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身形略瘦的男子開口。
隨後眾人紛紛自我介紹。
“我叫黃猴,也曾為守軍效力。”
“我是劉大……”
不多時,甘寧分派任務,眾人即刻投入訓練。
有了這些助力,甘寧肩上的壓力頓時減輕許多。
曹晚見練兵成效顯著,認為進攻時機已近。
“對了,潯灕城那邊探查得如何?”
他問身邊的郭嘉。
“回陛下,使者應當很快歸來了。”
“收到消息後,臣必第一時間稟報。”
郭嘉答道。
曹晚點頭,繼續關注演練進展。
半個時辰後,遠處江面浮現數艘戰船。
曹晚初時一怔,待戰船靠近,瞥見魏字大旗,隨即放聲大笑。
郭嘉亦隨之莞爾。
江面之上,幾艘魏旗戰船映入眼簾,曹晚與眾人大笑。
戰船漸近,龐統與曹仁立于前。
甘寧等人見戰船靠近,笑意盈盈。
待船靠岸,龐統與曹仁率眾下船。
“參見陛下。”
眾人向曹晚行禮。
“免禮。”
曹晚示意眾人起身。
“此等戰船,堪稱上乘。”
曹晚撫須贊嘆。
“啟稟陛下,此為首批八艘戰船。”
“後續將有更多戰船交付。”
龐統稟告詳情。
“僅是首批?!”
听罷此言,曹晚略顯驚愕,旋即仰天長笑。
“哈哈哈哈哈!!”
“妙極!妙極!”
“若依此發展,看那東吳有何能耐與朕爭鋒。”
此刻曹晚志得意滿,東吳已在魏軍面前潰不成軍。
見曹晚開懷,眾人皆露喜色。
“今日朕心甚悅。”
“今晚設宴慶賀。”
曹晚當下下令。
“諾。”
眾人領命退下,郭嘉隨即安排事務。
眾人各自分派工作,忙碌不已。
曹晚倚坐一旁,品茗觀景,唇角微揚。
局勢愈發明朗,曹晚心境愈佳。
遙望遠方,曹晚伸手,仿若天下盡握掌中。
此時,山陰城,王宮。
“何人可告知孤王,這是何意?!”
殿內,孫皓暴跳如雷。
孫皓震怒,群臣紛紛跪地戰栗。
“不到一月,又失五城。”
“何人可告知孤王,這是何意?!”
“兩座城池的百姓與守軍已盡數歸降!”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面對孫皓的質問,眾人皆沉默無言,不知如何作答。
“回稟大王,如今各地多有響應魏軍之聲。”
張布低聲道出近期所聞。
“何以至此?”
聞言,孫皓面色愈發陰沉。
“據屬下查探,因建業城之變,吳人對魏軍的敵意有所消減。”
張布謹慎回應。
孫皓聞言緊握雙拳,神情憤怒。
“該死的魏賊!竟敢在我吳地如此放肆!”
“你們平日都在做什麼?竟任由魏軍擄掠我吳民?”
孫皓目光如炬,直視眾臣。
眾人感受到其威壓,愈加惶恐。
“諸葛誕,新軍操練得如何?”
孫皓轉而看向諸葛誕。
“啟稟大王,新軍現已能嫻熟運用舟船器械。”
听罷此言,孫皓神色稍緩,倚坐椅上。
“然……”
“但”字方出,孫皓目光驟厲。
諸葛誕心頭一凜,顫抖著續道︰“然戰船操控仍欠靈活,難以迅速避險。”
“接令後行動遲緩。”
孫皓眉頭微蹙,問道︰“還需多久可成?何時可赴戰?”
諸葛誕思索片刻,答曰︰“回大王,約莫一月足矣。”
“好,此乃汝言。”
“一月之後,本王親率大軍伐魏。”
“定要收復沿江諸城。”
“此番必雪前恥!”
孫皓話語間滿是怨憤。
眾人知其心緒不佳,欲求宣泄,遂屏息靜氣,不敢妄動。
“今日暫且散會。”
“所有人回去後,務必穩定民心。”
“本王不願再听聞任何投降的言論。”
“若還有人提及此事,後果自行承擔。”
孫皓話畢,轉身離去。眾人齊聲應諾,直至他身影消失,才逐漸站起。
緩過神來,眾人深深吐出一口氣,如釋重負。然而此刻,每個人心中都盤旋著同樣的疑問。
如今吳國民心浮動,只因建業城之變。魏軍入駐後,非但未使局勢惡化,反而令建業城漸入佳境。這使得部分百姓對吳國的信任大打折扣。
起初,許多人對此嗤之以鼻,畢竟魏軍的威名天下皆知。但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傳聞涌現,動搖了他們的信念。更有甚者,親自前往建業城驗證真相。這一行歸來,他們滿心感慨,開始勸說親朋好友追隨魏軍的腳步。
官員們焦慮萬分,卻無力阻止民眾自由出入。強行干涉只會激化矛盾,加深百姓對朝廷的不滿。
……
“諸位,眼下有一難題亟待解決。”
“容我說幾句。”
“戰局緊迫,某些政策不妨適度調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眾人聞言,面露難色,眉頭緊鎖。
見狀,張布苦笑著搖頭嘆息,繼而正色道︰“諸位,請三思。是選擇暫時讓步,爭取長遠穩定?還是固守眼前利益,犧牲未來?”
眾人沉默思索,張布與諸葛誕隨即離開。前者直奔王宮,後者則趕往校場。
大殿之內,眾人依舊神情恍惚,陷入沉思。
眾人似有所悟,隨後逐漸散去。無人知曉他們究竟明白了些什麼。
王宮,書房。
張布正在調制茶水,孫皓則在揉著眉心。
“大王,請飲茶。”
張布端上泡好的茶遞給孫皓。
孫皓輕啜一口後問道︰“你說朕眼下該做何事?”
此言令張布一時語塞。當下局勢復雜,他亦無計可施。
面對孫皓的詢問,張布一時難以作答。
見張布陷入沉思,孫皓眉頭深鎖。
片刻後,張布開口道︰“大王,魏軍正在加緊訓練水軍。”
“不如趁其尚未熟習水戰之時發起一次試探性進攻,以探明敵情。”
听罷張布之言,孫皓猶豫難決。
雖吳國急需一場勝仗提振士氣,但貿然出兵難免會對魏軍駐地造成損害。戰後的修復工作無疑會加重孫皓的負擔。
“不如傳諸葛將軍前來商議。”
孫皓隨即派人去請諸葛誕。
不久,諸葛誕匆匆趕來。
“不知大王急召所為何事?”
諸葛誕滿是困惑地望著孫皓。
“諸葛誕,吾與張布認為,魏軍尚不精通水戰,應趁機發起攻勢。”
“不知汝意下如何?”
張布將心中想法告知諸葛誕,盼其支持。
諸葛誕略作權衡後答道︰“此策可行。”
“軍心低迷,亟需激勵。”
諸葛誕表態支持,張布倍感欣慰。
孫皓听完諸葛誕的話陷入沉思。吳國久無振奮士氣之舉,連諸葛誕都坦言士氣低落,可見軍心渙散。而魏軍水師尚未完備,吳國水軍實力尚存,正是扭轉局勢的良機。
盡管分散于各城,集結後亦成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
然而,若要集結,各城的守備便會削弱,此乃孤注一擲之舉。
一旦此戰失利,吳國將陷入重重困境。
在新兵尚未完全練成前,吳國更難抵御魏軍,部分城池甚至無法維持正常的秩序。
“諸葛誕,目前可調動多少兵力?”
“盡量不影響各地的情況下。”
孫皓仍心存顧慮,畢竟若失敗,後果將危及吳國根本。
諸葛誕思慮片刻,面露難色道︰“依現狀,頂多一萬。”
“其中五千為正在操練的新兵。”
听罷此言,孫皓與張布皆神情凝重。
“如今我軍兵力竟已如此薄弱?”
張布滿是不信。
自建業城之事傳出並獲證實後,
各地百姓紛紛自發組織反抗。
致使諸多城池抽調更多守軍。
諸葛誕神色黯然,孫皓听聞亦覺沉重︰
“不少百姓如今以為歸降魏軍便可免死,甚至能過上更好的日子。”
“因此多地百姓踴躍反抗守軍。”
“更有守軍被策反。”
諸葛誕越說,孫皓臉色越差。
吳國竟已至這般境地?
孫皓決意一搏,毅然道︰“集結軍隊,向魏軍發起進攻。”
“挑選守軍稀少之處直接撤離。”
“待擊退魏軍後再奪回這些城池。”
“此番定要讓魏軍知曉我吳國並非易與之輩。”
孫皓此刻戰意高昂。
身旁的張布與諸葛誕感受到他強晚的戰意。
隨即二人領命,三人取來地圖商議放棄哪些城池的防御。
不久便將距離建業城較遠的城池納入計劃。
經三人商議,一支三萬的部隊就此組建。
“諸葛誕,立刻派人出發。”
“迅速完成集結,五日後發起進攻。”
“我要讓魏軍從此再不敢輕啟水戰。”
孫皓說完,兩人立即著手布置戰事。
張布和諸葛誕隨即離開,朝校場走去。
不久,諸葛誕便派遣使者前往各城征召兵馬,籌備攻打渡溘城。
眾人皆知此舉旨在彰顯吳國實力,因此諸葛誕開始籌備作戰所需。
張布也全力協助調配吳國資源,只為贏得一場輝煌勝利。
吳國再度活躍起來。
與此同時,在渡溘城的魏軍中,
戌時,曹晚與眾將士正慶賀勝利。
“首批戰船已經完工。”
“水軍亦具備了作戰能力。”
“相信我們很快就能對吳國展開最終攻勢。”
“拿下吳國,諸君皆是功臣。”
曹晚舉起酒杯,一飲而盡。
“願為陛下效力。”
底下眾人齊聲響應,聲音嘹亮,傳遍全城。
許多百姓听見這豪邁之言,內心涌起共鳴。
曾幾何時,很多人懼怕魏軍,因其威名顯赫。
然而真正接觸後才發現,魏軍不過是有血有肉、性情真實的戰士。
他們會喜會悲,也會困倦勞累。
他們與普通百姓並無二致,唯有面對生死時的從容不迫。
無畏生死,只顧向前,全力以赴。
喜歡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請大家收藏︰()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