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帝三年景帝前元三年),春。
長安的柳花如雪般撲在未央宮的朱漆門上。
晁錯站在丹陛上,看著階下諸侯們魚貫而入的身影,忽然想起三個月前七國之亂初起時,這些人還在各自封地里磨刀霍霍。
如今他們的衣飾雖仍華麗,腰間卻再無象征治權的玉具劍,唯有金絲繡成的茱萸紋在春風中輕輕顫動。
“宣膠東王劉雄渠、 川王劉賢 ——” 黃門令的唱名聲里帶著刻意的冷硬。
兩名諸侯王伏地叩首時,晁錯注意到他們的冠冕比定制矮了三寸,正是去年新頒《諸侯儀制詔》的成果。
漢景帝坐在龍椅上,手中把玩著一枚青銅算籌,那是晁錯特意進獻的 “諸侯支郡統計籌”,每根算籌代表一個收歸中央的郡國。
“諸位王叔皇兄,” 漢景帝的聲音里帶著幾分刻意的溫和。
“朕昨日翻閱《周禮》,見‘天子建國,諸侯立家’之語,忽然想起高祖皇帝分封子弟的本意。”
他頓了頓,算籌在掌心轉出清脆的響聲,“然方今天下初定,百姓需休養生息,諸侯治下多有苛政 —— 膠東王,你封國內的鹽鐵稅為何比郡縣高三倍?”
膠東王劉雄渠渾身一顫,額頭重重磕在青磚上︰“陛下明鑒,臣、臣去年遭災,不得已。。。”
“遭災?” 晁錯忽然開口,手中竹簡 “刷” 地展開。
“太常寺報來的《郡國歲貢錄》記載,膠東國去年粟米貢金皆為上品,何來災荒?”
他目光如刀掃過諸侯群,“某記得七國之亂時,膠東王曾與膠西王合兵攻臨淄,箭樓上的‘膠東’大旗,某至今難忘。”
殿內頓時鴉雀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