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里,鍋底的焦痕泛著暖黃,像朵正在綻放的花。
沈星河望著那抹暖色,喉結動了動——他分明看見,焦痕邊緣有道極淺的豁口,和母親舊鍋上那道十歲時他摔出來的裂痕,幾乎重合。
\"後生!\"老人的聲音裹著煤爐的熱氣撞過來。
沈星河這才發現自己不知何時已彎下腰,指尖幾乎要踫到老人的鍋底。
他直起身,額頭撞在煤爐鐵架上,\"咚\"的一聲悶響。
老人手忙腳亂去扶他,鐵鏟\"當啷\"掉在地上︰\"哎喲我這破爐子,支得太矮——\"他抬頭時,眼角的笑紋里還沾著爐灰,\"我是說你那便攜爐,看著精巧,可煤球小,火芯子短。
明兒來我這兒搭個邊?
你支左邊,我支右邊,兩爐並著燒,火氣旺!\"
沈星河摸著發疼的額頭,後頸的薄汗被風一吹,涼得他打了個激靈。
他原以為自己帶著火種灰走南闖北,是在給人間續火;此刻被老人的話撞得發懵,才驚覺自己站在巷口的影子,和昨夜蹲在廢品站搶舊鍋的自己,重疊得那樣深。
\"搭...邊?\"他重復這兩個字,喉嚨發澀。
老人彎腰撿起鐵鏟,在煤球上戳出幾個通氣孔︰\"我孫女在省城念大學,總說食堂的菜沒煙火氣。
我就想,要是能把這巷口的煤爐氣兒捎給她,她吃著飯許能想起,小時候蹲在我腳邊偷紅薯的樣兒。\"他用袖口擦了擦鍋底的焦痕,\"你這小爐子,許能給她的信里添把火?\"
沈星河忽然想起上個月孤兒院那個扎羊角辮的小姑娘。
她舉著糊雞蛋說\"像奶奶做的\"時,眼楮亮得像兩顆小煤球。
原來不是他在傳遞記憶,是這些帶著焦糊味的記憶,早就在找能接住它們的人。
\"好。\"他听見自己說。
話出口才驚覺,這聲\"好\"比以往任何決策都輕,卻沉得像塊壓了二十年的老煤。
老人沒听清,眯著眼問︰\"啥?\"
\"明兒我來。\"沈星河彎腰拾起老人掉在地上的鐵鏟,遞過去時觸到對方粗糙的掌心——和父親修機器時磨出的繭子一個紋路。
老人咧嘴笑了,缺了顆門牙的嘴漏著風︰\"成!
我這兒有塊老棗木引火,等你帶點新煤來。\"
上午十點的陽光爬上煤爐,把兩人的影子疊在一起。
沈星河抬頭時,看見三樓陽台晾著的藍布衫被風掀起一角——那是他今早剛掛上去的,為了蓋住舊窗簾上被煙頭燙出的洞。
手機在褲袋里震動,是林夏的視頻邀請。
他接通時,鏡頭里先晃過一團蓬松的卷發——林夏總說這是\"被實驗室離心機吹亂的科學浪漫\"。
\"你背景換了?\"她鼻尖抵著屏幕,\"我看見煤爐了!
星河同學又支爐了?\"
沈星河轉身,讓鏡頭掃過巷口的煤爐︰\"還沒。\"他摸了摸後頸的紅印子,\"我在等。\"
\"等什麼?\"林夏托著腮,實驗室白大褂的袖口沾著咖啡漬。
\"等那爐火自己燒進我心里。\"他望著老人往爐里添煤的背影,\"以前做飯是為了修正——修正我錯過的團圓飯;後來是為了留住——留住我媽鍋沿的溫度。
現在...\"他頓了頓,\"想試試不為自己燒的滋味。\"
林夏的卷發忽然靜了。
她摘下眼鏡,指腹蹭過屏幕上他的影子︰\"那你得先學會,不吃那頓飯。\"
沈星河一怔。
記憶里閃過無數個深夜︰他守著保溫箱等母親化療回來,守著父親戒酒時顫抖的手,守著妹妹放學路上的轉角。
原來他總在等\"開飯\"的那一刻,卻忘了,有些火是要燒給等飯的人看的。
手機突然跳出沈建國的來電提示。
林夏沖他眨眨眼,屏幕暗下去前,他看見她在對話框里發了只舉著煤球的兔子表情。
\"兒子。\"沈建國的聲音里飄著股烤紅薯的焦香,\"今早巷口那保溫箱,有人留了個鐵皮飯盒。\"
\"保溫箱?\"沈星河想起樓下便利店門口那個紅色保溫箱,是他去年發起的\"暖食計劃\"——流浪漢、清潔工、晚歸的人都能取份熱飯。
\"里面是半塊烤紅薯,焦得直冒煙。\"沈建國的語氣少見的輕松,\"還有張紙條,寫著︰"我娘走那年,我就靠這個活下來。
現在我把火還回來。
"\"
沈星河的手指攥緊手機。
他想起去年冬天,有個穿破棉襖的小伙子在保溫箱前蹲了半夜,最後只拿走半塊冷饅頭。
原來有些溫度,要隔一年才會返回來。
\"爸,\"他望著巷口的煤爐,\"您把那紅薯熱一熱,就放在保溫箱最上面。\"
\"成。\"沈建國應著,背景里傳來掀開保溫箱的\"吱呀\"聲,\"對了,今早收垃圾的老張說,看見你蹲在煤爐邊跟個老頭說話?\"
\"嗯。\"沈星河笑了,\"他教我搭爐。\"
掛了電話,他蹲在煤爐邊,看老人用鐵鏟翻攪煤球。
火星子濺起來,落在他手背上,燙出個小紅點——和妹妹小時候偷抓糖炒栗子時,他手背上的疤,位置分毫不差。
次日清晨五點半,沈星河提著母親的舊飯盒出了賓館。
飯盒里裝著昨晚用酒精棉擦了三遍的焦鍋碎屑,布包得方方正正,貼著心口暖了一夜。
巷口的煤爐已經支好,老人正用竹夾往爐膛里添煤。
看見他來,老人拍了拍身邊的小馬扎︰\"來得早!
我這兒有剛熬的小米粥,焦底兒的。\"
沈星河沒坐,蹲在煤爐旁,從飯盒里取出個小銅勺——是母親煮中藥時用的,柄上還刻著\"星\"字。
他用銅勺刮著老人鍋底的焦屑,每刮下一點,就輕輕吹去浮灰,收進飯盒。
\"你這是撿破爛?\"老人湊過來看,\"我這鍋都用了三十年,鍋底焦得能當鏡子照。\"
\"我在收"火引子"。\"沈星河把最後一點焦屑掃進勺里,\"您看,這焦痕里有去年的紅薯皮,前年的玉米糊,還有...上個月的蘿卜湯。\"他指給老人看,\"每道印子都是人味兒。\"
老人愣了愣,突然用袖口抹了把眼楮︰\"我孫女總說,我記這些破事兒干嘛。
原來...\"他吸了吸鼻子,\"原來有人替我記著。\"
沈星河打開隨身帶的油紙包,里面是昨天收的火種灰。
他捏起一小撮,輕輕撒進爐膛︰\"您這兒火旺,借點運。\"
\"滋啦——\"
煤爐里突然爆出一聲輕響。
兩人同時抬頭,看見新添的煤塊裂開條縫,暗紅的火芯\"噌\"地躥高,映得老人眼角的淚亮晶晶的。
當晚,沈星河坐在賓館書桌前,翻出那支錄音筆。
按下播放鍵,里面傳來沈建國帶著酒氣的聲音︰\"臭小子,你媽熬的粥...比我修的機器金貴...\"他快速滑動進度條,直到听見那句\"換你教我\"——那是去年父親戒酒後,第一次學煮小米粥時說的。
他暫停錄音,取出紙筆。
筆尖在紙上游走,寫下一串名字︰林夏、父親、巷口老人、保溫箱留言的孩子...最後在紙角畫了口歪歪扭扭的鍋,鍋底用小字寫著\"星\"。
\"我不用再當掌勺的了。\"他對著紙輕聲說,\"我是那塊最早被燒糊的豆腐——焦得透了,才能讓後來的人嘗出香來。\"
窗外起風了。
他起身關窗,一片爐灰乘著風飄進來,落在未熄的台燈下。
他正想掃走,那灰燼突然顫了顫,\"忽\"地亮起來——是粒沒燒盡的煤渣,在風里明明滅滅,像顆不肯熄滅的星。
次日天沒亮,沈星河被樓下的響動驚醒。
他趴到陽台往下看,巷口的煤爐前,老人正踮著腳夠鄰居家的窗戶。
晨光里,他看見老人抬起的手停在半空,指尖離窗台上的打火機只有寸許,卻又慢慢收了回來。
\"老張頭!\"隔壁窗戶\"吱呀\"打開,探出個系著藍圍裙的大媽,\"又忘帶火了?\"她扔出個燃著的煤塊,\"接著!\"
老人接住煤塊,小心放進爐膛。
火星騰起時,他抬頭望了眼沈星河的陽台,咧嘴笑了。
沈星河摸著心口的飯盒,忽然明白︰有些火,從來不是靠打火機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