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萱成功處置了周妃等人後,後宮一時間噤若寒蟬。那些原本對李萱心懷不滿的嬪妃,此刻更是不敢有絲毫異動。李萱坐在鳳椅上,看著眼前安靜的後宮,心中卻並未感到輕松。
“孫貴妃,雖然此次又挫敗了她們的陰謀,但本宮知道,這後宮的爭斗遠未結束。”李萱微微皺眉,神色凝重。
孫貴妃點頭稱是︰“娘娘英明。只是經過這幾次折騰,想來短期內她們不敢再輕舉妄動了。”
李萱冷笑一聲︰“但願如此。不過我們不能掉以輕心,還是要加強防範。”
此時,一名宮女進來稟報︰“娘娘,女皇陛下有請。”
李萱心中一動,立刻起身前往皇後寢宮。
“女皇陛下,臣妾參見陛下。”李萱恭敬行禮。
馬皇後看著李萱,神色復雜︰“萱兒,本宮听聞了後宮之事。你處置得倒是果斷,只是手段是否過于強硬了些?”
李萱心中一緊,趕忙解釋︰“女皇陛下,臣妾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周妃等人意圖謀害臣妾,若不加以嚴懲,恐怕後宮再無安寧之日。”
馬皇後微微嘆氣︰“本宮知道你的難處。只是這後宮之中,眾人皆為陛下妃嬪,還是要以和為貴。你身為皇後,應多些寬容。”
李萱心中雖有些委屈,但還是說道︰“是,女皇陛下,臣妾記住了。只是臣妾也擔心,若對她們過于寬容,她們會得寸進尺。”
馬皇後微微點頭︰“這一點本宮也明白。你且記住,恩威並施方為上策。”
李萱心中暗自思忖,馬皇後此番話看似在教導她,實則也在暗示她不要過于專權。看來,自己在後宮的行事還是要更加謹慎。
“謝女皇陛下教誨,臣妾日後定會注意。”李萱乖巧地說道。
從皇後寢宮出來後,李萱心中煩悶。她本以為成功處置周妃等人會得到馬皇後的贊賞,沒想到卻被告誡要寬容。
“娘娘,您別往心里去。女皇陛下也是為了後宮和睦著想。”孫貴妃在一旁安慰道。
李萱微微點頭︰“本宮知道。只是這後宮的局勢,實在是復雜。”
與此同時,在朝堂上,朱棣按照謀士的建議,主動向朱元璋請命,承擔了一項棘手的任務——負責整頓邊境軍備。
“陛下,如今邊境局勢緊張,臣願為陛下分憂,負責整頓邊境軍備,確保我大明邊疆穩固。”朱棣跪在朝堂上,言辭懇切。
朱元璋看著朱棣,心中有些猶豫。他雖對朱棣心存猜忌,但邊境軍備確實需要得力之人去整頓。
“你可有把握?邊境軍備整頓並非易事,若辦不好,朕可不會輕饒。”朱元璋神色嚴肅。
朱棣趕忙說道︰“陛下放心,臣定當全力以赴,不負陛下所托。”
朱元璋微微點頭︰“好,朕就給你這個機會。你即刻啟程,務必在三個月內完成整頓。”
朱棣領命後,心中明白,這是他向朱元璋證明自己忠心的好機會,也是一場嚴峻的考驗。若能順利完成任務,或許能打消朱元璋對他的猜忌。
然而,朱棣的這一舉動,卻引起了一些大臣的不滿。
“大人,朱棣主動請命整頓邊境軍備,這分明是在借機擴充自己的勢力。我們不能坐視不管。”一位大臣對另一位大臣說道。
“哼,他的心思昭然若揭。只是如今陛下已經答應,我們也不好直接反對。”
“那我們該怎麼辦?總不能眼睜睜看著他壯大勢力。”
“我們可以在暗中監視他,一旦發現他有任何不軌行為,立刻向陛下稟報。”
于是,這些大臣開始暗中關注朱棣的一舉一動,試圖找出他的把柄。
朱棣在前往邊境的途中,也察覺到了有人在暗中監視他。
“謀士,看來朝堂上那些人對本王還是不放心,竟派人跟蹤監視。”朱棣皺著眉頭說道。
謀士冷笑一聲︰“王爺不必擔心。我們行事光明磊落,他們找不到把柄。此次整頓邊境軍備,正是王爺展現能力與忠心的好機會。”
朱棣微微點頭︰“嗯,本王明白。只是這一路上,我們還是要小心行事。”
不知朱棣能否順利完成邊境軍備整頓任務,那些暗中監視他的大臣是否會找到他的把柄,而李萱在後宮又會因為馬皇後的告誡而做出怎樣的改變。大明王朝在這後宮初定波瀾起,朝堂風雲又變幻的關鍵時刻,局勢愈發復雜,各方勢力都在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場而暗中較勁,一場更加激烈的風暴似乎即將來臨。
朱棣帶著一隊親信,快馬加鞭趕往邊境。一路上,他仔細思考著整頓軍備的計劃,深知此次任務艱巨,容不得半點馬虎。
“王爺,我們已快到邊境軍營。”謀士在一旁提醒道。
朱棣微微點頭,目光堅定︰“傳令下去,進城後不得驚擾百姓,一切以盡快了解軍備情況為重。”
進入邊境軍營後,朱棣立刻展開工作。他親自視察士兵訓練,查看軍備器械,與將領們深入交談,了解軍隊存在的問題。
“王爺,如今邊境軍備老化嚴重,許多兵器都已損壞,急需更換。而且,士兵們訓練懈怠,士氣低落。”一位將領憂心忡忡地說道。
朱棣眉頭緊皺︰“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
將領猶豫了一下,說道︰“王爺,主要是軍餉發放不及時,士兵們生活困苦,自然沒了訓練的勁頭。”
朱棣心中明白,這是個棘手的問題。但他沒有絲毫退縮之意︰“本王知道了。從即日起,本王會親自督促軍餉發放,確保每一位士兵都能按時拿到餉銀。同時,本王會從京城調運一批新的兵器過來,你們要加緊訓練,提升士兵的戰斗力。”
將領們紛紛領命︰“是,王爺!”
朱棣在邊境軍營中日夜操勞,制定了一系列嚴格的訓練計劃和獎懲制度,親自監督執行。士兵們見這位王爺如此認真負責,士氣漸漸高漲起來。
然而,朝堂上那些監視朱棣的大臣,並未放過這個機會。他們收集了一些關于朱棣在邊境行動的只言片語,添油加醋地向朱元璋稟報。
“陛下,燕王在邊境擅自調兵遣將,還私自挪用軍餉,意圖擴充自己的勢力。”一位大臣跪在朝堂上,一臉嚴肅地說道。
朱元璋心中一驚︰“此事當真?”
大臣趕忙說道︰“陛下,千真萬確。如今燕王在邊境勢力漸大,恐怕會對朝廷構成威脅。”
朱元璋臉色陰沉,心中對朱棣的猜忌又加深了幾分︰“朕派他去整頓軍備,他竟做出這等事。來人,傳朕旨意,讓朱棣即刻回京,朕要親自審問他。”
在後宮,李萱經過一番思考,決定听從馬皇後的建議,適當改變自己的行事風格。她在後宮舉辦了一場小型茶會,邀請了一些平日里安分守己的嬪妃。
“各位妹妹,今日請大家來,就是想一起聊聊天,增進一下感情。之前本宮在後宮行事多有不妥之處,還望各位妹妹海涵。”李萱微笑著說道。
嬪妃們心中有些驚訝,沒想到李萱會突然如此客氣。
“娘娘言重了,娘娘管理後宮,盡心盡力,我們都看在眼里。”一位嬪妃趕忙說道。
其他嬪妃也紛紛附和。
茶會上,李萱與嬪妃們談笑風生,氣氛十分融洽。然而,李萱心中清楚,這只是表面的和諧。後宮的暗流依舊涌動,那些對她不滿的嬪妃只是暫時隱藏了起來。
就在這時,孫貴妃悄悄走到李萱身邊,在她耳邊低語︰“娘娘,剛剛得到消息,有人在陛下面前彈劾燕王,陛下已傳旨讓燕王回京。”
李萱心中一驚,臉上卻不動聲色︰“知道了。看來朝堂上又要有一番風雨了。”
李萱心中暗自思忖,朱棣此番回京,不知會面臨怎樣的局面。而自己在後宮,又該如何應對可能出現的新危機。
不知朱棣回京後能否向朱元璋解釋清楚,洗清自己的嫌疑,李萱在後宮又會采取什麼措施應對即將到來的危機,而朱元璋在面對朱棣的“罪行”指控時,又會做出怎樣的決斷。大明王朝在這邊關整頓展鋒芒,後宮暗流又涌動的關鍵時刻,局勢愈發緊張,各方勢力都在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場而暗中較勁,一場更加激烈的風暴似乎即將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