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霧未散時,沈星河的布鞋尖先蹭上了院門檻。
他習慣性伸手去推那扇老木門,掌心剛踫到褪色的紅漆,就頓住了——門縫里泄出的熱氣裹著柴火香,像只溫軟的手輕輕托住他手背。
\"今兒灶火沒涼透?\"他低喃著跨進門,目光掃過牆角的泥磚灶。
青灰色的爐膛還泛著暖黃的光暈,鍋底那道陳年焦痕比昨日更深了些,像道蜿蜒的小蛇。
蹲下身摸爐壁,指腹剛貼上粗陶,就被燙得縮了縮——余溫竟能透過兩層磚透出來,足見昨夜添柴的人往灶膛里塞了多少松枝。
視線下移時,爐架旁一小撮粗鹽撞進眼里。
顆粒間沾著星星點點的灶灰,撒得歪歪扭扭,卻恰好圍成半圈,像孩子用石子擺的月牙。
沈星河喉結動了動,指尖輕輕撫過鹽粒——這是父親最愛的\"加碘精制\"鹽,包裝上印著藍白條紋,他上周剛在副食品店買的。
從前沈建國總說\"鹽要撒勻才入味\",此刻這灘不成形的鹽,倒比任何雕花更燙人。
\"爸...\"他對著空灶輕聲喚了句,尾音被晨霧揉碎。
正想再摸兩把爐壁,院外傳來行李箱滾輪碾過青石板的輕響。
林夏的米白風衣角先掃進院門,發梢還沾著露珠,卻把行李箱推得穩穩的︰\"我幫張嬸送完最後一籠包子就來了。\"她望著爐膛的目光頓了頓,又轉向沈星河︰\"真不等周六輪值再走?
王大爺今早還念叨著要帶他腌的糖蒜來。\"
沈星河直起腰,袖管掃落一片沾在褲腿上的灶灰。
他從褲兜摸出塊藍布,仔細擦拭著便攜爐的銅把手︰\"走得越平常,越像還會回來。\"金屬爐體在他掌心漸漸泛起溫度,\"上回我媽走時,全家哭天搶地,結果我記了二十年她病床的白被單。
現在這樣...多好。\"
林夏沒接話,蹲下來替他整理爐邊的零碎。
當沈星河打開爐體夾層時,她才看清里面整整齊齊碼著三樣東西︰母親的鋁制飯盒,盒蓋內側還留著她用紅漆描的\"星\"字;錄著母親聲音的微型錄音筆,按鍵磨得發亮;還有本邊角卷翹的舊菜譜,翻到的那頁夾著半片干枯的月季花瓣——是母親最後一次去醫院前,在院角摘的。
\"這些不是遺物。\"沈星河將菜譜輕輕按進夾層,\"是火種包。
誰掌勺,誰就有權打開。\"他合上爐蓋時,金屬扣\" 嗒\"一聲,像給某種約定上了鎖。
院外傳來拐杖叩地的\"篤篤\"聲。
沈建國的藍布衫先出現在門框里,拐棍頭包著的舊布條磨得見了線,卻還是齊整地纏著——那是沈星河去年用舊秋褲剪的。
老人沒說話,只把用藍布裹著的鍋鏟輕輕擱在爐邊,藍布角還沾著廚房的油星子。
接著他從懷里掏出張折得方正的紙,紙邊被手指捏得發皺,遞到兒子面前時,指節微微發顫︰\"你媽...留的最後一個菜單。\"
沈星河展開紙頁,墨跡已經有些暈染,卻還能看清\"豆腐炖海帶,糊底不限\"八個字。
落款是母親的字跡,比從前小了些,像怕佔太多地方︰\"給星河,也給老沈。\"他忽然想起三個月前整理母親遺物時,在抽屜最底層發現的病歷本——確診乳腺癌那天,正是這張菜單的日期。
原來她早知道自己時日無多,卻把\"最後一頓\"留給了未來。
\"我...沒敢做。\"沈建國摸出根煙,又想起什麼似的收回去,\"她總說這菜要兩個人燒,一個翻豆腐,一個攪海帶。
我怕...怕燒出來不是她要的味兒。\"
沈星河轉身走向灶台,火柴擦燃的\"呲啦\"聲蓋過了喉嚨里的哽咽。
他往鐵鍋里倒了勺菜籽油,油花剛泛起漣漪,就撒了把蔥花。
蔥香騰起時,他突然想起小時候母親總說\"蔥花要等油熱到剛好\",而父親總說\"糊點才香\"。
此刻他握著鍋鏟的手穩得反常,仿佛在刻一塊最珍貴的碑。
豆腐入鍋時發出\"滋啦\"的歡唱。
他故意多等了半分鐘,直到鍋底騰起細細的青煙,才用鍋鏟輕輕一翻——金黃的豆腐底面已經結了層焦殼,像塊綴著琥珀的老玉。
林夏站在他身側,看著焦痕在鐵鍋里裂開更深的紋路,忽然明白︰他不是在做菜,是在\"刻痕\",像當年在院門口的老槐樹上刻\"星\"字一樣,把這次掌勺,燒進所有人的記憶里。
三碗豆腐炖海帶擺上桌時,晨霧已經散得差不多了。
陽光穿過老槐樹的枝椏,在粗陶碗沿灑下斑駁的金斑。
沈建國夾起最焦的那塊豆腐,放進嘴里慢慢嚼,喉結動了三動,才說︰\"咸了。\"
沈星河拿筷子的手頓住。
父親卻笑了,眼角的皺紋里盛著光︰\"你媽要是嘗,準說"香"。
可我得說實話——咸了就是咸了,這才叫活著。\"他伸手把爐邊的鍋鏟推到兒子面前,木柄上還留著方才擦拭的水漬,\"走可以,但得把這鏟子交出去——當著我的面。\"
沈星河望著父親鬢角的白發,突然想起重生那天在醫院走廊,他也是這樣望著病床上的老人。
那時老人渾身插滿管子,說的最後一句話是\"別怨爸沒本事\"。
此刻老人的手背上還留著昨天炒菜時被油濺的小泡,卻把最珍貴的東西遞了過來。
他起身走到林夏面前,雙手托著鍋鏟。
木柄的溫度透過掌心傳來,像當年父親把鍋鏟塞給他時一樣。
林夏的指尖剛觸到木柄就顫了顫,卻沒低頭,只望著爐膛里未熄的爐火︰\"我燒糊了,你也得說香。\"
\"說香。\"沈星河應得干脆,眼角有點發澀。
風鈴突然輕響,是穿堂風來了。
爐火\" 啪\"爆了個火星,落在鍋鏟木柄上,又倏地熄滅。
三人誰都沒動,就這麼望著跳躍的火苗,听著風穿過老槐樹的沙沙聲,像在听一場無聲的誓約。
暮色漫進院子時,林夏幫沈建國收拾碗筷去了。
沈星河坐在門檻上,把便攜爐抱在膝頭。
他輕輕搖晃著,能听見爐體夾層里三樣東西踫撞的輕響——那是母親的聲音,父親的味道,和他二十五年人生里最珍貴的溫度。
院外傳來張嬸喊孫子回家吃飯的聲音,驚飛了檐下的麻雀。
沈星河摸出塊軟布,最後一次擦拭爐身。
月光漫過他的手背時,他听見自己心里有個聲音在說︰明天天沒亮時,得再檢查一遍火種包。
畢竟,有些火,得燒得更久些。