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撫掌而笑,接過他的請戰書。
父子就此告別,曹操啟程歸途。
途中,郭嘉忍不住問︰"主公真要讓子昭去對抗袁軍?"
"他既有此魄力,我又何必攔他。"
曹操點頭,心中自有考量。
若曹晚此戰得勝,便可借此揚名立威,他也能循序漸進地提拔重用曹晚,最終揭開,使其認祖歸宗。
"子昭公子行事果決,治軍嚴謹,頗似主公風範。"
"看來主公有意磨煉他,為將來擔大任鋪路。"
郭嘉點明了其中深意。
曹操唇角微揚,暗自得意︰這豈不是理所當然?
"然他初領軍,切不可輕敵,還需良將相助。"
"奉孝以為何人適合作其副將?"
曹操追問。
"于禁沉穩持重,張遼驍勇善戰且擅騎射,二人輔佐子昭最是合適。"
郭嘉毫不猶豫舉薦。
"好!速回許都!"
曹操縱馬疾馳,揚塵而去。
數日後,許都風雲驟起。
衣帶詔案發,董承、王子服等十余名朝臣被處死。
曹操雷霆手段下,孔融等清流名士噤若寒蟬,無人再敢提及曹晚滅司馬氏一事。
隨後,曹操下令大規模制造曲轅犁,重啟屯田制。
同時,軍令傳出,張遼、于禁率三千精銳星夜趕往河內郡,听候曹晚調遣。
曹晚中軍大帳。
"末將張遼,拜見曹將軍。"
"末將于禁,參見曹將軍。"
兩位猛將齊齊拜倒。
"免禮。"
曹晚抬手示意,隨即問︰"你們此次前來,帶了多少兵馬?"
于禁躬身稟報道︰“啟稟將軍,步卒三千。”
曹晚略顯不滿地蹙眉,“僅僅三千?”
于禁拱手補充︰“主公既要征討南陽的張繡,又想平定淮南的袁術,實在是抽調不出更多兵力,還望將軍理解。”
曹晚微微頷首,“既如此,三千便三千吧。對付袁熙綽綽有余,即刻整軍出發,隨我去給予他們迎頭痛擊!”
此話出口,張遼與于禁面露驚色。
“將軍,袁軍兵力達五千,幾乎是我軍兩倍!”張遼急切提醒。
“傳聞袁熙手下有河北雙雄之一的文丑,此人勇猛非凡,可媲美呂布!”于禁也擔憂地附和。
“難道我們不應據城固守,而是選擇正面交鋒?”
兩位將領紛紛勸諫。
次日,曹晚果斷下令︰“不必多言,此戰由我指揮,爾等遵從號令即可!”
他渾身散發出凜然不可侵犯的威勢,震懾全場。
“傳令三軍,吃飽喝足後即刻啟程,不得延誤!”
二將領命而去。
離開大帳後,張遼松了口氣,“公子曹晚的氣度頗有主公當年的風範,令人欽佩。”
于禁卻憂慮地說︰“他雖繼承了主公的強勢,但畢竟經驗不足,貿然與袁熙決戰,我心中不安。”
“事已至此,只能盡力而為了。我已安排人火速趕往許都報信,希望能及時制止。”
與此同時,三千曹軍連夜出發,向著河內郡東部的蕩陰縣疾馳而去。
五日之後,曹晚率軍抵達蕩陰,在城內扎下營地。
袁熙緊隨其後,親率五千精銳趕到城外,擺出一副咄咄逼人的態勢。
袁熙氣勢洶洶地逼近城池,構築營寨,形成壓迫之勢。
袁營之中,中軍大帳內。
“曹孟德竟然派一個毛頭小子來對抗我,當真用人不當!”袁熙听到曹晚領軍的消息,滿面嘲諷。
“二公子,請勿輕視敵人。”文丑拱手進言,“曹操素來善于用人,既然派那小子領軍,想必他定有幾分本領。”
未等袁熙回應,隨軍謀士逢紀已冷笑一聲。
“曹晚不過一暴虐小人,能有何種才能?若有將才,又怎會至今才被曹操重用?”
逢紀的話令袁熙深感贊同,他疑惑地追問︰“依先生之見,曹晚分明平庸無能,為何曹操仍要啟用他?”
“此事嘛……”
“我想,曹晚屠殺司馬氏一族,定招致眾怒,曹操或是想借此除掉他以平息民怨。只是礙于他是曹家後裔,不便親自下手。”
“所以,曹操才讓他領兵,意圖借我們的手除去這個禍害。”
逢紀轉動眼珠,滔滔不絕地分析。
“先生高見!”
袁熙恍然大悟,卻面露不悅︰“除去曹晚倒也無妨,只是助了曹操的意,心中頗覺不暢。”
“二公子,我有一計,或能讓曹操自食其果。”
逢紀詭笑一聲。
“先生有何妙策,不妨說來一听。”
袁熙眼楮一亮,急切催問。
“我願前往蕩陰城,以三寸不爛之舌說服曹晚歸降。”
“曹家子弟投誠主公,必然讓曹操顏面盡失,權威大減!”
“而二公子無需耗費一兵一卒,即可奪得河內郡,主公得知後,必定對你另眼相看。”
逢紀的計劃讓袁熙眼中光芒閃爍。
然而文丑卻搖頭道︰“曹晚身為曹家子弟,先生想要勸降他,怕是難以實現。”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未必如此。”
逢紀目光篤定,輕蔑一笑︰"許都群臣雖欲討伐,但他內心必定驚懼。只需點明曹操的算計,他為保性命,定會歸順。"
袁熙輕輕點頭。
文丑沉吟道︰"先生所言雖有道理,但曹晚性情殘暴,不可用常理揣測。先生真要冒險前往勸降?"
忽聞一陣狂笑傳來。
"主公即將攻滅公孫瓚,盡取河北四州,天下誰人不懼?連曹操也拱手讓出了大將軍之位。曹晚縱然殘暴,但絕非愚鈍之人,他應明白若對我無禮,便是開罪主公,後果不堪設想。我料他不敢輕舉妄動。"
逢紀衣袖微揚,神情自若。
文丑沉默不語。
"妙極!"袁熙拍案而起,大笑︰"有勞先生一行,說服曹晚那小子,我在父親面前能否有所表現,全靠先生了!"
當夜,逢紀獨自策馬前往蕩陰城。
...
曹營,中軍帳內。
"公子,袁紹謀士逢紀入城求見。"
親衛入帳稟報。
"有趣。"曹晚眸光一閃,拱手冷笑︰"讓他進來。"
片刻後,逢紀雙手負于身後,昂首步入大帳。
"在下逢紀,閣下可是曹子昭?"
逢紀並未行禮,氣焰頗高。
張遼與于禁眉頭微皺,心中怒火漸起。逢紀這般態度,顯然是倚仗袁紹之勢。
二人雖心中不滿,卻不敢發作,只能望向曹晚。
"我正是曹晚,有話直說!"
曹晚一臉不耐煩,一句粗話回之。
張遼與于禁對視一眼,強忍笑意。
逢紀一怔,眼中閃過一抹尷尬。
"這人不僅殘暴,更是個粗俗之輩。"
心中暗罵之後,逢紀清了清嗓子說道︰"曹將軍,在下此次前來,乃受我家二公子之托,特來救你性命。"
活動時間︰1月21日至2月5日
“救我性命?”
曹晚眸光微動,冷笑一聲,“有趣,不妨說來听听。”
逢紀輕咳數聲,慢條斯理地復述了一番對袁熙所言之辭,滔滔不絕。
“曹操欲置你于死地,天下名士亦同此心。眼下除了歸順我主外,你別無他途。”
“我家二公子愛才若渴,願賜你一線生機,全看你是否珍惜。”
逢紀捋須揚眉,遞出誘餌。
“公子!”
于禁臉色驟變,急切勸阻,“此人分明是以言語挑撥公子與主公的關系,公子切莫中計!”
逢紀冷哼,“我大軍壓陣,曹操不遣大將迎敵,卻派公子這般年輕將領出戰,這顯而易見的借刀殺人之計,還需我費口舌?”
“逢紀!”
張遼騰身而起,憤然喝道,“我主寬厚仁義,怎會以這般陰險手段對付親族?你未免高估自己!”
張遼、于禁二人唯恐曹晚中計,相繼出面駁斥逢紀。
曹晚神色如常,冷眼旁觀逢紀的表演。
“啪!”
忽地一聲拍案巨響,他厲聲下令,“來人!割下逢紀雙耳鼻,驅逐出府。”
逢紀身軀一顫,臉色瞬間蒼白。
一番巧舌如簧,曹晚不僅未受蒙蔽,反要對其施以酷刑。
“曹晚!”
逢紀驚懼交加,喊道,“我乃當代名士,袁公重臣,豈容你放肆!”
話音未落,曹晚已被激怒。
他起身拔劍,劍光連閃,“錚錚錚”,三道劍影疾速劈下。
鮮血四濺,逢紀雙耳鼻落地。
“啊——”
刺耳的慘叫聲回蕩。
逢紀捂著血淋灕的臉跪倒塵埃。
“果然是個心狠手辣的角色。”
“難怪他敢屠戮司馬氏、拷問董承,這位曹公子行事,果然與眾不同。”
張遼與于禁看得目瞪口呆,心中震撼不已。
"曹晚!曹晚!"
逢紀趴在地上,滿心憤恨卻不敢再放肆說話。
"自討苦吃!"
曹晚收劍入鞘,冷冷說道︰"滾回告訴袁熙,離間之計對我毫無作用。若有膽量,明日便來決一死戰,我定取他首級!"
逢紀惡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不敢停留,狼狽逃出大帳。
"將軍洞悉逢紀奸謀,實乃英明之舉。"
"是我等錯估將軍,擔憂多余,請將軍原諒。"
張遼與于禁起身拱手行禮。
曹晚冷笑︰"我料袁熙惱羞成怒,明日必傾盡全力出擊。我們並肩作戰,以一場大捷,為我叔父獻上厚禮!"
兩人聞言一震,相互對視。
原來曹晚對逢紀如此行事,意在激怒袁熙。
"看來此人不僅手段狠辣,更有智謀。"
張遼微微點頭,心中暗暗佩服。
于禁卻道︰"子昭將軍,恕我直言,此戰敵眾我寡,您真要正面迎敵?"
"兵貴精不貴多,袁軍雖眾,又如何?"
曹晚氣勢高昂,似已胸有成竹。
于禁一怔。
道理雖然沒錯,但我們這三千人馬,未必就比袁軍精銳。
"諸位無需再勸!"
曹操果斷擺手︰"勝負自有分曉,你們退下,速作準備。"
"遵命!"
二人不敢多言,領命離開。
城東,袁營。
喜歡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請大家收藏︰()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