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英雄改變歷史?等等,我先逝逝

第190章 幼安議固邊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久緩 本章︰第190章 幼安議固邊

    元嘉二十八年夏五月,建康城暑氣已盛。

    含章殿內,銅盆里的冰塊滋滋作響,卻壓不住殿中激烈的爭論。

    宋文帝劉義隆斜倚在龍榻上,手中把玩著一枚青玉蟬,目光落在階下手持圖紙的辛棄疾身上。

    “辛愛卿,你這‘固邊’策,言要在淮河沿線修築‘空心敵台’,究竟是何形制?”

    文帝的聲音帶著倦意,連日商議國事,讓他本就病弱的身體更加不堪。

    辛棄疾展開手中的牛皮圖紙,上面用朱墨勾勒出一座三層高台,台下中空,四周開箭窗。

    “陛下,此台仿自漢代烽燧,卻又有改良。” 他指著圖紙上的標注,“台高兩丈,底層可屯糧儲水,中層駐兵,頂層了望。台與台之間相隔十里,以烽煙為號,可相互支援。”

    話音未落,卻見之前一直支持辛棄疾的右衛將軍沈慶之走上前來,鐵刃甲的肩吞在燭光下泛著冷光。

    “辛大人,” 這位已頭生白發的老將聲音沙啞,“淮河沿線數百里,若要修築此台,需多少人力物力?元嘉二十七年,我軍在盱眙築城,尚且因耗材過多而被迫停工。”

    辛棄疾迎上沈慶之的目光,看見他眼中的憂慮。

    “沈將軍,臣此策非獨築台,更有‘堅壁清野’之法。”

    他指向地圖上的淮河支流,“臣計劃在敵台周邊,開挖深壕,種植荊棘,使胡騎難以靠近。同時,將沿岸百姓遷入台內,平時耕作,戰時入守,此乃‘軍民一體’之策。”

    “軍民一體?” 御史中丞袁淑嗤笑出聲,依舊是身著繡著山紋的紫色朝服,手中把玩著一枚玉柄麈尾。

    “辛大人此言,恰似紙上談兵。百姓安土重遷,豈肯輕易離鄉?若強遷之,恐生民怨。”

    “袁中丞此言差矣!” 辛棄疾猛地按劍,佩刀出鞘寸許,寒光一閃。

    “昔年秦築長城,百姓雖苦,然終成萬世之功。今臣所言,非強遷,乃利誘。凡遷入敵台者,免十年賦稅,且台內有兵保護,免受胡騎擄掠。臣不信百姓會拒之門外。”

    他從袖中取出一份名冊,遞給內侍呈送文帝“陛下,此乃臣近日在江淮走訪所得,願遷入敵台的百姓已逾千戶。他們皆言,往年遭魏軍劫掠,家破人亡,若有台堡庇護,情願遷徙。”

    文帝翻閱名冊,見上面按戶詳細記載了姓名、原籍、願遷理由,不禁點頭“愛卿倒是務實。只是這敵台所需磚石木料,從何而來?”

    “陛下,臣已查過,” 辛棄疾立刻回應,“淮河沿岸多有廢棄的漢代城壘,可拆其磚石;至于木料,可在周邊山林砍伐,按價付銀,不白取百姓一物。”

    他指向圖紙角落的批注,“臣還擬了《築台章程》,規定每台用工不得超過百人,工期不得超過兩個月,以免耽誤農時。”

    殿角突然傳來咳嗽聲,車騎大將軍王弘緩步出列,朝服在風中飄動,正色說道。

    “辛大人考慮雖周,然此舉耗資巨大。如今國庫空虛,若將錢財盡耗于築台,北伐之事豈不是空談?”

    “王僕射,築台與北伐非為矛盾。”

    辛棄疾的目光清澈,只為心中這兩個大宋,“臣所言十論,以固邊為盾,以屯田為矛,盾堅矛利,方可北伐。若邊防空虛,即便糧草充足,豈非為北魏做嫁衣,又如何能長驅直入?”

    他轉向文帝,語氣懇切“陛下,昔年霍去病北伐,先斷匈奴右臂;今臣築台固邊,正是要斷魏軍左臂。待敵台連成一線,魏軍南下便如入蛛網,處處受制。”

    “辛大人此言,未免小覷了魏軍。”

    吏部尚書江湛捋著胡須,思索著說道,“昔年檀道濟北伐,兵鋒銳利,尚且功敗垂成。如今築台雖好,然魏軍若集中兵力突破一點,如何應對?”

    “江尚書問得好!” 辛棄疾朗聲道,“臣在‘練兵’篇中已言明,每座敵台配屬三百銳卒,其中一百為弩手,二百為刀盾手。弩手專射胡騎,刀盾手近戰防御。同時,各台之間設快馬游騎,一旦遇警,即刻支援。”

    他取出另一張圖紙,上面畫著騎兵陣列“此乃臣設計的‘游騎哨探圖’,規定游騎需每日巡邏,偵察敵情,傳遞消息。若遇小股敵軍,可自行殲滅;若遇大股敵軍,則舉烽報警,各台協同防御。”

    文帝接過圖紙,手指劃過上面的路線標記,忽然笑道“愛卿此策,倒像是給淮河沿線織了張網。只是這游騎所需戰馬,從何而來?”

    “陛下,臣已想好,” 辛棄疾躬身道,“可將太僕寺的官馬抽出半數,分配給游騎;同時,鼓勵邊民養馬,按匹數減免賦稅。臣在江北時,見民間多有良馬,若加引導,必能成勢。”

    “養馬?” 江夏王劉義恭立刻反駁,“江南濕熱,非養馬之地。昔年孫權欲在丹楊養馬,終因水土不服而作罷。辛大人此舉,怕是重蹈覆轍。”

    “江夏王錯了!” 辛棄疾的聲音陡然拔高,“臣所言養馬,非在江南,而在江淮之間。那里氣候半溫半涼,正適合馬匹生長。臣已訪得幾位善養馬的邊民,願為朝廷效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他從袖中取出一封信箋,遞給文帝“此乃善馬之邊民的書信,言其家世代養馬,願將養馬之法獻于朝廷。若陛下準臣試行,不出一年,必可見效。”

    文帝讀罷書信,沉吟片刻,忽然看向沈慶之“沈將軍,你久歷邊事,以為如何?”

    沈慶之接過書信,目光掃過圖紙上的敵台標記,緩緩道“辛大人此策,若能施行,確能固邊。只是築台、養馬,皆需時日,且需良將主持。” 他頓了頓,看向辛棄疾,“不知大人可有人選?”

    辛棄疾立刻躬身“臣已物色好人選。蕭承之之子蕭道成,親歷多場戰役,熟知邊事;還有北魏南歸之臣薛安都,善訓騎兵,可領游騎。”

    文帝點頭,目光依次掃過群臣,最後落在辛棄疾身上“好了,‘固邊’策朕準了。著辛棄疾總領其事,蕭道成、薛安都為副將,即刻開始籌備。所需物資,著少府監、太僕寺全力配合。”

    辛棄疾猛地跪倒,額頭觸地“臣遵旨!若淮河敵台不成,臣甘受軍法!”

    袁淑還想再說什麼,卻被文帝揮手制止。“此事已定,卿等不必再議。” 文帝的聲音帶著疲憊,“退朝吧。”

    群臣躬身告退,唯有辛棄疾留在殿中,收拾圖紙。

    他听見袁淑低聲自語,說他 “好大喜功”,說他 “非我族類”,卻只是冷笑。

    走出含章殿時,夕陽正照在他的戎裝上,甲葉閃爍著金色的光芒,宛如披上了一層戰神的鎧甲。

    他抬頭望向北方,目光穿過層層宮闕,仿佛看見了淮河沿岸即將崛起的敵台,那是他為大宋築起的鋼鐵長城。。。

    喜歡選英雄改變歷史?等等,我先逝逝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選英雄改變歷史?等等,我先逝逝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選英雄改變歷史?等等,我先逝逝》,方便以後閱讀選英雄改變歷史?等等,我先逝逝第190章 幼安議固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選英雄改變歷史?等等,我先逝逝第190章 幼安議固邊並對選英雄改變歷史?等等,我先逝逝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