眼舒展。
“回稟大王,總計十五艘。”
士兵答道。
“這便是此次出征所用的全部戰船。”
負責人進一步說明。
數日後,這支由十五艘戰艦組成的艦隊,將承載三萬水師,直指渡溘城。
每艘戰艦可容納近兩千人,此次正好適配,無需擔憂擁擠問題。
孫皓對此頗為滿意,張布亦頻頻點頭。
“目前已有多少人到達?”
孫皓向身邊的侍衛問道。
“稟大王,已有一萬余人到達。”
“據大將軍推斷,明日當可集結完畢。”
士兵按諸葛誕的安排,詳盡匯報給孫皓。
“很好!”
“接下來幾日操練全軍。”
“四日後,由諸葛誕率水軍進發渡溘城。”
“本王定要魏國明白,這吳地屬吳國所有。”
“即便魏國在此,也絕非我吳國敵手。”
孫皓目光冷冽,周遭眾人皆感受到他的強晚殺意。
吳國被魏國壓制已久,眾將士胸中積郁滿腔怒火。
今朝終得宣泄良機,士氣高漲至頂峰。
戌時。
諸葛誕清點完今日最後一批隊伍,望向漸顯擁擠的軍營,生出別樣思緒。
此刻他斗志昂揚,只等大軍整備妥當,即刻向渡溘城挺進。
身為吳國大將軍,諸葛誕資歷深厚。
久居山陰城,幾乎忘卻戰場氣息。
如今重歸沙場,統帥吳軍攻伐魏軍,單是設想便令他熱血沸騰。
若非計劃縝密,他恐已沖動領軍直取敵陣。
渡溘城距山陰城雖不遠,順流而下亦需八時辰方達。
辰時啟程,翌日丑時方至渡溘城。
丑時為深夜,眾人休憩之時。
此時突襲,效果絕佳。
然需先探明魏軍方位,方可精準出擊。
此行旨在擊潰魏軍,而非攻佔渡溘城。
城中百姓本對吳國多有怨言,若再損毀城內設施,民心只會愈發疏離。
但前提是,渡溘城現歸魏國掌控。
一旦歸吳,民心自會漸漸回歸。
畢竟渡溘城百姓生于斯、長于斯。
吳國若善待百姓,他們仍願歸屬吳國。
若非建業城的變故,吳國民眾或許仍會全力助吳抗魏。然而,建業城之事已成事實,且迅速傳遍各地。此事件令原本抗拒魏軍的吳民,對魏軍的恐懼稍有緩解。畢竟魏軍並非嗜殺之徒,在民眾眼中亦非如傳聞那般可怕。過去那些拼死抵抗者,結局往往是城破後全城覆滅,無一生還。這種行為在民間引發恐慌,而建業城的表現卻扭轉了許多百姓對魏軍的看法。盡管魏軍佔了他們的城池,卻未施加過分暴行,更有士兵主動協助解決百姓問題。這一切的背後原因無人知曉。或許是魏軍欲重塑形象,讓民眾不再懼怕他們,畢竟生存才是頭等大事,能夠平安甚至更好生活自然更佳。
整理完名冊的諸葛誕走到孫皓身邊。
“大王,今日登記人數已達一萬一千。”
“連同原本駐守山陰城及新兵人數。”
“如今已有共計一萬八千人。”
“明日即可開始訓練,為未來的戰斗做準備。”
听完諸葛誕匯報,孫皓笑意盈盈。
“哈哈!很好!非常不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四日後,你率三萬人馬奔赴渡溘城。”
“摧毀魏軍戰船後,繼續向潯灕城方向推進。”
“務必毀掉潯灕城正在建造的所有戰船。”
“朕倒要看看,沒了戰船,魏軍如何進行水戰。”
孫皓此刻志得意滿,周圍眾人也感受到他的喜悅,隨之大笑。
諸葛誕听罷,立即與諸將商討接下來的訓練事宜。現有兵力一萬八千,他一人難以兼顧,只能按抵達順序分組,由各組帶隊將領負責具體訓練,最終由他監督。很快,次日的訓練安排便傳達給了所有人。
所有將士得知次日需提早操練的消息,雖心生怨言,卻深知軍令如山,只能各自準備。
次日凌晨,
吳國山陰城的軍營內,喊聲與腳步聲此起彼伏。
一萬八千人齊整操練,場面極為壯觀。
與此同時,又有新到的隊伍前來報到。
這些連夜趕來的士兵登記完畢後便前往休憩,所有人被告知當晚將宣布後續部署。
剛抵達的隊伍迅速入營休息。
長途跋涉讓許多士兵疲憊不堪。
諸葛誕望著這群倦容滿面的將士,亦無計可施。
突如其來的命令令眾人措手不及,匆匆召集隊伍,全力趕往目的地。
持續的行軍不僅是體力的磨煉,更是意志的考驗。
到達營地後,眾多士兵癱倒在地。
戌時,夜幕降臨。
山陰城的軍營里,三萬吳國將士正在集結。
高台上,站著孫皓、諸葛誕與張布三人。
待隊伍集合完畢,孫皓環視眾人,開口道︰“諸君皆是我吳國忠義之士。”
“如今魏賊肆虐我國疆域。”
“不僅侵佔城池,更掠奪百姓。”
“怎能容忍魏賊如此猖獗?”
孫皓高聲說完最後一句。
諸葛誕與張布隨之呼應︰“絕不能!”
台下的眾人亦齊聲附和︰“不能!”
“不能!”
“不能!”
三聲呼喊後,孫皓示意眾人安靜,繼續說道︰“縱有將士英勇殺敵,”
“然魏賊鐵騎勢不可擋,”
“依舊難以抵擋其攻勢。”
“目前已有數城落入魏賊之手。”
“我吳國擅于水戰,”
“魏賊雖是陸上猛虎,我吳國卻是水中蛟龍。”
“于我國水域,我方當仁不讓。”
“故而召集諸位,向魏賊發起反擊。”
“讓他們見識吳國的實力。”
諸葛誕與張布振奮地舉起右手,齊聲高呼︰“驅逐魏寇!”
台下眾多將士瞬間被點燃,同樣激動地揮動手臂,呼應著吶喊︰“驅逐魏寇!”
“驅逐魏寇!”
“驅逐魏寇!”
目睹台下士氣高昂的吳國將士,孫皓心潮澎湃,信心倍增。
隨即,諸葛誕上前示意眾人安靜。
他清了清嗓子,沉穩說道︰“今日有許多人匆匆趕來,待會解散後好好休整。明日起便開始操練。想必諸位許久未參與戰事,兩天時間熟悉作戰,三天後全軍向渡溘城進發。這一次,我們要讓魏寇見識吳國的實力!”
台下再次爆發出熱晚的響應。
諸葛誕解散隊伍後,將士們井然有序地返回各自營帳。孫皓三人則朝主帳方向行去。
進入主帳,張布憂心忡忡地問諸葛誕︰“兩天時間真能準備妥當嗎?”
諸葛誕微微一笑︰“若是初次訓練,恐怕難以完成。”
“但水戰乃我吳國兵士必備之技,雖久未操練,稍加調教便可恢復。兩天時間足矣。”
“更何況途中順流而下,八小時皆在船上,只要合理規劃,定無問題。”
見諸葛誕語氣篤定,張布不再多言。
“既然如此,諸葛誕。”
“此次務必取勝,讓魏軍也嘗嘗失敗的滋味。”
孫皓目光冰冷,諸葛誕與張布感受到一絲寒意。
“請大王放心,水戰本就是我吳國強項。即便魏軍訓練一個月,亦難與我們抗衡。”
諸葛誕話語間透著絕對的信心。
水戰早已融入吳國人血脈之中。多數吳國人生于水鄉,以捕魚為生,因此大多精通水性。
有人水性極佳,甚至在水中比在岸上更為靈動,宛如游魚穿梭自如。
吳國戰船是其重要武器,堅固的船身能在一定程度抵御遠程攻擊。
當前戰事集中在水域,吳國佔據地利優勢。
吳軍不僅擅長水戰,更精通水性。
相較常年行軍于陸地的魏軍,吳軍無疑更具優勢。
這般形勢下,諸葛誕難以想象此役會敗。
除非天命偏袒魏軍,否則豈有落敗之理?
“魏軍如今在我方腹地交戰。”
“若連水戰都輸,我們該如何立足?”
“又拿什麼自傲?”
諸葛誕話音剛落,孫皓哈哈大笑︰“張布,放寬心。”
“若魏軍真無敵天下,毫無破綻,那天下早已歸魏。”
“但眼下正是我軍最擅長的領域迎敵。”
“若我們都沒信心,又如何與之抗衡?”
孫皓言辭堅定,毫無動搖或遲疑。
听罷孫皓之言,張布稍作思索,亦舒展眉頭。
“是我多慮了。”
他略顯歉意地說。
“無妨。”
“魏軍確實勇猛,但我們吳軍亦不遜色。”
“騎兵沖鋒雖不及魏軍,但水戰無人能及。”
“這早已融入我們的生活。”
孫皓此語觸動張布內心。
听完二人所言,張布重拾信心,笑著回應︰“或許是近期壞消息頻傳。”
“讓人不知不覺間低估自身。”
喜歡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請大家收藏︰()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