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第二日早早進宮,求見朱元璋。在乾清宮中,朱棣見到了端坐在龍椅上的朱元璋,心中不禁有些緊張,但還是強自鎮定。
“父皇,兒臣今日特來向您解釋朝堂上之事。兒臣舉辦宴會,實是為了與諸位將領和大臣商討應對北方邊境之事,絕無結黨營私的想法。”朱棣跪地,言辭懇切地說道。
朱元璋看著朱棣,神色嚴肅,沉默片刻後說道︰“棣兒,你起來吧。朕也希望你沒有結黨之意,只是如今朝堂局勢復雜,朕不得不謹慎。你舉辦宴會,本是正常之事,但被人抓住把柄,難免會引人猜忌。”
朱棣心中一喜,听朱元璋這話,似乎並未完全相信朱雄英的彈劾,趕忙說道︰“父皇教訓得是,兒臣日後行事定會更加小心謹慎。只是此次皇太孫在朝堂上彈劾兒臣,恐怕會讓朝中大臣人心惶惶,不利于大明的安穩。”
朱元璋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後說︰“此事朕自有決斷。你下去吧,記住,一切以大明江山社稷為重。”
朱棣心中明白,朱元璋這是暫時放過了他,但此事並未徹底平息。“兒臣遵旨。”朱棣恭敬地退下。
從宮中出來,朱棣心中暗忖︰“朱雄英這小子,看來是鐵了心要與本王作對了。本王不能再坐以待斃。”朱棣決定回去後,讓謀士仔細謀劃,如何應對朱雄英接下來可能的行動。
與此同時,朱雄英在東宮也沒閑著。他和支持他的大臣們正秘密商議著下一步計劃。
“殿下,朱棣此次雖然暫時逃過一劫,但我們不能就此放棄。我們要繼續尋找他的把柄,最好能找到確鑿證據,讓陛下不得不懲處他。”一位大臣說道。
朱雄英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狠厲︰“沒錯。只是朱棣行事謹慎,要找到他的把柄談何容易。諸位大人有何高見?”
另一位大臣皺著眉頭思索片刻後說︰“殿下,我們可以從朱棣與軍中將領的關系入手。听聞朱棣對北方軍團的將領十分看重,我們不妨從這些將領身上找找突破口,看看能不能發現什麼異常。”
朱雄英眼楮一亮︰“此計可行。但此事要做得隱秘,絕不能讓朱棣有所察覺。”
大臣們紛紛點頭,開始商討具體的行動方案。
而在後宮,李萱和孫貴妃正忙著建立她們的情報網。孫貴妃精心挑選了一批忠誠可靠的宮女太監,對他們進行了一番秘密培訓。
“你們听好了,從現在起,你們要留意後宮中各位嬪妃的一舉一動,一旦發現有任何對皇後娘娘不利的舉動,立刻來向本宮匯報。記住,此事關系重大,若有誰敢泄露出去,本宮絕不輕饒。”孫貴妃一臉嚴肅地對眾人說道。
宮女太監們紛紛跪地︰“貴妃娘娘放心,奴婢奴才)們定當盡心盡力。”
李萱看著這一幕,心中稍安︰“希望這個情報網能發揮作用,讓本宮提前知曉那些嬪妃的陰謀。”
然而,李萱不知道的是,後宮中那些對她不滿的嬪妃們也察覺到了一些異樣。
“姐姐,最近感覺宮里的氣氛有些奇怪,好像有人在暗中盯著我們。會不會是李萱那賤人察覺到了什麼?”一位嬪妃擔憂地說道。
“哼,不管她有沒有察覺,我們都不能就此罷手。只是以後行事要更加小心。我就不信,我們這麼多人,還斗不過她一個。”另一位嬪妃咬牙切齒地說道。
不知朱棣能否成功應對朱雄英接下來的行動,朱雄英能否從朱棣與軍中將領的關系中找到把柄,李萱的情報網能否及時發現嬪妃們的陰謀,大明王朝在這風雲變幻、危機四伏的時刻,各方勢力都在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場而暗中較勁,一場更加激烈的風暴似乎即將來臨。
在後宮,李萱的情報網開始發揮作用。一名宮女匆匆跑來向孫貴妃匯報︰“貴妃娘娘,不好了,周妃和幾個嬪妃近日頻繁秘密商議,似乎又在謀劃著對付皇後娘娘。”
孫貴妃心中一緊,立刻將此事告知李萱。李萱冷笑一聲︰“這些人還真是不死心。走,我們去會會她們。”
李萱帶著孫貴妃,在宮女的帶領下,悄悄來到周妃等人商議的宮殿外。透過窗戶縫隙,李萱看到周妃等人正圍坐在一起,神情嚴肅。
“這次我們一定要想個周全的辦法,不能再讓李萱那賤人得逞。”周妃壓低聲音說道。
“姐姐,那我們該怎麼辦?李萱現在在後宮耳目眾多,我們的行動很難不被發現。”另一位嬪妃焦急地說。
周妃眼中閃過一絲狠厲︰“哼,我們可以從她與朱棣的關系入手。上次的謠言雖然沒成功,但我們可以換個方式,找幾個可靠的人,在宮外散布他們的謠言,鬧得滿城風雨,到時候馬皇後和陛下肯定不會坐視不管。”
李萱听後,心中大怒,一腳踹開門,走了進去。“周妃,你們好大的膽子,竟敢又在謀劃陷害本宮。”
周妃等人嚇得臉色慘白,紛紛跪地。“皇後娘娘饒命啊,我們……我們也是一時糊涂。”周妃戰戰兢兢地說道。
李萱看著她們,冷冷地說︰“哼,一時糊涂?你們屢次三番陷害本宮,真當本宮不敢嚴懲你們?”
李萱思索片刻,說道︰“周妃,你身為嬪妃,卻屢教不改,意圖擾亂後宮。本宮現在就剝奪你的妃位,將你貶為庶人,即刻趕出宮去。至于你們幾個,各降一級,以示懲戒。”
周妃听了,癱倒在地,哭喊道︰“皇後娘娘,不要啊……”但李萱不為所動,讓人將周妃強行拖走。
處理完此事,李萱心中明白,後宮的爭斗愈發激烈,她必須更加小心。
而在朝堂上,朱雄英派出去的人在朱棣與軍中將領的關系上有了一些發現。他們得知朱棣曾在一次私下聚會中,與幾位將領商討了一些關于軍隊調動的事宜,雖然沒有確鑿證據表明這是結黨行為,但卻可以大做文章。
“殿下,我們發現了這個線索,雖然證據不算十足,但可以借此再次彈劾朱棣。”大臣興奮地向朱雄英匯報。
朱雄英微微皺眉︰“證據不足,恐怕難以讓陛下信服。但這也是個機會,我們可以添油加醋,讓陛下對朱棣更加警惕。”
于是,朱雄英和大臣們準備再次在朝堂上對朱棣發難。
朱棣這邊,也隱隱感覺到了一些危機。“謀士,最近朝堂上似乎又有一些針對本王的暗流涌動,你去查一查,看看是不是朱雄英又在搞什麼鬼。”朱棣對謀士說道。
謀士領命而去。朱棣心中明白,朱雄英肯定不會輕易放過他,一場新的朝堂爭斗即將來臨。
不知朱雄英此次能否成功利用這個線索彈劾朱棣,朱棣又將如何應對朱雄英的再次發難,而李萱在後宮又會面臨怎樣新的危機,大明王朝在這後宮暗斗升級、朝堂波瀾又起的時刻,局勢愈發復雜,各方勢力都在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場而暗中較勁,一場更加驚心動魄的斗爭似乎即將拉開帷幕。
朱雄英帶著大臣們精心準備了一番,決定在早朝時再次彈劾朱棣。早朝之上,大臣們分列兩旁,氣氛嚴肅。
朱雄英出列,跪地奏道︰“陛下,兒臣近日又發現朱棣皇叔的一些可疑行徑。據可靠消息,朱棣皇叔私下與幾位軍中將領聚會,商討軍隊調動之事,恐有不軌之心。兒臣懇請陛下徹查,以保大明江山社稷安穩。”
說著,朱雄英呈上了他們整理的所謂“證據”。
朱元璋接過證據,臉色愈發凝重。他看著朱棣,問道︰“朱棣,皇太孫所言是否屬實?你作何解釋?”
朱棣心中暗恨朱雄英的步步緊逼,上前一步,說道︰“父皇,兒臣確實與幾位將領聚會商討過軍隊之事,但那皆是為了應對北方邊境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並無任何不軌之心。兒臣對父皇、對大明忠心耿耿,日月可鑒。”
支持朱棣的大臣們也紛紛站出來為他說話︰“陛下,王爺一心為了大明,邊境局勢復雜,王爺與將領們商討軍事乃是職責所在,並非如皇太孫所言。”
朝堂上兩派大臣再次爭論起來,各執一詞,互不相讓。
朱元璋看著爭論的大臣們,心中十分頭疼。他深知朱棣的能力和忠心,但朱雄英的彈劾以及呈上的證據又讓他不得不慎重考慮。
“此事朕會仔細調查。朱棣,你暫且退下。朝堂之上,諸位愛卿也不要爭論了,一切等朕調查清楚再說。”朱元璋說道。
朱棣心中郁悶,但也只能退下。他知道,這次朱雄英來勢洶洶,事情恐怕不會輕易平息。
退朝後,朱棣回到王府,心中氣憤不已。“朱雄英這小子,三番五次陷害本王,本王定不會放過他。”
謀士說道︰“王爺,此時切不可沖動。陛下並未輕信皇太孫之言,我們還有機會。當務之急,是要找出朱雄英此次彈劾的破綻,為自己洗清冤屈。”
朱棣微微點頭︰“你說得對。你立刻去調查,看看朱雄英呈上的證據到底是怎麼回事,有沒有辦法反駁。”
謀士領命而去。朱棣在房間里來回踱步,思索著應對之策。
而在後宮,李萱雖然懲處了周妃等人,但其他嬪妃並未因此而收斂,反而更加謹慎地謀劃著對付她。
“姐姐,李萱這次雖然厲害,但我們不能就這樣放棄。我們要想個更隱秘的辦法,讓她防不勝防。”一位嬪妃低聲對另一位說道。
“哼,沒錯。我們可以聯合宮外的勢力,給李萱制造更大的麻煩。只是要找到可靠的人,不能露出破綻。”另一位嬪妃眼中閃過一絲陰狠。
李萱這邊,雖然有情報網,但也感覺到後宮的氣氛愈發緊張,似乎有更大的陰謀在醞釀。
“孫貴妃,本宮感覺後宮的局勢越來越不對勁,那些嬪妃肯定在謀劃著更大的陰謀。我們的情報網要更加留意,絕不能讓她們得逞。”李萱憂心忡忡地說道。
孫貴妃點頭︰“娘娘放心,臣妾已經吩咐下去了。只是,如今後宮局勢如此復雜,我們也要做好應對各種情況的準備。”
不知朱棣能否找出朱雄英彈劾的破綻,成功洗清冤屈,李萱又能否識破嬪妃們聯合宮外勢力的陰謀,而朝堂和後宮的局勢又會如何發展,大明王朝在這朝堂紛爭激化、後宮局勢緊繃的時刻,各方勢力都在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場而暗中較勁,一場更加激烈的風暴似乎即將席卷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