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星河的指尖在松枝切口上輕輕摩挲,松脂的清苦混著潮濕的柴草味鑽進鼻腔。
前兩日他便察覺灶棚有些異樣——第三日清晨,當他踩著青石板路過時,連那口總被擦得 亮的刻痕新鍋都靜臥在原位,鍋底沾著的米粒還是干的。
"听說沈家那灶台要歇了?"
"昨兒我家小囡去撿煤渣,灶膛里連火星子都沒剩。"
巷口老槐樹下的竹椅"吱呀"一響,張嬸的聲音裹著早茶的熱氣飄過來。
沈星河腳步微頓,瞥見牆根下蹲著的周小海正用樹枝戳灶灰里的炭粒,圓腦袋上的羊角辮歪向一邊。
"夏夏姐!"小男孩突然跳起來,手里的樹枝"啪"地折斷,"以前不是說,只要鍋熱著,人就不會散嗎?"
林夏正往門楣上掛新曬的艾草,聞言指尖一松,成串的艾草"簌簌"落了半地。
她彎腰去撿,發梢垂下來遮住泛紅的眼尾"小海,去幫我拿個竹篩子。"
周小海應了聲跑遠,林夏蹲在艾草堆里,指尖無意識地絞著圍裙帶。
風掠過巷口的銅風鈴,那串曾被沈母擦得發亮的銅鈴,此刻聲響里竟添了幾分鈍意,像被什麼蒙住了。
她望著灶棚空蕩蕩的位置,忽然想起三年前暴雨夜,沈星河站在檐下看吳伯守灶的身影——那時的鈴聲多清越啊,能穿透雨幕撞進人心里。
沈星河沒急著解釋。
他每日清晨多繞半條巷子,坐在吳伯門前的青石板階上。
老人的灶棚總飄著米香,陶壺里的水"咕嘟咕嘟"翻著泡,吳伯就著晨光往粥里撒枸杞,銀白的胡子沾著水珠。
"你媽當年為啥非要在陶盆上劃那道坎?"第七日清晨,吳伯突然開口。
他手里的湯勺停在半空,粥沫順著勺沿滑回鍋里,"我數過,那道痕在盆沿往下三寸的位置。"
沈星河喉結動了動。
記憶里母親總在灶台前扶著腰,術後的蒼白總被灶火映得發紅。
那道水位線是她用碎瓷片劃的,說"米到這兒,水到這兒,火小半柱香",那時他以為是老太太的講究,後來才懂——是她知道自己舉不動重鍋,怕溢出來的米湯澆滅灶火,才留的暗記。
"因為她知道,自己有一天會撐不住。"他聲音發澀,像含著顆沒化的冰糖。
吳伯的手在膝蓋上輕輕拍了拍,沒接話。
風掀起他的藍布圍裙,露出底下洗得發白的中山裝。
過了半晌,老人把湯勺擱在灶沿,瓷勺和陶盆相踫,"當"的一聲"所以火要交出去,不是等斷了才接。"
當晚,沈星河翻出樟木箱最底層的鐵盒。
煤票糧票在歲月里發脆,背面的鋼筆字卻還清晰"七分濕柴配三分干,雨天引火加松油","新米頭鍋水要多,陳米二遍火要穩"。
他找出剪刀,將這些紙片剪成三寸見方的小方塊,每疊底下壓著片曬干的樟樹葉——母親總說,樟木能防蟲,也能鎮住歲月的潮。
天沒亮透時,他摸黑往每戶門縫塞紙片。
張嬸家的門縫卡著半截魚干,趙師傅家的門環結著蛛網,程序員小夫妻的防盜門貼著"早生貴子"的喜字。
最後一張塞進吳伯家時,門"吱呀"開了條縫,老人站在陰影里,手里舉著煤油燈"我幫你遞後巷。"
次日清晨,趙師傅拎著紙片找上門。
他是機械廠退休的鉗工,指甲縫里還嵌著機油,嗓門震得窗紙直顫"這"松油"是松香還是松節油?
我老伴說松香發苦,松節油燒起來嗆人!"
沈星河從里屋捧出個粗陶瓶,瓶身還沾著松脂的黏液"自個煉的,松針熬的油。"他拔開木塞,清冽的松香混著點焦甜飄出來,"您記著,引火時抹指甲蓋大小,多了燻人,少了不起火。"
趙師傅湊過去聞,胡子都翹起來"嘿,和我閨女小時候抹的香膏一個味!"他捏著陶瓶轉身,又回頭補了句,"明兒我來搭頭灶!"
第三日黎明,沈建國拎著菜籃往灶棚走,遠遠就見青煙從灶口冒出來。
陳阿婆正踮著腳往灶膛里塞柴,枯瘦的手被火星子燙得一縮,又趕緊把柴往里推了推。
她穿了件簇新的藍布衫,是小孫子去年寄的,下擺沾著草屑。
"阿婆,火要從底下引。"沈建國放輕腳步,把菜籃擱在石墩上。
陳阿婆嚇了一跳,轉身時踫倒了裝松油的陶瓶,深褐色的油在青石板上洇開。"我孫子在深圳"她低頭用袖口擦油,聲音發顫,"視頻里說想吃我煮的番薯粥可我三年沒燒過灶了"
沈建國蹲下來,從懷里掏出塊舊抹布——是妻子生前擦灶台用的,邊角磨得發亮。
他輕輕擦去陳阿婆手上的油,又接過她手里的柴"您看,濕柴放底下,干柴架上面,松油抹這兒"
鍋蓋掀開時,米粒邊緣泛著焦色。
陳阿婆吸了吸鼻子"我當年煮的比這好"
"這是阿婆的味道。"沈建國盛了碗粥,熱氣模糊了他的眼鏡片,"我閨女小時候,她媽煮糊的粥,她能喝三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當夜暴雨傾盆。
沈星河裹著雨衣巡巷,走到灶棚時,電路"滋啦"一聲斷了。
他摸黑往前挪,卻听見" 啪"的柴爆聲——比往日更熱鬧,像有人在打拍子。
煤油燈的光從灶棚里透出來,映出五道影子吳伯坐在矮凳上,耳側微傾听著粥沸聲;陳阿婆守著鍋,枯手搭在鈴繩上;周小海踮腳添柴,鼻尖沾著黑灰;趙師傅舉著湯勺攪粥,油星子濺在他新洗的白襯衫上;程序員小夫妻抱著孩子,寶寶正抓著陳阿婆的藍布衫角啃。
"星河哥!"周小海最先看見他,柴棍"啪"地掉進灶膛,"陳阿婆說我添的柴最旺!"
沈星河脫下雨衣搭在檐下,袖中手機突然震動。
他摸出來,三年前那條草稿短信又彈出來——"媽,我在1998,您別害怕",時間顯示"未來"。
他盯著屏幕看了會兒,拇指動了動,刪掉所有字,只留下一個"歸"。
發送鍵按下的瞬間,灶膛里的柴"轟"地騰起一簇火苗。
火光映著眾人的臉吳伯笑出了眼角紋,陳阿婆的藍布衫被映得發亮,周小海的羊角辮沾著火星,程序員妻子正給寶寶擦沾了粥的手。
沈星河望著跳動的火苗,忽然想起母親筆記末頁的話"真正的火種,從不在灶里。"此刻他終于懂了——那火種在陳阿婆顫抖著添柴的手,在吳伯側耳听火的專注,在周小海沾著黑灰的笑臉里。
雨停時天還沒亮。
沈星河靠在灶棚的竹架上打了個盹,迷迷糊糊听見有人輕喚"星河,看東邊。"
他睜眼,就見天際泛起魚肚白。
巷里的青石板還淌著水,不知誰在灶棚前插了株帶露的月季。
"要出太陽了。"吳伯遞來碗溫粥,"等會該有人要喊了。"
沈星河喝著粥,听見遠處傳來晨霧里的第一聲吆喝——是賣豆腐腦的老張頭,比往日早了半柱香。
他望著逐漸亮堂的巷子,忽然覺得連空氣里都飄著松脂的清香,混著新煮的粥味,暖烘烘的。
東邊的雲被染成了橘紅色。
就在這時,巷尾傳來一聲驚呼"快看!
灶台上的銅鈴鐺動了!"
喜歡逆流韶華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逆流韶華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