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英雄改變歷史?等等,我先逝逝

第100章 十年定策開拓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久緩 本章︰第100章 十年定策開拓

    顯德七年,春。

    經過半年調理,柴榮面色紅潤,已能騎馬巡視校場。

    張仲景隨駕,腰間別著新制的牛皮藥囊,內裝急救藥品。

    柴榮勒住座下駿馬,鎧甲下的中衣已被汗水浸透。

    “先生請看,” 柴榮指著演武場上的禁軍,“趙匡胤訓練的‘殿前司’果然精銳。”

    張仲景望著隊列中目光如炬的趙匡胤,低聲道︰“貧道觀此子有龍虎之相,陛下需善用之,亦需防之。”

    柴榮點頭,望著演武場上列陣的禁軍,左手下意識按向腹部 —— 幼年早入行伍,南征北戰顛簸如常,為省時間,他常以肉酪為食,近日總覺胃脕脹悶。

    “陛下面色不佳,” 張仲景策馬近前,目光落在柴榮腰間鼓起的皮囊上,“可是又以肉干充饑?”

    帝王苦笑道︰“先生可知,為隱蔽行蹤,大軍之中炊煙未起之時,肉干配酒便是常態。”

    柴榮掀開皮囊,露出半塊硬如堅石的鹿肉干,“此乃契丹人之吃法,省時省力。”

    張仲景搖頭,從馬鞍側取下竹簍,內裝一顆顆紅艷艷的山楂︰“當年曹操征烏桓,士卒多食牛羊紅肉,腹滿難行。吉平等醫官曾獻‘山楂丸’,一服即通。”

    他遞上一枚鮮果,“此果酸甜,可化肉食之積。”

    柴榮挑眉︰“先生怎知某腹中有積?”

    “望診即可知,” 張仲景指著柴榮舌苔,“苔厚膩而微黃,此乃食積化熱之象。《黃帝內經》雲‘膏粱之變,足生大疔’,陛下需戒厚味。”

    校場西側傳來號角聲,趙匡胤率鐵騎馳過,馬蹄揚起的塵土中隱約飄來肉香 —— 那是軍營正在炖煮羊肉。

    柴榮捏著山楂沉吟︰“先生說的有理,但將士征戰辛苦,若無肉食補充,哪來的訓練、殺敵之氣力?”

    張仲景望向演武場,忽然指著一名身形肥胖的校尉︰“陛下看那軍校,腰圍三尺,執弓之手顫抖不止。此等體態,如何殺敵?”

    他從袖中取出《神農本草經》殘卷,“上品藥中,山楂雖未列,但下品‘雞矢醴’可消積,與此果同理。”

    “雞矢醴?” 柴榮皺眉,“可是用雞糞釀酒?”

    “正是,” 張仲景微笑,“但山楂更易入口。某已命人在汴河兩岸山中廣種此樹,待秋季果實成熟,可制成果脯,隨軍攜帶。”

    遠處,李重進策馬而來,甲冑上還沾著昨夜烤肉的油漬︰“陛下,末將新得契丹烤羊之法,明日可令全軍試吃!”

    柴榮剛要開口,張仲景搶先一步︰“大帥可知,霍驃騎北逐匈奴之時,士卒多染‘谷道病’食滯、痢疾、便秘等)。此皆因肉食不化之故。”

    他轉向帝王,“請陛下允貧道在軍中推行‘飯後果品’之制,每頓肉食後,必食山楂或烏梅。”

    李重進粗聲笑道︰“先生是要讓軍中兒郎們吃酸澀的果子?”

    張仲景正色道︰“昔年韓信暗度陳倉,命士卒攜帶酸梅解渴,方能急行軍破敵,曹操“望梅止渴”之舉亦然。食果非小兒饞嘴之態,實乃兵家之計。”

    柴榮撫掌稱善︰“就依先生所言。老黑,休再爭辯,明日起,你的親兵營率先試吃山楂,若有怨言,便讓他們來找朕。”

    李重進撓頭領命,馬蹄踏碎一地山楂核。

    張仲景望著他的背影,對柴榮低聲建議道︰“武將多勇而少謀,需以實效服之。莫不如貧道讓軍醫在伙頭軍營所做吃食中混入少許瀉藥,吃得山楂等果品的軍士自會喝到吾等供應的止瀉水,若有士卒拒食山楂,便謊稱‘不服果者腹泄’。”

    帝王眼中閃過驚訝,隨即贊許的壞笑道,“先生此計,既合醫理,又順軍心。”

    是夜,柴榮在中軍帳內嚼著山楂果脯,案幾上擺著張仲景所繪《飲食圖》,圖中用朱砂標出 “肉六果四” 的比例。

    他忽然想起幼年隨郭威行軍時,只能啃樹皮的日子,不禁感慨︰“當年望肉興嘆,如今卻要戒肉,真是世事難料。”

    帳外傳來更夫報時,張仲景掀開帳簾,手中捧著溫熱的粳米粥︰“陛下可曾听說,勾踐滅吳後,讓士兵日食山楂,以勵志氣?”

    柴榮舀起一勺粥,見粥中混有碎山楂粒,笑道︰“先生是要朕以山楂明志?”

    “非明志,乃固本,” 張仲景為其添粥,“願陛下如結這山楂的果樹,歷經風雨,終得碩果。”

    “另外,陛下領兵南征北戰時多食肉酪,缺乏鮮果時蔬,易患壞血之病。” 張仲景從藥囊取出曬干的山楂片,“此果炮制後易于儲藏攜帶,可預防齒齦出血。”

    是年五月,柴榮采納王樸的 “先南後北” 之策,命李重進、趙匡胤率大軍復征南唐。

    臨行前,張仲景親赴軍營,為將士分發富含大蒜、生姜、忍冬等物煉制的“防疫散”。

    “大帥,” 他對李重進道,“若遇水澤之地,需令士兵煮沸飲水,切勿生食魚蝦。”

    李重進雖不喜張仲景,但見其在陛下心中地位,亦不敢怠慢︰“先生放心,某定按先生所言治軍。”

    南征三月,捷報頻傳︰李重進破潭州,趙匡胤克岳州。

    但軍中仍有零星疫病,卻因張仲景早早準備的防疫措施,未釀成大禍。。。

    顯德八年初,柴榮在張仲景建議下,于汴京設立 “惠民藥局”,免費為百姓提供防治疫病、傷寒等藥物。

    是年夏,黃河決堤,張仲景隨駕治水,提出 “以工代賑” 之策,既治河患,又養流民。

    “陛下請看,” 他指著河堤上忙碌的百姓,“此乃‘寓兵于農’之法,與當年曹操屯田制異曲同工。”

    柴榮撫掌贊嘆︰“先生不僅是醫聖,更是治國之良才。。。”

    喜歡選英雄改變歷史?等等,我先逝逝請大家收藏︰()選英雄改變歷史?等等,我先逝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選英雄改變歷史?等等,我先逝逝》,方便以後閱讀選英雄改變歷史?等等,我先逝逝第100章 十年定策開拓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選英雄改變歷史?等等,我先逝逝第100章 十年定策開拓並對選英雄改變歷史?等等,我先逝逝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