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營近在咫尺,劉淵的百萬斛糧就在眼前,此戰成敗的關鍵亦在此。
曹晚注視糧營,心中熱血沸騰,身後兩萬將士同樣殺氣騰騰。
深吸一口氣,曹晚高聲喝道︰“擊敗劉軍,成敗在此一舉。今日,隨我焚毀敵軍糧倉!”
曹晚的激昂話語猶如驚雷,在寂靜的夜晚炸開。
將士們的憤怒像積蓄已久的洪水,此刻終于爆發。
“殺!”馬雙雕高聲吶喊,同時揮槍沖出。
他宛如一道銀色閃電,瞬間領先沖下山坡。
緊接著,兩萬士兵緊隨其後,氣勢洶洶地奔涌而去。
霎時間,大軍如同決堤的洪流,滾滾從山坡傾瀉而下,猛晚地撲向毫無防備的糧營。
石亭糧營,中軍大帳。
此刻,劉家大公子依舊懶散地躺在床榻上,懷抱著美酒壇子,醉得不省人事。
他雙耳與鼻梁早已被曹晚割去,模樣駭人,因此身邊無人值守。
由于劉韜遭曹晚割耳斷鼻,劉淵對他深感失望,不願直視他那張變形的臉,這才將他安排到後方負責糧草。
當然,劉韜也明白,經歷慘敗淪為曹晚人質,最終又被割耳斷鼻,父親對他已徹底絕望。
于是,劉韜對曹晚充滿怨恨,但父親再也不會讓他上戰場,他只能每日借酒消愁,虛度光陰。
這一晚,劉韜照例抱著酒壇痛飲至深夜,直至醉倒。
然而,今夜的情況有所不同,危險正悄然靠近。
黎明將至時,值勤人員正準備交接班,忽然,意外突現。帳外殺聲四起,鑼鼓齊鳴,整個糧營陷入混亂。
可劉韜仍在酣睡,全然未察覺帳外的喧囂。
“大事不好!曹賊夜襲我營!”白義焦急地闖入大帳。
劉韜尚在夢中,未能听清白義的話,只嘟囔著︰“別打擾我,我睡得好好的。”
見劉韜如此無能,白義舀起一瓢冷水,直接澆在他身上。
冷水淋身,總算把劉韜從夢中喚醒。
劉韜全身一震,“哇”地一聲,從榻上跳起。
"白義,你瘋了嗎?竟敢如此放肆,你不要命了?"劉韜憤怒地咆哮起來。
白義臉色陰沉︰"曹賊的大軍已逼近營地,而大公子卻依舊沉溺享樂,難道你不擔憂百萬糧草與全軍安危嗎?"
劉韜听後,身形微顫,急忙探頭向外望去。這一看,令他大吃一驚。外面殺聲震天,零星的曹軍先鋒已闖入營內,正與守軍激晚交戰。更可怕的是,先鋒之後,大隊曹軍正蜂擁而來。劉韜原本怒火滿盈的臉龐瞬間變得茫然,取而代之的是震驚與恐懼。
望著洶涌而來的敵軍,劉韜驚詫地詢問︰"敵軍人數幾何?誰為主帥?"
得知劉韜終于恢復理智,下屬迅速回答︰"據觀察,敵軍人數約兩萬,由曹晚親自率領。"
兩萬之眾?曹晚親征?
劉韜頓時全身戰栗,舉目遠眺,果然看見曹晚巍峨的身影站在曹軍旗下。果然是曹晚,真的是曹晚,他親自率軍來襲!
剎那間,劉韜滿心驚懼,如見鬼魅。在與曹晚的兩次交鋒中,他均以失敗告終,兩次被俘,兩次受辱。在他的內心深處,早已對曹晚心生畏懼。此刻再見曹晚,劉韜本能地退縮,仿佛面對死神。
"曹晚怎敢率兩萬大軍突襲我糧營?這該如何是好?"
劉韜難以置信,半年毫無動靜的曹軍,突然集結兩萬兵力偷襲糧營,究竟發生了什麼?
是曹軍擴充實力,兵力大幅增長?還是前方父親失利,致使曹晚繞過前營直取糧倉?
種種猜測在腦海中翻涌,無論哪種可能,都讓劉韜心驚膽寒。此刻的他,思緒紊亂,目光游離,完全失去方向。
他下意識地向後退去,內心再次涌起逃離的沖動。
“大公子,莫要驚慌,快想想辦法!”白義高聲喝道,試圖讓劉韜冷靜下來。
劉韜被這一聲大喝震住,停止了逃跑的動作。
盡管不再想著逃走,但他內心的懼意仍讓他寸步難行。
白義見狀,搖頭嘆息,隨即一把抓住劉韜,厲聲說道︰“劉韜,你身為大公子,怎能被曹賊嚇得失了膽魄?立刻隨我去迎敵!”
“大公子又能有何作為……”劉韜苦笑著搖搖頭。
隨後自嘲道︰“我兩次被曹賊擒獲,已令先父顏面盡失。如今被貶到後方,根本無處建功,縱使是大公子,又有何意義……”
“胡言亂語!”白義忍無可忍,直斥道,“劉韜,你听好了!今日正是你的機會,如此天賜良機,若再錯過,此生便再無翻身之日。”
機會?劉韜心中一動,但臉上依舊滿是困惑。
白義指向營外如潮水般逼近的曹軍,嚴肅地說︰“曹賊親率大軍攻打糧營,只為奪取這百萬斛糧草。”
劉韜一怔,覺得白義所言確有道理,遂穩下心神,凝神傾听。
白義繼續道︰“一旦糧營失守,我軍十萬將士必敗無疑。此刻,大公子肩負的正是關乎全軍生死存亡的大任,這不是機會又是什麼?”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劉韜迷茫的眼神逐漸堅定,思緒也漸漸清晰起來。
不錯,只要守住糧營,不但可以拯救十萬大軍,還能狠狠打擊曹晚,為自己……
這般一舉兩得的機會,就在眼前,劉韜怎會輕易放過?
不久,他的恐懼被怒火取代。
他臉上的迷茫慢慢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堅定的自信。
思索片刻,劉韜重新抬起頭,此刻的他仿佛煥然一新。那個曾經猥瑣怯懦的他,已然化身為劉家大公子。
他的臉上布滿了冷峻的殺氣,眼中燃燒著熾熱的怒焰。
“確實如此,這機會千載難逢,絕不可錯過。”
重拾信心的劉韜拔劍高舉,傲然說道︰“曹賊,今日我必親手破你的詭計,洗刷往日恥辱。”
見劉韜再度振作,白義松了口氣,隨即為他籌劃對策。
首先,經白義提議,劉韜應親赴前線,安定軍心,隨後指揮戰斗,抵御敵軍。
同時,白義建議立即派人快馬加鞭返回主營,調集援軍。
就在白義與劉韜商議之際,石亭糧營以南已爆發激晚交戰。
此刻,曹晚正率兩萬精銳,向敵營展開一輪接一輪的強攻。
盡管半年來雙方表面上相安無事,但各自都在暗中備戰。
劉韜雖暫避鋒芒,白義卻未曾停歇,一邊管理糧倉,一邊強化糧營防御。
數月前,白義便命人于糧營外挖掘三道壕溝,鋪設四重鹿角,使這座糧營成為固若金湯的堡壘。
此外,白義還著力提升軍士訓練強度。在這半年間,他將六千河北士兵悉數錘煉成精銳之師。
正是得益于他的努力,如今這六千精銳依托堅固營盤,一次次擊退曹軍進攻。
眼見久攻不下,曹晚再度下達命令︰派兵持盾掩護,一邊架設壕橋,一邊強行拆除鹿角。
漸漸地,越來越多的曹軍士兵通過壕橋涌入糧營內部。
此時,劉韜已抵達前線,迅速冷靜下來,下令弓箭手持續射擊,阻止更多敵軍推進。
同時,在營內,劉韜指揮戟兵揮舞長達兩丈的大戟,瘋狂攻擊砍伐鹿角的敵軍刀盾手。
煥然一新的劉韜調度有方,最終成功將曹軍阻隔在第三、第四營柵之間。
曹晚亦察覺,無論將士如何奮力,都無法再向前推進一步。
至此,這場夜襲戰陷入膠著狀態。
灌陽,劉軍主營。
曹軍近況傳來,據報曹晚部糧草供給漸乏,軍中因口糧問題甚至發生沖突。中原地區農戶忙于轉運積糧,春耕難以開展,地方已無余糧可征。
中軍帳內,劉淵听罷諸般消息,面露喜色。他心中暗喜,此次布局終見成效。
眾將听聞後亦振奮不已,紛紛稱贊劉淵謀略過人。
紀南微笑道︰"依此局勢,不出月余,曹賊糧盡兵潰,我軍便可直搗曹營,一統中原。"劉淵點頭稱是,道︰"早知如此,當早行此策,何須屢次徒勞交戰。"
回憶往昔連番敗績,劉淵此刻難掩激動,今日得償所願,內心無比暢快。然而想到長子劉韜受創慘狀,又不禁嘆息。
忽報急訊至︰曹晚親率兩萬精銳突襲我糧倉,大公子懇請援軍。
石亭糧倉存糧百萬斛,若失守則大軍斷炊,後果堪憂。
許仙主張立即回援,紀南卻提議趁灌陽大營空虛之際主動出擊,徹底瓦解敵軍根基。
劉淵面臨抉擇︰救援石亭雖保糧草,但難傷曹軍元氣;攻打灌陽則可摧毀敵巢穴,進而威脅許都,問鼎中原。
劉淵正為難之際,紀南再次進言︰“糧營由大公子與白將軍坐鎮,守備森嚴,不易攻破。只要擊潰敵主營,糧營自會瓦解。”
許仙心中盤算著河北的利益,擔憂若劉淵听從紀南之策,日後統一中原,自己勢力恐無容身之地。于是反駁道︰“主公,紀將軍所言雖有道理,但百萬糧草非同小可,曹晚狡猾多端,若其中有詐,豈非得不償失?”
劉淵聞言一震,想起先前因輕敵中計險些全軍覆沒的經歷,心中更添幾分謹慎。
沉默已久的陳泰開口道︰“主公,兩位將軍的話皆有道理,我認為可同時施行兩策。我願率三萬精兵救援糧營,主公親率七萬大軍進攻灌陽敵營,如此則兩全其美。”
劉淵听後大喜,立即采納此計,派遣陳泰帶兵前往糧營,自己則親自率主力直取灌陽曹營。
號令傳出,戰鼓齊鳴,七萬大軍氣勢如虹,向著灌陽推進。劉淵金甲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引領大軍向前。
抵達營前,劉淵遠眺敵營,只見曹軍已在城牆上嚴陣以待。
劉淵遙望遠方,察覺到守軍數量遠不及預期,不過萬余人,實在難以支撐。嘴角微揚,自信重燃。
“曹晚能與我對峙七個月,已是僥幸。今夜,讓一切終結。”
喜歡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請大家收藏︰()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